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劳动自由”思想的当代解读
- 马军
- 968字
- 2021-09-30 12:45:17
前言
马克思是在人类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即劳动的辩证运动中揭示自由。具体来说,劳动自由是共产主义社会人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将物质生产劳动与自我实现相统一,即将物质生产的必要劳动时间缩减到最短,从而为以人的能力发展为目的的自主活动腾出充足的自由时间,以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因此,马克思把劳动自由视为人的自由和解放的基础。当代资本主义物质生产的社会化水平有所提高,但人并没有因此从作为财富创造手段的工具性奴役中解放,反而陷入空虚、迷茫等存在危机。中国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改革,与对劳动重新认识密切联系。因此,对马克思劳动自由思想的当代解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书在对马克思劳动自由思想进行文本研究的基础上,对当代资本主义变化中表现出的劳动新特点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揭示当代资本主义对劳动自由实现造成的困境,最后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劳动自由的当代化实践。
在马克思语境中,“劳动”被拓展为“实践”,进而使劳动与自由之间建立了关联。劳动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人在劳动中的自由体现在克服障碍实现目的,但物质生产劳动的目的是由外在强加的,只有以人的能力发展为目的的自主活动,实现物质生产与自我实现相统一,才是劳动自由的真正实现。因此,充分驾驭物质生产的自然必然性,并超越资本主义历史必然性,从而为以人的能力发展为目的的自主活动腾出自由时间是劳动自由的关键。劳动自由的实现是具体的、历史的过程,是在自然维度、社会维度、主体维度的不断生成。
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被迫调整,使雇佣劳动从体力向脑力转变,部分剩余价值向劳动者回归,人们在资本刺激消费中产生后物质主义价值诉求,有限制地表现出某些劳动自由倾向,但与马克思揭示的劳动自由具有本质区别。资本增殖逻辑将人的需求框定在物欲的无限膨胀中而无法实现向更高层次跃升,使人与自然关系失衡、脑力劳动出现新异化、全球化充满不确定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改革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需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劳动自由的当代化实践。从生产力角度看,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要提高劳动创造性,结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从社会关系角度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整合有利于劳动者主体地位的社会关系;从主体角度看,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满足,要在培育敬业价值观中提升主体的劳动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