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写出一篇好文章:不动笔就能学会写文章的训练法
- (日)山口拓朗
- 3057字
- 2021-10-11 14:59:09
第2章 写出通俗易懂的文章的训练
7 要明确地提出结论,才能清楚、更好地传达
——确定尺度的训练
看了很久,却根本没看见结论是什么,真是急死人了(难免令人感到不耐烦、焦躁)……这种令人感到不耐烦(发急)的文章,想必大家都曾经碰到过吧?
“结论到底是什么呢?”“作者到底想说什么呢?”一篇让读者看得云里雾里的文章,无疑是不合格的(宣判~死刑)。读者也许从此心生厌恶(厌倦、讨厌),发誓以后再也不看你(这个家伙)写的东西。如果你是商务人士(写的是商务方面的文章),说不定会给别人留下“工作能力差”的印象。
A方案利润率高,但会增加成本;B方案利润率低,但可以控制成本。两个方案都各有优缺点,令人难以抉择。我们需要再研究一下,看哪个方案更适合这次的项目。
这段文字本身并没什么问题。将两个方案进行比较分析,觉得难以抉择——谁都遇到过这种情况吧?可是,如果每次都写这种模棱两可的文章,会让读者感到非常痛苦,感到很不耐烦(焦躁),恨不得让你随便选一个好了。
那你为什么老是写不出结论(不把结论写出来)呢?其实,你并不是写不出结论,而是得不出结论,进一步说,是你“没有思考”。
也许有人会辩解说:“哪里哪里,我有思考的,但就是得不出结论,所以正在发愁嘛。”然而,如果你一直都得不出结论,我也只能认为你是“没有思考”了。
打个比方,你在餐馆里点菜时,觉得“又想吃这个,又想吃那个”,犹豫不决。最后,你会因此而说“还是定不下来(没法抉择),干脆不点算了”?肯定不会吧?!万一真的没想好点什么菜,那能算是“思考过了”吗?我认为是不能算的。
当然,我承认:为了推导出结论,仔细调查和比较各种信息是很重要的步骤。但如果最终得不出结论,那么你其实是在(做壁上观)袖手旁观而已。换言之,就是处于一种“置身事外”的意识状态。
关于“思考”,我们再进一步深入分析吧。为什么你“思考过了”却得不出结论呢?那是因为,你缺乏一把尺子——即(用来衡量事物的、选择)判断标准。
·点热量低的菜吧;
·点价格便宜的菜吧;
·点营养价值高的菜吧;
·点好评率高的菜吧;
·今天吃日本料理(或西餐、中餐)吧。
这些都可作为判断标准。
·点些别人很少吃的菜吧;
·点些以前没吃过的菜吧;
·点些自己不喜欢吃的菜吧。
这些当然也算是判断标准,虽然有点像在故意找别扭(跟自己过不去)、没事找事(有些古怪、乖僻)。
·凭直觉吧……
这也是判断标准。
无论是哪一种,只要有判断标准,就能得出结论。当然,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并不像在餐馆里点菜这么简单,甚至有一些牵涉到上千万巨资的商业项目,要决定采用A方案还是B方案又谈何容易?然而,如果没有判断标准,就永远得不出结论来。如果对判断标准感到模糊不清(不明确),需要先把它确定下来。只要确定了标准,接下来,就用它来进行判断即可。
有时候,会因为标准太多而无所适从,这时,则需要排列“优先顺序”。给各个标准确立了优先顺序的人,能立刻回答出为什么会得出某个结论。当然,写成文章时,也可以按“结论→原因”这样条理清晰的逻辑顺序。
⑴ 经过讨论,这次的项目我们决定采用利润率高的A方案。
⑵ 经过讨论,这次的项目我们决定采用控制成本的B方案。
和前文不同, ⑴和⑵是有结论的文章。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来,说明作者确立了某种判断标准——⑴的作者优先考虑“利润率”,而⑵的作者则优先考虑“成本”。
我看了影片《××》,说不清它好不好看(是否精彩、是赞是喷、好坏参半、褒贬不一)。
有多少人想读这种“说不清好不好看”的观后感呢?说得尖刻一点儿,从这篇观后感虽然看(体现)不出电影之优劣(好恶),但却能看出作者意识淡漠、缺乏“判断标准”。
我看了影片《××》,充分运用3D技术制作的动作场面十分惊险,看得我手心直冒汗,但在情感方面,却只是轻描淡写,缺少真情实感,以至于故事不够吸引人。
这段文字对影片的评价更加细化了,分为“动作场面——看得手心冒汗(好看)”和“情感方面——轻描淡写,缺乏真情实感(不好看)”这两方面来写,比起原文,判断标准变得明确了。当然,如果你觉得“电影只看动作场面”或是“电影以表达情感为主”,可以分别写成以下的⑶和⑷。
⑶ 我看了影片《××》,充分运用3D技术制作的动作场面十分惊险,看得我手心直冒汗,真是一部精彩的影片!
