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学思想史(先秦至北宋)
- 周群
- 9232字
- 2021-04-04 05:41:16
第六节 王充
王充(27—约97),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东汉思想家。著有《讥俗节义》《政务》《论衡》《养性书》等。传世的唯《论衡》一书。这是一部论辩性很强的著作。其犀利的思想锋芒,也将有关文学的关键性问题揭示了出来。
首先,文与质,亦即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王充常设喻以说明,诸如,实核与皮壳、华与实等等。他说:“夫华与实,俱成者也,无华生实,物希有之。……文章之人,滋茂汉朝者。”(97)又说:
龙鳞有文,于蛇为神;凤羽五色,于鸟为君;虎猛,毛蚡蜦;龟知,背负文。四者体不质,于物为圣贤。且夫山无林,则为土山;地无毛,则为泻土;人无文,则为仆人。土山无麋鹿,泻土无五谷,人无文德,不为圣贤。上天多文而后土多理,二气协和,圣贤禀受,法象本类,故多文彩。(98)
可见,王充虽然“务实诚”,重视内容,但他对形式也十分重视,认为:“人有文,质乃成。”“文辞施设,实情敷烈。”(99)他以自然和人类为喻,说明文与质不可分,不可缺。他的目的是要克服经学家重质轻文的偏见。但是,王充对辞赋总体持否定的态度,他说:
以敏于赋颂,为弘丽之文为贤乎?则夫司马长卿、扬子云是也。文丽而务巨,言眇而趋深,然而不能处定是非,辩然否之实。虽文如锦绣,深如河汉,民不觉知是非之分,无益于弥为崇实之化。(100)
又说:
孝武皇帝好仙,司马长卿献《大人赋》,上乃仙仙有凌云之气。孝成皇帝好广宫室,扬子云上《甘泉颂》,妙称神怪,若曰非人力所能为,鬼神力乃可成。皇帝不觉,为之不止。长卿之赋如言仙无实效;子云之颂,言奢有害,孝武岂有仙仙之气者?孝成岂有不觉之惑哉?(101)
王充轻视辞赋是缘于其崇实的思想。在王充看来,辞赋之“外壳”与其“核实”并不符称,其铺张弘丽之辞,虽欲讽谏而“皇帝不觉”,这些辞赋没有“定是非,辩然否”之效。王充将它们视为文质不符之作。但对于可以作为“国之符”的表里符称的鸿文典册,他予以了高度评价:“文人之休,国之符也。望丰屋知名家,睹乔木知旧都。鸿文在国,圣世之验也。”王充推尚的是这样的著作:“极笔墨之力,定善恶之实,言行毕载,文以千数,传流于世,成为丹青,故可尊也。”(102)文质相称,华实相副,实诚与文墨相兼相依,这是王充论文以及品评文学作品的标准。
其次。重独创,反模拟。王充主张为文当写真情实感,所谓“精诚由中,故其文语感动人深”(103)。作家实诚之情各各不同,时代也在变化,意奋而笔纵之时,风格、意象也各具特色,因此,独创而非模拟,是情见于辞的必然要求,他说:
饰貌以强类者失形,调辞以务似者失情。百夫之子,不同父母,殊类而生,不必相似;各以所禀,自为佳好。文必有与合然后称善,是则代匠斵不伤手,然后称工巧也。文士之务,各有所从,或调辞以巧文,或辩伪以实事。必谋虑有合,文辞相袭,是则五帝不异事,三王不殊业也。美色不同面,皆佳于目;悲音不共声,皆快于耳。酒醴异气,饮之皆醉;百谷殊味,食之皆饱。谓文当与前合,是谓舜眉当复八采,禹目当复重瞳。(104)
王充认为,古圣昔贤的文章之所以能够传世,就在于其是表现独立见解,而不是因袭前人的著述,他说:“孔子得《史记》以作《春秋》,及其立义创意,褒贬赏诛,不复因《史记》者,眇思自出于胸中也。”王充的这一思想在区分学人的种类与境界时也得到了体现,他说:“故夫能说一经者为儒生,博览古今者为通人,采掇传书以上书奏记者为文人,能精思著文连结篇章者为鸿儒。”(105)其中最高的境界是鸿儒。鸿儒远胜儒生、通人、文人:
故夫鸿儒,所谓超而又超者也。以超之奇,退与儒生相料,文轩之比于敝车,锦绣之方于緼袍也,其相过,远矣。如与俗人相料,太山之巅墆,长狄之项跖,不足以喻。故夫丘山以土石为体,其有铜铁,山之奇也。铜铁既奇,或出金玉。然鸿儒,世之金玉也,奇而又奇矣。(106)
王充所谓“鸿儒”,特点是能“精思著文,连结篇章”,与“说一经”的儒生,“博览古今”的通人,“采掇传书以上书奏记”的文人都不同。鸿儒最重要的特点是“精思”,即具有精深的独立的思想,能够“兴论立说”,“眇思自出于胸中”,且能“连结篇章”,“出膏腴之辞”,著之于文。说到底,鸿儒是自运之儒,是具有独创精神,成一家之言的学者,而不是胶执于注疏经典的经师。他认为君山(桓谭)为鸿儒之甲,超胜司马迁、扬雄等人,其特征是“笔能著文,则心能谋论,文由胸中而出,心以文为表。观见其文,奇伟俶傥,可谓得论也”(107)。
王充反对模拟还在于时代在变迁,文亦当随之而变,作品空洞无物,模拟因袭的重要原因是尊古卑今。他批评道:“夫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然则儒生,所谓陆沉者也。”(108)又说:“汉有实事,儒者不称;古有虚美,诚心然之。信久远之伪,忽近今之实,斯盖三增、九虚所以成也。”(109)可见,王充所“疾”,也包括古之“虚妄”。他品评文人以才之深浅为标准,品鉴作品则以文之真伪为的,而不以古今为绳尺,他说:
盖才有浅深,无有古今;文有伪真,无有故新。广陵陈子回、颜方,今尚书郎班固,兰台令杨终、傅毅之徒,虽无篇章,赋颂记奏,文辞斐炳,赋象屈原、贾生,奏象唐林、谷永,并比以观好,其美一也。当今未显,使在百世之后,则子政、子云之党也。(110)
王充本人也践履了“古今一”的观念。他并不唯古是尊,而是勇敢地对前贤的作品进行质疑,《问孔》《刺孟》《非韩》篇集中体现了这一观念。
最后,真实性问题的得与失。“疾虚妄”“务实诚”是《论衡》“兴论立说”的核心。《论衡》中“疾”其“虚”的篇幅甚多,篇名即有《书虚篇》《变虚篇》《异虚篇》《感虚篇》《福虚篇》《祸虚篇》《龙虚篇》《雷虚篇》《道虚篇》九篇。“疾虚妄”“务实诚”是贯及《论衡》的核心价值取向。正如他在《对作篇》中所说:“《论衡》九虚、三增,所以使俗务实诚也。”(111)同时,《论衡》中还有“语增”“儒增”和“艺增”三篇,王充对“增”亦有批评:
世俗所患,患言事增其实,著文垂辞,辞出溢其真,称美过其善,进恶没其罪。何则?俗人好奇,不奇,言不用也。故誉人不增其美,则闻者不快其意;毁人不益其恶,则听者不惬于心。闻一增以为十,见百益以为千,使夫纯朴之事,十剖百判;审然之语,千反万畔。(112)
当然,王充对于“增”与“虚”的态度似乎稍有不同:“增”是有事实基础的量的差异,因此,他有时对适当的夸饰又有所肯定:“夫为言不益,则美不足称;为文不渥,则事不足褒。”(113)而“虚”则是完全没有事实根据的,如在《书虚篇》中,他对传说中延陵季子出游时,见路有遗金,便叫砍柴的人“取彼地金来”,但季子“耻吴之乱,吴欲共立以为主,终不肯受,去之延陵,终身不还”,国君都不做,怎么可能贪一点金子呢?更何况,“季子未去吴乎?公子也;已去吴乎?延陵君也。公子与君,出有前后,车有附从,不能空行于途,明矣”(114)。王充认为这是没有事实根据的虚构。对于此类的虚构,《论衡》一一予以明辨驳斥。这也使得《论衡》对文学作品虚构、夸张、想象的表现手法颇多微辞。因此,当讨论到文学特征时,王充所论往往不得要领,乃至将上古神话如共工怒触不周山等斥之为“浮妄虚伪,没夺正是”(115)。基于这样的认识,王充对《诗经》中的一些诗句也进行了令人啼笑皆非的考求:
诗曰:“维周黎民,靡有孑遗。”是谓周宣王之时,遭大旱之灾也。诗人伤旱之甚,民被其害,言无有孑遗一人不愁痛者。夫旱甚,则有之矣;言无孑遗一人,增之也。夫周之民,犹今之民也。使今之民也,遭大旱之灾,贫羸无蓄积,扣心思雨;若其富人谷食饶足者,廪囷不空,口腹不饥,何愁之有?天之旱也,山林之间不枯,犹地之水,丘陵之上不湛也。山林之间,富贵之人,必有遗脱者矣,而言“靡有孑遗”,增益其文,欲言旱甚也。(116)
由此可见,王充其实并不理解文学作品中夸张、想象的艺术手法。将真实胶柱于对事物完全客观的描摹,实际上已否定了“文”的功能。他之所以列举儒家经典中增饰之辞,就是要说明一切文章典籍都有失其本、离其实的现象,因为:
