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最优秀的父母,永远都是听孩子话的父母
- 听孩子说胜过对孩子说(家庭教育艺术)
- 衡孝芬主编
- 4685字
- 2021-05-31 09:38:15
第一节 听孩子说,胜过对孩子说
孩童时期是人一生当中最重要的时期,可以说,这一时期所得到的东西对人未来几十年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在这一时期当中,人的思维活跃,智力快速发展,也更愿意向外界发表自己虽懵懂但是充满创造性的语言。而作为父母的你,做好倾听的准备了吗?
做“听话”的父母
无论大人小孩,每个人都希望有机会谈心,表达自己的内在感受,分享快乐、分担烦恼;积极和消极的都表现出来,并只有察觉到对方这个聆听者,能真正了解他的想法时,才听得进对方的话。
所以,父母作为倾听者,给予孩子的关注、尊重、空间与时间,是给孩子最有效的帮助让孩子透过言语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我妈从来不愿意听我说话,也不允许我插嘴,她总是说,小孩子懂什么,一边看书做作业去!”
“我家里人都是各顾各的,很少在一起说话聊天什么的,很闷哦!”
“话说不到一块,还不如上网聊天痛快。反正大人不喜欢和我们孩子聊天。”
几个孩子在一起叽叽喳喳的,都在说自己父母的不是,语气里流露出对父母的不满。
据调查,发现大多数家长都没有与孩子交流的习惯,有的说自己忙,没有那闲工夫;有的说与孩子没有共同话题,很难说得起来。难怪,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代沟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而越来越深。
其实,孩子是很喜欢与自己父母说话的,因为他们认为父母是自己最亲近的人,在一起应该是最无拘无束的。孩子有高兴的事,首先想到的是告诉父母,与父母分享快乐;如果有烦恼的事,也很想得到父母的开导和为自己分忧。
如果父母能时时刻刻关注孩子的情绪,耐心地倾听孩子说话,特别是情感上的倾诉,就会与孩子贴得更近。不但能及时分享孩子成功的快乐,同时也能帮助孩子排忧解难,消除孩子精神方面的“包袱”和情绪上的“垃圾”,让孩子变得轻松快乐起来;更重要的是,能使孩子及时获得心理上的调整与生理方面的恢复,以便更好地投入学习和生活。
美国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大牌电视节目主持人,主持一个与孩子对话的节目。有一次,她测试孩子说:“假如你驾驶飞机载着乘客在空中飞行,突然发现飞机有问题,出现故障,没油了,你怎么办?”
这小孩直截了当地说:“我就赶快跳伞,让他们在飞机上等着我,我要第一个跳伞!”
坐在台下的许多观众就哈哈哈大笑起来,有的观众还笑得东倒西歪的,就觉得孩子真鬼头,一发生故障他第一个跳伞,先想到自己跳伞自己逃生。
这位主持人接着问道:“然后呢?”
这个小孩说:“我去取汽油,我还得回来救他们。”
听到这句话,这些大笑的观众们止住了笑声。他们没想到在孩子单纯的、幼稚的举动当中,包含着一颗博爱的心。
这位主持人有一个十分可贵的地方,就是她继续倾听孩子的讲话,最终了解了孩子的真实想法。
家长有的时候会因为对孩子的偏见,认为孩子没有多少想法,或者认为孩子自私,或者认为孩子空想,而误解甚至冤屈了孩子。其实孩子也是人,孩子也有丰富的心灵,需要特别注意倾听他们的心声。
学会怎样倾听孩子的声音
(1)聆听的机会
父母需要认同、接纳孩子的个人感受,并且随时抽出时间,准备好聆听孩子的心声。在孩子年纪小时就开始,最好每天有一段与父母谈心的时间,时间不在于长短,而是固定的。例如:放学后、吃晚饭时、散步、上床前等,尽量安排亲子的活动。
孩子年纪越小,记忆力越有限,最好养成当天的事情,当天有机会与父母谈。告诉孩子,每天什么时候,是他专用时间,可以单独与爸爸妈妈谈心。孩子对这样的安排,通常是很兴奋的。
(2)听话要听音
倾听是一种爱。有的时候,对孩子要听话听音。其实成年人的偏见是很多的,他们觉得孩子没有什么思维,孩子很简单,孩子很幼稚,孩子不懂事,其实未必。没有倾听就难以发现。有的时候,孩子表达的只言片语都是真实的、可贵的信息。
我们要学会翻译,学会继续追问。比方这个时候你可以温柔地拥抱着孩子,问他:是吗?怎么回事啊?让孩子用平静的心情把事实断断续续地说出来,这个时候你才能得到重要的信息,才能做出恰当的判断。所以倾听是一种爱,倾听的艺术就是教育的艺术。
(3)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认真倾听孩子的每一句话
在我们教育孩子的时候,父母往往是主动的角色。因而父母有的时候很容易进入一个误区,就是一见到孩子,特别是碰到孩子发生什么问题的时候,就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不停地教育。在父母看来,孩子要多说,多批评,孩子才会有进步。
其实,这样的看法与做法未必明智,为什么呢?因为你可能太急于表达,却忽略了孩子的反应。孩子可能根本没有听懂你的话,或者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你的教训完全没有发挥作用,反而还可能恶化了你们的亲子关系。
(4)倾听从幼儿时期开始
孩子越小越愿意倾诉,父母应充满耐心与兴趣地倾听,因为这是沟通的黄金时期。为什么会有许多父母抱怨孩子越大越不愿意和他们交流?
