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和楚国,是我生命中的两大元基因。
我出生于楚地一个叫西来的地方。一九八八年我在章华镇教书,住在章华台遗址上,后来才知道,这座楚国离宫,楚灵王没来得及住,我却住了三年。这样说来,我应该是地地道道的楚国原住民。
与洞庭湖相连的南湖,是我现在的居所。我坐在面湖的书房里,书房里有一个阁楼,随意摆放着我的书籍,我的衣物,一把靠椅,一张实木桌子,几个从老家淘过来的明清瓷罐,一叠家谱,还有一把古剑。我就在这样的书房里,发呆或写诗,很少有人知道这一切,我独自存在着,并常常让自己变得虚无。站在窗子前看湖,让自己的沉思映照寂静而旷远的湖水,让自己的内心也充满湖水的波纹。
常常半夜醒来,推开窗,在巨大的月华之下,看自己能寻否找到“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的感觉,那个时刻,恍惚之间真的看见李白泛舟南湖,南湖寂静的夜,让我一次又一次仿佛回到古代某个朝代。很多年前古代的南湖是怎样的呢?南湖依然是南湖,只是现在的南湖流淌着的已不是唐宋时的湖水了。
我相信我的祖先是由一群群才华横溢,灵魂高贵的人所组成。在我面前的湖面上,他们像皮影戏里的人物出场,带着自己的道具被戏剧化。只要他们一出场,我就能辨别出“这一个”所代表的,哪怕他们面目模糊,轮廓并不清晰。他们的影子,构成一个个符号,那是一些带着他们祖先的遗传特质和自身气质的文化符号。
众多的符号,就像湖的波光闪烁。
符号只是一个空壳,硬壳里蜗居的是活体和活体的灵魂,是我们祖先一直以来在锲而不舍缔造的美学道德与信仰。在迄今为止的汉语语境里,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应该是中华文化与文明的等量齐观,是中华民族发展中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历史总和。因此,在民族文化无处不在的庞大无边的结构里,那些具有精神和观念属性的符号,无时无刻不在撞击我们的感官与思想。与之相应的是,我们要准确地表现这些符号,需要有高尚而忧患的灵魂,源源不断地灌注在那些符号里。
我所居住的南湖是洞庭湖的子湖,和众多的南湖同名,这也让我时常生出一些混沌,就像湖面上经常会起雾,雾可以迷住你的眼,让你只能猜测湖的面目,但无论你有多少种猜测,真实的南湖就在那里。在我们最深的情感里,也需要严肃的思考。任何有价值、有影响的文化传统,都将依赖于历史的记录与诠释,这也让我常常思考符号后面的东西。翻动着这些诗页,看到的是服装,司空见惯的节气和景观,可透过这些平常的意象,我们所看到的中国服装不只是服装,中国的艺术也不只是艺术,那些中国独有的景观,也不再是自然的山水。我们应该具有由民族历史传承而形成的共同的审美习惯,我尝试把大众的眼光变成自己的眼光,或者说是自己的眼光变成大众的眼光。我想用中国特有的典型的历史、服装、艺术、景致、节气和爱情等文化符号,搭建一个感受中国的模板,以拼图的方式,表现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情景与情感。我在一个并不知名的湖岸,用诗行呈现一棵古老橘树巨大荫翳的同时,也毫无隐蔽地暴露它的缺陷和劣根,也许你因为敏锐的感应而有些沮丧,但更多的是欣喜和骄傲。
我是一个在洞庭湖边土生土长的人,而今又面南湖而居。湖是我生活的场所,成为我创作的环境和状态,也是我思想的状态。如果你也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看南湖,你会觉得南湖的历史是可以从自己开始的,过往的一切被湖水洗刷而荡然无存,你的一颗心被插上翅膀,你开始飞临南湖,一切都在你思想的俯视之中。这只是你这一刻的想法,当你停下来,你依然会开始思考探究你所见过的南湖,它的过往,它最深的湖底,思考探究你是否有力量可以横渡南湖甚至横渡洞庭,而不被湖水的历史淹没。
写这些诗歌,我必须努力使自己眼目清明,心灵纯洁。这个诗集的结构及所要表达的,以及表达的方式,我整整酝酿了20多年,直到我居住在南湖之畔,啜饮着南湖的水,呼吸着南湖的空气,感觉到自己的情绪就浸泡在南湖的寂寞里,而自己的思想和人格从湖底里生长出来,湖水从心里冒出来,在现实中流淌,尔后回流到内心里去。这种状态之下,我才比较清醒地看清了行程,我的情感抒发和记录才开始上路。
我常常觉得艾蒿如一个素衣乡绅,还有菖蒲、芷和蕙兰,这些楚国水乡的原住民,从楚辞里跑出来,聚在一起,像一些饥饿的无家可归的人。它们有话要对我说,但当我靠近它们,它们欲言又止。我不仅想把自己的诗歌朗诵给它们听,还想给它们朗诵卡夫卡的作品。在卡夫卡的《饥饿艺术家》里,最后一名饥饿艺术大师被人遗忘,饿死在铁笼里。卡夫卡每每读到自己的这个作品,总是禁不住泪流满面。卡夫卡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孤独的“饥饿艺术家”,在他所创造的想象与现实的世界里,饥饿艺术家是一种怎样慑人心魄的隐喻啊。我选取的符号中,也有一些是充满“饥饿”的(比如《凤凰在笯》),将这些“饥饿”的符号关在铁笼里展示,能否把一些沉睡的东西唤醒?
现代和古代之间,南湖与洞庭湖用几万年的时间去观看、容纳、记载和沉思,而这已逝去的几万年,也就像我们被召集到南湖边,就南湖如何治理开会讨论的时间,短暂而丰富。在开会的时间里,有人在讲南湖的历史,有人在讲治理的方案,有人心事重重,有人一脸轻松,有人含含混混小声嘀咕着骂娘。当然,也有人什么都没做,只是坐着发呆。
治理南湖的会议也许很快就会结束,也许因议而不决而拖沓冗长无比。
但南湖就在那里,不管你在意不在意它,它依然蓄满深深的湖水。
2018年7月改写于南湖聆湖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