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教学工作的管理(3)

(2)《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这“四个素质”也应该是中学生全面提高的内容。

(3)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这“四有”也应该是全面提高的内容。

(4)李岚清同志指出的“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打下扎实基础,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这“6个学会”,更应是全面提高的内容。

(5)各学科的教学目的要求,理所当然地是学生全面提高的内容。

主动发展

主动发展,是素质教育本质属性之三——主体性的体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强调学生主动发展,就是肯定学生是发展的主体,也就肯定了个性发展的需要。

(1)在学生的认知活动中,最活跃的情感、动机因素,是他们的认识兴趣,即“求知欲”。求知欲是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最直接的内趋力。

(2)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并保持学生旺盛的求知欲,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有了主动精神,才能充分发掘他们禀赋的潜能,才能驱动后天的积极因素。

(3)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实行愉快教学,让学生动眼看,动耳听,动脑想,动口读、说,动手写、做,调动多种感官参加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情愉悦,精神饱满,主动求知,主动发展。

7.课堂教学素质教育的原则

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完成课堂教学的各项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具体说,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应围绕三项主要目标实施:一是教学目标;二是教育目标;三是发展目标。

全面性原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对象的全面性应树立“有教无类”、“长善救失”和“因材施教”的教育观、学生观,使每一个学生都在自己的先天禀赋与后天发展的基础上有所得、有所乐、有所发展。

(2)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全面和综合地考虑课堂教学目标,确立其目标系统,是课堂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第一步。

(3)人才观念的全面性。遵循主体性原则,首先要体现教学民主性,其次要体现教学的科学性,再次体现教学的实践性。

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从学生所处的学习主体地位出发,制定教学策略、选择教学原则和方法、设计教学方案、组织教学过程。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主动精神,这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遵循主体性原则,一是要体现教学民主性,二是要体现教学的科学性,再次体现教学的实践性。

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指教师的课堂教学应以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亦即教育的发展功能,使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遵循发展性原则,一是要树立以发展为内涵的三个“课堂教学观”,即课堂教学本质观、教学价值观和教学质量观。二是要把握发展的“三个度”,即向度、量度和效度。

渗透性原则

渗透性原则,即从素质教育出发,结合实际,全面地进行渗透教育,使学生素质在潜移默化中提高。

遵循渗透性原则,一是要提高对课堂教学渗透意义的认识,它是教书育人的重要保证。二是要重视渗透的全面性、教育性、启发性和激励性。

8.课堂教学交流工作规范

情感交流的教学功能

教学过程须臾也离不开情感,情感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具有独特的教学功能。概括地说,情感交流具有以下8大教学功能:

(1)感染功能。

即教师的情感具有对学生情感施加影响和感染的功能。教学“以情动人”、师生“情感共鸣”就是其典型表现形式。

(2)动力功能。

即教师的情感具有发动、维持和推动自身施教活动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功能。

(3)信号功能。

即教师的情感通过表情外显具有教学信息传递的功能。教师的面部表情、体态表情和言语表情是其情感的外部表现,是教学信息载体之一。

(4)调节功能。

即教师的情感对学生的认识过程具有组织、协调、节制的功能。常言“情通理达”就是这个道理。

(5)定向功能。

即教师的情感具有促进教与学稳定在一定的方向上,并朝着一定目标运行的功能。教师的“情感投资”一旦使学生“动之以情”,就会成为他们努力达到此目标的积极力量。

(6)强化功能。

即教师的情感具有巩固或改变学生学习行为的功能,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和积极的社会性动机,使之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7)迁移功能。

即教师的情感具有激活学生情感,促使学生将此情感迁移、扩散、泛化到有关对象上去的功能。“爱屋及乌”是情感迁移的一种表现。

(8)交融功能。

即教师的情感具有引起“情知交融”、师生情感水乳交融、教学气氛轻松和谐的功能。师生的“心有灵犀一点通”就是这一功能发生作用的明显例证。

情感交流的基本法则

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联系、交互作用的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处于情感交流的主动和支配地位。教师应遵循以下基本法则:

(1)积极投入。

①教师的情感投入,说得通俗些,就是教师对学生的感情投资,以换取学生的信任和从事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②教师积极的情感投入是取得教学成功的先决条件。教师的情感主要有表象层次的情感和理性层次的情感。

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在学生大脑皮层留下表象记忆的同时,也留下了情感体验的记忆。这种与情感体验密切相关的表象的产生,便构成了表象层次的情感。

④理性层次的情感是指在较长时间情感体验中由众多稳定因素构成的,调节、组织、强化自身情感心理结构。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的情感从表象层次上升到理性层次。

(2)自然流露。

心灵内部的情感是隐蔽的,但并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出来。情感的表现是指内心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它与情感发泄有着本质不同。教学情感的自然流露,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适度。教师的情感不同于演员在舞台上的情感,它更多需要的是平和、适度的流露。

②和谐。教学情感的流露要与教学内容、教学气氛相协调。课堂教学不能没有情感,但任情感主宰教学也是不恰当的。情感和谐还要求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掌握他们的心理活动,使教师自身的情绪、情感体验与学生的情绪、情感体验相对应。

(3)畅通情感渠道。

①情感的通道是不能堵塞的,必须畅通。情感渠道畅通,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才得以实现,情感才能产生教育效应。

②畅通情感渠道的过程,是师生彼此熟悉、理解和感化的过程。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复杂的,可以说,一颗心就是一个复杂世界。教师要仔细观察,认真分析,让每个学生的性格、志趣、才能、气质乃至一言一行、一笑一颦都纳入自己的视野范围之内。

