漫谈典故词语意义的字面化

唐子恒作者简介:唐子恒(1954—),男,山东文登人,山东大学文学博士。现任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修辞学会副会长、山东省语言学会副会长。

(山东大学文学院 济南 250100)

摘要:典故词语来自典源,其意义与典源有关,要靠字面和典源共同表义。但许多典故词语在发展过程中,其意义会逐渐挣脱典源,向字面靠拢,这就是典故词语意义的字面化。从理解机制上看,在词语字面化过程中,会表现出两种倾向:一是在词语的构成成分中,相对冷僻的语素容易被语言使用者所忽略;二是词语中常见的、为今人熟知的成分容易被关注,词语的整体意义会向这些成分靠拢。

关键词:典故词语;词义;字面化


许多典故词语仅靠字面形式无法明确地表达词义,正确理解词义要结合典源才能实现。也就是说,这样的典故词语要靠字面和典源共同表义。本文所说的“字面化”指的是某些典故词语典源的表义作用变弱,而字面形式的表义作用越来越强,词语的意思向字面靠近。

汉语典故词语字面义和实际义之间的联系多种多样。有的词语在字面形式上能够比较充分地提示其实际义,如“援手”“其貌不扬”;也有的词语字面形式只能对提示其实际义起一定的作用,如“问鼎”“瓜代”“八斗才”“始作俑者”“南柯一梦”;还有的词语字面形式无法提示实际词义,甚至字面根本不成义,如“滥觞”“冰人”“而立”“期颐”“膏肓”“弄瓦”“弄璋”“鱼雁”“白衣苍狗”“洛阳纸贵”等。我们姑且用“标识度”这个概念表示词语字面形式在表义时所起作用的大小,上述三种情况的词语的标识度是依次降低的。

在《现代汉语词典》收释的近1500个典故词语中,属于上述后一种情况的不到一半,但这些词语因表义方式与非典故词语有明显的差别,所以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些词语的标识度过低,使得用“望文生义”的办法处理它们时常会不得要领或走入歧途。要准确地理解使用这样的典故词语,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结合其典源。正因为如此,标识度低,亦即字面义与实际义的差别大就常常被认为是典故词语的显著特征之一。

语言使用者在理解词语时,往往会根据其字面形式运用头脑中内化了的词汇知识判断该词语的含义。这样做虽然不能保证对每个词语的理解都没有误差,但对许多人来说,这是最自然的处理方法,人们常会不自觉地采用这样的方法。而且对大多数词语尤其是非典故词语和标识度较高的典故词语来说,这种处理方法确实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然而对标识度较低的典故词语,用上述方法处理就可能遇到两种情况:一种是词语的字面不成义,如“瓜代”“颐龄”“弱冠”;另一种是字面上的意义离词语的实际意义相去甚远,例如“作伐”“来鸿”“洛阳纸贵”。前一种情况从字面上无法求得词义,后一种情况从字面上得到的意思与词语的实际含义相去甚远,会造成对词语的误解。以“滥觞”一词为例,其字面意是“浮起酒杯”,在古代可以表示“江河的发源”,在现代一般用以泛指事物的发端、起源。而下面例句中的“滥觞”显然用得不对:


(1)在当今经济学领域中,“分工产生效益”早已被讨论得滥觞了,实际上,“分工之后的结合产生更大效益”则几乎被遗忘。(《新京报》2007年11月3日)

(2)不少有识之士面对当今商战、言情滥觞于市,帝妃、艳史大撞车的影视界已在大声疾呼:该设备一座制动闸了。(北大CCL语料库1994年报刊精选)

(3)“三百六十滩”的新安以滩多水急著称,翻开它的历史长卷,几经滥觞的新安江交错着一幕幕的悲喜剧。(北大CCL语料库1994年报刊精选)

(4)春晚总导演金越对网络语滥觞的问题,回答很从容,他说网络热词的大量涌现是必然现象。(新华网2010年2月21日)


这些例句的作者把“滥觞”理解为“泛滥”或“过度”之类意思了,这应当与词中有“滥”字有关。然而这种对典故词语“望文生义”的理解方式有时会“习非成是”,引起词语意义的演变。下面举几个例子:

【观光】是从《易·观》“观国之光”缩略而来,原本表示观览国之盛德光辉。如果脱离典源只从字面上看,作为“观”的对象的“光”很容易被理解成“景物”之类意思(典源中的“国”字在词的字面上没出现),于是“观光”的意思就变成了“参观某地的景物、建筑”之类意思了。

【祸水】其出典与古代五德终始说有关。汉成帝宠幸赵飞燕妹赵合德,《赵飞燕外传》载披香博士淖夫人评价赵合德:“此祸水也,灭火必矣!”五行家以为汉以火德而兴,水能克火,合德得宠将使汉灭亡,故称她为“祸水”。后以“祸水”称惑人败事的女子。如果脱离典源及五德终始说等文化背景仅看字面,“祸水”就被理解成“引起祸患的人或事”。

【中饱】《韩非子·外储说右下》载春秋末人薄疑评价当时赵简子的领地“府库空虚于上,百姓贫饿于下,然而奸吏富矣”,因而对赵简子说:“君之国中饱。”可见“中饱”原谓处于国家和百姓中间的人(奸吏)得利。后人抛开典源,从字面上理解,“中饱”的意思就变成了经手钱财时,以欺诈手段从中取利。