蜚流之言,百传之语,出小人之口,驰闾巷之间,其犹是也。诸子之文,笔墨之疏,人贤所著,妙思所集,宜如其实,犹或增之。傥经艺之言,如其实乎?言审莫过圣人,经艺万世不易,犹或出溢,增过其实。增过其实,皆有事为,不妄乱误以少为多也。然而必论之者,方言经艺之增与传语异也。(117)
王充所处的时代,谶纬神学盛行,“张皇鬼神,称道灵异”,因此,《论衡》是一部针砭时弊的力作。《论衡》以科学精神破斥迷信,在思想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如果就史学或学术思想史的角度而言,虚妄与增饰等有违历史真实的叙述手法理应摒弃。但是,夸张与想象等表现手法则是文学的重要特征,王充将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混为一谈,显然对于文学的特征不甚理解。在《对作篇》中,王充论述了《论衡》之旨:
是故《论衡》之造也,起众书并失实,虚妄之言胜真美也。故虚妄之语不黜,则华文不见息;华文放流,则实事不见用。故《论衡》者,所以铨轻重之言,立真伪之平,非苟调文饰辞,为奇伟之观也。其本皆起人间有非,故尽思极心,以机世俗。世俗之性,好奇怪之语,说虚妄之文。何则?实事不能快意,而华虚惊耳动心也。是故才能之士,好谈论者,增益实事,为美盛之语;用笔墨者,造生空文,为虚妄之传。听者以为真然,说而不舍;览者以为实事,传而不绝。不绝,则文载竹帛之上;不舍,则误入贤者之耳。至或南面称师,赋奸伪之说;典城佩紫,读虚妄之书。明辨然否,疾心伤之,安能不论?(118)
王充期以斥虚妄之文,兴真美之言、真美之文。“真”是王充论文的核心。唯其真,才能便于用。“真”见诸事事物物,则为“实”;见诸情感意识则为“实诚”。虽然王充所论之文内涵还比较驳杂,持论亦有偏颇之失,但这是文学思想史上第一次如此详细地论及作品真实性的问题。他在《佚文篇》中有这样的表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衡》篇以十数,亦一言也,曰‘疾虚妄’。”(119)“疾虚妄”是遮诠,其表诠即是真实。正如王充所言,先秦尤其是儒家文学观已较充分地论述了文学有助于圣王教化的功能,其劝善成德的作用已得到充分的阐释,即使论及言志抒情,也是乐而不淫,怨而不伤,“思无邪”。但对文学的真实性问题则鲜有系统论述,《论衡》则弥补了这一缺失。同时,王充在孜求真的基础上,还提出了审美的要求,孜求美与善的统一,这在《论衡》中屡有言及,如:“古贤文之美善可甘”(《别通篇》)、“美善不空”(《佚文篇》)。在《论衡》“疾虚妄”(亦即求真)的背景之下,真、善、美的统一并付之于用,是王充追求的为文的理想境界。王充矫激的求真态度客观上将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问题凸显了出来。
(1) 〔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六十下《蔡邕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991页。
(2)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八十八,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593页。
(3) 引自〔清〕王先谦撰,吴格点校:《诗三家义集疏》卷一,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页。
(4) 〔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七十九下《儒林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575页。
(5) 〔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诗谱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页。
(6) 〔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卷第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页。
(7) 〔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卷三十八,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006、1038页。
(8) 〔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卷三十七,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976页。
(9) 〔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卷第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页。
(10) 〔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卷第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15页。
(11) 〔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卷第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页。
(12) 〔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卷第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19页。
(13) 〔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卷第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页。
(14) 〔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卷四十五,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842—1843页。
(15) 〔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诗谱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9页。
(16) 〔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诗谱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页。
(17) 〔汉〕刘安编,刘文典集解:《淮南鸿烈集解·叙目》,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2页。
(18) 〔汉〕刘安编,刘文典集解:《淮南鸿烈集解》卷一《原道训》,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35页。
(19) 〔汉〕刘安编,刘文典集解:《淮南鸿烈集解》卷十一《齐俗训》,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343页。
(20) 〔汉〕刘安编,刘文典集解:《淮南鸿烈集解》卷十三《氾论训》,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427页。
(21) 〔汉〕刘安编,刘文典集解:《淮南鸿烈集解》卷八《本经训》,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266页。
