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5】使用电动自行车应注意检查哪些部位?

骑行电动自行车前为了保证骑行安全,必须做好以下各项检查:

1)检查鞍座和车把的高度是否调整好。鞍座和车把的调整应按照所骑人而定,鞍座的高度以所骑人单脚能够着地为适宜,车把的高度以所骑人小臂平放、肩部和手臂放松为适宜。注意调整电动自行车的鞍座及车把的高度时不能太高,鞍管、车体竖立管的安全线标记不得露出,如图3-2所示;反之,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2)检查前后制动是否调整好。前制动由右制动把控制,后制动由左制动把控制。前后制动的调整以左右制动把手柄达到一半行程时即能可靠制动为适宜;制动皮过度磨损,要及时更换。调整方法是:

①旋松制动皮紧固螺母,使两个制动皮能同时紧贴车圈,并与车圈边对正,拧紧制动皮紧固螺母即可。制动皮调整示意图如图3-3所示。

978-7-111-35057-6-Chapter03-2.jpg

图3-2 电动自行车的鞍座及车把的高度示意图

978-7-111-35057-6-Chapter03-3.jpg

图3-3 制动皮调整示意图

1—制动臂 2—制动皮 3—弹簧调节螺钉 4—制动钢丝固定座 5—制动钢丝

②旋松吊线紧固螺母,使两个制动皮与车圈间隙保持1.5~2mm,拉直吊线并拧紧吊线紧固螺母。

③操作制动把时,制动皮应平稳可靠地紧贴在车圈左右面上,应调整一下制动臂位置,使制动皮相对车圈左右对称,制动时均衡受力。

④旋松调节螺栓的锁螺母,然后调整调节螺栓,使周边间隙在最小状态下能转动车轮,这时抱刹盘与制动皮互不干涉。

⑤拧紧紧绳螺钉。

⑥操作制动把进行试制动,若制动力不够,则继续调整节螺栓,直到有足够的制动力为止。

3)检查链条的润滑情况及松紧度是否良好。手感和观察链条的链轴转动是否灵活,链节锈蚀是否严重。如果有锈蚀或转动不灵活,应加注适量润滑油,严重的应更换链条。链条过紧,脚蹬骑行时费力,过松则容易颤动、擦碰其他零部件或出现脱落现象。标准状态下,链条的垂度为1~2mm较为适宜,一般不用脚蹬骑行时可以适当调紧。链条调整时,先松开后轮螺母,通过均匀旋进旋出左右调整螺钉,调整好链条的松紧度,重新紧固好后轮螺母即可。行驶一段时间后,应对链条的松紧程度进行调整,调整到链条用手上托时,与原链条呈现直线状态保持10~15mm。

4)检查轮胎气压是否适当。充气过足时,会使行车时颠簸剧烈,振动加剧,易使紧固件松动;充气太少时,会增加轮胎和路面的摩擦力,影响行驶速度,骑行阻力增大,使耗电增大,甚至会使轮胎扎伤受损。轮胎气压应按照《电动自行车使用说明书》中推荐的气压或轮胎表面上的规定气压。

5)检查车把转动是否灵活。车把转动不灵活,有卡滞、僵点或紧点时,应及时润滑或调整。润滑一般使用黄油、钙基或锂基润滑脂;调整时,先松开前叉锁母,旋转前叉上挡,调整车把转动的灵活性达到要求后,锁紧前叉锁母即可。

6)检查前后轮转动是否灵活。前后轮转动灵活性不好,将增加转动摩擦力,增加电量的消耗,从而降低续行里程。因此,一旦出现故障,应及时润滑和保养维修,润滑一般使用黄油、钙基或锂基润滑脂。如果是轴承故障,可以更换钢珠或轴承;如果是电动机故障,应到电动机专业维修店进行维修。

7)检查电路是否畅通。打开电源开关,检查电路是否畅通,插接件是否插接牢固可靠,熔丝管工作是否正常,蓄电池输出端子与电缆的连接是否牢固可靠,蓄电池舱是否锁好。

8)检查蓄电池电量是否充足。根据出行里程判断蓄电池的电量是否充足,如果电量不充足,则应适当辅以人力骑行,以避免蓄电池欠电压工作。

9)检查电动机工作状况是否良好。起动电动机并调整其转速,观察并听电动机运转的声音,如出现异常现象,应及时维修。

10)检查灯光、喇叭是否正常。前照灯应明亮,光束一般应落在车头前方5~10m的范围;喇叭声音应响亮,不嘶哑;转向灯应闪烁正常、转向指示正常,灯光的闪烁频率为75~80次/min,仪表显示应正常。

11)检查紧固件是否紧固。辐条与电动机轮毂和前轴承的连接是否可靠及横管、把立管、鞍座、鞍管、前轮、后轮、中轴、锁母、脚蹬等的紧固件是否松动,如果出现紧固件松动或脱落,应及时紧固或更换。各紧固件的推荐转矩一般为:把横管、把立管的旋紧转矩为16~18N·m;鞍座、鞍管紧固件的旋紧转矩为18~20N·m;后轮紧固转矩为40~45N·m;前轮紧固转矩为18~20N·m。前制动皮应与轮毂受压面平行、高低一致,制动皮与轮毂的间隙不大于3mm。制动松紧度以握制动把离手柄10mm时能刹住为宜,未制动时,制动皮不得与车轮的任何部位发生接触,制动皮发生明显的磨损时,应及时进行更换,以免损伤车圈。辐条松紧应适当,链条不得与车体发生碰擦,调整时,可调节后轮与中轴的距离,链条的张紧度控制在10~15mm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