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本书思路与框架

在中国进入新时代背景下,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战略思想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战略部署,本书结合湖南省脱贫攻坚战略目标和任务,遵循从理论归纳到实证研究的基本思路,坚持从湖南扶贫实际出发,立足大量调查研究;坚持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研究,通过实地调研、案例剖析、归纳总结、逻辑演绎等方法,形成全面、系统、科学合理与指导实践的技术集成特点。以湖南精准扶贫为主题,本书从湖南脱贫攻坚现状、存在问题、成因、模式路径与战略举措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索适合湖南乃至全国脱贫攻坚的新路子。

(一)中国反贫困的发展历程

通过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反贫困取得的阶段性成就,归纳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反贫困的五个阶段,总结出中国反贫困的四个基本经验。

(二)湖南省脱贫攻坚现状

通过对近些年国家和省里扶贫政策的梳理,分析湖南省近年来对精准扶贫采取的措施,探讨扶贫取得的效果与成就,分析新时期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主要挑战,以及影响农村贫困治理的主要因素。

(三)产业发展脱贫效果与模式分析

主要对产业扶贫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主要做法进行了深入分析,基于案例分析总结出了产业扶贫的三种模式,并对这些模式进行深入阐释,最后提出产业扶贫的发展方向。

(四)易地搬迁脱贫效果与战略举措分析

主要首先分析了湖南近些年来易地扶贫搬迁现状、取得的成效、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最后提出了化解易地扶贫搬迁问题的政策建议。

(五)转移就业脱贫效果与路径分析

首先分析了湖南转移就业脱贫的现状,主要从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其次分析了实施好转移就业脱贫的路径选择,最后提出了促进转移就业脱贫的政策建议。

(六)教育发展脱贫效果与战略思路分析

首先分析了湖南省农村教育精准扶贫现状,提出了农村教育精准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深入分析了影响教育精准扶贫的因素,最后提出了强化教育精准脱贫的战略举措。

(七)医疗健康脱贫效果与战略举措分析

首先分析了湖南医疗健康扶贫的现状,包括医疗健康扶贫出台的措施、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分析了医疗健康扶贫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了完善医疗健康扶贫的政策建议。

(八)生态补偿脱贫效果与模式分析

首先从生态扶贫开发取得的成效、存在的主要问题等方面分析了湖南生态补偿脱贫的现状,其次从绿色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与保护模式两方面分析了优化生态扶贫开发的模式构建,最后提出了湖南省生态扶贫开发的政策建议。

(九)政策兜底脱贫效果与政策举措分析

首先从政策兜底脱贫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湖南政策兜底脱贫的现状,最后提出了建立健全兜底脱贫的政策建议。

(十)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效果与模式创新分析

首先从社会扶贫取得的成效、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等方面分析了湖南社会力量扶贫的现状,接着分析了如何创新社会力量扶贫模式,最后提出了完善社会扶贫的政策建议。

(十一)农村贫困治理的战略思路与保障措施

首先从注重长远发展目标、加强农村软环境建设、充分挖掘调动社会力量、激发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等方面分析了农村贫困治理的战略思路,然后从脱贫目标责任担当、贫困地区产业发展、贫困地区人才建设、扶贫落实监管、建立后期帮扶跟进机制等方面提出强化农村贫困治理的战略举措。


[1] 李周、刘长全:《西部农村减缓贫困的进展、现状与推进思路》,《区域经济评论》2013年第2期。

[2] 刘欢:《从绝对到相对转变视域下的中国农村脱贫新探析》,《软科学》2017年第5期。

[3] 汪三贵:《中国新时期农村扶贫与村级贫困瞄准》,《管理世界》2007年第1期。

[4] 李慧君:《阜阳市扶贫工作研究》,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吉正芬:《发展型扶贫:全面脱贫背景下扶贫攻坚的战略选择》,《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年第9期。

[5] 汪三贵:《中国新时期农村扶贫与村级贫困瞄准》,《管理世界》2007年第1期。

[6] 郑功成:《中国的贫困问题与NGO扶贫的发展》,《中国软科学》2002年第7期;欧阳煌:《新时期财政扶贫思考》,《中国经济时报》2015年12月21日;金三林:《“十三五”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几点思考》,《发展研究》2016年第1期。

[7] 汪三贵:《中国新时期农村扶贫与村级贫困瞄准》,《管理世界》2007年第1期;李德宏:《关于农村扶贫中的政府行为分析》,《管理观察》2016年第3期。

[8] 张建军:《“三维资本”视阈下新疆民族乡贫困治理对策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

[9] 陈明星:《精准扶贫的实践困境及对策建议》,《发展研究》2017年第6期。

[10] 张新伟:《市场化与反贫困路径选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任燕顺:《对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模式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农业经济问题》2007年第8期;刘坚:《中国农村减贫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11] 申秋:《中国农村扶贫政策的历史演变和扶贫实践研究反思》,《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

[12] 庄天慧、张军:《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研究——基于致贫因子与孕灾环境契合的视角》,《农业经济问题》2012年第8期。

[13] 青觉、孔晗:《武陵山片区扶贫开发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14] 李博、左停:《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购买服务式”综合性扶贫治理模式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17年第2期。

[15] 黄承伟:《深化精准扶贫的路径选择——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

[16] 青觉、孔晗:《武陵山片区扶贫开发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17] 靳永翥、丁照攀:《贫困地区多元协同扶贫机制构建及实现路径研究》,《探索》2016年第6期;周玉龙、孙久文:《社会资本与农户脱贫》,《经济学动态》2017年第4期。

[18] 孙久文、唐泽地:《中国产业扶贫模式演变及其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借鉴意义》,《西北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

[19] 肖湘愚:《湖南推进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战略研究》,《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李民、贾先文:《扶贫攻坚背景下连片特困地区农业协同发展路径——以武陵山片区为例》,《经济地理》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