⑷ 我看了影片《××》,情感方面轻描淡写,缺少真情实感,以至于故事不够吸引人,真是一部无聊的影片。
虽然⑶和⑷的观后感截然相反,但无疑是作者按某个判断标准所写的文章。姑且不论是否能获得读者的同感,至少比起原先那篇“说不清好不好看”的平淡文章要好得多吧?!
确定判断标准的训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无数的机会需要做出判断。例如,我喜欢在咖啡馆里写东西,所以选择去哪家咖啡馆的时候,我几乎都是以“能不能在里面久坐”为判断标准。我选择咖啡馆的判断标准的优先顺序如下:
⑴ 能在里面久坐;
⑵ 设了吸烟区和禁烟区;
⑶ 不嘈杂;
⑷ 咖啡味道好;
⑸ 桌子宽;
⑹ 气氛明朗;
⑺ 咖啡价格便宜。
对于我来说,“⑴能在里面久坐”是最重要的判断标准,即使价格有些贵,即使气氛有些压抑,即使桌子比较窄,只要能在里面久坐,我都会做出判断:“就选这家吧。”相反,如果是不能在里面久坐的咖啡馆,一般情况下我都不会进去。
假设你处于以下状况,会使用什么标准来推导出结论呢?我们一起来试试这项“确定判断标准的训练”吧。
【确定判断标准的训练 题目 “如果你打算跳槽,会按什么标准选择下家呢”?】
·公司的业绩、公司的规模、公司的知名度、公司的发展前景、公司的理念、业务内容、老板或上司的个人魅力(经营者或领导),和自己的职业规划的符合度、薪酬、加薪条件、晋升条件、福利、休假制度、职场氛围(公司的风气)、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周围的评价、工作地点、有无工作调动、能否做自己喜欢的工作、能否实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除此之外,你可能还有别的判断标准吧?!备选的标准多多益善。列举出各项标准之后,再确定优先顺序。例如:
优先顺序⑴:能否做自己喜欢的工作;
优先顺序⑵:薪酬;
优先顺序⑶:职场氛围(公司的风气)。
如果某一家公司完全符合前三个判断标准,那么对于你来说,这家公司应该是比较理想的去处了。请容我再重复一遍:首先需要有“判断标准”。如果没有标准,就无法做出判断。即便在没有标准的状况下做出了判断,那也是缺乏根据的判断,无异于(其实就等同于)“不经大脑(没经过思考、不假思索)”就决定了下家,这和按判断标准做出的决定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我们要明白:不按标准做出的判断会有很大的风险。
我们再来试试看以下这些题目吧,先列举出各项判断标准,然后再确定优先顺序。
·如果你要一个人外出旅行,打算去哪里呢?→有很多世界遗产的国家,能现场观看职业足球联赛的国家……
·如果你要移居国外,打算去哪里呢?→国际避税地。年平均气温在20度左右的国家,使用英语的国家……
·如果你要在周末做兼职,理想条件是什么呢?→工作时间在五个钟头以内,可以坐着、不费体力的工作……
·如果你要找对象,希望对方是什么样的人呢?→爱干净的人,彼此年龄相差在五岁以内……
在列举各项判断标准的过程中,有时会忽然意识到自己的价值观:“咦,原来自己的判断标准竟然是这样的呀。”
其实,这项训练还有一个潜在目的——“认识自己”。反过来说,如果你不假思索地回答:“一个人外出旅行,当然是去法国嘛!”就说明你已经有自己的判断标准。
除了有意识的训练之外,当日常生活中需要做出某种判断或选择时,我们也要尽可能迅速地按照这个流程进行:“列举出各项判断标准→确定优先顺序→得出结论。”当你把这个流程形成常规习惯(习以为常)的时候,就一定能写出结论鲜明的文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