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服装类民俗与诗歌

汉魏六朝妇女一般上着襦、衫,下穿裙子。《陌上桑》:“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傅玄《艳歌行》:“白素为下裾,丹霞为上襦。”皆说出了彼时女子襦、裙搭配的特点。

襦、衫。襦为短衣,有单、复之分,单襦近乎衫,复襦近乎袄。如辛延年《羽林郎》曰:“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合欢襦”,指绣有对称花纹图案的上衣,与“连理带”一样,蕴有特定象征意义。衫为无袖头的短衣,一般用丝绸制成,质轻薄。《释名·释衣服》:“衫,芟也,芟末无袖端也。”毕沅《疏证》:“盖短袖无袪之衣。”①因衫轻薄,故诗中常见“轻衫”意象,又因其短,故诗语中常因衫而及女性的手、腕描写。晋代《清商曲辞·杂诗》:“玉钗色未分,衫轻似露腕。”刘孝威《七夕穿针》:“缕乱恐风来,衫轻羞指现。”皆其例。萧纲《和湘东王名士悦倾城》中亦有“衫轻见跳脱”之语。跳脱,即手镯。因衫短,故跳脱可见。

裙。裙为下衣,男女皆可穿,尤为妇女所喜爱。《释名·释衣服》:“裙,下裳也。”②从诗语看,那时妇女的裙多用绮罗丝绸制成,且具有轻柔的特点。繁钦《定情诗》:“何以答欢欣,纨素三条裙。”沈约《咏竹火笼》:“忽为纤手用,岁暮待罗裙。”施荣泰《杂诗》:“赵女修丽姿,燕姬正容饰。……罗裙数十重,犹轻一蝉翼。不言縠袖轻,专叹风多力。”丘迟《答徐侍中为人赠妇》:“罗裙有长短,翠鬓无低斜。”苏彦《七月七日咏织女诗》:“雾裾结云裳,金翠耀华辎。”纨素、绮罗皆精细丝织品;所谓“蝉翼”“随风起”“雾裾”,皆言裙轻柔而薄也。诗语中的这些描写与晋《东宫旧事》载“皇太子纳妃,有绛纱复裙,绛碧结绫复裙,丹碧纱纹罗裙,紫碧纱文双裙,紫碧纱文绣缨双裙”③云云、河南安阳西高穴2号墓刻铭石碑刻辞“降白复裙二、白练单裙一”等,均相符。

裙子的色彩多样,有白色者,如上引“纨素三条裙”。又有石榴红者,诗语中常提到,如梁何思澄《南苑逢美人》“媚眼随羞合,丹唇逐笑分。风卷蒲桃带,日照石榴裙”,梁元帝《乌栖曲》“交龙成锦斗凤纹,芙蓉为带石榴裙”,庾肩吾《长安有狭斜行》“少妇多妖艳,花钿系石榴”,隋代《杂歌谣辞·黄门倡歌》“点黛方初月,缝裙学石榴”等。可见,当时石榴裙甚为流行。所谓“石榴裙”,指用石榴花汁染色或上绘有石榴花的裙子。唐人《燕京五月歌》中道:“石榴花发街欲焚,蟠枝屈朵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剩将儿女染红裙。”明言石榴花汁可以染裙。石榴裙色泽红艳,唐代仍流行①。又有紫色者,如《采桑度》:“采桑不装钩,牵坏紫罗裙。”又有在裙子上刺图案者,《孔雀东南飞》“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绣夹裙”,即绣有图案的双层裙子;张率《日出东南隅行》“方领备虫彩,曲裙杂鸳鸯”,乃裙上绣鸳鸯也。

图2—3 石榴花红裙图

图2—4

北齐太原王家峰徐显秀壁画侍女着连珠纹裙

图2—5

河南安阳隋张盛墓出土脚穿圆头履俑

(现藏河南省博物馆)

