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那些事(一)

机器零,砍菜刀

“机器零,坎菜刀,怎么怎么挑,你挑谁,我挑玉梅,玉梅不在家,挑你们姐妹仨,是谁?***”这不是歌谣,这是我小时候记忆犹深的一个集体游戏,一群人分两组,手拉手站成一排。然后一起喊出上面的话,你说一句,他说一句,最后被挑中的那个人要冲开对方的“防线”,冲开的话就从对方那边拉一个人回去,冲不开就留在对方组中。这个游戏很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因此玩的人比较多,玩的时间也比较长。记忆中,我们通常在晚饭后玩。那时候我还在奶奶家住着,每当吃完晚饭,我总是找好多小伙伴去离家不远的一个麦秸垛场周围,然后分组进行PK。我那时算是比较大的,力气也比较大,每次他们挑到我,我总能拉个人回去。因此,我力气大从此出名了。这个游戏我是十分怀念的,现在的孩子基本没有玩的。

原来,一个人的童年也可以是独一无二的呀。

捅马蜂窝

这是我童年最冒险的事,更是让我伤痕累累的事,也是我印象最深的事。捅马蜂窝的确是一项非常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不仅要求准头行,而且还得做好一切安全保护,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我印象中曾被马蜂蛰过不下10次,分别在头部,手部,脸部等不同部位,其中头部被蛰过得次数最多。小时候在奶奶家住,附近有好多树木和旧房子,当然,马蜂窝很喜欢这些地方。可是,我们小伙伴们同样如此,依稀记得有一次,我们看到一个大大的马蜂窝在一破房子的屋檐下的小洞边,我那时没做好安全保护(也没什么特别措施,就是摘些野蒿抹在脸上),一个小伙伴去捅,一下子就捅中了,我们都急着跑,我也一样慌忙,跑着跑着,一阵剧烈的疼痛从头部席卷而来,我一摸摸到了一个大大的马蜂,我当时一下子就哭了,虽然那个马蜂已经死了(马蜂蜇人后就会死),但剧烈的疼痛一阵一阵的,弄得我放声大哭,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奶奶听到我哭,忙取出牙膏,在我伤口涂抹了好多,过了一会我才缓过神来,我感觉我头上起了好大的一个包,很是委屈。这次是印象最深的。还有一次是我去外婆家走亲戚,我那几个表兄弟捅马蜂窝,我又被黄蜂蛰到,痛不欲生。在我们个新家后边,也有个马蜂窝,记得当时我听妈妈的话,用烧开的热水倒在马蜂窝上,结果马蜂全部死翘翘了。从那时起,我再也不捅马蜂窝了。因为我觉得我和马蜂算是互不相欠了。

酒瓶换冰棍

老冰棍是我童年夏天最爱的冷饮,虽然现在市场上也有卖,但是我却吃不到童年的味道,童年的老冰棍那种特别的味道或许只有那时才能品尝得到吧。

记得童年时代的夏天,天气还不是现在那样热,我们小伙伴们经常聚在一起玩,偶尔听到换冰棍的,就很默契的各回各家拿酒瓶去换,那时一个啤酒瓶就可以换一个冰棍,好像带有“B”字母的酒瓶能换俩冰棍。拿到酒瓶的我们,争先恐后的向卖冰棍的老爷爷换冰棍,老爷爷把自行车扎起来,一边收瓶,一边从白色的箱子里拿出一个个美味可口,凉爽无比的老冰棍。当然还有雪糕,不过我们一般不买,因为买不起。拿到手里的冰棍,我们先不急着吃,而是用舌头不断的舔着,仔细吮吸它每一滴汁液。我们有时也拿酒瓶直接去店铺里换其他的饮品,如冷冰冰啊什么的,尤其是结冰的,都是非常美味的饮品。那种味道贯穿我整个童年的夏天,我到现在仍回味无穷。老冰棍,我最难忘的饮品,你是我永远的最甜蜜的回忆!

木头人

小时候,每次出去走亲戚总会和我那几个表兄弟玩这两个游戏。跨大步就是,在地上画一条线,一个人沿着这条线跨一步,然后和另一个人石头剪刀布,赢的那个人再往前跨一大步,直到摸到对方才算赢。这个游戏记得当时我并不擅长,我跨的步子很小,总是被人家抓到,而且,离人家很近,却抓不到人家,弄得我挺郁闷的。木头人就是,一群人石头剪刀布,最后赢的那个人去抓其他人。其他人为了不被抓到,大喊“木头”二字,不能动。然后他去抓其他人,还能动的小伙伴就趁机跑过去“传电”,然后就可以动了。

爬树

小时候比较喜欢冒险,看到电视里的人能飞檐走壁,轻功水上漂,心里就痒痒的,觉得自己也可以做到。于是,幼稚的做着各种尝试,结果均以失败告终。后来,我发现上树可以体验到当武侠人物的感觉。当时我们村里有大片树林,而且还枝叶繁茂,很适合爬。记忆中我们经常去爬树的地方有三处,一个在一个废弃的煤窑上,那里的树不高,不过万一从树上掉下来就惨了,因为树下面是一个很陡的坡,在那里爬树我们都不敢爬太高。第二个地方是我们营里河滩边的那片树,那里的树都很低,而且很细,我们破坏了好多树木,有的树生生的被我们折断,想来真是有点惭愧。第三个地方是湍河边的那一排夏和柳树。那里的树长势很好,个个枝繁叶茂,树身也很粗,上起来也很方便,我们可以再上面大肆的玩耍,一阵微风吹来,得意洋洋,真的很惬意。除此之外,我每次去我外婆家也爱和我那几个老表去爬树。令我记忆幽深的事我们常去爬杏树,累了在那树下打牌,别有一番滋味。现在,时过境迁,小时候爬的树现在有的长得很大很大了,有的早已成别人家的柴火。上大学,每次回家,我总是爱去那些我们小时候一起爬树的地方看看,望着那一片片树,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那段时光,难免有点触景生情,眼泪有时也会禁不住的湿了眼眶(多愁善感了哈)。

拍纸烟火片

小时候玩的最多的一件事是拍烟火片。烟火片就是火柴盒的正反面,火柴用完或者快用完的时候,我们把火柴盒(印有开封铁塔)撕成烟火片和小伙伴一起玩。游戏就是把两个烟火片放在地上,你拍一下,我拍一下,谁最后把两张拍反就赢了。又是也是上两张,三张,甚至更多,规则都差不多,有的是必须留一张或几张正面的。有时也是三个人或者更多人一起玩,规则还是一样。每次我们都是玩好久,知道对方把手里的烟火片全部输光。之后,有了彩色的纸棋,我们开始玩起了彩色的。有时,我们会把手中的印有各种人物的纸棋看成人物本身,当一连续赢好几局了就误以为是棋上的人物的威力大(想想当时还真是太天真可爱了)。我们也会画出格子来玩棋,遵循一定的规则,然后开始一场场很公平和可爱的对抗。无论输赢,我们都很开心。现在科技发达了,都玩电子游戏,已经没人玩这个游戏了,我想,这种开心只有我们这一代人才能体会的到吧。

