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观经济发展的政治经济学研究
- 高煜 林建华 赵麦茹等
- 1266字
- 2024-11-01 05:05:35
一、中国特色发展的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定位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再是如何解决贫穷落后的问题,而是应该研究中国独特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探索新时代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特殊规律。概言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我国如何由落后国家变为一个经济大国,研究如何由计划经济转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国的道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由封闭经济体系向开放经济的转型,成功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这一阶段的发展道路为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的范本,需要在理论上加以系统总结和研究,进而形成系统化的中国特色发展的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学说。二是进入新时代,我国如何从一个经济大国变为现代化经济强国。就经济总量而言,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还不是经济强国,作为发展中大国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仍然面临现代化发展问题。传统增长方式亟待转型,“中等收入陷阱”必须尽快跨越,社会矛盾不断加剧,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充分、不可持续问题更加突出,亟须建立新时代中国特色发展的政治经济学,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理论指导,从而使中国从经济大国转向现代化的经济强国。新时代中国特色发展的政治经济学以中国现代化强国发展道路为研究对象,回答的是“什么是新时代的现代化发展”“在新时代如何实现现代化发展”“新阶段的现代化发展为了什么”这三个根本问题。既要解释中国从低收入国家发展成为中等收入国家所走过的发展道路,又要研究进入中等收入国家发展阶段后走向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易言之,既要对中国过去的发展道路进行理论总结,又要对中国新时代的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道路进行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立足我国国情和发展实践,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这不仅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要求,而且是中国特色发展的政治经济学构建要坚持的基本原则。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为中国特色发展的政治经济学提供了基本理论和方法,中国特色发展的政治经济学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本质特征。同时也“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1)”。新时代中国特色发展的政治经济学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所揭示的内在本质的经济必然性的基础上,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道路,总结我国现代化发展的规律,指导新时代现代化强国建设。
中国特色发展的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继续坚持解放、发展和保护生产力。其基本立场在于实现以人民为核心的经济发展,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始终要坚持的核心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