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创新、创新驱动发展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第一节
创新的维度:科技、文化、品牌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人类社会任何一次文明的巨大飞跃无不以创新为前提。青铜器、铁器的发明使人类进入文明时代,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工业时代,发电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互联网的发明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当代知识经济蓬勃兴起,人类文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创新是人类智慧的展现,顾名思义,即创造新生事物。“创新”一词最早在三国时魏人张揖所著《广雅》中出现:“创,始也;新,与旧相对”;《魏书》中有“革弊创新”,《周书》中有“创新改旧”。按照汪冰教授的理解,创新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就是对原有的东西进行替换;第二,创造新事物,就是创造原来没有的东西;第三,改变,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发展出新的事物。[1]创新与发明有着本质的区别。首先,二者内涵不同。发明当然肯定是一种创新,然而创新不一定就是发明,比如一种新的外观设计,就属于创新的范畴,但并不能归属于发明,换言之,发明属于一种高等级的创新,对应创新的第二层含义。另外,就所指向的对象而言,创新可以是科学创新、技术创新,也可以是文化创新、品牌创新,还可以是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等;发明所指向的对象范围则要小很多,通常仅限于技术专利。最后,从实践性来说,创新既包括学术价值的追求,也强调实践价值的求索,是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交融;发明却不一定是要真正实施的,它更强调知识创新和学术价值的追求。

作为一种生产力要素的“创新”概念,最早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1883—1950)提出来的。其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中,将“创新”解释为:创新是指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它包括五个方面:(1)研制或引进新产品或提供一种新产品之新的质量;(2)运用新的生产方法或技术;(3)开辟新市场;(4)采用新原料或获得原材料的新供给;(5)建立新的企业组织形式。[2]本书也更多地是站在生产要素的角度来讨论“创新驱动发展”这一主题的。

当代社会,创新正被赋予更为丰富的内涵。前知识经济时代,无论是在理论阐述者还是政策制定者眼中,创新均被局限为科技创新,经济产业界关心的也只是技术创新这一更为狭小的领域。知识经济环境下,创新已经突破技术创新、科技创新的狭小界定,向文化创新、品牌创新拓展,“创新”概念由此拓展为科技、文化、品牌的全方位创新。创新内涵的拓展是以知识经济这一社会经济环境为背景的。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依靠以科学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知识,或者说,知识已成为生产力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1986年,保罗·罗默在《报酬递增与长期增长》中基于知识的经济增长四要素理论,认为知识是当代经济增长最重要的要素。[3]1996年,世界经合组织(OECD)发表了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Knowledge-Based Economy)的报告。该报告将知识经济定义为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之上的经济,这种经济以知识劳动为源泉,以知识创新为动力。[4]这份报告是人类面向21世纪的发展宣言——人类的发展将更加倚重自己的知识和智能,知识经济将取代工业经济成为时代的主流,知识创新成为社会发展、生产力进步的首要驱动力。因应世界经合组织的报告,世界各主要国家纷纷调整本国的立国战略,由“科技立国”向“知识产权立国”挺进。2002年3月,日本成立了由首相亲自挂帅的知识产权战略会议,标志着日本“技术立国”战略向“知识产权立国”转移。2003年1月,日本国会制定了《知识产权基本法》,为“知识产权立国”提供法律保障。[5]随后,2003年2月25日,日本内阁增设知识产权战略本部,公布了知识产权推进计划案。可以说,“新的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也是知识产权的时代”。[6]

一、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包括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科学创新是指提出新观点(包括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新发现和新假设)的科学研究活动,并涵盖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以新的视角来重新认识已知事物,本质上属于知识创新范畴;技术创新是指工艺和技术的创新及其商业化的全过程,其导致新产品的市场实现和新技术工艺与装备的商业化应用,从技术创新的一般规律出发,可以将其分类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科学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先导,技术创新为产业革新提供技术基础。科技创新是科学创新(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协同。科技协同创新最基本的含义是科学创新(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互动结合。科学创新瞄准前沿技术,技术创新瞄准市场需求,如此,协同创新既有利于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又可以顺利实现技术的商业价值和产业化。[7]

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科技很大程度上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对这一现象的深刻诠释。工业革命的巨大成就改变了人们对科技创新的认识,促使人们正视科技创新,重视科技创新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然而,长久以来经济学家们并不把科技创新活动作为经济现象来分析。自熊彼特将科技创新定义为一种生产要素,科技创新作为独立的经济学研究对象开始被经济学界所承认,但一开始只被视为外生变量。1987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索洛对美国1909年至1949年间私营非农业经济的劳动生产率发展情况的实证分析表明,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是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科技创新实际上就是科技向经济生活渗透的过程,就是将科技从实验室引入生产,获得创新收益的商业化过程。[8]这一过程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科技创新成为各国提升国际竞争力的不二法门。