打游戏《神龟比武》

这可能是我小时候最痴迷的游戏吧,曾为此成绩一落千丈,差点没得奖(小时候我每次考试都得奖,那次我是班上最后一个得奖的人)。记得那年妈妈和爸爸一起去外地打工了,把我留在了爷爷家,爷爷也不管我,我和我的小伙伴一到星期就躲在屋子里打游戏,当时我最喜欢神龟比武这个游戏,那是小霸王游戏机上最经典的游戏之一,共七个角色,其中有四个神龟和三个怪物,它们都有各自的绝招,我最擅长用第四个神龟,最擅长劈腿。曾经为此打遍天下无敌手。由于长期迷恋游戏,导致我的成绩急剧下滑。直到妈妈回来,我才戒了这个游戏。除了这个游戏,还有打坦克,顶蘑菇(超级玛丽),泡泡龙等,反正这些游戏我都记忆尤深。现在挺怀念这些游戏的,虽然现在在手机上还能下载好多这样类似的游戏,可是再怎么玩也玩不出当年拿手柄打游戏的味道。我现在不玩网络游戏,可能就和小时候玩游戏过度有关吧,感谢小时候的游戏,杜绝了我现在沉迷电子游戏。我现在基本上不玩游戏,要玩的话只玩一些简单的单机游戏!每当我看到别人玩什么“英雄联盟”玩的如痴如醉的时候,我却没一点感觉。我想,这也好,我不愿玩游戏节省了我大量的时间,让我有时间做其他我想做的事。

喝胡辣汤

小时候的我不敢尝试新事物,每次上街听说胡辣汤很好喝,但是那时我听到胡辣汤这三个字就觉得很一般,不就是辣嘛,有什么好喝的,因此一直没去尝试喝。一天和妈妈上街,碰到我几个老表,老表几个早上没吃饭,就喊我一起去喝碗胡辣汤。我挺喜欢和老表们一起玩的,于是,就和他们一起去了。那是我第一次喝胡辣汤,才开觉得没啥好喝的,后来越喝越有味道,越喝越想喝。听别人说,胡辣汤里有鸦片,容易让人上瘾(现在想起来真够可笑的)。可是,我不相信,还是接着喝。不仅如此,我还召集一大群小伙伴来喝。于是,我们就养成了这样一个习惯:每个星期早上起早饿着肚子去上街喝胡辣汤。无论天气多热多冷,我们每天早上起来,骑上车三五成群的去喝胡辣汤,车子排成一排,穿过村间小路,那场面还真壮观。到了老地方后,每个人只花一块钱,一碗胡辣汤,几根油条,足以让我们大饱口福。现在再次去上街喝胡辣汤,味道已经变了,不如以前那样美味,而且价格太高,华而不实,实在让人挺遗憾的。不过,我还是保留着喝胡辣汤的习惯。每次回去,总是要痛痛快快的喝一次解解馋。大学里也有卖胡辣汤的,然而大学里的胡辣汤简直和家里的没法比,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

烤玉米,烤红薯,烤花生

小时候我和我小伙伴们爱“探险”,星期了总喜欢去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当然,河滩的那一大片庄稼地也没少去。小时候对“偷”没什么清晰的概念,每次看到别人庄稼地的玉米,花生,红薯长势好时就忍不住去偷偷的掰几个,然后去找一个没人的地方生活烤着吃。虽然我烤的味道不怎么样,但是我还是很喜欢吃自己的东西。我们通常是夏天烤玉米,花生,冬天烤红薯。在一片荒无人烟的河滩深处点起一把篝火,弄几根结实的棍子,把玉米从中心穿透,架在火上烤。冬天就生一顿火,然后把红薯扔到火堆里,坐等吃红薯。觉得那段时光好悠闲啊,那时的我们好“坏”啊。可是不管怎样,那段时光却是我最快乐的日子,我们并不是真的坏到只能偷东西了,现在来看那只是一种童趣罢了。我的童年不能没有这些荒唐的事。我现在好想回到那时,好想再去偷一次东西……

偷瓜的回忆

小时候在我们村里有一片很大很大的沙滩地,因为靠河近,灌溉方便,人们在那种了很多花生,花生地里再种上西瓜。然而正是在这片沙滩地上,我们成了很多瓜农的“心腹之患”。我小时候放过羊,暑假里,每当午后,我都会牵着羊去河滩放羊,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小放羊娃”,放羊本身是很无聊的,于是我就到处转转看看,那天我发现了很多西瓜秧,继续往里面走去,我惊呆了,里面竟然有一大片西瓜,那西瓜刚刚长大,但是显然已经可以吃了。我忍不住就摘了一个大瓜,偷偷摸摸的把它抱到一个很隐蔽的地方,确认没人看见,用手使劲的砸开它,顿时鲜红的汁液流到我身上,我当时口渴至极,就用手去掏瓜瓤,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那味道真叫一个好啊!不久,同村的几个小伙伴来找我玩,我悄悄告诉他们我发现的“秘密”,他们听后都暗暗窃喜,心想以后终于可以大开吃戒了。于是,每当下午,我们都会提前来到这里,一起去偷瓜。瓜农有时也会来地里,不过每次等他来我们就吃完了,在河里快乐的游泳。瓜农不知道,他们的西瓜皮现在正在延河流顺流而下。这样的快活日子过了好久,终于有一天,瓜农发现了我们的诡计。就大声吆喝我们,我们见状啥也不顾的往前跑,手里的西瓜随手一丢,烂了一地。后来,由于偷瓜的人越来越多(大多是小孩),瓜农们不得不放弃种西瓜,于是,我们再也不能偷瓜了,“好日子”就这样被终结了。现在想来,当时我们也确实够坏的,完全没有考虑瓜农们心里的滋味,完全不知道种瓜的不易。不过当时我们的年龄还小,还没能想到这一点,只觉得有好吃的就不能放过。现在真想对那些瓜农们说一句对不起,请原谅我们儿时的无知。

看《奥特曼》

奥特曼应该是很多孩子小时候喜欢看的动漫,我小时候也是很喜欢看奥特曼。当时我们家有一个影碟机,那是爸爸从广东带回来的,那时候周围的邻居就我们家有。小伙伴们每次都去我们家看奥特曼,看的碟子大都是自己买的,或者向别人借的。看奥特曼的时候,我们通常是坐成一排,看着奥特曼从屏幕中跳出来时,我们就会忍不住大叫一声。看到奥特曼被怪兽打时,我们都急的跳起来。看到奥特曼打败怪兽后我们立刻欢呼雀跃起来。那时我们最喜欢看到奥特曼有赛文,杰克,艾斯和泰罗,到后来我们才知道除了这些奥特曼之外还有许多许多奥特曼,他们都是M87星云的。现在奥特曼有出了好多,迪迦,戴拿,梦比优斯等等,虽然现在科技发达了,许多镜头都搞的特别精彩,但是却看不出儿时的味道来。经常看奥特曼,也使得我们特别喜欢模仿奥特曼,我有时也很幼稚的模仿奥特曼发标的姿势,挺搞笑的。奥特曼把我的童年点缀的无比精彩,现在我还是个“奥特曼迷”呢,呵呵!