长袖拖带亦是汉魏六朝妇女服饰特点之一,尤为歌女、舞女常服,这在彼时的画像砖、画像石及人物画上都有形象展现。赋文中亦多写及,如边让《章华赋》:“被轻袿,曳华文,罗衣飘摇,组绮缤纷。”傅毅《舞赋》:“罗衣从风,长袖交横。”张衡《舞赋》:“抗修袖以翳面兮,展清声而长歌。”曹植《七启》:“姣人乃被文縠之华袿,振轻绮之飘摇,……长裾随风,悲歌入云。”这种身着罗衣长袖的美女,还常见于彼时的诗歌中。如曹植《美女篇》:“罗衣何飘摇,轻裾随风还。”陆云《为顾彦先赠妇往返》:“轻裾犹电挥,双袂如霞散。”潘尼《皇太子集应令》:“巴渝二八奏,妙舞鼓铎振。长袂生回飚,曲裾扬轻尘。”《子夜四时歌·春歌》:“情人戏春月,窈窕曳罗裾。”高允《罗敷行》:“姌姌善趋步,袒袒曳长裾。王侯为之顾,驷马自踟蹰。”吴均《携手曲》:“长裾藻白日,广袖带芳尘。”诗赋中所描写的女子皆曳长裾、挥长袖、罗衣飘摇,仿若仙子,呈现出柔媚、飘逸之美。(见图2—1、图2—2)

屐、舄、屩、丝履。屐,木质的鞋,底有二齿,以行泥地。《释名·释衣服》:“屐,践泥者也。此亦可以步泥而浣之,故谓之屐也。”①木屐颇流行于汉魏六朝时期。《后汉书·五行志》曰:“延熹中,京都长者皆著木屐;妇女始嫁,至作漆画五采为系。”②可见,女性之屐面用丝帛制成,且有图案。吴大将朱然墓便出土有木屐③。《世说新语·忿狷》载王述“性急,尝食鸡子,以筯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碾之”④。则时人居家亦常着屐。史载谢灵运性好游览,常着木屐,上山去前齿,下山去后齿,留有“谢公屐”之名。北朝民歌《捉搦歌》其四写道:“黄桑柘屐蒲子履,中央有丝两头系。小时怜母大怜婿,何不早嫁论家计。”柘,黄桑木,其质坚硬细密;“柘屐”即用黄桑木制的鞋;蒲子履,是用蒲草编制的鞋。这两种鞋的特点都是用丝带从两边系结。“两头”,隐喻母家与婿家。该诗应是男子口吻,他用“两头系”来比喻女子怜母又怜婿。又,王褒《僮约》谈及僮奴制木屐事曰:“奴自教精慧,不得痴愚。持斧入山,断輮裁辕。若有余残,当作俎、几、木屐及彘槃。”⑤《颜氏家训·勉学》说当时风气:“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驾长簷车,跟高齿屐。”⑥又《晋书·五行志》:“初作屐者,妇人头圆(见图70),男子头方。圆者顺之义,所以别男女也。至太康初,妇人屐乃头方,与男无别。”①此皆时人着屐习俗之展现。

舄,木制复底鞋。《左传·桓公二年》:“带、裳、幅、舃……昭其度也。”杨伯峻注:“古人谓鞋为履。鞋底用一层者谓之屡,双层者谓之舄。”②《周礼·天官·屦人》郑玄注:“複下曰舃,禅下曰屦。”③舄底双层,可以防地湿,崔豹《古今注》所谓“舄以木置履下,干腊不畏泥湿也。”④诗中言舄者如:应璩《百一诗》“革带绳为续,履舄穿无底”,舄本有底,而此舄无底,言其生活贫困也;陆慧晓《游仙》“袭舄黄山下,投佩朱路歧”,袭舄,言登山跋涉也。史书中关于舄的记述有很多。《后汉书·郎顗传》载郎顗曰:“孝文皇帝绨袍革舄,木器无文。”⑤《陈书·宣帝本纪》载诏辞云:“至今贵里豪家,金铺玉舄;贫居陋巷,彘食牛衣。”⑥玉舄,玉饰舄,与上文“革舄”正相反,一华美,一简朴。

又,穿木底鞋走动会响,故何逊《从主移西州寓直斋内霖雨不晴怀郡中游聚》中有“飒飒履声喧”之句,萧纲《九日赋韵》亦曰“斜桥闻履声”,萧詧《咏履》也抓住这一特点,云:“双见待声宣。”