二、文化创新

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文明的象征,同时也是确定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从本质上来说,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9]马克思认为,文化概念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因素。[10]文化具有多重内涵,通常用来指一个社会的全部生活方式,包括它的价值观、习俗、体制和人际关系等等。创新即是扬弃,是熊彼特所述的“新组合”,指创造新事物的过程。文化创新就是在文化层面上创造新事物,指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实践,结合时代特征,形成一种既继承传统文化优点又具有时代内容的全新文化,由文化的新理论、新内容、新体制构成。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人类社会实践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文化自身发展的源泉。从文化创新的内容、类型等多角度考察文化创新有助于把握文化创新概念的实质内涵。文化创新的内容包括文化价值观念创新(价值创新)、文化知识体系创新(内容创新)、文化思维方式创新、文化体制创新与文化形式创新等。[11]文化创新的类型包括突破性创新、渐进性创新、融合性创新、“二度创新”、普及性创新等。[12]

当代国际竞争已经从单纯的硬实力较量转变为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综合比拼。与硬实力相比,软实力注重民族精神的凝聚力、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吸引力、民族文化的影响力。一国的文化是一国民族精神的凝聚力、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吸引力、民族文化影响力的核心载体,文化创新已经成为创新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文化创新驱动力已经成为创新驱动的重要一环。

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创新的产业化,是文化创新驱动力的主要体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取决于文化竞争力的强弱,而竞争能力的强弱受制于文化创新水平,文化创新能力决定一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程度。[13]《英国创意工业路径文件》将文化创意产业定义为“那些发源于个人创造力、技能和天分,能够通过应用知识产权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产业”[14]。文化创意产业将本质上无形的文化内容商品化,其形式可以是商品也可以是服务。文化创意产业以创新和创造为核心,强调知识、文化与经济的融合,注重提高产品的文化和精神内涵,强调知识、智慧与灵感的作用,它具有文化和创新的二向性特征,以及高渗透性、规模报酬递增、外部性和高附加值性等特征[15]。综合来看,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它自身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其贡献程度可以计量,表现为相关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和就业的贡献额度;二是文化创意产业能够通过自身的扩散效应提高生产力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从而间接促进经济增长。文化创意产业借助创新机制、扩散与溢出机制和转化机制,进而对以上生产要素进行结构优化和调整,提升经济增长质量,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传统产业升级,间接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三、品牌创新

(一)品牌与品牌创新

品牌是商业术语,市场营销专家菲利普·科特勒博士认为:“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图案,或是它们的相互组合,用以识别企业提供给某个或某群消费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相区别。”[16]在知识产权法上,品牌体现为商标。当然,品牌与知识产权法上的商标并非完全对应,但是二者所统摄的核心内涵是一致的,皆指标示商品、服务的特殊标记,可以是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和颜色组合,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品牌是多项知识产权的集成,也是知识产权的最终成果,简言之,品牌的本质就是知识产权[17],品牌创新就是知识产权创新。

郭又嘉、道冰川(2005)认为,从创新理论出发,品牌创新的定义可表述为:企业依据市场变化和顾客需求,实行对品牌识别要素新的组合。品牌的识别要素主要包括品牌的名称、标志,作为品牌基础的产品(产品质量和包装)、技术、服务,品牌的营销传播组合等等。魏纪林、李明星等(2011)认为,所谓品牌创新,一方面是指企业针对市场变化,创造新的品牌、创造品牌新的应用以及引进和转让品牌资产来实现品牌的管理活动;另一方面是指“企业通过创造出竞争对手所不具备的先进技术和手段,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加全面的服务、满足顾客更新更高的需求,来保持和发展品牌的一种全新的经济活动”[18]。品牌创新可以是发展创立新品牌,也可以是创造品牌新的应用领域,还可以是对品牌的资产认定和资产运作。具体而言,品牌创新包括以下内容:品牌定位创新,品牌文化创新,品牌战略创新,持续的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品牌延伸策略,联合品牌策略,营销创新,广告创新。[19]品牌创新的目的在于“实现消费者头脑中的品牌形象创新,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品牌的功能需求和情感需求”。[20]

当今,高端市场竞争已从产品竞争、技术竞争跨入到品牌竞争阶段,世界各类产业的技术优势和知识优势正在慢慢内化为品牌优势。实践证明,有“产品”无“品牌”,有“制造”无“创造”、有“知识”无“产权”,企业不能得到长远发展,汽车行业“牺牲品牌换取技术”的初衷最终演变成与虎谋皮即是一例。

