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七言古诗

登幽州台歌[1]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2]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3]

[作者简介]陈子昂(661-702),字伯玉,唐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县)人。唐高宗开耀二年(682)进士,授麟台正字,迁右拾遗。从征西域和契丹。谏议多不合,解官归乡,为县令诬陷下狱而死。在文学上力主恢复古文,反对骈文,崇尚汉魏风骨。本诗及《感遇诗》等38篇便是实践其诗歌主张的代表作,对唐代诗歌发展有较大影响,杜甫、白居易、韩愈等都给予崇高的评价。

[注释][1]幽州:隋唐时北方军事重镇、交通中心和商业都会,州治在蓟,今北京大兴区。幽州台,即蓟州北楼,又称蓟丘、燕台,因在幽州,故称。歌:古诗体的一种。[2]古人、来者,指古代和后代的明君贤才。这两句说像燕昭王那样任用乐毅等贤才的明君我来不及见到;这样的明君以后也一定会有,但人生有限,我也不可能见到。这是通过缅怀古代君臣际会,感叹自己生不逢时,壮志难酬。诗人的《燕昭王》也表达了类似的思想感情。[3]悠悠:长久,无穷尽。怆然:悲伤的样子。涕:眼泪。

[简析]这首诗作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当时武则天命建安王武攸宜率军征讨契丹叛军,陈子昂以右拾遗参谋军事。武攸宜出身亲贵,不懂军事,接战即败。为了挽救败局,陈子昂献奇计,请分兵万人为前驱,不仅未被采纳,反被降为军曹。陈子昂对此极其愤慨,于是登上幽州台,想起古代乐毅和燕昭王之事,感慨万千,遂作此诗。诗的前两句叹惜古代贤臣明君不可再生,而当世又没有这种贤德之人,古今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朝政的斥责和不满。而后两句更是直接抒发情怀,将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内心苦衷倾吐无遗。这种感情实际上反映了古今所有有识之士的共同心声,因而具有强烈的震撼人心的力量,不失为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

古意[1]

李欣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2]

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3]

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4]

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得归。[5]

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6]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7]

[作者简介]李颀(690-751),赵郡(今河北赵县)人,长期居住颍阳(今河南登封市西)。开元进士。任新乡县尉,因久未升迁,辞官归隐颍阳东川。和王维、綦毋潜、高适、王昌龄有诗唱和。擅七言歌行和七律,尤善于描写边塞和音乐。白居易的《琵琶行》和李贺的《李凭弹箜篌》都明显受到其影响。

[注释][1]古意:即拟古、效古,是魏晋以后的常见诗题,多为托古喻今之作。[2]事长征:从事远行,指从军。幽燕:在今河北、辽宁一带。幽燕一带是古代豪侠会聚之地,也是东北边塞要地。[3]赌胜:决定胜负。马蹄下:指战场。由来:从来。轻七尺:轻视生命,指不怕死。七尺,指身躯。古人常称男子身高七尺。这两句说经常在战场上奋勇夺取胜利,从来不怕牺牲。[4]猬:刺猬。磔:张开的样子。这里形容战士奋勇杀敌。[5]黄云:黄色尘埃。陇底:指甘肃陇山。这两句写边塞作战环境极其艰苦,不报答国恩消灭敌人,就不返回家园。[6]小妇:少妇。解:通晓。[7]羌笛:乐器。羌,古代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现在一般所吹之笛是羌族创制,故名。出塞声:出塞作战的乐声。三军:古代三军合三万七千五百人,这里代指军队。

[简析]这是一首描写边疆战士英勇杀敌、誓死报效祖国的边塞诗。诗人描写了战士们不怕牺牲、勇猛无敌的形象,同时又刻画了他们内心丰富的感情:他们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听到羌笛吹奏的《出塞曲》时,热泪盈眶。他们这种情感和报效祖国的献身精神是完全一致的。此诗气势豪放,慷慨激扬,突出了边疆战士的无限激情。

送陈章甫[1]

李欣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2]

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3]

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4]

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5]

东门沽酒饮我曹,心轻万事如鸿毛。[6]

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7]

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吏停舟渡不得。[8]

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9]

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10]

[注释][1]陈章甫:江陵人,生平不详,与李颀有交往。李颀另有《宴陈十六楼》,高适《同观陈十六史兴碑诗序》:“楚人陈章甫继《毛诗》而作《史兴碑》。”据此,陈章甫与陈十六为一人。[2]这两句写送别陈章甫时的季节和景色。[3]嘶:马叫。旧乡:故乡。这两句写从早晚都能看见的青山,引起对故乡的思念。[4]陈侯:指陈章甫。侯,尊称。虬须:像龙的卷须。仍:又。大颡:宽大的脑门。[5]贮:储藏。草莽:草野,此指隐居不仕。[6]东门:指洛阳城东门。沽酒:买酒。我曹:我们这些人。[7]这两句与前两句同写陈章甫的性格旷达不羁,与前文“立身坦荡”“不肯低头”照应。[8]长河:黄河。津吏:管渡口的小吏。这两句写陈章甫离开洛阳时风波险恶,行船困难。[9]郑国游人:指陈章甫。他从郑国来游洛阳,故称。洛阳行子:作者自称。这两句写因想起陈章甫在回家途中的困难而发愁。[10]闻道:听说。故林:故乡,家园。这两句写陈章甫罢官回乡与亲友相见,不知会是怎样的心情。这是作者为陈章甫罢官回乡后的冷落处境担忧。