屩。屩是草编之履,为贫者常服;又因其较轻便,远行之人亦常穿。《释名·释衣服》:“屩,草屦也。……出行著之,蹻蹻轻便,因以为名也。”⑦蹻蹻,人行走时抬脚高貌。《梁书·范缜传》:“在瓛门下积年,去来归家,恒芒屩布衣,徒行于路。”⑧芒屩,即用芒草编制的鞋。屩为草鞋,古人又常以之赞美安贫之士,《文选》卷六十《齐竟陵文宣王行状》“高人何点,蹑屩于钟阿”,李善注引《高士传》曰:“何点常蹑草屩,时乘柴车。”⑨颜延之《皇太子释奠会作》:“踵门陈书,蹑屩献器。”“蹑屩”,即代指安贫有道之人。

履、丝履。履是正规的鞋子,《释名·释衣服》:“履,礼也。饰足所以为礼也。”①当时的履多用丝布做成,曰丝履。《孔雀东南飞》写刘兰芝:“足下蹑丝履。”《读曲歌》:“揽裳踱,跣把丝织履,故交白足露。”《子夜四时歌·河中之水歌》:“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可见,丝履是彼时女子钟爱的服装。因形状或装饰不同,履又有不同称谓,如晋代有凤头履、聚云履、五杂履、鸠头履,南朝宋有重台履,梁有分梢履、立凤履、五色云霞履,陈有玉华飞头履等②,甄述《美女诗》还提到了“承云履”。另,履上有绣图案者,高允《罗敷行》所谓“脚著花文履”也。又,履上常有美饰。何逊《苑中》云:“楼殿闻珠履,竹树隔罗衣。”沈约《冬节后至丞相第诣庶子车中作》:“高车尘未灭,珠履故余声。”李善注:“《史记》曰:春申君上客,皆蹑珠履。”③所谓“珠履”,指以珍珠饰履。又沈约《永明乐》:“联翩贵游子,侈靡千金客。华毂起飞尘,珠履竟长陌。”“珠履竟长陌”,言路上皆穿珠履之贵游子弟也。履上饰珠之俗的流行,由此可见一斑。又,张华《轻薄篇》:“足下金薄履,手中双莫耶。”江总《婉转歌》:“步步香飞金薄履,盈盈扇掩珊瑚唇。”“金薄履”,指履上饰以金片。于履上装饰一端,足可窥见彼时贵族生活之奢侈状况。

又,诗人写履,往往借用人穿履及行走的状貌,以刻画人物。鲍照《代白纻舞歌》:“含商咀徵歌露晞,珠履飒沓纨袖飞。”鲍照《舞鹤赋》李善注:“飒沓,群飞貌。”珠履飒沓,把舞者旋身若飞的神态给展现了出来。南齐陆厥《奉答内兄希叔》:“嘉惠承帝子,躧履奉王孙。…… 出入平津邸,一见孟尝尊。归来翳桑柘,朝夕异凉温。”躧履,亦作蹝履,形容趿拉着鞋,急遽起行之状④;“躧履奉王孙”,将其那种奔竞于权贵间的卑下生活活现了出来。

裆、袙复。 裆,或称“两当”。《释名·释衣服》云:“ 裆,其一当胸,其一当背也。”⑤即前幅当胸,后幅当背,故有此称,犹今称之坎肩、马夹。六朝时,裆衫十分流行,妇人喜服之。《三国志·魏书·钟繇传》裴注引陆氏《异林》曰:“繇尝数月不朝会,意性异常,或问其故,云:‘常有好妇来,美丽非凡。’问者曰:‘必是鬼物,可杀之。’妇人后往,不即前,止户外。繇问何以,曰:‘公有相杀意。’繇曰:‘无此。’乃勤勤呼之,乃入。繇意恨,有不忍之心,然犹斫之伤髀。妇人即出,以新绵拭血竟路。明日使人寻迹之,至一大冢,墓中有好妇人,形体如生人,着白练衫,丹绣 裆,伤左髀,以裆中绵拭血。”①此鬼女穿裲裆,应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宋书·五行志》载:“晋兴后,衣服上俭下丰,……元康末,妇人出 裆,加乎胫之上,此内出外也。”②新疆阿克塔那十六国前凉墓葬出土了绣 裆一件,穿在女尸身上,为红绢地面,素绢里,内夹丝絮,并以素绢镶边③。