③要保证师生情感交流渠道的畅通,还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注意学生心灵中最敏感的地方。

(4)控制情绪。

①节制过激情绪。所谓过激情绪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不能冷静、恰当地表达情感,出现了“走火”现象。例如,有的教师看到学生听课很认真便忘乎所以,自以为是,于是即兴发挥,甚至故弄玄虚,大讲“题外话”,冲淡教学主题。克服过激情绪,一是要端正教学思想,绝不要去迎合少数学生的猎奇心理;二是要明确教学目的,突出教学重点;三是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使之有发挥情感、施展技巧的余地,让内容、激情、技巧三者有机结合。

②避免冲动情绪。控制冲动情绪关键是要“制怒”。而“制怒”不仅仅是一个方法问题,而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集中体现,与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等密切相关。

③克服压抑情绪。克服这种情绪的关键在于建立健康的心理品质,主动调节课堂气氛。

④消除紧张情绪。产生紧张情绪的原因不同,其处理的方法也各异。最常用的方法有自我安慰法、转移注意法、熟悉环境法、回避目光法等。

(5)注意反馈。

①教师的情感表达会作用于教学对象,引起学生的情感反应。教师要及时将学生的情感反应反馈于自己的教学活动,以实现情感的反复循环。

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察言观色”,准确、敏锐地捕捉学生情感变化的外在表现。

③教师要针对学生情绪发生的心理规律巧妙组织教学活动,使师生情感和谐共振。

(6)贯穿全程。

情感交流必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作用于教学的各个方面,不能间断,不能截流。

情感交流的常用方式

教师内隐的情感是可以通过一定方式显现出来和作用于学生,并将学生情感的变化情况反馈于教师的。教师与学生实现情感交流的墓本方式分为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主要为体态语言)2类:

(1)朗读含情。

教学离不开读。朗读是一种语言艺术的再创作活动,是一种语言环境中的审美体验。教授课文,不能将朗读理解为只是认字。教师要遵循朗读心理过程的情感伴随规律,认真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细心品味情感内涵。然后再通过抑扬顿挫的声调、轻重缓急的语气、快慢强弱的节奏,把感情极力表达出来,读出神韵,读出情味,以声传情,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思想感情的共鸣,加深他们对课文思想感情的理解和领悟。

(2)形象载情。

情寓于理成于形,具体形象是情感的载体。栩栩如生、具体逼真的形象最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最易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形象的塑造可以是言语描述,或实物模拟,也可以是图画呈现,或音乐渲染,还可以是角色扮演,或实践创造等。

(3)借景抒情。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的,为了唤起、培养和强化学生的某种情感,可以有意识地创设相应的情境。

(4)点拨激情。

学生情感的发展是从外部、被动、自发的情绪表现逐步转化为内部、主动、自觉的情感体验的。促使这一转化的关键之一是明理。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产生了一定的情感认识及相应的情感共鸣时,教师要积极点拨诱导他们进行抽象和概括,把某种情感引入到理性思考之中,在情感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理性认识。

(5)因文表情。

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课文为依据,分析挖掘课文中的情感因素,并通过一定的形式表露出来。

(6)体态寓情。

它是指教师将口头语言与体态语言有机结合起来,并通过体态语言来表情达意。

9.课堂教学导入工作方式

熟悉课堂教学导入的方式,利于教师通过对课堂教学导入方式的全面把握,有针对性地选择课堂的导入方式。

直接导入

(1)直接导入又称开门见山式导入。就是在上课开始后,教师开门见山地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各个部分的教学内容、教学进程等,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或要解决的问题,以此引起学生的注意,

(2)直接导入是通过启发诱导学生逐步进入新课的,因此它只适宜于学习积极性较高且具有一定意志力的较高年级的学生,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不宜采用直接导入的方式。

复习旧知识式导入

在讲授新知识时应考虑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很好地利用与新课内容有密切关系的、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或者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的知识,以此设计导入语,引出新的内容。复习旧知识的导入方式重在恰到好处地选用与新授课内容关系密切的知识。这种导入有4种具体方式:

(1)从总结旧课入手导入新课。又称为归纳导入式。其运作方法与要求是:教师提出要讲授的新课题之后,首先对上节课新讲的内容概括地小结一下,扼要复述出与此有关的新知识,讲课时使学生把新旧知识连贯起来思考。这样既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又能较好地巩固已学的知识。

(2)从检查提问旧课入手,导入新课。其运作方法和要求是:教师在讲课之前,先面向全班学生提出几个前节课学过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起全班学生的回忆思考,再找几个学生回答问题,在个别学生回答、教师做出订正和补充的基础上,带动全班学生复习旧课,进而导入新课。

(3)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听、写、练等活动,导入新课。其运作方法和要求是:在讲授新课之前,先让学生以听、写、板书、朗读、翻译、练习等活动方式复习旧课,使学生再现已学过的知识,然后导入新课。

(4)向学生提示问题,引导回忆旧课或者有关的知识、事件导入新课,该方式又称联想式导入。其运作方法和要求是: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提示学生回忆前节课讲过的几个问题,或让学生提出与新课有关的事情、知识。学生经过回忆思考,在头脑中再现提问的内容,不经由学生直接回答即转入新课。

提问式导入

也是最常用的导入方式。它通过提出一些与新课内容有关的、学生已经了解的有趣的问题,激发起学生想要了解该问题的好奇心,进而导入新课。

悬念式导入

这种导入方式是利用上课头几分钟的最佳时机,通过设疑、制造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问题导入到新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