放风筝

三月三,风筝飞满天。这句话在我小时候非常流行,也确实是那样一番场面。那时候,风筝大都是自己做的,很少有人去买风筝放。学校每年春天都会组织我们去放风筝。那时候还是在上小学,做风筝对我来说还是很难的事,我曾经尝试过好几次都做不出来。于是,我向我表哥请教,在他的指导下,终于知道了具体的流程和技巧。后来我拿着我自己动手做的风筝,竟然成功起飞了,让我欢呼雀跃。小学组织的放风筝比赛是在三月份,一到比赛,同学们都开始忙起来了,出发那天的场面更是壮观的很,几百号人排成队,浩浩荡荡的向河滩出发。到了之后,不到十分钟,天空已经飞满了形形色色的风筝,有五角星风筝,也有六角,八角的。有长蛇的,有三角形的,顺着微风在空中自由飞翔。我的风筝当时算是比较次的,刚开始飞得好好的,过了一会就不行了,开始往下掉,也许是我的风筝比较重的缘故,风一旦小了,就无法控制了。后来我又改进了一下,把支架换成更轻的材料,终于解决了问题。现在到了三月三,我基本上就不放风筝了,但每次看到各种各样的风筝在空中飞翔的时候,我就十分怀念儿时的我做的那个风筝。

放炮的回忆

小时候玩炮算是最有趣的事情之一了。

每到过年,放炮成了我们最期待的事了,谁家要放炮,我们就会聚到他们门口,等炮放完,我们就会冲上去拾取残留的鞭炮,找到之后,把它们从中折断,把火药集中起来,然后用火柴点着,看着腾空而起的火焰,大家都兴奋的叫了起来。除了玩鞭炮,我们还去小卖铺去买一些擦炮,一块钱一盒的,放着很得劲。点着后把它扔到河里,激起层层浪花,或者是把它扔到小瓶子里,把瓶子炸的底朝天。还有更无语的把它塞到牛粪里,溅大家一身牛粪。还有一种炮,把它重重的摔在地上才会响,把它掰开也会响,这种炮由于威力较小,大家都不去玩。只有我玩,而且有一次不小心把它掰开,把我的手炸的清疼。还好威力不大,不然我这双手算是废了。还有一种炮叫做“中子雷”,威力巨大无比,点着后必须马上扔掉,不然手肯定被炸惨。我很少玩这种中子雷,倒是经常玩一块钱一盒的小擦炮,觉得也还挺不错的。现在过年很少玩炮了,也没有那种儿时的味道了。

柳树的回忆

在我的童年记忆中,柳树给我留下的记忆最为特别。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如何用柳树做笛子,上小学时,每到春天,我和我的小伙伴们总是喜欢去河滩外折许多柳枝,去除里面的白色的芯子,用小刀轻轻的在柳枝头一刮,一个简单的笛子就这样做好了,然后我和小伙伴拿着我们自己的“作品”在乡间的小路上自由的吹着,那声音清澈明亮,别有一番滋味。有一次中午,正在睡午觉的我不知什么原因和小伙伴们一起逃课去折柳枝,然后被老师发现了。记得那是第一次被老师抓到,心里很难过。老师见去的人多,可能觉得这事影响不好吧,让我们在旗杆下站了一节课时间。我羞愧极了,下课时,好多同学来到我们跟前取笑我们,当时恨不得钻进地缝里。从那以后,我就十分遵守校纪校规,到现在还没违规过一次。不过,长大后,每次看到柳枝总忍不住折根玩玩。

小时候追的动漫

动漫,相信是每个人童年最难忘的回忆之一吧。小时候,每次放学回家,做完作业后总是会打开电视机看动画片。记得我小时候曾热播《蓝猫淘气三千问》,《小神龙俱乐部》和《大风车》。现在仍能回忆起某些情节和人物,比如幽默的蓝猫,可爱的水獭小宝贝,勇敢的泰山等。我不知道为什么小孩子小时候那么喜欢动漫,就像老年人喜欢听戏一样,难道等我老了是不是也会爱看戏呢?看动漫可以说占据了我童年相当大的一部分时间,但同时也让我学到了许多有趣的课外知识,这是值得让人欣喜的事。现在偶尔看到现在的动漫,觉得怎么看也没有以前那么好看了,可能是长大了吧。我的动漫,我的独家记忆!还有一些动画片,比如《数码宝贝》《猛兽王》《垃圾王》《钢铁神兵》《哪吒传奇》等等,这些都是我童年相继看过得,都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回忆!

打雪仗

童年时代的冬天,令我印象最深的事莫过于打雪仗了。小时候,村里一下雪就是很大很大的哦,不几天就是厚厚的一地。小伙伴们最喜欢在雪地里玩了,我们不怎么喜欢堆雪人,于是打雪仗就成了我们最主要的活动之一。我们通常就是先分好组,双方选好隐藏的地方,然后就开始干起来,馒头大的雪疙瘩在双方阵地上胡乱飞舞,那场面简直精彩的无与伦比。印象中我曾经打中老新的头,他马上就对我发起猛烈攻势,弄得我招架不住,哈哈,想起来就只想笑。最后,“敌我”双方会冲向对方的“阵地”,展开一场“白刃战”,直到把对方打得跪地求饶不可。每次我们都玩的特别痛快,虽然气温很低,但我们身体活动起来就不觉得冷了。打完就愉快的回家吃饭,很有意思。现在的冬天,我似乎对打雪仗没有那么大的期待,但每次看到一些小孩们打雪仗,就会想起那段无比珍贵的打雪仗记忆!