男子也常服 裆。《宋书·孔琳之传》载琳之之语曰:“昔事故之前,军器正用铠而已,至于袍袄 裆,必俟战阵,实在库藏,永无损毁。”④这里的“ 裆”,指战争中所穿、以牛皮做成的“ 裆甲”。《南齐书·高帝本纪》:“(沈)攸之有素书十数行,常韬在 裆角,云是明帝与己约誓。十二月,遂举兵。其妾崔氏、许氏谏攸之曰:‘官年已老,那不为百口计!’攸之指 裆角示之,称太后令召己下都。”⑤沈攸之把“素书”藏在 裆角内,随身携带,可见 裆为彼时男子常服。江西南昌东吴墓男棺出土的随葬物遣策也有“故练两当一枚”之语。

袙复,亦称袙腹,挂束在胸腹间的贴身小衣,多为男子所穿。明朱谋玮《骈雅》卷三:“ 裆,袹腹,胸背衣也。”⑥《晋书·齐王冏传》载:“又谣曰:‘著布袙腹,为齐持服。’俄而冏诛。”⑦盖齐王冏常服袙腹,故以此代指。

诗语亦咏及 裆、袙复者,如:

《上声歌》:“新衫绣 裆,迮着罗裙里。行步动微尘,罗裙随风起。”“ 裆与郎著,反绣持贮里。汗污莫溅浣,持许相存在。”

《读曲歌》:“所欢子,问春花可怜,摘插 裆里。”“欢相怜,今去何时来。 裆别去年,不忍见分题。”

《琅琊王歌辞》(其二):“独柯不成树,独树不成林。念娘锦 裆,恒长不忘心。琅玡复琅玡,琅玡大道王。阳春二三月,单衫绣 裆。”

王筠《行路难》:“ 裆双心共一袜,袙复两边作八撮。……胸前却月两相连,本照君心不照天。”

《咏袙复》:“的的金弦净,离离宝襊分,纤腰非学楚,宽带为君思。”

《企喻歌》:“男儿欲作健,结伴不须多。……前行看后行,齐著铁裆。”

从诗语中不难发现,女子穿 裆十分流行,故诗人常借之写人、抒怀。袙复用丝绸做成,故有“八撮”“宝襊”之褶饰,乃当时时髦的服装。

图2—6 山西太原出土北齐墓壁画门吏图

(图中人物戴进德冠,穿 裆铠①)

图2—7

甘肃嘉峪关魏晋6号墓彩绘砖上穿裆的护桑女

图2—8 北齐文吏穿 裆陶俑

(1980年山西太原娄叡墓出土,现藏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袴褶。袴即裤,有裆;褶即交领、窄袖的紧身短上衣,合称“裤褶”,本是胡服,汉末传入中国,盛行于南北朝。《三国志·吴书·吕范传》裴注引《江表传》载吕范向孙策表示,“愿暂领都督”,语毕,“范出,更释褠,著袴褶,执鞭,诣阁下启事,自称领都事”①。《北堂书钞·衣冠部下·裤褶》载西晋杨济“有才艺,尝从武帝校猎北芒下,与侍中王济俱著裤褶,骑马执角弓在辇前”②。可见,袴褶因便于骑射,为中原人所喜。因裤褶为武人常服,故有以之代指武事者,《南齐书·吕安国传》载安国告诫其子曰:“汝后勿作裤褶驱使,单衣犹恨不称,当为朱衣官也。”③这是南朝重文轻武的表现,其中“裤褶”即指武事。时人亦有以裤褶为常服者。《横吹曲辞·幽州马客吟歌辞》中云:“郎著紫袴褶,女著彩夹裙。男女共燕游,黄花生后园。”萧纲《和徐录事见内人作卧具诗》:“衣裁合欢褶,文作鸳鸯连。”两诗皆及人们于日常生活中著袴褶也④。

图2—9 北朝穿 褶俑

衣带。古人穿衣,以带束腰。《诗经·卫风·有狐》:“子之无带。”《毛传》:“带所以绅束衣。”①古人衣带很长,交结于一起后的下垂部分叫绅,《论语》“子张书诸绅”是也。带上还常悬插饰物,如玉佩、觿等。从典籍记载看,带有用素丝织成的,称“素带”,鲍照《代放歌行》所谓“素带曳长飙”是也;有用锦、绮织成的,即锦带、绮带,吴均《采莲曲》“锦带杂花钿”、萧衍《有所思》“腰中双绮带”,是也;又有于带上绣葡萄、芙蓉、莲花等图案的,吴均《去妾赠前夫诗》“莲花带缓腰”、何思澄《南苑逢美人》“风卷蒲萄带”、萧绎《乌栖曲》“芙蓉为带石榴裙”、王枢《至乌林村见采桑者因有赠》“空结茱萸带”,是也。