[简析]这是诗人送别好友陈章甫时的赠诗。李颀的诗以善于刻画人物见长,本诗就通过外貌、动作和心理等描写,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陈章甫坦荡豪迈的性格和气度,使人读了有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感觉。全诗最后则表达了诗人对陈章甫回乡后遭遇的担忧,这种深情厚谊令人感动,也揭示了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具有一定的社会现实意义。

琴歌

李颀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1]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木风入衣。[2]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3]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4]

清淮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从此始。[5]

[注释][1]广陵客:琴曲有《广陵散》,后世称善弹琴的人为广陵客。[2]半飞:在空中飞舞。凄:冷,用作动词,使变得寒冷。这两句写未弹琴之前的秋夜景色。[3]华烛:花烛,有彩绘的烛。渌水、楚妃:均为琴曲名。[4]这两句形容琴声的感染力之强,琴声一响万物都寂静无声,四座无语,星光也为之暗淡。[5]清淮:清澄的淮河水。奉使:奉命出使。云山:这里指到山中隐居。这两句写我已奉命到千里之外的淮河去,今晚听了这美妙无穷的琴曲之后,竟然想从此归隐云山,不再被俗务所累。

[简析]李颀的音乐诗在唐代影响颇深,这首诗就是其代表作之一,可与白居易的《琵琶行》相媲美。诗人写琴曲却没有从正面着手,而是从侧面烘托:未奏琴曲之前先写室外的凄冷,以衬托室内华烛齐放的热烈场面;弹奏时则万物皆静星欲稀,进一步说明琴曲的悦耳动听。白居易《琵琶行》“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句,明显是受此诗的影响。由于琴曲是如此之美妙,使诗人竟产生出辞官隐居、伴琴终老的想法,足见其魅力之巨大。

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1]

李欣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2]

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3]

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阴沉飞雪白。[4]

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摵摵。[5]

董夫子,通神明,深山窃听来妖精。[6]

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7]

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

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8]

川为静其波,鸟亦罢其鸣。[9]

乌珠部落家乡远,逻娑沙尘哀怨生。[10]

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11]

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12]

长安城连东掖垣,凤凰池对青琐门。[13]

高才脱略名与利,日夕望君抱琴至。[14]

[注释][1]董大:董庭兰,唐代著名音乐家,善弹琴。胡笳:乐器,这里是琴曲名。弄:一种音乐体裁。房给事:房琯,唐肃宗时曾任宰相,董庭兰是他的门客。[2]蔡女:蔡琰(字文姬)。董卓之乱时流落南匈奴,与胡人结婚,生有两子。后被曹操赎回,嫁给董祀。她在匈奴时曾作《胡笳十八拍》。拍:乐曲的段落。[3]边草:边塞上的草。汉使:指曹操派往匈奴接蔡琰回汉的使者。归客:指蔡琰。这两句是推想文姬归汉时弹奏《胡笳》,琴曲使匈奴人掉泪,汉使伤心。[4]古戍:古代边塞戍守的哨所。苍苍:深黑色。烽火:古代边防报警时烧的烟火。大荒:边塞广漠的原野。阴沉:义同“苍苍”,一作“沉沉”。这两句写文姬归汉时的塞外风光和她弹奏《胡笳》琴曲的气氛。[5]商弦、角羽:古琴有七弦,依次为宫、商、角、徵、羽、少宫、少商七音。摵摵:落叶声。这句以下到“野鹿”句都是描写董大弹奏胡笳曲。[6]董夫子:指董大,夫子是对男子的敬称。通神明:指董大的琴艺能感召鬼神。妖精:鬼神。这两句赞董大琴技高超,连鬼神也被深深感动。[7]迟:慢,与“速”对称。更:更换。旋:回,与“往”对称。这两句形容董大弹琴的手法非常灵巧,无论快慢都得心应手,抑扬顿挫都表现感情。“空山”到“野鹿”则写琴声给听者所引起的种种联想。[8]嘶酸:辛酸悲痛。断绝胡儿:指蔡琰留在匈奴的儿子和母亲生离死别。这两句说琴声就像雏雁晚上失伴发出的凄惨叫声,又好像文姬母子诀别时的伤心欲绝。蔡琰《胡笳十八拍》:“不谓残生兮却得选归,抚抱胡儿兮泣下沾衣。焉得羽翼兮将汝归?一步一远兮足难移。”其《悲愤诗》又云:“己得自解免,当复弃儿子。天属缀人心,念别无会期。存亡永乖隔,不忍与之辞。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9]静其波:使河流的波涛平静下来。[10]乌孙:汉西域国名。这里指汉武帝以江都王刘建之文嫁乌孙国王。逻娑:唐时吐蕃都城,今西藏拉萨市。这里指唐代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嫁给吐蕃王。[11]幽音:幽咽之音。飘洒:轻松自然。长风:大风。雨堕瓦:雨掉落在瓦上。[12]迸泉:迸射而出的泉水。飒飒:雨声,这里形容泉水的迸射声。呦呦:鹿鸣声。这四句写琴调由哀怨忽然转变为洒脱的声响。[13]东掖垣:指门下省。唐代中书、门下两省是中央最高政治机关,在皇宫的东西两边,中书省在东边,故称。掖,通“腋”。垣,墙。凤凰池:中书省所在地,位于禁中西边,亦称右省,多承宏任,接近皇帝,故谓凤凰池或凤池。青琐门:皇宫门。汉宫有青琐门,上面刻连环文,涂上青色,故名。这两句点明宰相房琯的办公场所。[14]高才:指房琯。脱略:指纵任而不受拘束。君:指董大。这两句写房琯的放纵不拘和他对董大的赏识。