打扑克

打扑克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吧!小时候,我们小伙伴也经常玩这个游戏。每当闲的无聊没事干时,我们就会聚在一起,拿出一到两幅扑克牌,玩各式各样的游戏,最初玩的是比较简单的,比如1987年,7鬼523,接竹竿,斗地主等,后来知道的越来越多,就开始玩扎金花,挤黑4,黑4黑5,五十K,抢银行。最有趣的是玩“西游记”这个游戏,我们把扑克牌“3”当做哪吒,“2”当做二郎神,“5”当做孙悟空,“10”当成唐僧,以此类推。虽然没什么道理,却也玩的有声有色,几阵厮杀就决出赢家,好不有趣!玩扑克也会让人发疯的,有的只输不赢的小伙伴有时也会很生气,有时甚至输的哭了起来。现在想起这些事,就觉得我们当时是多么的可爱啊!现在好久都没和小伙伴们打过牌了,心里有点怀念了。

刨茅草根

在我小时候,茅草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东西。那时候在东河滩,随处都可以刨到茅草根,人们用茅草根编成毛刷子刷锅,非常耐用。另外,刚刨出来的茅草根可以生吃。把茅草根外边的毛去掉,往嘴里一嚼,甜甜的汁液瞬间溢满嘴里,那味道虽然没有白糖甜,但是足够让我们回味半天。记得我那时每到夏天收花生的时候,总会刨好多长长的茅草根,回到家里美美的享用。有时刨得比较多,还没吃完就已经烂了。今年过年回家,妈妈说想去刨茅草根,我竟然一时想不起来去哪刨了。因为最近几年,河滩已经被抽砂的弄得不像样了,茅草越来越少了,只有少量的茅草长在比较偏僻的地带。随着抽砂的规模越来越大,那些侥幸活下来的茅草估计也免不了灭顶之灾。小时候看到的东西正在慢慢的消失,这种悲哀在未来是无法弥补的。

写大小楷的回忆

记得从上小学四年级开始,每当中午到学校,我们都会做一件事,那就是写一页正楷字上交。那时候刚开始只写小楷,通常是写新学的生字生词。四五年级了,我们又开始写大楷,即毛笔字。我印象最深的是每天中午,全班同学各自一挥而就,很快就把毛笔字写完了。当然,质量就另当别论了。一般情况下,星期一、三、五写小楷,星期二、四写大楷。夏天午休前也要写完大小楷才能去睡觉。这个习惯很好,我的字迹大概就是在这个时期开始变好的。现在我的字迹还算是写的比较好的,多少得益于小时候的练习。看来,小时候养成的好习惯对一个人是多么重要。

初中的胡辣汤

到了初中,开始了正式的寄宿生活,每个星期都要拿20多块钱作为这一星期的生活费。那时候才在学校吃饭,很是节俭,我记得初中第一顿饭是一碗一元的很满很满但是很稀的面条,才吃了几口就没有面条了,看到别人买了包子吃忍不住流下了口水,却没有去买包子。后来我发现了学校做的胡辣汤勉强还可以吃,而且便宜管饱,于是,早上,晚上我都是去买胡辣汤喝,再加上两个馒头6毛钱,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那时候,我们班的大部分人都爱喝胡辣汤,经常是一起买胡辣汤,然后又一起喝。那时候初中食堂没有座椅,我们大都是蹲在地上吃饭,大家围成一个圆圈,把“牛槽”放在地上,一边吃饭一边看老师们打篮球,偶尔有人会趁人不注意,偷偷的吃别人的饭,偶尔篮球也会朝吃饭的地方砸去,弄得大家慌忙躲闪。就这样,日复一日,我喝的胡辣汤不知道达到几千碗了,结果坏事了,初二那年,我的背上出了许许多多的毒气疙瘩,那段日子我简直是举步维艰,疼痛无比,甚至有点不想上学。毒气迅速蔓延到全身,我的胳膊上,腿上,背上都出现了大大小小的毒气泡,随便动一下全身疼痛,那是一种苦不堪言的感觉!我开始不知道怎么回事,就用手不停的挤压毒气疙瘩,结果是疼上加疼,反而加剧了病情。我的外婆知道了我的事后,就托我表弟上学给我带来一瓶我也叫不上名字的粉末状的东西,让我抹在伤口上,后来经过几天不间断的涂抹,毒气疙瘩逐渐的消去,但是还是留下了几道疤痕,到现在还没褪去。胡辣汤是我的最爱,但由于爱之过度,结果弄得自己“遍体鳞伤”真是一个惨痛的教训。从那以后,我明白了凡事都要有个度,不然就会带来负面影响。胡辣汤到现在仍然是我最喜欢的汤之一,但是我再也不会经常喝了,也没有这样的机会。

爱音乐,爱生活

在我的记忆中,很小就喜欢音乐。小的时候,家里没有电视,听音乐什么的都得到邻居家,那时候我经常听的歌曲有《中国志气》《愚公移山》《知心爱人》《步步高》《相亲相爱》《爱拼才会赢》《好人好梦》等,听这些歌曲的时候我大概才5岁,当时就想唱歌,于是就咿呀呀的唱起来,可是经常跑调。比如唱《相亲相爱》时,我把“和你朝朝暮暮在一起”唱成“和你骚骚摸摸在一起”,唱《爱拼才会赢》时,把“一时失志不免怨叹(闽南语)”唱成“级起稀志不免怨叹”。经常惹得邻居哈哈大笑!可见小时候我就对音乐敏感。

到了小学时代,学校开的有音乐课,老师也时不时的叫我们唱歌,每次上课前都要起一个歌,唱完再上课。那个时候我听的歌有《卖报歌》《让我们荡起双桨》《走进新时代》《小城故事多》《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园丁》《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学校还组织我们去参加镇里的唱歌比赛,组织音乐老师培训我们唱歌。我们觉得这是件非常光荣的事,都拼了命的练习唱歌。

到了初中,唱歌已经成为我的爱好,每到元旦晚会,我总是会在班上唱一首自己拿手的歌。那个时候,学校广播站每天早上都会播放一些老歌,比如《壮志在我胸》《星星点灯》《水手》。老师偶尔也会教我们一些歌曲,依稀记得初中老师教我们的第一首歌是《梦驼铃》,唱这首歌的时候,我觉得自己长大了不少,那种沧桑的感觉至今让人回味无穷!接下来,我们又学了《父亲》《求佛》等很多老歌。到了初三,政治老师教我们唱《三百六十五里路》,教这首歌的时候,我们已经快毕业了,政治老师为了鼓励我们好好备战中考,特地让我们学习这首歌。“三百六十五里路呀,岂能让它虚度……”这首歌是我初中时代最后的回忆,那个时候的艰辛和欢乐,大概可以用这首歌来描述了。

高中时代,学习任务更加重了,但是音乐仍然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高一军训学习的军歌到高三结束,一首首歌曲点缀了我的高中生活!那时候,我更喜欢听流行歌曲,记得当时的《青花瓷》《星月神话》《不是因为寂寞才想你》《最初的梦想》都是我很喜欢听的,那时候没有手机,为了听音乐,我甚至到网吧里上网搜歌听。学校不开音乐课,但我们利用自习课学了不少流行歌,并且在上课时放着听,那感觉可真好。

大学时候,我听音乐的频率更高了,听的音乐种类也多了很多。不过,我也有自己喜欢的音乐风格。那种歌词写得好的,旋律优美的都是我的最爱。我喜欢听五月天和梁静茹的歌,他们的歌,不仅旋律优美,而且还蕴含着很多道理。像《倔强》《天使》《知足》《你不是真正的快乐》《给未来的自己》《梦醒时分》《分手快乐》这些经典歌曲,可以说是百听不厌!每次听这些歌都能听出不一样的感受。

音乐对于我而言,像水一样不可或缺。每次当我身心疲惫,音乐总能让我放松,重新给予我力量。每当我遭遇挫折,感到迷茫时,它又能给我指明方向,使我重新找到生活的动力。感谢一路有你,音乐!