带是古人重要的服饰,故诗人状写人物,常提及它。如《羽林郎》写胡姬之美:“长裾加理带,广袖合欢襦。”曹叡《乐府》写思妇不眠:“揽衣曳长带,屣履下高堂。”左思《娇女》写其女儿:“红葩掇紫带,萍实骤抵掷。”《子夜四时歌·春歌》写佳人:“佳人步春苑,绣带飞纷葩。”此皆以带衬托人物形象。

带既为束衣之具,也是礼服,由此,诗人们又赋予它诸多含义。如以“束带”隐喻庄重。秦嘉《赠妇》“清晨当引迈,束带待鸡鸣”,曹植《杂诗》“束身奉衿带,朝夕不堕倾”,张华《情诗》“愿托晨风翼,束带侍衣衾”,“束带俟将朝,廓落晨星稀”,孔欣《祠太庙》“束带从王事,结缨奉清祀”等,或写女子束带侍人,或男子束带以敬王事,皆含敬重之意。反之,若带松衿解则隐含轻浮与放纵。曹植《野田黄雀行》“乐饮过三爵,缓带倾庶羞”,袁山松《南林弹》“散带蹑良驷,挥弹出长林”,以“缓带”“散带”喻纵情娱乐。谢朓《赠王主簿》“轻歌急绮带,含笑解罗襦”,吴均《大垂手》“罗衫恣风引,轻带任情摇”,《子夜歌》“绿揽迮题锦,双裙今复开。已许腰中带,谁共解罗衣”,则用“摇带”“解带”描写女子的轻薄纵情。又有以“结带”喻两性情好者。鲍照《拟行路难》“结带与我言,死生好恶不相置”,苏伯玉妻《盘中诗》“君有行,妾念之。出有日,还无期。结中带,长相思”,萧衍《有所思》“腰中双绮带,梦为同心结”,王枢《至乌林村见采桑者因有赠》“闺中初别离,不许觅新知。空结茱萸带,敢报木兰枝”,皆其例①。

又,恋情诗中又常以“解带”暗喻男女性事。沈约《日出东南隅行》:“罗衣夕解带,玉钗暮垂冠。”王胄《为寒床妇赠夫妇》:“月净闺偏冷,更深夜转长。……解带惭连理,引被愧鸳鸯。”邢邵《七夕》:“盈盈河水侧,朝朝长叹息。……秋期忽云至,停梭理容色。束衿未解带,回銮已沾轼。”其中的“解带”皆有这种含义。

又,带既为束腰之具,故诗人常以“带缓”“带宽”喻人因忧思而身形消瘦。此类例子很多,如《汉乐府·古歌》“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吴均《去妾赠前夫》“弃妾在河桥,相思复相辽。凤凰簪落鬓,莲花带缓腰”,《读曲歌》“发不可料,憔悴为谁睹。欲知相忆时,但看裙带缓几许”,萧纲《赋得当垆》“迎来挟瑟易,送别但歌难。欲知心恨急,翻令衣带宽”,等等,皆言身瘦而带长(宽、减、缓),以此喻相思折磨人也。