[简析]这也是李颀描写音乐的著名诗作。此诗可分为三段,前六句写胡笳的来历与弹奏的内容;“先拂”到“野鹿”句是全诗的主干,描写董大出神入化的精湛琴艺;最后四句则写房琯与董大之间的亲密关系,正好与诗题相呼应。第二部分是全诗的重点,诗人展开了丰富多彩的联想,既有正面描述,也有侧面烘托。正面描写采用各种比喻来表述琴声中的感情,如用空山百鸟、万里浮云、嘶酸雏雁、断绝胡儿来表述深沉低缓的旋律,又用长风吹林、雨点堕瓦、迸泉飞洒、野鹿奔鸣来表述高亢激昂的旋律。而侧面烘托有四郊秋叶、深山妖精等,更神妙地突出了董大琴声的美妙。全诗想象丰富,使人们对于美妙而又不易捕捉的琴声能获得更具体而深刻的感受。

听安万善吹觱篥歌[1]

李颀

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2]

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3]

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4]

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飚风中自来往。[5]

枯桑老柏寒飕飗,九雏鸣凤乱啾啾。[6]

龙吟虎啸一时发,万赖百泉相与秋。[7]

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8]

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9]

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10]

[注释][1]安万善,凉州胡人,生平不详。觱篥(bì lì):管乐器,管较粗短,上口按簧,发音柔和,管下端加一喇叭即成唢呐。[2]龟兹:古西域国名,在今新疆库车县,唐隶属安西都护府。[3]汉地:汉族所居之地。奇:奇妙。凉州:唐州名,今甘肃武威。唐代凉州音乐特别发达,天宝间乐曲和诗均有以《凉州》命名的。胡人:指安万善。[4]这两句写安万善吹的觱篥具有极大的感染力,许多人听了都叹息,至于远离家乡的人听了更是触动乡愁而纷纷掉泪。[5]世人:世俗之人。长飚:暴风,比喻乐声急骤。这两句说一般的人只会听而不会欣赏,它的声响如同暴风旋转,听众的情绪自然会随着它的变化而变化。[6]飕飗:指寒风,象声词,形容大风吹拂桑柏而发出的声响。九雏鸣凤:许多小凤凰在鸣叫。九,极言其多,非确数。啾啾:象声词,指雏凤细小的叫声。这句本自《古乐府》:“凤凰鸣啾啾,一母将九雏。”这两句说觱篥声一会儿像寒风吹刮枯桑和苍柏,一会儿又像雏凤在鸣叫。上句形容大声,下句形容细声。[7]一时:同时。万籁:自然界发出的各种声响。相与:彼此相交接。这两句说龙吟、虎啸、泉流和自然界一切声响所形成的气氛,都像到了秋天似的。[8]渔阳掺:鼓调名,音调悲壮。黄云:云色昏暗。这两句说忽然吹出《渔阳掺》那样的悲壮音调,空中的黄云也显得萧条,白日也变得暗淡了。[9]杨柳:双关语,一指古曲名,一指杨柳树。春:与上文“秋”对照。上林:古苑名,旧址在今陕西西安,汉武帝游赏的园囿。这两句说变换音调之后,又好像把人带进了春光明媚、鲜花盛开的上林苑似的。[10]岁夜:阴历除夕之夜。高堂:高大的堂屋。列:陈设。明烛:明亮的烛光。这两句说明演奏觱篥的时间和场合,演奏就是在除夕的筵席之上。

