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我可以确定我是真的非常非常喜欢历史。为了兴趣还是为了前途,为了现在还是为了未来,这本身就是一个死命题。无论我选什么,我可能都无法捞到了一个正确的答案,因为这个问题本没有答案。而我做了怎样的选择不重要,重要的是,我都有可能会后悔。所以,如何取舍就是一个相当严肃和认真的命题。
然除了喜欢,我的历史先修恐怕也是需要我选择历史作为前提的。越接触历史先修,我越是欢喜的。我甚至可以说,我可能没那么喜欢必修课本上的历史,可我是真的喜欢历史先修的。历史先修讲得深,也讲得细,让我感觉真的有贴近她。她仿佛已经不是一门冷冰冰的学科,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有情感,也有灵魂。我是真的舍不得。
填写这个表格并没有耗费我多少的时间,只是我真的在这个时间里考虑了很多。最后,我想的是,我还未成年,没必要凡事都考虑之后。也算是我最后的年少轻狂而率性而为了!我在历史、化学和生物这三门学科之后涂上了铅笔痕迹。
我的原本想法就是一门文科加上两门理科。只是恰好选择了那么一门占据主导地位的文科和不那么重要却有足够有难度的理科。化学和生物都不算我非常喜欢的学科,可除了历史之外,我也没有多么喜欢得不得了了的学科。那就不如再选一些对未来有利的东西,理科确实很锻炼人。虽然我现在化学不好,可我就是相信我可以学好的。我这么聪明,不学点理科,确实可惜了点!
我早早地写完了,放在了桌子一边,以为就没事了。然后才发现,我自己是最后一排的人。我要收他们的填写结果。毕竟初高中以来,最后一排都只会收一些不那么重要的东西,比如临时下发的通知之类的东西。作业什么的,要不是给了组长之类的,要不就是直接给了课代表。
我站起身来,观望了一波,前面的同学基本上都写完了。按照维护隐私的原则,我不应该看他们任何一个人的结果。然而,我就是忍不住,我也挺好奇他们的答案。除了这件事情本身也挺重要的之外,我对我交上去的答卷也没有那么满意。而且,既然缘分使然,不看白不看。
紧接着,我后知后觉,我和谢臻好像正好在一列。也就是说,我要收他的表格。别说,我还真有点想知道他会选什么。他的各科相较还是比较平衡的。可能比我还要平衡不少。不过,在我的印象里,他的地理挺厉害的。虽然肯定不如宁懿远。但是,地理这门课还是值得他一选的,另外逃不过的肯定还有一门物理。至于其他,势必还有一门化学。杨剑勋老师还是对我们选科有一定影响的。
杨剑勋之前说过:“你总有一天学得好化学的。只是不知道是在高一、高二还是在高考前。也许你哪一天就通了。”而我就在等待着我成功贯通的那一天。之后,我的化学,想必就是信手拈来了吧?
然而,当我颤抖着手,强装镇定地接过谢臻递过来的纸张。他都不曾施舍给我一个眼神,然后悄咪咪地瞅了一眼。如果不是我的内心还算强大,也许我当时便动弹不得了。谢臻的选项是物理、化学和生物。全理!在新政策下的全理!
全理不是问题,可是新政策下的全理就大可不必了。新政策本就允许着甚至是在鼓励着更多创造性的选项。选择老政策下的全文全理就很对不起政策,不是么?
然而,我也知道,虽然政策有所改变了。然很多东西还是没有变的,选全文全理其实是一个稳妥又安全的选择。像我这样的无疑是一个相当冒险的选择。可是,即便有再多的人选,我也没有想到谢臻会这么选择。他毕竟不是一个普通的众人,我以为他想清楚了,却忽略了其实我们都还是未成年的小孩。
虽然我个人选择了历史,我的内心只有那么看得起历史这门学科。在我看来,选择全理的理应是非常优秀的人。我也不是说谢臻不优秀,只是他的成绩就很让人一言难尽。而且,虽然我没有那么了解他的各科详细的成绩,我想不明白,他为什么不选地理。如果是为了前途的话,单单一个物理或许便已经够了。在外人眼里,这就是理科生的标志了。
然而,我又有什么立场去说些什么呢?不过就是把这个结果交上去而已。在同一个事情上,总要有人保守,有人冒险,否则哪来的多姿多彩的世界众象。我的吃惊不过是因为我没想到,我又不是他的谁谁谁,哪里又有一个管他的长短咧?只是慕致真心希望谢臻可以过得好,过得无悔。
只是让我没想到的是,班上居然有不少选择全文全理的对象,而且人居然还不少。让我不禁怀疑他们是否只是图省事而已。而全理的人中,成绩优异的自然占据了大多数,可其中也不乏还有许多成绩不尽人意、甚至连谢臻都比不上的人。只能自嘲自己多年来自诩聪慧,却始终摸不透的还是人心。
关键是,我们班的同学还真是比较任性,和我一样选择历史、化学和生物的人居然还有不少。他们难道不知道,这条路很难走吗?
到了晚上,躺在床上,手上拿着手机,却始终发不出那句:“你不适合选全理,再考虑考虑吧!”可是,我想不出自己发这句话的理由。这本来也应该是谢臻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我又有什么资格去评判什么呢?我确实还算了解他,可我了解的不过是他露出来的冰山一角。我又怎么可能比他本来还要了解他自己呢?
于是乎,我最终还是把手机关了机,放回了书包里。仿佛什么都不曾发生过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