(22) 〔汉〕刘安编,刘文典集解:《淮南鸿烈集解》卷九《主术训》,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275—276页。
(23) 〔汉〕刘安编,刘文典集解:《淮南鸿烈集解》卷十一《齐俗训》,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356页。
(24) 〔汉〕刘安编,刘文典集解:《淮南鸿烈集解》卷十三《汜论训》,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425页。
(25) 〔汉〕刘安编,刘文典集解:《淮南鸿烈集解》卷十三《汜论训》,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426页。
(26) 〔汉〕刘安编,刘文典集解:《淮南鸿烈集解》卷九《主术训》,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296页。
(27) 〔汉〕刘安编,刘文典集解:《淮南鸿烈集解》卷十二《道应训》,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380—381页。
(28) 〔汉〕刘安编,刘文典集解:《淮南鸿烈集解》卷二十《泰族训》,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664页。
(29) 〔汉〕刘安编,刘文典集解:《淮南鸿烈集解》卷十《缪称训》,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329页。
(30) 〔汉〕刘安编,刘文典集解:《淮南鸿烈集解》卷十三《汜论训》,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425页。
(31) 〔汉〕刘安编,刘文典集解:《淮南鸿烈集解》卷十六《说山训》,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540页。
(32) 〔汉〕刘安编,刘文典集解:《淮南鸿烈集解》卷十七《说林训》,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564页。
(33) 〔汉〕刘安编,刘文典集解:《淮南鸿烈集解》卷十九《修务训》,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654页。
(34) 〔汉〕刘安编,刘文典集解:《淮南鸿烈集解》卷十八《人间训》,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619—620页。
(35) 〔汉〕刘安编,刘文典集解:《淮南鸿烈集解》卷二十《泰族训》,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680页。
(36) 〔汉〕刘安编,刘文典集解:《淮南鸿烈集解》卷一《原道训》,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30页。
(37) 〔汉〕刘安编,刘文典集解:《淮南鸿烈集解》卷二十《泰族训》,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693页。
(38) 〔汉〕刘安编,刘文典集解:《淮南鸿烈集解》卷十九《修务训》,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657页。
(39) 〔汉〕刘安编,刘文典集解:《淮南鸿烈集解》卷十一《齐俗训》,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354页。
(40) 〔汉〕刘安编,刘文典集解:《淮南鸿烈集解》卷十《缪称训》,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329页。
(41) 〔汉〕刘安编,刘文典集解:《淮南鸿烈集解》卷十《缪称训》,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323页。
(42) 〔汉〕刘安编,刘文典集解:《淮南鸿烈集解》卷二《俶真训》,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60页。
(43) 〔汉〕司马迁撰,〔南朝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引,张守节正义:《史记》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319—3320页。
(44) 〔汉〕司马迁撰,〔南朝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引,张守节正义:《史记》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300页。
(45) 〔汉〕司马迁撰,〔南朝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引,张守节正义:《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482页。
(46) 〔汉〕司马迁撰,〔南朝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引,张守节正义:《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482页。
(47) 〔汉〕司马迁撰,〔南朝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引,张守节正义:《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043、3002页。
(48) 〔汉〕司马迁撰,〔南朝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引,张守节正义:《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073页。
(49)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八十七《扬雄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14页。
(50)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八十七《扬雄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80页。
(51) 〔汉〕扬雄著,汪荣宝注疏:《法言义疏·吾子》,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81、67、82页。
(52) 〔汉〕扬雄著,汪荣宝注疏:《法言义疏·寡见》,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15页。
(53) 〔汉〕扬雄著,汪荣宝注疏:《法言义疏·寡见》,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21页。
(54) 〔汉〕扬雄著,汪荣宝注疏:《法言义疏·吾子》,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60页。
(55) 〔汉〕扬雄著,汪荣宝注疏:《法言义疏·问道》,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34页。