[简析]这是李硕又一首描写音乐的著名诗作。全诗共分三部分:前六句介绍觱篥传入汉族地区后,经过变化而更加新奇感人,反映了各族人民文化交流的历史;“世人”至“上林”句是全诗的主体,写觱篥吹奏出跌宕起伏、感人肺腑的曲调,以此来赞美安万善的高超音乐才华;最后两句说明演奏的时间和地点,并与第六句“远客思乡”照应,进一步烘托出觱篥引起人们伤感情绪的气氛。本诗与上首同样采用了大量的比喻,如用“长飚”比喻急促乐声,用“枯桑老柏”比喻苍劲乐声,用“九雏鸣凤”比喻嘈杂乐声,用“龙吟虎啸”比喻雄浑乐声,用“万赖百泉”比喻丰富复杂乐声,用“黄云萧条”和“上林繁花”分别比喻悲凄和明快的乐声。这些比喻语言流畅,用词贴切,是描写音乐的名篇佳作。

夜归鹿门歌[1]

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鱼梁渡头争渡喧。[2]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3]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4]

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自来去。[5]

[注释][1]鹿门:山名,在今湖北襄樊。孟浩然早期曾在此隐居。[2]昼已昏:天已昏暗,夜幕来临。鱼梁:沙洲名,在鹿门山东边的沔水中,离孟浩然隐居的地方很近。[3]随:沿着。向江村:向江边的村庄走去。[4]开烟树:指在月光的照耀之下,烟和树由朦胧不清而渐至清晰。庞公:汉末隐士庞德公,与诸葛亮、司马徽相友好,曾隐居鹿门。[5]岩扉:石门。松径:松林小径。幽人:隐士,这里指作者。自来去:自来自去,没有任何拘束。

[简析]这是诗人隐居时的作品,写夜归鹿门山回住处一路所见的情景。诗人采用白描的手法,把江村晚景清晰地展现在人们眼前:先写山村晚景,后写隐居地的幽静;以山村晚景突出山寺钟鸣和渡头喧叫,由此反衬鹿门的清静。然后又以“庞公栖隐”的典故来借喻诗人自己的清高情怀,表明自己也要像前辈隐居高人学习,不为俗务所累。全诗写景如画,寓情于景,结构严谨,是一首优秀的写景抒情诗。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1]

李白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2]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3]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4]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5]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6]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7]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8]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9]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10]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青苔没。[11]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12]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13]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14]

[注释][1]庐山:在今江西九江市南,相传周武王时有匡俗兄弟七人在此结庐居住,仙去庐存,故名庐山,亦称匡山、匡庐。谣:古代唱歌不用乐器伴奏叫谣,诗体的一种。卢虚舟:字幼真,范阳(今北京大兴区)人,唐肃宗时任殿中侍御史,曾与李白同游庐山。[2]楚狂人:指春秋时楚国隐士接舆。《高士传》载:“陆通,字接舆,楚昭王时见楚政无常,乃佯狂不仕,时人谓之楚狂。楚王遣使者往聘,通变名易姓,游诸名山,俗传以为仙去。”凤歌:《论语·微子》载:“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歌中以凤比孔子,劝孔子在世道衰败时不要从政,以免招致危险。这里是诗人自比,说我本来就是像楚狂接舆那样的人,不会像孔子那样为从政奔忙。[3]绿玉杖:神仙用的禳有绿玉的棍杖。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4]秀出:特别突出。南斗:宿星名,即二十八宿中斗宿六星,因在南方,故名。古人认为庐山是南斗分野,故云“南斗傍”。屏风九叠:庐山五老峰东北有九叠云屏,亦称屏风叠,庐山名胜之一。云锦张:指九叠云屏上面的彩云像锦缎般展开。影落明湖:庐山的影子倒映在鄱阳湖中。青黛:青黑色。[5]金阙:金阙岩,又名石门。《庐山记》载:“西南有石门似双阙,壁立千余仞,而瀑布流焉。”二峰:香炉峰和双剑峰。银河:瀑布。三石梁:《水经注·庐江水》引《寻阳记》:“庐山上有三石梁,长数十丈,广不盈尺,杳然无底。”王琦注云:“今三叠泉在九叠屏之左,水势三折而下,如银河之倒挂石梁。”[6]香炉瀑布遥相望:香炉峰瀑布与三石梁瀑布遥遥相望。回崖:曲折的山崖。沓嶂:重叠的山峰。凌苍苍:高出青天。[7]翠影:指香炉峰景色。吴天:庐山三国时属吴国,故云。[8]壮观:纵目远望。茫茫:广阔而看不清边际。[9]动风色:使风势和天色变化。白波九道:指长江流至浔阳(九江)分为九道。雪山:指江中掀起的白浪有如雪山。[10]这两句大意是说我特别喜欢写歌咏庐山的诗,我的游兴正是因庐山而发出的。这与前文“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照应。[11]石镜:庐山东南有圆石如镜。谢公:南朝诗人谢灵运,曾游庐山。这句说当年谢灵运走过的地方都被青苔遮住了。[12]还丹:道家烧丹成水银,又使水银还原成丹,故曰还丹。道家迷信服丹可以成仙,李白也曾深受其害。琴心三叠:道教修炼身心的术语。道家认为丹田有三,即眉间、心下、脐下。修道者练气功,心和则气静,使三丹田合一,叫“琴心三叠”。[13]玉京:道教称元始天尊的居处。[14]先期:预先约好。汗漫:传说中的神仙。九垓:九天之上。卢敖:战国时燕国人,秦始皇召为博士,后派他去求神仙,逃亡不返。太清:道家以玉清、上清、太清为三清,太清即天的最高处。这两句说,自己事先和神仙汗漫约好在九天之上相会,愿接卢敖同游太清。这里以卢敖比喻卢虚舟,用仙人比喻自己。《淮南子·道应训》载:卢敖游于北海,见一人正迎风起舞。卢敖想和他交谈,那人笑道:“吾与汗漫期于九垓之外,吾不可以久驻。”说罢举臂纵身跳入云中。这两句用语本此。

