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蓝图激活发展潜能——空间规划改革的宁夏探索

新华社记者 陈晓虎 何晨阳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14个自然保护区全部被列为禁止勘查开采区,已开采五六十年的煤矿、乱挖二三十年的砂厂、运行多年的风电设备等全部停产退出并进行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中央批准宁夏回族自治区开展空间规划改革(多规合一)试点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破难题、闯难关,从山到水、从湖到河、从城镇到乡村,用全域空间规划一张蓝图,标明生态红线,划定发展底线,铁腕治污重塑绿水青山。现在,宁夏大地,正被好山好水好生态激活发展新潜能。

勇于碰硬破梗阻,刀刃向内解痛点

“空间规划改革,不同于以往简单制定一纸规划,而是把省域作为一个整体,打破部门壁垒和区划分割,优化空间布局和资源配置,建立统一的规划体系、统一的信息平台,用生态红线限定开发边界,把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保规划等多规合一,绘就一张蓝图。”宁夏回族自治区规划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李晓龙说。

打破部门壁垒并非易事。“十二五”期间宁夏全区编制各类规划达1300多项。在产业发展规划方面,仅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带的相关规划就有40多个。而且不少规划对建设用地需求过多,与城市功能和人口布局存在供需矛盾。

一张蓝图,是破解规划“碎片化同质化”的“利器”。2016年4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批准宁夏开展空间规划试点。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按照中央要求整合各类空间性规划,着力解决空间规划各自为政、相互打架等问题。

空间规划改革试点是一项利长远的探索。

试点伊始,宁夏成立了由自治区党委书记任组长、自治区主席任第一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新成立的规划管理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独立行使空间规划编制和管理职能,统筹各职能部门和各地级市与空间规划相关事务。

针对规划不科学问题,宁夏用两个多月开展全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开发适宜性“双评价”,深入进行人口、产业和资源环境等专题研究。针对“规划打架”问题,宁夏坚持“生态优先、总量控制”等原则,解决耕地、林地、牧草地等用地冲突1.27万平方公里。

科学界定“三区三线”,“四上四下”细化落实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负责人说,多规合一最后统一到什么底图上,是空间规划编制的重中之重。通过与各相关部门和市县认真研究,大家一致认为要把划定生态、农业、城镇空间和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区三线”作为底图,有机叠加其他各类规划。

为探索省市县空间规划协同经验,宁夏选取5个地级市和3个县作为试点,由自治区在基础数据、空间布局、指标管控等方面提出要求,市县结合本地实际对落实管控指标和要求做出具体空间规划编 制。

省级空间规划和市县空间规划编制深度不同,内容各有侧重,为确保规划落地,必须进行相互衔接与校核。宁夏采取“四下四上”的工作方式,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及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等方面,实行省级与市县相互校核,以有助于省级规划与市县规划的无缝对接,使规划真正具有可操作 性。

空间规划涉及大量数据分析、比对和整合,必须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才能完成。宁夏结合规划管理体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形成了“1+6+1”的信息平台,即1个数据中心、6个应用系统、1个门户网站,将各类规划数据统一入库,与市县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市县项目选址、审批和监测等可实现全流程在线办理。

筑空间治理体系,助生态文明建设

编制空间规划最终目的是加强空间治理。只有空间规划和空间治理两个“轮子”一起转,才能使优化国土空间布局的要求落地。

在编制空间规划的同时,宁夏将原来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空间发展战略条例》修订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空间规划条例》,明确执行规划的法律责任。通过建立生态保护补偿和干部差异化考核、问责机制,把空间治理与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紧密结 合。

“空间规划、多规合一,与每个人生活密切相关。比如最多跑一次改革,只有一图管控,一表申请、并联审批等审批服务模式才能顺畅推行。”宁夏回族自治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体改处副处长谢方说,空间规划这张蓝图绘就后,宁夏行政审批流程将进一步优化,时限将大大缩短。

划定生态红线,方能守牢绿色底线。在编制空间规划基础上,2018年6月底,宁夏对外公布划定的1.28万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占国土总面积的24.76%。

持续强劲的发展脉搏,在“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辩证选择中勃勃跳动。近年来,山水生态正成为宁夏全域旅游的金字招牌。2018年上半年,宁夏全区旅游接待1699.51万人次,旅游收入138.69亿元,同比增幅均超过10%,预计全年将实现接待游客34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300亿元。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负责人说,空间规划试点工作是宁夏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件大事,将通过空间规划推动经济转型发展,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把实施空间规划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全面实施创新驱动、脱贫富民和生态立区战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共赢。(此稿被《新华每日电讯》《中国改革报》等40家媒体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