爱听鬼故事

鬼故事是我初一时候接触到的,那时候在我们寝室,寝室长晚上经常不睡觉,听音乐。有一天晚上,他突发奇想,问大家有没有听过鬼故事,大家都说没有,他说我最近在听一个很恐怖很恐怖的鬼故事,你们想听吗,我们很好奇到底是什么故事,就让他讲。当时天还下着雨,伴随着打雷声,寝室长开始讲起了鬼故事《木偶》,刚开始没觉得有多可怕,越往后面就越觉得太恐怖了,最后实在是没办法,就用被子蒙住头睡。可是当听到外面的刮风声,又联想到故事里那种神秘的情节,内心的紧张不言而喻,但是大家还是让寝室长继续讲下去。后来不知道是怎么了,每到夜晚,大家总是要求寝室长讲鬼故事,不然还真有点睡不着,这似乎成为了一种习惯。真不知道那些年我是怎么过来的,每天晚上听着鬼故事,偶尔会听到一些怪声响彻于屋内屋外,心里还真有点后怕,不过还好寝室里住了八九个人,倒也没担心太多。现在睡觉前偶尔会听一下《张震讲鬼故事》,可能是受当时的影响吧。不过,现在的感觉和当时没法比,现在觉得以前听的鬼故事根本就没有那么可怕,只不过以前我们的胆子有点小罢了。

给爸妈做饭

小时候,爸爸妈妈工作都很忙,每次回来天都已经黑了,还要给我做饭,吃完饭大都是10点多了。为了减轻爸妈的负担,我决定学做饭,晚上给他们做饭,好让他们早点休息。其实,早在6岁时,我就尝试着刷锅,那时候上学前班,放学后回到家中,看着锅里还有些饭,我把它吃完后觉得没事做,就试着刷锅。我把凳子放在灶台下,站在上面,把锅里添了点水,开始刷了起来。开始学做饭的时候我已经10多岁了,基本上可以够得到灶台。刚开始做饭的时候,由于没有经验,每次不是水添得少都是火烧的大,和面时也总是和不开,做出的面水也不熟。炒菜时总把菜炒糊……不知道失败了多少次,终于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后,我做的饭渐渐有了起色,有时做出来的饭比我妈妈做的还好吃。我开始有了信心,把我的炒菜功夫练得炉火纯青,每天晚上,我都提前给爸妈做好饭,他们回来吃到我做的饭菜时总是赞不绝口!高中时,我回家的次数开始少了,但每次回来总要为爸妈做次饭,这似乎已经成了一个习惯。大学后,回家的次数更少了,做饭的手艺有点生疏了,但并不影响我做饭,我做出来的饭,依旧是美味的,说的自恋一点,连我自己都喜欢我做的饭。

男的会做饭,按照我妈妈的观点,长大后就算媳妇不给做饭也不怕饿着,但我觉得男的会做饭对媳妇来说也是件很幸运的事,但是男的如果只会做饭,那他的苦日子就已经不远了。

高考两天的回忆

2012年6月8日和6月9日,这两天在别人生命中可能是平凡的两天,但这两天对于我来说可谓是人生中承前启后的两天,正是这两天,决定了我未来四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故事。

6月7日,爸爸带着我来到县三高附近的一个宾馆住下。爸爸这次是专门从外边回来陪我考试的,这是我最盼望的事。打点好一切,我和爸爸来到考点看考场,到的时候考场已经是人山人海了,我遇到很多同班同学,大家心里都很激动。三年了,奋斗了三年,就为这两天,紧张和兴奋,不安与急躁,无论怎么样,过了这两天,一切都终结了!

晚上回到住处,爸爸去给我买了我最爱吃的饺子和包子,吃完后,我就开始复习功课,把我总结的东西看了又看,心想这次考试无论考的怎么样,我都不会复读!我复习语文到10点多,之后就进入了梦乡。第二天早上,爸爸就叫我起来吃饭,我们一起下去喝了一碗胡辣汤就奔向考场了。进入考场后,发现同学史雪婷跟我在一个考场,而且离得不远,心里顿时又舒坦了不少。第一场考试,考的还不错,由于休息的不错,感觉状态可好。出了考场对爸爸说发挥的不错,让他中午给我买西瓜吃。下午考数学,这是我的薄弱环节,我很认真的对待,可没想到还是觉得困难重重,心想这题怎么出的这么难!果然,出了考场就听到考生们都在抱怨这题出的难。我向来有个习惯,考完就不再想考的怎么样,因为结果已经不能改变了,只等成绩出来了。回到宾馆,我也没有对爸爸说考的怎么样,爸爸问我,我就说我在复习下一门文综,数学不想再提了。事实证明,这个习惯确实帮我不少忙。我的文综最后考了233分,考出了我的历史最高记录,大大的弥补了数学成绩给我带来的影响,使我的成绩得以稳步提高。之后的英语考试我就不用担心了,因为英语是我最拿手的功课,最终以119分拿下了英语。两天时间,我可以说把我这些年学到的东西用的不到一半,最终会是什么结果就等着最后揭晓吧!

2012年6月9日下午5点半,爸爸带着我回到了家里。一路上,我的心情大为舒畅,三年了,终于结束了!但随之而来的是一个大大的问号:接下来我该做些什么?

初到郑州

2012年9月15日,早晨,晴。天刚亮,母亲就带着我到达了新野汽车站,送我去上学。这天是我第一次离开故乡去千里之外的郑州上大学,临走时虽然没有上演那种很伤感的离别场面,但内心的不舍还是让我感觉有点心事重重。从小到大,我就很少出远门。这年暑假,由于时间长,我第一次出省去了张家港,和在那里的小姨一家玩了一个多月。这次算是第二次出远门。妈妈没和我一起去郑州,但她嘱托我在郑州的林哥在车站接我。一路上,望着窗外,我仿佛就像蒲公英,离开了妈妈的怀抱,飞向了未知的远方。