[简析]此诗是李白流放夜郎遇赦后,从江汉重返庐山游玩时所作。全诗从嘲笑孔子奔走求官入手,表明诗人对仕途的厌烦,希望从此寻仙求道,游览名山,寄情山水。接下来描写庐山的秀美和雄伟,这些景色都是庐山所特有的,诗人同时将自己的豪情逸兴融入这人间美景之中,使之成为全诗最精彩的部分。最后幻想在庐山遇见仙人,邀请友人一同来寻仙,以此来表达诗人对丑恶现实政治的鄙弃,但也从侧面表现了诗人因政治上的不得志所导致的消极思想。此诗想象丰富,很好地体现了李白的浪漫主义诗歌特色。

梦游天姥吟留别[1]

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2]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3]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4]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5]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6]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7]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8]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9]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10]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11]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12]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13]列缺霹雳,丘峦崩摧。[14]洞天石扉,訇然中开。[15]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16]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17]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18]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19]唯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20]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21]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岩间,须行即骑访名山。[2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23]

[注释][1]天姥(mǔ):山名,在今浙江新昌县东,相传因闻天姥歌声而得名,唐代以来就成为旅游名胜。吟:诗体名,是歌行体的一种。留别:指离开留诗赠别。[2]海客:往来于海上的人。瀛洲:传说东海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山。烟涛:烟雾波涛。微茫:形容海上烟雾波涛广阔无际、模糊不清的样子。信难求:确实难以找到。[3]越:今浙江一带。天姥山在唐朝属越洲。云霞明灭:指云雾霞光变幻,时隐时现。或可睹:有时可以看见。[4]连天:形容天姥山的高。向天横:形容天姥山的大。拔:超越,高出。五岳:我国五座名山,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掩:盖过。赤城:山名,在今浙江天台县北,因山土色赤,状似云霞而得名。[5]天台:山名,在今浙江天台县北,与天姥山相对。四万八千:夸张说法,以衬托天姥山。这两句说天台山虽然高达四万八千丈,但与天姥山相比还是很矮,好像倾倒在它的东南方一样。[6]因:由,凭借。之:这,代词,指越人关于天姥山情况的介绍。吴越:今江苏南部及浙江省一带。这里“吴越”作偏义复词,主要指“越”。镜湖:又名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市南,因水平如镜而得名。[7]剡溪:水名,在今浙江嵊州南,为曹娥江上游。李白原有“自爱名山入剡中”之愿。[8]谢公:谢灵运。他游天姥山时曾在剡溪投宿,有“暝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之诗。清猿啼:猿的啼声清凄。[9]著:同“着”,穿。谢公屐:据说是谢灵运特制的一种供专游山的木鞋,鞋底装有两个活动的木齿,上山时去其前齿,下山时去其后齿,使身体保持平衡。青云梯:比喻高峻陡峭的山路像攀登青天的梯子。谢灵运《登石门最高顶》诗云:“惜无同怀客,共登青云梯。”[10]半壁:半山腰,因山陡峭如壁,故云。海日:从海上升起的太阳。闻天鸡:听到天鸡高叫,指天亮。《述异记》:“东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则鸣,天下之鸡皆随之鸣。”[11]千岩万转:绕着千岩万岩转。路不定:指山路弯曲,方向不定。暝:天黑。[12]殷:震动,这里形容声音宏大。《诗经·召南》:“殷其雷,在南山之阳。”司马相如《上林赋》:“殷天地动。”栗:发抖。深林:茂密的森林。层巅:层层叠叠的山峰。[13]云青青:云层黑沉沉的样子,这里形容将要下雨时的黑云层。水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烟:水上的雾气。[14]列缺:闪电。霹雳:疾雷声。[15]洞天:道家称神仙的居处,意谓洞中别有天地。訇然:巨大的响声。[16]青冥:青色的天空。浩荡:广大的样子。底:边际。金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史记·封禅书》说海上三神山有黄金和白银造的宫阙。郭璞《游仙诗》:“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17]霓为衣兮风为马:把霓虹当衣穿,把风当马骑。云之君:云神。古时楚人称云神为“云中君”。这里泛指天上神仙。[18]瑟:古代弦乐器,多为二十五弦。鸾:古代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回车:回转车子,即拉着车子。列如麻:排列成像麻一样多。[19]魂悸魄动:心神动荡。魄,旧时指依附于人体的精神灵气,常与“魂”连用为“魂魄”。这里“魂悸”“魄动”连用,是加倍形容心神动荡的程度。恍:恍惚迷离、心神不定的样子。长嗟:长叹。[20]觉:醒。向来:原来,这里是刚才的意思,指梦游时。烟霞:指梦游中的奇丽仙境。[21]此:指天姥山梦境。东流水:比喻世间万事一去不复返。[22]君:指诗人在山东漫游时结交的朋友。白鹿:传说中仙人所骑的神兽。青岩:青色的岩石,指青山。须行即骑:等到游览时就骑上。[23]安能:岂能,哪能。摧眉折腰:低头弯腰,这里指卑躬屈膝地侍奉别人。权贵:指有权势的封建大官僚。开心颜:心胸愉快,脸露笑容。

