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 一念凌尘
  • 鳕梅
  • 2032字
  • 2022-03-06 22:00:23

学生和老师都是互相选择的关系,虽然主要是学生挑选。我记得之前一个英语老师,我来来回回换了三个。不像学校里,明明相看两厌,却不得不每天面对。这就是一件很令人厌烦的事情。

而且,也许可能最开始这些老师能力还是可以的,然而,随着时间,他们便都不太行了。因为不论他们能力的高低,他们终究还是待在这个学校里,提升空间也有限。

因而,他们根本就不在意自己教得到底怎么样或者把我们这些学生教成什么样子。可能正是因为如此,那些学霸要不就是因为自身天赋异禀加学科基础牢固,要不就是经过了一系列非课堂方面的努力。

可能正是因为有被侮辱到,同样是历史学得超级好的人,比起汪偌俜,我更想超过的是康慎宙。虽然我都不曾见识过他们的努力。可我就是介绍不了,他们把一个物理考过29分的人摆在那么高的位置。

诚然,康慎宙是一个很优秀的人。可是,要比均衡二字,他又怎么会比过我们这种人呢?在成绩方面,我们确实比不过康慎宙那种人。可这并不意味着康慎宙这个人值得被推崇和敬佩。

而且,汪偌俜为人的性格也比康慎宙要强上不少。而康慎宙,哪怕是我这种不怎么熟悉他的人,都可以感受到他身上散发出来的傲慢。

在走廊上碰到,汪偌俜会比较的我行我素,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他。而康慎宙,他只差把“我是学霸”这四个大字写在脸上。然后,端着他的茶杯走动着,他不仅是端着茶杯,也端着他自己。

之前,江雁也曾经和我说过,康慎宙的桌上写着他的目标之类的,被其他人看到了。那上面写着他只跟那些成绩好的人玩之类的。

在此之前,我对他的感官还不是很强烈。可是,知道这件事之后,我有点厌恶上了这个人。原因与他,如果交朋友都得和成绩挂上钩,未免也太功利性强了。

别的东西功利心强一点也就罢了,我也是个有野心的。可是,交朋友,我希望可以顺从我自己的心,而从来不会刻意顾忌他们的成绩。有野心,有功利心,不代表着像他这样,有点精致利己的味道了。

而我旁边也有人了,是齐思怡。齐思怡和我一样,既报了华文先修又报了历史先修。不过,她是学华文先修的,只是把我们历史先修的教材《中国古代简史》看了。

我们班只有我一个学历史先修的。别的不敢说,可把《中国古代简史》看完了绝对不代表历史先修就能考得好。至少就我个人而言,看完一遍我啥也不记得。起码也得五遍吧?

我和齐思怡也不算熟稔,便一人拿着书在看。希望季雪学姐可以保佑我。我真的想像学姐那样,成为一个厉害的人。我在先修这条路上,真的已经够努力了。希望可以得到一个好的结果。

坐到半路,我便听到汪偌俜在抽旁边的男生题目,他出的是名词解释。非常偏门,不过我恰好前不久看到过。只是一听到这个名词,我的第一反应并不回答,而是迅速在书上找到了这个题目。因为我回答不出来,不过我记得这个名词在书上的具体位置。

到了考场上,粗略地看了一下试卷,我瞬间觉得自己运气很好。因为我看到不少我熟悉的东西,看来,我确乎可以发挥出我最强的水准。我舒了一口气,不论结果如何,就看这张卷子的了!

第一道大题是名词解释,六个名词中选择四个即可作答。一般来说,六个中总有那么四个是知道的。结果我一看,这六个我都知道,只是知道的多少有所区别而已。这还真是不可思议啊!原来,我已经强悍如斯了吗?

那么,这给了我充分选择的空间,我选了我最把握得住的四个。那么就剔除了我没有那么多话可以写的“达鲁花赤”和“永嘉之乱”好了。

这两个概念我还是知道的。“达鲁花赤”是元朝官名。“永嘉之乱”是西晋最后的一场战争。前者是没什么东西可写,我一句话就可以了,如此可能拿不到高分。而后者,五胡乱华那一块的历史太过混乱,我自己都没理清楚。而别提给它写出来了。

其中有一个是“身言书判”,这个真的对于我来说是小菜一碟。“身”,体貌丰伟;“言”,言辞辩正;“书”,楷法遒美;“判”,文理优长。不仅如此,我还可以举例子。

通过科举考试之后并不一定可以成为官员。比如韩愈就是在“身言书判”上卡住了,只能先成为幕僚,然后再转正。

只是,写着写着我发现并不容易。我以为王夫之这个名词解释很简单。然而,正是因为我一直在搞先修,反而忽略了正常的历史课程。王夫之的著作居然不记得了。

好在,三中的校歌其中有一句是“濂溪通书,船山思问,湘学夙扬名”。“濂溪”是指被称为濂溪先生的周敦颐,“通书”耶指的是周敦颐所著的《通书》。而“船山”是王夫之的字,同理可得,王夫之有著作名曰《思问录》。

不过,《通书》和《思问录》都不算他俩最有名的著作。周敦颐有《太极图说》,问题是,王夫之最著名的是啥我忘了啊!

然而,也要感谢三中,我终于又有点东西可以写了。否则,这王夫之还真不知怎么说起。

不过,有一说一,王夫之这个题有点给我们放水了。因为王夫之就是潭州这一块的人,按道理来说,大家应该对他很了解,也就拉不开差距。然而,我不熟悉,别人可以在这里超过我。

接下来是第二道大题,不得不说,对我又还是非常友好的。只需要我整一本书的,不过要求和高中课本相结合。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我最喜欢的那本《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这本书的作者葛剑雄先生是学历史地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