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佛陀之前佛教观念的根源

一 吠陀社会的异质特点

扰乱祭祀者

虽然早期和中期吠陀或梵书宗教是入世性质的 ,崇拜者在祭司的帮助下举行各种祭祀,抚慰诸神,但也不能设想整个吠陀社会都相信祭祀崇拜。首先,在《梨俱吠陀》中,提到一些人或群体反对雅利安人的仪式宗教。在《梨俱吠陀》(11.12.5)中,提到一些人或群体既不相信因陀罗,也不相信天国的存在。在《梨俱吠陀》(8.103.3)中,祈求阿耆尼帮助祭祀者,他们的牲畜和其他财物常常被无信仰者偷走。在《梨俱吠陀》(8.104.24)中,祈求因陀罗帮助祭祀者对付男女扰乱者。在一些颂诗中,迫害举行仪式者的人被称为男女。按照沙耶那 的解释,这个词意谓“引起麻烦 或折磨 者”。在好几首颂诗中,召请各种神粉碎他们。在一些颂诗中,扰乱祭祀仪式者被称为罗刹 ,召请因陀罗、阿耆尼、苏摩或其他神将他们赶出祭场,消灭他们。罗刹分成各种部族或群体[78],他们的旗帜以狗、猫头鹰、兀鹰和秃鹫为标志。他们包围举行仪式者,破坏他们的祭祀,甚至杀害他们。史诗传说中关于罗刹扰乱众友仙人和其他仙人,而罗摩和其他国王热心帮助这些仙人摆脱罗刹(,《梨俱吠陀》中的)的威胁,是依据吠陀仙人的实际经验。

这也并非完全不可能,即有些扰乱祭祀者也是雅利安人自身。按照《梨俱吠陀》(1.33.5),他们中有些人尽管邪恶,而具有红肤色 。正如帕特恰利耶(R.K.Bhattacharya)所指出,他们最有可能属于雅利安人共同体自身[79]

其他与吠陀宗教敌对的成分

其次,我们应该记住吠陀文献提到崇拜诸神形象或象征的人群。这些人可能不是僧侣宗教的衷心支持者。然后,我们看到《阿达婆吠陀》保留有普通人的迷信和信仰的画面,只是在后期勉强地被接受为吠陀传统的一部分。这证明梨俱吠陀的仪式主义宗教并非在雅利安人中间享有无可争辩的垄断地位。

但是,早期和中期吠陀时代的印度社会甚至比以上提到的事实更具有异质性。雅利安人在不同的时间涌入印度。因此,他们本身不可能是一个紧密的群体。涌入印度的雅利安人十分可能属于不同的文化传统,正像希腊的情况。在那里,所知道的早期印欧人是亚加亚人,他们打败克里特文明的创造者,但很快就采纳被征服者的物质文明。但是,此后所知道的印欧人是多利安人,更具有破坏性。他们毁灭亚加亚人创造的迈锡尼文明,而不是适应它[80]。同样的情况也可能出现在印度。罗塔尔(Lothal)和迦利班甘(Kalibangan)的创造者,因为那里没有发现母亲女神的小塑像和石头林伽,而有拜火祭坛,故而不能排除他们可能是非梨俱吠陀的雅利安人[81]。他们可能采纳印度河流域人民的物质文化,而略去后者的宗教。而梨俱吠陀的雅利安人完全拒绝采纳城市生活方式。这方面立刻令人想起关于印度雅利安人内在帮(Inner Band)和外在帮(Outer Band)的著名理论[82]

然后,有雅利安人接触的非雅利安人。他们属于不同的文化传统,处在不同的文化发展程度。一方面是高度发展的城市化印度河流域文明;另一方面是大量的原始部落,生活在森林、山区和平原。这样,早期和中期吠陀时代的印度社会十分复杂。这种复杂性反映在这个时期的宗教观念中。吠陀文献本身,主要与僧侣宗教传统相关(只有部分与民众的宗教信仰相关),证明非吠陀的宗教观念逐渐地影响早期和中期吠陀时代的社会。作为所有吠陀的和非吠陀的观念融合的结果,奥义书和吠陀之后的宗教意识形态演化,它们的异同主要产生于对各种吠陀的和非吠陀的思潮所显示的强调或排斥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