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产业发展效益

工业作为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之一,决定着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速度、规模和水平,在当代世界各国国民经济中起着主导作用。本部分将通过衡量全国及各省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值、增速及占比来衡量1990—2017年中国的产业发展效益。

2.4.1 产业利润

表2-16是1990—2017年中国各省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值。从中可以看出,自1990年以来,除了少数省份在个别年份利润总值有负以外,大部分省份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值都呈上升趋势。到2017年,江苏省以10052.54亿元的利润总值位列全国第一,相比于1990年的50.12亿元增长了199倍。浙江、山东、广东和河南2017年的利润总值都在4000亿元以上,属于工业发展效益较好的省份。海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等偏远省份虽然增速较高,但工业规模小,工业利润总额相比东部城市也有较大差距,这进一步反映了我国东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效益差异在逐步扩大。

表2-16 1990—2017年中国31个省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值(4)

续表

资料来源:经本书计算所得,原始数据来自各省份1991—2018年统计年鉴。

表2-17和图2-6是1990—2017年中国四大区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值及变化趋势。从表2-17中可以看出,全国工业企业利润总值从1990年的568.10亿元增长到了2017年的74916.25亿元,增长了约131倍;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利润总值分别增长了122倍、203倍、135倍和57倍。其中,东部地区的工业企业利润总值占全国超过一半的份额,成为支撑我国工业不断发展的重要支柱。与此同时,东部地区与其他三个地区的差距也越来越大,政府应该更多地关注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发展。

表2-17 1990—2017年中国四大区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值

资料来源:经本书计算所得,原始数据来自全国及各省份1991—2018年统计年鉴。

图2-6 1990—2017年中国四大区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值

资料来源:全国及各省份1991—2018年统计年鉴。

2.4.2 产业利润增长率

表2-18是1990—2017年中国各省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增长率。从中可以看出,大部分省份在这一阶段都能保持正的企业利润增长率,只有个别省份在个别年份可能会存在负的企业利润增长率。在这一阶段一直保持正的企业利润增长率的有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河南和广西共6个省份,说明这几个省份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发展态势良好,发展较稳定。与之相反,西部一些省份较多地出现了企业利润增长率为负的情况,尤其是在2015年,西部各省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产业利润下降的趋势。

表2-18 1990—2017年中国31个省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率  (%)

续表

注:①∗代表该地区利润由负利润向正利润转变,计算利润增长率没有意义。②每5年间隔的增长率是相对于前五年的数据所得到的平均增长率。下同。

资料来源:经本书计算所得,原始数据来自全国及各省份1991—2018年统计年鉴。

表2-19和图2-7是1990—2018年中国四大区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率及其趋势。从表2-19中可以看出,除2015年的东北地区和2017年的东部地区外,其他地区在这一阶段的企业利润增长率都呈正向发展。其中,东部地区的企业利润增长率同全国企业利润增长率的变化趋势比较趋同。从图2-7中可以看出,这一阶段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率大致可以分为快速上升—急速下降—缓慢再上升的三个过程,到2017年,各地区的企业利润增长率都维持在10%左右。

表2-19 1990—2017年中国四大区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率 (%)

续表

资料来源:经本书计算所得,原始数据来自全国及各省份1991—2018年统计年鉴。

图2-7 1990—2017年中国四大区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率趋势

资料来源:经本书计算所得,原始数据来自全国及各省份1991—2018年统计年鉴。

2.4.3 利润占总产值比重

表2-20是1990—2017年中国各省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产值利润率。产值利润率同前述指标一样,也是衡量产业发展效益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该地区工业企业的发展对于第二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较高的产值利润率表明单位产值获得的利润较大,从而可以反映出一个时期内企业的综合效率较高。从中可以看出,各地区工业利润产值比相较于1990年的水平都有所上升,北京、上海、江苏、山东、江西、河南等省份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占第二产业产值的比重相对较高,其中北京最高达到了37.99%,说明这些地区的大型企业在产业发展规模的主导地位相较于其他地区更为明显,也表明这些地区的规模以上企业的增产增收能力要强于其他地区,企业的经营状况也相对比较良好。

表2-20 1990—2017年中国31个省份工业产值利润率 (%)

续表

注:各省份数据均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值同第二产业产值之比计算得到。下同。

资料来源:经本书计算所得,原始数据来自各省份1991—2018年统计年鉴。

表2-21和图2-8是1990—2017年中国四大区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产值利润率及其变动趋势。从表2-21中可以看出,全国和四大区域的工业产值利润率在这一阶段都有所上升,即利润总额的增长速度快于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说明各地区的增长都带动了增收。其中,东部地区产值利润率一直在全国水平之上,这说明东部地区企业的经营状况明显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反映了东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着较高的综合效率。从图2-8中可以看出,全国平均水平和四大区域的工业产值利润率都呈先上升后略有下降的趋势。四大区域在2010年都达到了产值利润率的最大值,分别为26.55%、21.57%、20.74%和22.88%,这说明在这一阶段单位产值带来的企业利润较多。在2010年以后的下降过程中,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产值利润率下降较缓慢,基本稳定在了20%以上的产值利润率,但西部和东北地区下降幅度较大,并在2017年分别下降到了18.13%和12.38%,说明西部和东北地区同东部地区的差距开始逐渐扩大。

表2-21 1990—2017年中国四大区域工业产值利润率 (%)

资料来源:经本书计算所得,原始数据来自各省份1991—2018年统计年鉴。

图2-8 1990—2017年中国四大区域工业产值利润率变动趋势

资料来源:经本书计算所得,原始数据来自各省份1991—2018年统计年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