6个小时后,大概是中午12点左右,我到达了ZZ市陇海汽车站,刚下车就看到了林哥在外边等我,我欣喜若狂的奔向他,就好像找到了组织一样。林哥带我出站,我第一次来到了这个省会城市,高楼林立,鳞次栉比,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似的,一会问问林哥那是什么这是什么,一会问郑州都有那些好玩的好吃的。林哥带我去坐公交车,郑州的公交车好大好长,还有两层的,比我们县里的公交车牛多了,还有空调,车上的人都很礼貌,时不时的给老人和抱小孩的家长让座,这让我对郑州多了很多好感。不一会就到了林哥所住的地方,现在我依然记着那个地方—关虎屯。这是一个居民区,里面基本上都是外地人住的房子,同时路边也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商店饭店,看上去非常热闹,但与市中心那种热闹有着很大区别。林哥带我把行李放在他住的地方,那是一个两人间,里面住着两个人,林哥的屋子很小,放了一个床,几乎占了屋子的三分之二,可见林哥在郑州过得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好。放完行李,我们去下面的饭店吃饭,我点了一碗卤面,这是我最爱吃的,林哥点了份米饭,然后又点了俩小菜和两瓶啤酒,我在车上没吃什么,到现在已经是饥肠辘辘了,于是我就大快朵颐,很快就把饭吃得精光,把酒也喝完了,感觉非常好。回去睡了会,就和林哥去他公司,给爸妈打电话报平安后,我就开始玩电脑,和以前的同学聊起了QQ,一直到晚上八点多,我们才回到住处,林哥把电脑摆在床头和强哥(我大表哥)聊天,我开始困了,就趴在床上呼呼大睡,不知不觉就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起的很早,因为我要去学校报到。我们早早的坐上43路公交车,奔向了我的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当时叫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大二的时候改名大学)。一路上仍旧是高楼大厦,摩天大楼,我在想,郑州好大,以后一定要好好转转。车到站——华北水院,下车后,一时间找不到大学校门,那时南门前还在修路,我们随着人群穿过了马路,才看到了在一块很长很长的石头上赫然写着“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八个大字,旁边是个竖着的牌子,上面也写着学校名字,但是向里面望去,似乎看不到楼房,我心想,这是不是个学校啊,抱着怀疑的心,我们往前走去……

初到华水

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表哥送我到了我梦想中的大学(其实我梦想中的大学是北大)。依稀记得那天的心情,激动,欣喜,焦虑,期待。总之就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情。

当43路公交车提示“华北水院站到了,请做好下车准备,开门请当心”,我激动的快步走下车,想尽快的目睹一下大学的风采。可我下车时向四周望竟然还没看到校门,当我们顺着人群走到华水正门时,发现华水的校门竟是如此的简单,而且大门周围竟然没有一座高大建筑物。接着往校园里走去,路上有很多欢迎新同学的标语,但是人却很少,让我觉得这个学校时如此的冷清,完全没有我高中想像中的那么富有生机。我来到新生报道的地方人才开始多了起来。表哥让我在原地等一下,他去看看我们专业报到的地方在哪里。过了一会儿,他来了,笑着说,你这专业果然是个冷门专业,别的专业人那么多,你们专业就不几个人。我顿时觉得学校好坑,专业也坑。因为人少,我很快就办完手续,在一个学长的带领下,我来到了我的宿舍。宿舍就在报到地方的不远处,几步路就到了。我的宿舍在四楼,当我打开宿舍门的时候,发现还没来一个人,没想到我还是第一个来宿舍的呢。学长把东西放下叮嘱几句就走了,我和表哥开始整理宿舍。宿舍是四人间,上床下桌,算是比较好的了。当初想住六人间,不知怎么回事又分到四人间,学校真坑。我们随便整理了下床铺就和表哥出去了。由于不知道在哪吃饭,而且我对学校也不熟,表哥提议先去他那玩。我和表哥围着龙湾湖转到南大门,然后又坐上43路公交,到他家吃饭。晚上我一个人回到学校,宿舍其他人还没来,我想着也够凄惨的,今晚不得不一个人住了。我想出去找点吃的,由于人生地不熟,找不到食堂在哪,也不知道该向谁求助。于是,我跌跌撞撞的走到了现在的新餐厅。当时我手里还拿着高中时吃饭用的饭缸,到餐厅时才发现根本不需要带餐具,食堂就有。我很尴尬的把饭缸被在身后,到一个小窗口买了一个饼子就往回走。走着走着,我竟然发现自己迷路了,找不到来时的路,当时真想哭,又没有人求助。也不知道自己当时怎么走的,最后还是走回去了。回到宿舍,我吃完饼子还是有点饿,于是就又泡了一袋我随行李带的方便面,用现在洗头的水泡起了方便面。接着,听见有人敲门,我打开门,发现门外是一个中年妇女。她身后跟着两个学生模样的人,那学生对我说,这是我的辅导员,我才明白了她就是辅导员王冰,我连忙向她问好。她也挺平易近人的,问我一些基本情况,并叮嘱我晚上睡觉一定要把门锁好,我一个劲的点头。接着她又去其他宿舍去了。紧接着又有个学生会主席过来,又问我了一些基本情况就走了。当时觉得这些大学的人都挺会说话的,还会关心人。他们走后我才开始吃泡面,发现泡面早已泡的软的吃不成了。百无聊赖,我拿起手机玩起了自拍。突然想起妈妈一直惦记着我,于是我拿出手机给妈妈打电话,说我已经到学校了,一切都还好。妈妈也叮嘱我在学校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我听了,竟然有点想哭的冲动。那天晚上,我熬夜了,上学以来,从来没有熬到过1点多,我脑海里净是对大学生活的憧憬和规划。那天晚上,我一个人入眠,想了好多好多,感觉突然之间长大了好多。

苦逼的军训

在高中的时候就听说大学军训非比寻常,相当艰苦。当时看电影,大学开学把新生拉到军营里训练一个月,还得像参军的一样早起,训练。可是我们当时的军训却相当随意,天气不怎么热,教官也比较温和,对我们挺好的,唯一坑爹的就是军训时男女分开,顿时觉得好没意思。晚上拉歌时一大堆男生对着另一大堆男生唱,感觉可“基情”了。不过还好还有学姐过来为我们献上美丽的舞蹈,虽然看不懂,但我们只在乎学姐美妙的身姿……

关于军训的记忆,还有一点就是军训快结束的时候学校在篮球场搞起了消防演练,说是要培养我们的消防意识。我只记得当时有人把汽油点着,然后让一些学生拿着灭火器去扑灭熊熊火焰,当时围观的人好多好多,我用我当时用的BBK手机拍摄了一些照片,可惜有好多已经不见了,真是有点小遗憾。接着就是军训汇演,TMD,练了好久竟然没让我们上去,真是白费了这么多天的苦逼日子!

