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序
- 中国梦 农耕情(西北农耕博物馆研学实践活动征文作品集)
- 固原市原州区文物管理所 西北农耕博物馆
- 805字
- 2021-04-28 17:56:16
常言有云:哪里有耕耘,哪里就有收获。西北农耕博物馆的同志,以其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和优质的团队服务精神,用基地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的形式,唱出了“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的时代强音;彰显了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启迪青少年思想,浸润青少年心田,净化青少年灵魂,陶冶青少年情操,升华青少年梦想的润物功能;做实了文化保护工作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的运行理念。这件事情、这种做法,可圈可点,值得欣慰,值得褒扬,值得支持。
文物保护工作是清贫的,更是清苦的。然而,看了青少年学生在研学实践教育活动中的照片,读了他们在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后的心得,深感西北农耕博物馆的同志,在清贫的工作岗位上坚守初心,践行使命,于清苦的履职环境中创新服务、拓展外延的可贵精神。
正因为有了这份不辱使命的责任担当,正因为有了这种服务现实的外延拓展,才使朴实而伟大、历旧而弥新的农耕文化走进了青少年学生的心田,才有了罗昱倩同学的《天地“粮”心》之文——“惜种粮之苦”“知缺粮之危”“行美裕之事”,衷心地希望人们都有一颗天地“粮”心;才有了康津铭同学发自肺腑的“我和农民们的情感是谁也抹不去的”心声;才有了袁茹同学“愿我们携农耕文化之情行在路上,思在当下,念在未来”的心愿;才有了杨秀荣同学受“知我中华,就要研究农耕;爱我中华,就要重视农耕;兴我中华,就要发展农耕”的讲解词启迪,产生“实现农业梦与实现中国梦环环相扣”的深刻认知。
有付出就有回报。看着这些青少年学生在研学实践教育活动中的张张灿烂笑脸,读着这些青少年学生在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后的篇篇质朴文章,西北农耕博物馆的同志应该是欣慰的,满足的。
寥寥数语,略表我对西北农耕博物馆研学实践教育活动成果之一的《中国梦 农耕情——西北农耕博物馆研学实践活动征文作品集》的真情实感,也祝愿西北农耕博物馆今后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的路子越走越宽,越走越好。
是为序。
韩占财
2020年春节
(作者系固原市原州区文化体育旅游局原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