(56) 〔汉〕扬雄著,汪荣宝注疏:《法言义疏·问神》,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44页。
(57) 〔汉〕扬雄著,汪荣宝注疏:《法言义疏·问道》,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09页。
(58) 〔汉〕扬雄著,汪荣宝注疏:《法言义疏·君子》,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509页。
(59) 〔汉〕扬雄著,汪荣宝注疏:《法言义疏·问神》,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63页。
(60) 〔汉〕扬雄著,汪荣宝注疏:《法言义疏·问道》,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17页。
(61) 〔汉〕扬雄著,汪荣宝注疏:《法言义疏·吾子》,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57页。
(62) 〔汉〕扬雄著,郑万耕注疏:《太玄校释》,中华书局2014年版,第140页。
(63)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八十七《扬雄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75页。
(64) 〔汉〕扬雄著,汪荣宝注疏:《法言义疏·吾子》,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5页。
(65) 〔汉〕扬雄著,汪荣宝注疏:《法言义疏·吾子》,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9页。
(66) 〔汉〕司马迁撰,〔南朝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引,张守节正义:《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491页。
(67) 〔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1页。
(68) 〔汉〕扬雄著,汪荣宝注疏:《法言义疏·吾子》,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50页。
(69)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八十七《扬雄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75页。
(70) 〔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一《辨骚第五》,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46页。
(71) 〔汉〕班固,〔唐〕颜师古注:《汉书》卷八十七《扬雄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15页。
(72) 〔汉〕扬雄著,汪荣宝注疏:《法言义疏·法言逸文》,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606页。
(73) 〔汉〕扬雄著,汪荣宝注疏:《法言义疏·吾子》,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58页。
(74) 〔汉〕扬雄著,汪荣宝注疏:《法言义疏·吾子》,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72页。
(75) 〔汉〕扬雄著,汪荣宝注疏:《法言义疏·修身》,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97页。
(76) 〔汉〕扬雄著,汪荣宝注疏:《法言义疏·吾子》,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60页。
(77) 〔汉〕扬雄著,汪荣宝注疏:《法言义疏·问神》,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60页。
(78) 〔汉〕扬雄著,汪荣宝注疏:《法言义疏·问神》,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60页。
(79)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三十,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56页。
(80)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三十,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08页。
(81)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三十,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55页。
(82)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三十,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01页。
(83)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三十,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56页。
(84)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三十,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45页。
(85)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三十,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44页。
(86) 〔清〕严可均编:《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卷二十五,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611页。
(87) 〔清〕严可均编:《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卷二十五,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221页。
(88)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七十九,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308页。
(89) 〔清〕严可均编:《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卷二十五,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217页。
(90)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六十二《司马迁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737—2738页。