军训只进行了十天,接着,我迎来了大学第一个假期——国庆。

艰辛回家路

军训的日子就这样结束了,9月30号上午,我和学校几个老乡一起奔向回家的征途。那几个老乡是我在军训时认识的,都是一高的以前不认识的同学,他们都是理科生,就我一个文科的,高中时都不认识。我们先是到学校南门等43路公交车,但是当时人实在是很多,43路公交都挤不上,无奈之下,我们往中医学院那边坐车,可是人还是那么多,接着又往财大那边赶去,还是坐不上车。最后我们不得不打的,四个人一共四十块钱,出租车把我们送到陇海站,但是当我们到陇海站时,排队买票的人几乎排起了长龙,好不容易轮到我们,售票处说票已经卖完了。当时觉得我们好倒霉,怎么接连遇到这些烦心事。这下我们只能做黑车回去了,于是,我们又打的到高速路口,等待去县里的车。到那里我们又等了好久好久,终于4点左右看到了去县里的车,我们飞奔着到车上,好不容易找到个座位坐下,准备缓口气,可是司机又让全车的乘客换车,无比无奈的我们又下车奔向另一个车,可是再次上去已经没有座位了,只得坐在走廊里。好困,当时的感觉真的很难受,我早已疲惫不堪,想睡却睡不得。那是我第一次从外地往家里赶,心里充满了艰辛和无奈,想着以后都是一个人回家,内心不由得对未来有点担忧。不过,在汽车的颠簸下,我已经没有继续想下去的力气了。

晚上8点多,汽车终于到达县城,但是没有在汽车站下车,我们被扔在一高西边的中兴路上,于是我们一起步行着往汽车站走去。最后我的几个老乡都奔向各自回家的路程,我一个人往汽车站方向走去。那么晚早就没有去我们镇里的车了,于是我拦下一辆出租车,用标准的普通话对司机说去王集多少钱,当时我已经习惯说普通话了,一回家有点改不过来。到了王集,路上又打电话让我妈去桥头接我,当时手机已经快没电了,打了个电话后,我已经感到十分劳累,靠在座椅上就睡着了。到了桥头还没见妈妈,我继续往前走,走到桥中央的时候,看到妈妈和弟弟骑着电车过来了,当时眼睛就湿润了。经历了长达8个多小时的颠簸,终于看到自己的亲人了,心里充满了无限的欣喜和感动。

大学课堂

国庆假期结束,我带着激动的心情返校,心想我的大学生活终于可以步入正轨了。在我的想象中,大学课堂应该和中学课堂有很大的区别,至少那种气氛不一样。可当我走到大学课堂,发现和高中也没太大的区别,不过大学有很多课程是在大教室上课的,而且每节课所在的教室都不一样。不过老师的水平却明显比高中老师上好几个档次。

记得当时让我印象最深的老师是《社会学》老师,他讲课的时候特别幽默风趣,而且对一些敏感的话题从不避讳,第一节就和我们谈起了“性”和“计划生育的弊端”这些敏感的话题,当时我们全班同学都弄的十分尴尬,他说性观念一定要开放些,我也对他的这种观点所震惊。我想大学课堂会不会都像这样开放呢?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上过很多老师的课,不过他们都没有我们社会学老师的课堂开放活跃。我大学期间第一个比较喜欢和佩服的老师就是社会学老师了,大一上学期,我就喜欢上他的课。上大二时,我还向他请教了关于大学生参军的问题,他都很耐心的跟我交流。现在我已经转专业了,没机会去听他的课了,真是有点小遗憾呢。衷心祝愿我的社会学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唱歌比赛

这是我上大学参加的第一个比赛——法学院“流行风”歌手大赛,当时我们班有好多人知道我喜欢唱歌,我本来还对参加比赛犹豫不决,可是在他们的连番鼓动下,我还是报了名。

初赛那天,我记得唱了一首《天使的翅膀》和《情侠》,第一次在大学里唱歌,心情自然有点紧张,我觉得我唱得不是很好,但最终还是通过了。复赛时,我记得我唱的是《爱情码头》,那天发挥的不好,结果落选了。上大学第一次受挫,再加上我当时的心理素质不是很好,以后基本没有参加国任何学生会组织的比赛。现在想想当时的我心理素质是多么的差,错过了好多东西,现在想来,懊悔不已可是为时已晚。人生难免有遗憾,或许这就是我大学的第一个遗憾吧!后来我又参加了好几次歌唱比赛,遗憾的是都没有入围,想想有点可悲呢!

现在我几乎不参加歌唱比赛了,唱歌可能只是我的爱好,而并非专长。我也知道,我的嗓子不太适合唱歌。不过,我还是挺喜欢唱歌的感觉!

因诗出名

我自从上高二以来就非常喜欢写诗,上大学以来,只要每当我上讲台去发言,总要向同学们展示我自己写的诗。第一次写诗是在《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那节课老师让我们谈谈对世界局势的认识,我上台就念了我自己写的长诗,当我念完后,掌声经久不息,连老师都说我是个才子,当时心里可舒服了。第二次是在《政治学》课堂上,老师让我们讲讲对电影《V字仇杀队》的观后感,我在最后的发言中写了一首写主角“V”的赞颂诗,同样也赢得了喝彩。从此以后我在我们学院就比较出名了,几乎人人都认识我。可惜我最后转专业了,这么好的基础就这样白白浪费了,说起来还真有点小伤感呢。现在我很少写诗了,不过还是对诗情有独钟。正如我的一个同学说的,写诗不能当成一种职业,的确,我不会把写诗当成我的职业,我要寻找适合我的工作。但是写诗这个习惯还是不能丢的。

我爱图书馆

大学图书馆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当我上初一的时候,当学习《十七岁的际遇》时,书本上说北大图书馆里有不计其数的书籍时,在我心里就埋下了上大学的念头。我们学校虽然比不上北大,但是至少图书馆还是有很多书的,我肯定会在里面学习到很多东西。

华水的真正的图书馆当时还没有建起来,我只能去临时图书馆看看了。临时的虽然小,但是它的藏书量还是比较可观的,第一次进去时觉得里面好有文化气息,很多同学在里面看书学习,学习氛围还是很不错的。我随手翻阅了几本书,觉得挺好看的,于是就坐下看了会。里面的书真的好多,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看完。图书阅览室里有好多电脑,据说可以免费上网。我就去注册了一个账号,开始了我的网上冲浪。因为我在高中时候几乎没有接触过电脑手机,甚至连QQ怎么玩都不知道。这下好了,终于可以玩电脑了。我通常打开电脑后先把QQ登陆上,然后找人聊天,第一次玩不太懂,别人回复我我都不知道怎么回复。我不断的发表说说,不断的刷空间动态,感觉真是很过瘾,从来没有这么过瘾过。很长一段时间,我来图书馆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能免费上网。还有就是我经常用电脑下载电影,当时图书馆的电脑没有安装迅雷等下载工具,有的时候,当我安装上迅雷之后,等了好几个小时才把一部电影下载完毕,图书馆的网速真的太坑人了,我不停的抱怨,当时没有钱也买不起电脑,甚至连一部智能机都买不起。图书馆里面的设备都挺齐全的,冬天的时候,我通常拿个杯子和书本,找一个好地方坐下看书,有暖气就是好啊,可唯一不好的是我看一会书就感觉特别瞌睡,于是就趴在座子上呼呼大睡,一觉醒来就是晚上六七点。图书馆的夏天很凉快,同样也容易让人睡觉。不知道大一的时候我在图书馆睡了多少次,反正每当我白天困的时候就去图书馆。大一上学期几乎没有看过一本完整的书,相当一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上网和睡觉上。现在想来觉得自己挺可笑的,不过那似乎是必然的,因为大一真的什么都不懂,只知道玩。