巾。巾为古人裹头之布,本为贫者常用首服,然汉代以后,无论贵贱皆爱束巾,时又称“幅巾”。《后汉书·鲍永传》李贤注:“幅巾,谓不著冠,但幅巾束首也。”②《后汉书·逸民列传·韩康》:“(亭长)及见康柴车幅巾,以为田叟也,使夺其牛。”③韩康着幅巾,亭长误以为他是田叟,可知彼时农人常用幅巾束发。和冠相比,幅巾戴起来较简便随意;而冠是礼服,人们多在正式场所服戴。汉末魏晋时期,礼教松弛,士大夫追求放达,故幅巾更为流行。《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引《傅子》曰:“汉末王公,多委王服,以幅巾为雅,是以袁绍、崔钧之徒,虽为将帅,皆著缣巾。”①从典籍记载及画像石看,彼时士人多用幅巾束头。南京西善桥南朝墓砖画《竹林七贤与荣启期》中,山涛、阮咸系的便是幅巾(见图2—10)。南朝梁殷芸《小说》卷六载:“武侯与宣王治兵,将战,宣王戎服莅事。使人密觇武侯,乃乘素舆,葛巾,持白羽扇,指麾三军,众军皆随其进止。宣王闻而叹曰:‘可谓名土矣!'”②文中“武侯”即诸葛亮,其所带巾亦名纶巾,又被后人尊称为“诸葛巾”。明王圻《三才图会·衣服》曰:“诸葛巾,此名纶巾。诸葛武侯尝服纶巾,执羽扇,指挥军事,正此巾也,因其人而名之。”③《晋书·谢万传》:“简文帝作相,闻其名,召为抚军从事中郎。万著白纶巾,鹤氅裘,履版而前。既见,与帝共谈移日。”④又《石季龙载记》:“季龙常以女骑一千为卤簿,皆著紫纶巾、熟锦袴、金银镂带、五文织成鞾,游于戏马观。”⑤而陶渊明去头巾漉酒事,更为后人津津乐道。其事见于《宋书·陶潜传》,曰:“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候潜,值其酒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复着之。”⑥类似例子还有很多:如《南齐书·吴苞传》曰:“吴苞,字天盖,……宋泰始中,过江聚徒教学。冠黄葛巾,竹麈尾,蔬食二十余年。”⑦《陈书·贺德基传》曰:“德基少游学于京邑,积年不归。……尝于白马寺前逢一妇人,容服甚盛,呼德基入寺门,脱白纶巾以赠之。”⑧《梁书·谢朏传》曰:“诏以为侍中、司徒、尚书令。朏辞脚疾不堪拜谒,乃角巾肩舆,诣云龙门谢。”⑨由此可见魏晋六朝士人束巾风俗的流行状况。

图2—10

南京西善桥南朝墓“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扎巾人

图2—11

南京砂石山六朝墓女角巾俑

图2—12 陈文帝戴菱角巾(阎立本绘《列帝图》)

巾原本既为贫者、隐者之服,引申开来,“解巾”“释巾”则表示出世做官。《洛阳伽蓝记》“景明寺”条周祖谟注:“《北齐书·邵传》云:‘释巾为魏宣武挽郎,除奉朝请。'……解褐,或曰释褐、释巾。褐,短衣也,贫者之所服。解褐,为释巾褐而衣官服,喻为官也。”①《后汉书·韦义传》:“诏书逼切,不得已解巾之郡。”《南齐书·高逸列传·杜京产》载张融表荐京产曰:“谓宜释巾幽谷,结组登朝。”《魏书·李平传附子谐传》载李谐《述身赋》曰:“爰释巾而从吏,谬邀宠于时明。”其中的“解巾”“释巾”皆含此意。

作为彼时流行之首服,巾在诗语中也常被诗人咏及。何逊《赠族人秣陵兄弟》曰:“元方振高羽,洛令初解巾。”元方,指东汉陈元方;洛令,指东汉董宣。此言何逊族人思澄脱去头巾,改戴官帽,出世做官。又王胡之《答谢安》云:“畴昔宴游,缱绻髫乱。或方童颜,或始角巾。”陶渊明《饮酒》:“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王融《永明乐》:“弱台留折巾,沂川咏芳颖。”王胄《在陈释奠金石会应令》:“肃肃冠冕,诜诜巾卷。”①或以巾代人,或以巾表意,从诗中“巾”意象的运用中可略见彼时士大夫追求自由放达的风貌。

女子也有扎巾习俗(见图2—11)。繁钦《定情诗》:“何以结相于,金簿画幧头。”扬雄《方言》第四:“络头,……自河以北,赵魏之间曰幧头。”②萧纲《拟落日窗中坐》:“杏梁斜日照,馀辉映美人。闻函脱宝钏,向镜理纨巾。”幧头、纨巾皆指头巾。又徐君蒨《初春携内人行戏》:“树斜牵锦帔,风横入红纶。”红纶,即红色头巾。