(二)品牌的延伸链条:国家品牌效应

全球化时代,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使得商品、服务突破了国界,即便最封闭的角落也被裹挟到这一进程当中,生产和提供商品、服务的企业的品牌成为普通民众对国别之间感性认知的第一载体。随着对其他国家产品和品牌的接触范围的扩大和使用频率的增加,消费者逐渐对其他国家的品牌形成一个总体印象,即国家品牌形象(national brand identity)。一个企业的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形象不仅代表这个企业,它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其国家的整体品牌形象,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在全球市场树立公司品牌形象的过程就是打造国家品牌形象的过程。当消费者在选择购买一个国外品牌时,对这个品牌的态度不仅与品牌形象或公司形象有关,消费者对这个品牌所属国家的产品和品牌的总体印象也是决定是否购买这一品牌的理由,因此一个国家的整体品牌形象也是跨国公司的战略性竞争资源。反过来,消费者对某一品牌的印象和态度又会成为消费者形成这个品牌所属国家的品牌总体印象的依据。这就是国家品牌效应。杨晓燕(2007)认为,国家品牌效应(National Brand Effect, NBE)是指一个国家的整体品牌形象对该国某个公司的具体品牌形象产生的影响。企业从事跨国营销或全球营销过程中,积极的国家品牌效应是占领市场、赢得当地消费者信任的一种有力武器,反之,负面的国家品牌效应可能会给跨国公司开拓国际市场带来消极的影响。纵观世界著名跨国公司的全球营销成功经验不难看出,一个国家的整体品牌形象也是跨国公司的一种战略性竞争资源。[21]例如,美国、法国等国的跨国公司在全球营销过程中,由于东道国消费者对这些国家的品牌的整体印象良好,国家品牌效应凸显,其产品、服务易于被东道国消费者接受。据调查,当前外国消费者形成中国印象的主要媒介是充斥于各国市场上的“Made in China”;可以说,“中国制造”就代表了中国形象,“中国制造”才是真正影响世界的代表中国的符号;只有当这样的价值符号传递出积极、正面和一流的信号,才能更好地提升中国整个国家和文化的综合形象。[22]

除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品牌创新这三个维度外,还存在着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等。必须指出的是,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与科技文化品牌创新并不处在同一位阶,相较而言,理论创新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处于更高位阶,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品牌创新皆为具体要素的范畴,不可等而观之。

关于中国未来的发展,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提出要以创新驱动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知识经济的大环境下,我们的创新应当是科技、文化、品牌三个维度的创新,我们的发展是以“中国创造”“中国创意”“中国形象”为目标的发展,以科技创新助力“中国创造”,以文化创新助力“中国创意”,以品牌创新助力“中国形象”,即实施专利战略、夯实国家科技实力,实施版权战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实施商标战略、培育国家品牌影响力。[23]从某种意义上说,科技实力、文化软实力、品牌影响力的培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成败的关键、是中国梦实现与否的关键,其中尤以科技实力的培育最为突出。

[1] 汪冰:《创新、创新驱动和创新驱动战略》,载《甘肃理论学刊》2013年第7期。

[2] 〔美〕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何畏、易家详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53—61页。

[3] 徐明华:《关于知识产权战略与国际竞争力的理论7探讨》,载《中国软科学》2003年第8期。

[4] 参见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年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996年科学、技术和产业展望》。

[5] 王芳:《美国、日本知识产权战略与中国知识产权现状对比研究》,载《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6] 吴汉东:《科技、经济、法律协调机制中的知识产权法》,载《法学研究》2001年第6期。

[7] 参见洪银兴:《论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战略》,载《经济学家》2013年第1期。

[8] 董涛:《“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与中国经济发展》,载《科学学研究》2009年第5期。

[9] 石文卓:《文化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关键》,载《求是》2013年第6期。

[10] 参见王仲士:《马克思的文化概念》,载《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11] 田丰:《论文化创新的基本内涵与实现途径》,载《学术研究》2004年第2期。

[12] 李春华:《有关文化创新的几个问题》,载《理论探索》2011年第3期。

[13] 张旭东:《文化创新与文化产业创新相关问题略论》,载《北方论丛》2007年第5期。

[14] 佟贺丰:《英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及其启示》,载《科技与管理》2005年第1期。

[15] 韩顺法:《文化创意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实证分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

[16] 余阳明、杨芳平:《品牌学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页。

[17] 赵锁学:《品牌与品牌创新刍议》,载《经济与管理》2003年第3期。

[18] 魏纪林、李明星等:《企业品牌创新知识产权协同战略探析》,载《知识产权》2011年第9期。

[19] 廖瑞玲、吴丽琴:《品牌创新及对策研究》,载《科技广场》2009年第12期。

[20] 参见郭又嘉、道冰川:《成功品牌创新应遵循的五大原则》,载《商业现代化》2005年11月(上)总第44期。

[21] 杨晓燕:《国家品牌效应:欧盟品牌全球营销的利器》,载《国际经贸探索》2007年第7期。

[22] 邱昱:《中国世界级品牌塑造模式、路径和实证研究》,载《中国经贸导刊》2012年6月下。

[23] 吴汉东:《设计未来:中国发展与知识产权》,载《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