[简析]本诗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共分三段:前八句写因为越人介绍天姥山的高大雄奇而对它热烈向往,为下面的梦游作好铺垫。第二段“我欲”三十句写梦游天姥的经过。诗人把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和景物描写交织在一起,极尽想象,一路光怪陆离,变幻莫测,写山景,描仙境,将梦境之奇幻描绘得淋漓尽致。末七句为第三部分,写梦醒后的感慨,是全诗的重点,表明了诗人的处世态度:“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天宝元年(742),李白得到唐玄宗征召入京的消息,满心欢喜,以为从此可以施展才华,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但进京之后,他不仅在政治上一筹莫展,而且遭到高力士等人的陷害,终于在天宝三年离京。次年,李白将由东鲁南游吴越,本诗便是他临行前向友人表白自己对权贵的愤慨心情而作。

由于政治上的失意,诗人感到平生抱负无法施展,内心苦闷也无法排遣,为了表示对封建权贵集团的鄙视和反抗,他只好经常借助对神仙世界的热烈追求来与丑恶黑暗的现实世界相比较,以表达自己的不屈精神和对自由的强烈渴望。在封建等级森严的时代,诗人敢于藐枧特权阶层,反抗封建权贵,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但另一方面,诗人的这种反抗往往同道家的求仙成道以及人生及时行乐联系在一起,如“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就是这种思想的反映。

本诗最主要的特色是运用了高度的夸张和惊人的想象。诗人为了达到夸张的目的,一开始便以虚无的瀛洲作为天姥的陪衬,突出天姥的神妙。接着又以极度夸张的手法描绘天姥的高度,使五岳、赤城、天台等名山与之相比都显得微不足道,这样就使得天姥的高大形象鲜明地展现在人们眼前。通过这种铺陈,诗人下面接着写梦游天姥的经过,这是从现实到梦境。在写梦境时,诗人仍然运用大胆的想象,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天姥梦境。最后又从梦境回到现实,点明全诗的主题,表明诗人对权贵的态度。本诗具有极高的艺术造诣,风、骚、骈、赋、散各体具备,运用自如,体现了诗人在艺术上的独创性。而且气韵流畅,情节曲折,随着诗人思想感情的变化,全诗12次换韵,平仄错落有致,调节了音律的快慢高度,使人读起来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此诗不论从艺术创作还是思想内容来看,均是唐诗中的精品佳作。

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1]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2]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3]

[注释][1]满店香:双关语,既指柳花香,又指美酒香。吴姬:吴地女子,这里指酒店侍女。金陵古代属吴国,故称。压酒:挤压酒糟舀出酒汁。[2]金陵子弟:指金陵地区的年轻人。欲行不行:欲行指要离开金陵的人,即李白自己;不行指来送行的人,即金陵子弟。尽觞:干杯。[3]君:指金陵子弟。东流水:长江流向东海的水。别意:离别的情意。之:指“东流水”。

[简析]这是李白在漫游时,于春天离开金陵赠给年轻友人的诗。诗中描写了一幅热烈欢快的送行场面:满庭美酒飘香,侍女含笑劝酒,送者和行者畅饮干杯,充满了诗人和友人的深厚情谊。末两句设问“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不仅生动地表达了诗人与金陵子弟之间的离情别意,同时反映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浪漫主义精神,显得情深意长,大大增强了全诗的抒情效果和感染力,成为流传后世的佳句。南唐后主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正是本源于此。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1]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2]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3]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4]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5]

