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毛病
- 嫁给皇子后娇娇美人她被宠野了
- 画堂绣阁
- 2083字
- 2022-04-21 00:00:10
两人一路闲逛,看什么都觉得有趣新鲜,不多时便买下了一堆东西,跟着来的四个仆从都拿不下了,连陈奉都帮着提了两包糕点。
“殿下、皇妃,前头有个茶馆,不如您二位去那里稍坐片刻,歇息歇息,容奴才几个把这些东西先放回车上去。”
陈奉在后头提着东西,十分艰难道。
周蕴转头,见他的确是拿不下了,便就点了头。
而后陈奉便带着四个仆从,无人一起往回去放东西,周蕴则带着姜蕊一起进了前面不远处的茶楼。
逛了这么久,又是盛夏,还是挺热的。
原本周蕴是想去二楼雅间,但姜蕊说也不会坐很久,在一楼厅里歇息就好。
这茶楼瞧着还算高档,里头消费的人并不多,一楼也挺清静宽敞了。
瞧她高兴,周蕴便依了她的意思。
在四下无人的一处窗边的桌子上坐定,而后便叫了一壶茶,四样点心,两碗冰酪。
姜蕊尝了一口冰酪,面上就带了几分笑意。
“好吃吗?”周蕴浅浅勾唇,低声问道。
“嗯!”姜蕊点头,“殿下也尝尝吧,和宫里御厨做的很不一样呢。”
要论精致,肯定是比不上,但味道却有细微的变化,叫人觉得换了口味,就新鲜起来了。
周蕴也拿起勺子尝了一口。
不过他对甜食的兴趣不是很大,除了觉得冰凉爽口,倒也没吃出什么别的来。
但姜蕊是挺喜欢的,没多少功夫,半碗就下肚了。
一旁丹偌忙叫停,“皇妃脾胃弱,这碗盏比咱们素日用的大许多,半碗就抵得上您平素吃一碗的量了,再多吃,可是要胃疼的。”
看着碗里还剩一般,姜蕊觉得馋死了。
可自己的身子,自己也清楚,这会儿吃欢脱了,最多一个时辰就得腹痛,便也只能忍了下来。
但吃不到了,心里多少有些不快。
旋即便抬头看向周蕴,“殿下也少吃些,半碗足矣。”
“我可不像你,脾胃弱,便是吃个两碗也无妨。”周蕴笑着道。
在他看来,是小皇妃关心他的身子呢。
谁知姜蕊下一句开口却是,“不行,臣妾只能吃半碗,殿下也不许多吃。”
说这话时,她面色很是认真严肃。
似乎周蕴多吃一口就是做了背叛于她的事情一样,把个周蕴说的一愣一愣的。
这下就轮到丹偌心里发毛了。
心说这就是姑娘在闺阁里被惯出来的毛病,自己爱吃却不能多吃的,绝不许旁人在她眼皮子底下多吃。
为这个,家里小公子想多吃些,都得偷偷躲着,被发现了还少不得一顿追赶。
别说姜清念了,就连夫人和老爷都是如此。
周蕴原先还有些不明所以,但扫了扫丹偌变换的神色,心里就大致猜到这是个什么情况了。
一时心里就哭笑不得。
这是什么孩子脾气?
还好他本也不爱这个甜食就是了。
“行,我也不多吃,叫人撤了吧。”周蕴面上满是无奈的笑意。
也是这会子,姜蕊后知后觉的,发现自己的小毛病犯了,也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略偏过头去,避开了周蕴的目光,想着说点什么把这茬掀过去。
她坐的地方靠窗,这一转头便看见了窗外街道上一辆有些眼熟的马车驶过。
微微蹙眉便伸着头去看,“那好像是六皇子的马车,他怎么也出宫了?”
“在哪?”周蕴听闻,也转头去看。
还真是六皇子的马车。
发现这个情报,周蕴的眸色就沉了沉。
姜蕊看出他面色变化,就主动道,“殿下去瞧瞧吧,这里有丹偌和又霜陪着,待会儿陈奉他们也要来,臣妾不会有事的。”
方才周蕴的确是想跟过去看看,但是又放心不下姜蕊一人在此。
听她这么说,还是犹豫的看了看她身侧两个丫鬟。
又霜便拱手道,“殿下放心,奴婢一定护皇妃周全。”
“好,那你们在此小坐,我很快回来。”周蕴也不再犹豫,起身离开。
再多耽搁一会儿,怕是就跟不上了。
待他离开了,姜蕊便招手让又霜和丹偌也坐下。
“你们也累了许久,这么些东西我都吃不完,总是浪费了,你们也吃些。”
“这不合规矩啊,还是皇妃用吧,奴婢们怎敢和皇妃同桌。”丹偌忙摆手。
又霜也是往后躲。
姜蕊却坚持,“让你们坐下就坐下,哪里分的那么清楚了,不过是几碟子点心罢了,你们累的没力气,还怎么陪我逛?这里也未必有人认得咱们,说那起子繁文缛节做什么。”
她这么说,两个丫鬟也不好再推辞,便都坐了下来。
可往往是没想到什么就来什么。
主仆几个正有说有笑的喝茶吃点心时,这一幕就落在了从二楼雅间里出来的梁锦悦眼中。
她身侧还有一个女子,是做已婚妇人装扮的,瞧着也还年轻,正是蕲州知州的嫡女吴长兰。
是去岁刚成婚的,和梁锦悦关系不错。
“妹妹瞧什么呢?”吴氏疑惑问道。
梁锦悦微微敛眸,轻笑一声,“兰姐姐瞧那窗边的一桌,穿的倒是富贵,却大庭广众之下和奴才们坐在一起笑闹,还同吃一桌茶点。”
顺着她描述地方望去,吴氏便也看见了姜蕊。
而后便微微蹙眉,“确实,看着也像高门显贵家的夫人,怎么行事如此没有规矩体统,叫旁人看去了,岂不惹家门笑话。”
听吴氏这样一说,梁锦悦眼中的嫌弃更盛。
“夫家是高门显赫,可若自己是个出身低微的,便是飞上高枝,也改不掉穷酸习气,姐姐可知道她是谁吗。”
“妹妹认识?”吴氏疑惑,“我瞧这位夫人样貌出众,却从未见过,莫非不是蕲州人士。”
梁锦悦点头,“兰姐姐可知京中五皇子殿下娶了一位三品编书翰林院士的嫡女为妻。”
这般一提醒,吴氏就恍然大悟了。
皇上来蕲州凉山行宫避暑,诸位皇子是同行的,这位应当就是五皇子妃姜氏了。
文官大多无实权,只是头衔,翰林院士更是如此,什么朝政事都不管,只一味闷头修书的。
说好听点是清流门第,难听点便就是无用虚衔,分毫插手不了朝政的。
这样的家世,对比手握实权的知州吴家和武将梁家,自然是看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