其实部分原因是源于孩子在小的时候倾诉的意愿没有得到父母完全的重视,因而渐渐地孩子也就不愿意和父母交流了。其实,孩子年纪越小,越是沟通的黄金时期。如果坚持下去,孩子即便大了,也会习惯于与父母交流。
(5)给孩子安全感和信任感
当孩子有安全感和信任感时,才会向其信任的成年人诉说心灵的秘密。因此,父母应无条件地爱孩子,忧其所忧,乐其所乐。这样,才有可能经常倾听到孩子的心灵之音,而这是教育成功的前提。
(6)孩子描述烦恼时,要鼓励他建立充分信心
当孩子遇到困难、烦恼时,是孩子最脆弱的时候,此时他非常需要家长的帮助,这是倾听孩子,与孩子沟通的最好时机,所以要耐心倾听,积极引导,这样会达到沟通的最佳状态。
家长如果长期与孩子沟通不够,会使孩子慢慢地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性格也会变得内向,与父母产生距离感,从此有话也不愿意对父母说。听孩子说话,其实能获取很多乐趣的。童言无忌,他们说的话很多都是内心世界的反映,倾听他们说话,就能使自己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更加了解孩子的思想。
要珍惜孩子向你倾诉的机会,抽出时间来耐心听他们把话说完,同时及时为孩子排忧解难,鼓励他们,支持他们,与孩子建立起朋友关系,做孩子最信任的人。
(7)巧妙回答孩子的“为什么”
孩子的小脑袋总是有那么多的为什么,特别是小的时候,看见什么都好奇,都要问个为什么。相信很多大人都会被孩子问道“为什么会下雨”,“为什么会刮风”“我是从哪里来的”……
父母遇到孩子的为什么,有时会欣然解释,有时会避而不谈,有时则粗暴的回答不知道。殊不知这样就打击了孩子的好奇心,上进心,从而丧失了培养孩子好学的机会。那孩子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问题?
探究孩子求知心的来源
(1)兴趣和关心
孩子随着身心的成长,以自己为中心,对于周围的事情产生强烈的兴趣。由于希望更了解感兴趣的对象,所以就会提出各种问题。孩子可以说就是在燃烧兴趣的这种能源中成长。
只要有说话的对象,孩子就会不断地问问题。“那个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子呢”“结果会怎么样呢”等,针对所见所闻不断地发问。
孩子随着智能的发育,对于知识的好奇心升高,兴趣越来越广,而且越来越深奥,于是他会不断地发问。如果他的问题得到解答,他会越来越扩展其兴趣范围,问题也会更多。
(2)好奇心
孩子往往因为兴趣、关心而提出问题,他会对奇怪的、罕见的东西产生非常强烈的好奇心,非常想了解。充满好奇心的双眼一接触到奇怪的对象时,首先是惊讶,接下来注目,然后是思考会怎么样。
“邮筒为什么是绿色的呢?”
“兔子的眼睛为什么是红色的呢?”
“金鱼在水中不觉得辛苦吗?”