[注释][1]宣州:今安徽宣城。谢朓楼:南齐诗人谢朓在宣州任太守时修建的楼阁,亦称谢公楼或北楼。校书:官名,校书郎的简称,负责整理书籍,订正讹误。叔云:李白的族叔李云。李云曾任校书郎,故称“校书叔云”。[2]此:指“长风万里送秋雁”。酣高楼:在高楼畅饮。[3]蓬莱:传说中的海上仙山,相传仙府的幽经秘录均藏于此。东汉时中央校书处东观藏书极多,当时称东观为道家的蓬莱山。李云时任校书郎,故以蓬莱比李云。建安骨:建安是汉献帝年号,当时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诗风遒劲,世称“建安风骨”。这是称赞李云的文章有建安风骨。中间:指从东汉建安到唐朝之间。小谢:指谢朓。后人把他和谢灵运并称,谢灵运为“大谢”,谢朓为“小谢”。这里作者以谢朓自比。清发:清新秀发,指谢朓的作品。[4]俱怀逸兴:指李白自己和族叔李云同样怀有超逸的兴致。壮思:壮志。览:同“揽”,摘取。[5]散发:披散头发。古人一般束发,散发表示不受拘束。弄扁舟:泛游于江湖之上。扁舟,小船。

[简析]这是诗人在宣城(今属安徽)与李云相遇并同登谢朓楼时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诗借秋日饯别,抚今思昔,抒发壮志难酬的情怀。全诗一开始就直抒胸臆,将郁积在心中的愤懑倾吐而出,借饯别之机畅饮高楼。由于饯别地点在谢朓楼,诗人又联想到古人,遂谈古论今,将自己、李云和谢朓相比较,认为虽然都有“逸兴壮思”和“青天揽月”的雄伟抱负,但是难以实现理想,所以只能怅叹“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并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全诗气势奔放,构思新颖,比喻神奇,充满了激昂奋发的豪情,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1]

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2]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3]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4]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5]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6]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7]

[注释][1]走马川:地名,即今新疆车尔臣河。封大夫:封常清,时任北庭都护、伊西节度使和瀚海军使,驻军轮台,出师西征。此诗和下篇都是岑参送行之作。[2]君:泛称,乐府诗常用。雪海:地名,在今新疆别迭里山西北,以终年雨雪寒冷而著称。平沙莽莽:广阔无际的沙漠。[3]轮台:地名,唐朝时的轮台在天山以北乌鲁木齐一带,属北庭都护府管辖,封常清的军府当时驻于此。[4]匈奴:汉唐时期对北方部族的统称。这些游牧民族以骑兵为主,每到秋高马肥时,便进行掠夺。金山:即阿尔泰山。烟尘飞:指北方部族的骑兵正在出动。汉家:即“唐家”。为了避免直指,唐代诗人常以汉代唐,如白居易《长恨歌》:“汉王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大将:指封常清。[5]金甲:铠甲,作战时穿在身上防护用。相拨:相互撞击。[6]五花连钱:五花指毛色斑驳,连钱指马身上的斑纹。草檄:起草讨敌檄文。这三句形容天气极其寒冷。[7]虏骑:指敌方骑兵。古代泛称北方民族为虏。慑:恐惧。短兵:短兵刃,指刀剑之类。接:交战。车师:地名,在今新疆吐鲁番附近,当时是唐安西都护府治所。伫:等候,立待。献捷:报捷,告捷。古代作战胜利归来要举行献捷典礼。

[简析]此诗生动地描写了西北边塞极度寒冷的风光,用来表现唐朝将士为了维护边疆安定和祖国统一而不畏艰难险阻、勇猛杀敌的战斗精神和消灭敌人的必胜信念。诗人曾亲自到过边塞,对边塞风光和征战生活有深刻的感受,因此描写边塞战士的征战生活非常真切生动。诗人先是写走马川、轮台一带的险恶环境,接着写出征的情况和行军的艰苦,最后预祝战斗必胜。全诗句句用韵,三句一转,节奏明快,铿锵有力,富有艺术独创术,显示了诗人高超的写作技巧。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1]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2]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军屯在轮台北。[3]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4]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5]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6]

剑河风急云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7]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8]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9]

[注释][1]角:古代军中报时用的号角。旄头:昴星。古人认为昴星象征胡人,昴星落,象征胡兵必败。[2]羽书:即羽檄,军中使用的紧急文书,上插羽毛以示特急。渠黎:地名,在今轮台县东南。单于:匈奴君主的称号,这里指少数民族首领。[3]戍楼:守卫的哨楼。烟尘黑:指敌军前来进犯,尘土漫天飞扬。汉军:指唐军。[4]旄:节旄。形状像竹竿,两端各有节,类似竹节,用金属或竹子制成,用牦牛尾装饰在节的首端,古代使臣出使、大将出征,天子都赐旄节作为凭信。在唐代,节度使也赐以旄节,以专制军事。平明:天刚亮。吹笛:指吹奏乐曲送军队出征。[5]伐鼓:击鼓。阴山:在今内蒙古中部。这句说战鼓四起,就像雪海中涌起的波涛,三军声势浩大,齐声高呼,连很远的阴山也为之震动。[6]虏塞:敌军要塞。兵气:战争气氛。屯:聚集。[7]剑河:水名,在今新疆境内。沙口:地名,在今新疆境内。[8]亚相:指封常清。封常清为御史大夫,汉代御史大夫位列上卿,掌副丞相,故称“亚相”。勤王:为王事而勤劳,即为国出力,平定叛乱。静边尘:使边境安定下来。静,形容词作动词,使安静。[9]青史:历史。未发明纸之前,记事多用竹简,竹色青,故称。