还有“空穴来风”出自宋玉的《风赋》,原意是有了洞穴才招来风,比喻消息或传说是有原因的,后来却变成了消息传说毫无根据。这是仅从字面着眼,把“空穴”的“空”理解为“凭空”,使这个成语改变了原来的意思。“美轮美奂”出自《礼记·檀弓下》,原用来形容房屋的高大美观和众多,后来其形容范围扩大到了装饰、布置等。这种变化一方面是因为理解时抛弃了典源,另一方面是因为后人忽视了“轮”的高大义和“奂”的众多义。

由此可见,意义离典源越来越远,逐渐向字面靠拢,是许多典故词语意义演变的趋势之一,这个趋势最明显的表现是词语意义的字面化。这种演变的发生,与现代人对典故词语的理解机制的变化有关。绝大部分典故词语来自古代诗文典籍,与古人相比,现代人的知识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对古籍的熟悉程度则远不如古代读书人。对于典故词语,结合典源的理解方式逐渐被非典故词语的理解方式所同化,人们对典故词语的处理越来越接近“望文生义”。从这个意义上说,典故词语意义的字面化带有某种程度上的必然性。

在典故词语意义字面化的过程中,有两个倾向值得注意。

第一是如果词语字面上有比较冷僻的成分,特别是在现代汉语中不能独立构词的非词语素,或者是对表义作用较小,主要用来标志典源的语素,那么这个成分在词语中所表达的意义因素会逐渐模糊、弱化,甚至消失。例如:

【璧还】《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载,晋公子重耳出亡到曹国,曹大夫僖负羁馈重耳盘飧,内置以璧。公子受飧而反璧。后因谓归还赠物为“璧还”。不了解典源的人会更多地关注“还”,通过这个字以及“璧还”出现的上下文,可以大致猜测它的意思是把人家送来的东西还回去,至于“璧”在其中起什么作用,则可以不太关心。相比之下,出于同一个典源的“璧谢”,理解起来就要比“璧还”的难度大。因为“璧谢”的意思不是单纯的感谢,还有“退换原物(往往是赠品)”的意思,而这个意思不通过典源仅凭字面是看不出来的。

【文质彬彬】语出《论语·雍也》,上文有“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的话,说明“文”和“质”二者不可偏废。这里的“文”指文华、文雅,“质”指质朴、朴实,“彬彬”则形容文、质兼备的样子。“文质彬彬”原本用来形容人文华和质朴配合得宜,既有文采,也很朴实。而离开了典源,人们对这个成语主要的关注点是“文”,而对于“质”则有不同程度的忽视,因此这个成语的意思就变成了形容人文雅有礼貌。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成语整体意思的变化,使得“彬彬”的意思也由原来“文质兼备的样子”变成了“文雅的样子”,例如“彬彬有礼”“彬彬君子”。

【自怨自艾】出自《孟子·万章上》。这里的“怨”意思是悔恨,“艾”在古代通“乂”,意思是治理。“自怨自艾”原本的意思是悔恨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治理纠正。但由于“艾”的意思在后来已为越来越少的人所了解,大多数人在理解这个成语时忽略了它的存在。于是这个成语就只表示自己悔恨自己,并没有自己改正错误的意思了。

也有时,词语中的某个字虽然并不冷僻,但它原本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人们也会用现今习用的意思来理解这个字,使得整个词语的意思发生变化。上文所举“观光”的“光”就是这样的例子。

字面化的另一个倾向是人们会更多地关注词语中较为通俗、较为熟知的语素,整个词语的意义就会向这些语素上靠拢。这个倾向与第一个倾向是相辅相成的,正因为对词语中意义冷僻的部分有一定程度的忽视,那么关注的重点自然会放到自己熟悉的部分。例如对“问津”一词,人们会更多地关注“问”而忽视“津”,因为“问”在现代汉语中很常用,可以独立构成单音词,其意义为人人所熟悉,而“津”的“渡口”义则较少有人知道,人们对它的关注度低,它的意义也逐渐弱化,于是整个词的意思便向“问”靠拢。在现代汉语中,“问津”一般表示打听情况,但不用来表示打听渡口。

以上例子都说明,语言使用者对词语中某个成分的关注程度的轻重会影响词义的变化。词义变化的实质是对原有意义的偏离,而这种偏离最终能否成立,要看它能否经得住约定俗成规律的考验,能否为大多数语言使用者所接受。上文所举的“滥觞”的四个用例目前尚未通过这种考验,因而属于误用。而“观光”“祸水”“中饱”“空穴来风”“美轮美奂”等的意义之所以发生了上述变化,则是因为变化后的用法通过了这种考验,今天的绝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是它们现在的意义,而不是它们原本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是一种“习非成是”。语言使用者对词语中自己不熟悉的成分的忽视,不仅可能促使词义发生变化,有时还会改变词语的书写形式。例如“铤而走险”,其中的“铤”是快步奔跑的意思,但除了在这个成语中,这个字在别处已见不到,更不单独使用,它的意思也很少有人知道。因此“铤而走险”就被有些人写成了“挺而走险”。这个写法已经被人们接受,而且“挺而走险”也被收进了《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人们在理解这个成语时只要知道它的意思是“因无路可走而采取冒险行动”就够了,至于其中的“铤”或“挺”是什么意思则少有人关心了。

总之,对词语意义的理解,以往被认为是错误的,后来不一定不“习非成是”;今天被认为是错误的,将来也不一定不“习非成是”,关键是能否通过约定俗成这一语言运用规律的考验。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6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2.唐子恒.现代汉语典故词语的修辞作用及其演变[M].修辞研究:第一辑.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