图2—13 巾舞图

又有一种巾是彼时舞者常用道具。萧统《三妇艳》:“大妇舞轻巾,中妇拂华茵。”萧纲《小垂手》:“舞女出西秦,蹑影舞阳春。且复小垂手,广袖拂红尘。折腰应两袖,顿足转双巾。”又《咏舞》:“扇开衫影乱,巾度履行疏。”“舞轻巾”“转双巾”“巾度”,展现了舞者执巾而舞的场景。汉代壁画、砖画中多刻有“巾舞”情景,如山东安邱县汉画像石有一舞女,手执双巾,双巾在身体两旁旋转飞舞③。这种“巾”为舞蹈者所用,与服饰之“巾”不同。

帔子。帔子是古代妇女披在肩上的服饰,类似后代披肩,可挡风御寒,也可装饰。《释名·释衣服》:“帔,披也,披之肩背,不及下也。”①六朝诗人在塑造女子形象时,不乏对帔子的描写。庾信《梁东宫行雨山铭》:“开年寒尽,正月游春。俱除锦帔,并脱红纶。”帔可御寒,故寒尽春来,帔可脱下。又,简文帝《倡妇怨情》:“散诞披红帔,生情新约黄”。又其《遥望》:“散诞垂红帔,斜柯插玉簪。”庾信《奉和赵王美人春日》:“步摇钗梁动,红轮帔角斜。”杨羲《七月二十六日夕紫微夫人喻作令与许长史》:“羽帔扇翠晖,玉佩何铿零。”刘遵《繁华应令》:“曼脸若桃红……金屏障翠帔。”或“红帔”,或“羽帔”,或“翠帔”,皆色泽艳美,斜披在女子肩上,映衬出女子的娇媚可爱②。

袜。六朝女子还穿一种叫“袜”的内衣,即抹胸,俗称兜肚(按:男子的抹胸内衣称“袙复”,已见上文)。《玉台新咏》录刘缓《敬酬刘长史咏名士悦倾城》“钗长逐鬟髲,袜小称腰身”,吴兆宜注:“袜为女人胁衣。崔豹《古今注》谓之腰彩,今吴人谓之袜胸。”③王筠《行路难》:“ 裆双心共一袜。”隋炀帝《喜春游歌》:“锦袖淮南舞,宝袜楚宫腰。”《上声歌》:“生裙迮罗袜,……从侬门前过。”“袜”直接与“心”“腰身”相贴,或以“迮”(窄)形容,可见指束胸内衣,也即崔豹《古今注》所谓“腰彩”也。女子以小袜束胸,衬托腰身,使其妖娆丰满之态尽显,鲍照《学古》诗所谓“美腰身”也。

熨斗。这里顺便一提与服饰相关的器具——熨斗。汉魏六朝人重衣饰,为了使衣服整洁光鲜,用熨斗自然普遍。晋杜预《奏事》曰:“药杵臼、澡盘、熨斗、釡瓮、铫盘、钨 ,皆亦民间之急者用也。”④《晋书·韩伯传》:“母殷氏,高明有行。家贫窭,伯年数岁,至大寒,母方为作襦,令伯捉熨斗,而谓之曰:‘且著襦,寻当作复裈。’伯曰:‘不复须。’母问其故。对曰:‘火在斗中,而柄尚热,今既著襦,下亦当暖。’母甚异之。”⑤《金楼子》卷六:“(何敬容)常事衣服,夏月入朝衣裳不整,乃扶伏床下以熨斗熨之。”可见,时人无论贫富,皆有用熨斗整理衣服之俗。又,沈名荪《北史识小录》卷六“奉熨斗”条:“尉迟逈反于邺,时(李)穆在并州,隋文帝甚虑逈,遣穆子浑乘驿诣穆,穆遽令浑入京,奉熨斗曰:‘愿执柄以熨天下也。’文帝大悦。”此以执熨斗柄熨衣为喻,言治理天下之易,从另一侧面也反映了当时熨斗广泛使用之状况。

图2—14 青铜熨斗

诗语中也写到熨斗。萧纲《采桑》:“丛台可怜妾,当窗望飞蝶。忌趺行衫领,熨斗成褫褶。”又其《和徐录事见内人作卧具诗》:“密房寒日晚,落照度窗边。……龙刀横膝上,画尺堕衣前。熨斗金涂色,簪管白牙缠。衣裁合欢褶,文作鸳鸯连。”前一首写采桑女出门前熨饰衣服;后一首是内人裁制“卧具”,身边有铜熨斗。古时裁制衣服为妇女之事,熨斗当然也是女性常用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