我是手机控

刚升大学的时候,我用的是我小姨父给我的二手手机——BBK,超经典的手机。当时很多同学用的都是智能机,能无线上网。可我只能用BBK玩2008版QQ,简直太LOW了。那时每当上课的时候,大家都拿着手机在桌子底下玩,真正听课的人寥寥无几。我也比较跟风,见别人玩啥我就玩啥。当时我几乎和所有的QQ都联系过,不过网速却慢的要命,别人发了好多消息,我这边一直收不到,过了半天,一大堆消息才弹了出来,再加上我用的是2G网,网速可以说是坑到了极致。我也不断的刷屏,不断的发表说说记录我所遇到的一切。除次之外,我经常拍一些学校的照片,可惜手机像素不好,拍的质量不怎么好,看上去一点美感都没有,我大一出去玩的时候几乎都在用那款BBK手机拍照,保存下来了一些当时拍的照片,现在看上去觉得好“土”,尽管如此,BBK手机还是让我很怀念的,毕竟是它记录了我初上大一时的所见所闻。

我是旅游达人

从小就没咋出过远门的我,一到这个城市就对这里的一切充满好奇心,打算游遍她的每一个角落。大学里的时间相对充足,这就为我外出旅游提供了一个好机会,大一上学期,我利用每个星期把郑州想去的地方几乎都跑了个遍,二七广场,河南博物院,郑州动物园,会展中心,河南电视台,河南农科院,郑州大学,财大新校区,华水老校区……有时候坐在公交车上,突然看到个好玩的地方,就立马下车去玩。记得有一次去二七,结果坐过了站,到了一个不知道的地方,当时我六神无主,心想这下糟了,不知道路了。我不断的转来转去,却发现越转越迷。我只记得郑州的紫荆山路和花园路,别的路都不太清楚,于是我随便坐上一公交车,到了紫荆山路就下车,最后终于找到了路,回到了学校,还好我记性好,不然还真不知道怎么办呢。

之后的日子,我和同学一起还去过黄科大,黄河风景区,绿博园,人民公园,还出ZZ市,去新郑西亚斯,黄淮学院,周口师院,信阳师院,河南科技大学,白马寺,青龙峡等,每到一个地方,我总是喜欢拍照,记录那些经典的瞬间和感动,可以说都达到了我想要的效果。这些地方都留下了我的印记,至今我还保存着很多当时的照片,每次翻开看看,都能想到当时的场景。旅游虽然很累很辛苦,但是它很能锻炼人,也能全面的考验一个人,我通过旅游,学到了好多课本以外的知识,拓展了我的视野,增强了我对生活的认识,可以说是对我大有裨益。以后,我还是会经常去旅游,去探索,去发现。

第一次坐火车

K267次列车是我人生坐过的第一列火车,每当看到这个数字,眼前就会浮现当初第一次坐火车时的场景。

那是2013年1月18日的晚上,我和波子约好在火车站碰面,然后一起坐火车回家。我到达火车站的时候他已经到了,于是我们开始进站。之前我们已经订了火车票,但是很不幸的是,还是站票。当时不理解站票意味着什么,以为只不过是站在火车里。因为从郑州到南阳就6个小时左右,路程也不是很长,心想站票就站票吧!但是后来让我们追悔莫及,才知道站票是最苦逼的。进入火车站里面我们找到了相应的候车厅,肚子早就开始咕咕叫了,我们吃了一些零食,广播上提示让我们进站。我们又慌慌忙忙地提上行李向前挤了过去,找到了18号车厢,进去后发现,原来火车上可以装这么多人呢!由于我们买的是站票,所以只能待在两节火车交接的地方,那个地方位置比较狭隘,而且也是站满了人。我们把行李放在了座位上面,站在了走廊的地方。这是我第一次坐火车,和我之前想象中的火车车厢有很大的区别,人竟然这么多!过了一会火车开动了,心想接下来6个小时,都会这样一直站着,心中顿时追悔莫及,从那时起,我就下了决心,以后回家再也不买站票了!之前听别人说火车上坏人很多,于是这次我坐车非常小心,这时候身边有一个人想看波子的车票,我连忙推了他一下,示意他不要让别人看。身边还有一个中年人,他不断地和周围的人聊天,看上去他十分善于聊天,周围的人很多,都围了上去,听他讲话,我十分佩服他有这么好的口才,但是我却没有听他的。我拿起了手机,开始刷起了QQ空间,刚打开QQ空间就看到了我们学校将要更名大学的消息。放假前听到这个消息,实在让我激动万分。当时天已经很晚了,但是我却睡不着,我怕一睡着,行李就会被别人偷去。就这样,从凌晨0点到5点,我都没敢闭上眼睛。火车到站后,我们下了火车到南阳汽车站,我才敢开始眯一小会儿。后来坐上了,从南阳到新野的汽车,在车上我才安然入睡。

可以说我第一次坐火车的感受是担惊受怕,后来做的次数多了,就慢慢的不怕了。现在每次回家,我都是买的坐票,我书包放在我的胸前,抱着它我就呼呼大睡。

当楼管的日子

大一下学期开学,我对辅导员说我想在学校找一个兼职做,于是辅导员把我报到学校挣钱最多的岗位——楼管。在这个岗位上度过了我的大一下学期。在这个岗位上,我认识了几位很优秀的学长,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当楼管虽然工资高,但是他很耗时间,两个小时才10块钱,负责来客接待和各种突发事件,不能脱岗离岗。晚上23点到凌晨6点,这段时间工资是15块,只需要负责开门关门。每天晚上,很晚了,当听到有人叫开门,我都不得不非常犯困的起床给他开门。通常我都是一天10个小时都在岗位上,有的时候基本没人来,就趴在那看书学习。有的时候,人流特别密集,就必须盯着,防止闲杂人等进入。有一次,一个卖袜子的青年人来楼道里卖东西,我得知后,立即呵斥他收摊赶紧走,他不听,于是我就说,你再不走我就让保卫处的人来收你的摊了!他这才离开,那是我第一次“执法”,内心还有点小激动,他走之后,过了好久才平静下来。当楼管,如果你值班次数比较多,工资就越高,第一个月,我就发了500块。第二个月,由于一个值班的学长走了,我就挣得多,结果这个月发了800块。当楼管的日子在学期结束前就不得不终结了,那时候学校频繁发生了几起“恶性事件”,学校认为事态严重,就把我们楼管的职位撤了。从此以后,学校没有了楼管这个勤工助学岗位。我们每月再也无法领到这么多的工资了。

当楼管的日子是大一时间最长的最难忘的日子,我从中积累了不少工作的经验。到现在,我还十分怀念这段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