(91) 〔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7、48页。
(92) 〔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8页。
(93) 〔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8页。
(94) 〔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9页。
(95) 〔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9页。
(96) 〔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9页。
(97) 〔汉〕王充著,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卷十三《超奇篇》,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616页。
(98) 〔汉〕王充著,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卷二十八《书解篇》,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149—1150页。
(99) 〔汉〕王充著,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卷二十八《书解篇》,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149页。
(100) 〔汉〕王充著,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卷二十七《定贤篇》,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117页。
(101) 〔汉〕王充著,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卷十四《谴告篇》,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641—642页。
(102) 〔汉〕王充著,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卷二十《佚文篇》,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869页。
(103) 〔汉〕王充著,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卷十三《超奇篇》,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612页。
(104) 〔汉〕王充著,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卷三十《自纪篇》,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201页。
(105) 〔汉〕王充著,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卷十三《超奇篇》,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606、607页。
(106) 〔汉〕王充著,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卷十三《超奇篇》,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607页。
(107) 〔汉〕王充著,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卷十三《超奇篇》,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609页。
(108) 〔汉〕王充著,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卷十二《谢短篇》,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55页。
(109) 〔汉〕王充著,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卷二十《须颂篇》,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856页。
(110) 〔汉〕王充著,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卷二十九《案书篇》,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174页。
(111) 〔汉〕王充著,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卷二十九《对作篇》,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184页。
(112) 〔汉〕王充著,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卷八《艺增篇》,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81页。
(113) 〔汉〕王充著,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卷八《儒增篇》,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59页。
(114) 〔汉〕王充著,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卷四《书虚篇》,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68—169页。
(115) 〔汉〕王充著,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卷二十九《对作篇》,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183页。
(116) 〔汉〕王充著,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卷二十七《艺增篇》,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85—386页。
(117) 〔汉〕王充著,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卷二十七《艺增篇》,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81页。
(118) 〔汉〕王充著,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卷二十九《对作篇》,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179页。
(119) 〔汉〕王充著,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卷二十《佚文篇》,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87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