因为充满好奇,所以问题也很多。
(3)其他动机
除此以外,孩子发问的动机还有很多。
孩子为了练习语言、学习新的能力,因此会有自发性地使用本身所具备能力的行动。为了使用自己会说的话,所以会不断地问问题。将自己所了解的词汇和事情联结在一起,借着语言而了解更多的其他事情,这种收获让孩子感到高兴。
因为不安、好奇心和恐惧而提出问题。如果曾经被狗咬过,或曾被狗吠过,遇到其他动物时,也会问“它会咬我吗?”“它会对我大叫吗?”这是孩子想尽早逃离危险动物的欲求,也就是为了确定有没有危险而提出问题。
也有时是为了引起注意、主张自我的存在而问问题。当然也有为了表示反抗、表达出内心的不满,表示出自己生气的意思,因而提出问题。
学会巧妙地回答孩子提出的各种问题
(1)配合孩子的智能发展,用让他容易了解的方式说明。对年幼的孩子就用拟人化、童话的方式。
(2)认真回答、不要用压迫性态度、不要敷衍
在大人看来也许很无聊的问题,小孩却会一再地提出质疑。一位母亲说:“又要工作、又要照顾小孩,有时候又得与老师沟通。当忙碌时、疲劳时,听见小孩问一些无谓的问题,有时会觉得很烦。”
相信有同感的母亲也不少。然而,不管什么时候,都请尽量当小孩的最佳听众,对于小孩提出的问题,诚心诚意地回答。如果你不制造让小孩问有关自己思想的问题的话,恐怕他的问题就会逐渐减少。
小孩不问问题的最大原因,是由于得不到让孩子自己满足的答案、被拒回答、受责骂等等。此外,如果他感受不到对方的真诚,则态度也会有180度转变,成为不爱开口的小孩。
(3)尽量当场回答
如果孩子发问,最好能当场立刻回答。这对于孩子而言可使其学习欲高涨,而且能充分理解。
实在答不出来时可以说“妈妈现在不知道怎么回答你,等我去问问别人之后再来告诉你,好不好?”
约定之后就一定要遵守。即使孩子忘记了,你也应该去问问其他人或翻阅书籍以找出正确答案。孩子发问时立刻回答非常重要,父母认真回答的态度更重要。父母和孩子借由问答的方式建立良好的关系,也能加强心灵的交流,加深彼此感情。亲子关系越好的孩子,发问的次数也越多。
(4)不要嘲笑孩子的问题
孩子提出的问题中,从大人的眼光来看,有些是很笨的问题。但是,如果只依照大人的印象就嘲笑孩子的问题,孩子会觉得自己被嘲笑,认为自己真笨。其实即使在大人的印象中看似傻问题,但是仔细想想却不然。
“你真笨,怎么连这个都不知道?”“我上次不是才告诉你吗?怎么马上就忘了呢?都不注意听。”这种轻视孩子的回答方法,是绝对不可取的。因为孩子受到轻视、嘲笑之后,就会失望,会变得胆小,会对于问问题感到恐惧,因此就不再发问了。
(5)小孩子无法理解答案时就让他拥有希望
经常会发生无论对孩子如何说明,看书、图鉴等但孩子仍无法了解的情形,大人会说:“你真烦,你问的这些问题怎么妈妈一直说你还不了解呢!”
这种轻视孩子的态度,会带给孩子自卑感。孩子发问时,基本上你不可以忘记一点,不论是什么场合,都必须创造孩子持续发问的气氛。“你真啰嗦”“你真笨”这种马上否定的方法是最笨拙的回答法。
孩子本来是欲望高涨的,被你一泼冷水就什么欲望也没了。不论对任何人都怀有好意,笑嘻嘻地接近他人,这就是孩子,让他人摸摸脸颊、疼爱他。但是看到任何人都觉得生气、悲伤,无论如何都无法和他人亲近的孩子,又是怎么造成的呢?
二者之差别相信每位家长心里都有数。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大人是予以拒绝或回答,因这种态度的不同,也造就了孩子以后态度的不同。
(6)关于性的问题要立刻回答,不要犹豫
小孩子的问题都很天真无邪,也常常问及性的问题,比如:小孩是怎么生出来的?爸爸为什么不会生小孩?等等。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理解能力,可以采取直接明了的回答或推到适当的时候。但都要给一个合理的答复。千万不可给孩子留下一个胡乱猜想、日夜不解的尾巴。
如果家长未正确教导孩子关于性的知识,则也许会使他从其他方面得到错误的知识或其他不正确的兴趣。到最后产生不良后果。所以,家长要摆正心态,正确地引导孩子。
总之,父母要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回答孩子的问题。针对孩子的年龄、智能、性格、过去的经验、知识的程度、提出问题的动机、身心状态等来回答。不要嫌孩子麻烦,不要粗暴地打发孩子,要有耐心地回答孩子的问题,和孩子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