[简析]此诗与上首属同一背景,可以参照合读,都是赞颂出征将士爱国主义精神的诗作。上首诗写夜半行军,而此首诗主要写白昼出师。全诗先写边疆羽书告急,敌军进犯,王师奉命出征;接着写大军出发时的雄壮军威,预示将战胜凯旋;然后又想象战争的激烈和残酷,以至于白骨遍野。通过这些描述,最后突出全诗的主题,赞扬封常清率领广大将士,不畏艰辛,为国靖边,必将名垂青史。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2]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3]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4]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5]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6]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7]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8]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9]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10]

[注释][1]判官:官名,唐代节度使的僚属。[2]卷地:卷地而来,极言风势之猛。白草:西北草原上的野草,入秋干枯变白。《汉书·西域传》载:“鄯国多白草。”胡天:指西北地区。胡,古代汉族对北方、西北各少数民族的通称。[3]梨花:形容雪花。梨花在春天开,色白似雪。[4]珠帘:用珠子装饰的帘。罗幕:用罗布制成的帐幕。狐裘不暖:狐皮袍特别保暖,以此来形容天气奇寒。锦衾:锦缎被子。[5]角弓:以兽角装饰的弓。不得控:拉不开,因为天太冷而使手冻僵。都护:镇守边疆的武将。这里的“将军”“都护”均泛指。著:同“着”,穿。[6]瀚海:大沙漠。阑干:纵横的样子,犹遍地。百丈冰:形容冰的厚度。愁云:阴云。惨淡:暗淡无光。凝:凝结,冻结。[7]中军:主帅亲自率领的军队,这里指主帅的营帐。饮:宴请。归客:指武判官。胡琴、琵琶、羌笛:都是指酒席前所奏的乐器,古人有奏乐劝酒的习俗。[8]辕门:军营门。古代野外行军,临时用两车辕木相向当门,后来称高级军部的大门为辕门。掣:拽动,牵引。冻不翻:因军旗被冻硬,虽有风掣却不能飘动翻滚。[9]天山:地名,在今新疆中部。[10]山回路转:指山路曲折难行。回、转,弯曲的意思。

[简析]这是一首雪天送别友人的边塞诗。全诗咏雪与送别兼顾,而又以白雪为中心,雪景贯穿全诗首尾。诗人以奇绝瑰丽的西北雪景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壮阔的送别场面,行者和送行者都毫无离别的伤感,而是置酒畅饮,席前奏乐,展现了军中送别的豪迈气概,突出了尚武的英雄本色。诗人对西北雪景的精心刻画,也体现了他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及讴歌。诗的末尾点明题意,含意深远,饶有韵致,是我国诗歌史上的咏雪名篇。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1]

杜甫

国初已来画鞍马,神妙独数江都王。[2]

将军得名三十载,人间又见真乘黄。[3]

曾貌先帝照夜白,龙池十日飞霹雳。[4]

内府殷红玛瑙盘,婕妤传诏才人索。[5]

盘赐将军拜舞归,轻纨细绮相追飞。[6]

贵戚权门得笔迹,始觉屏障生光辉。[7]

昔日太宗拳毛,近时郭家狮子花。[8]

今之新图有二马,复令识者久叹嗟,[9]

此皆战骑一敌万,缟素漠漠开风沙。[10]

其余七匹亦殊绝,迥若寒空动烟雪。[11]

霜蹄蹴踏长楸间,马官厮养森成列。[12]

可怜九马争神骏,顾视清高气深稳。[13]

借问苦心爱者谁?后有韦讽前支遁。[14]

忆昔巡幸新丰宫,翠华拂天来向东。[15]

腾骧磊落三万匹,皆与此图筋骨同。[16]

自从献宝朝河宗,无复射蛟江水中。[17]

君不见金粟堆前松柏里,龙媒去尽鸟呼风![18]

[注释][1]韦讽:四川成都人,时任阆中录事参军,家藏曹霸画马图。曹将军: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善画马,官至左武卫大将军。[2]国初:指唐朝开国之初。江都王:唐太宗的侄子李绪,善书画,画鞍马最擅长。[3]得名:出名。乘黄:传说中的神马。这句是称赞曹霸画笔之妙,以至于夺真,妙到无以复加的地步。[4]貌:名词动用,描绘。先帝:指唐玄宗李隆基。照夜白:唐玄宗的马名。龙池:在唐宫内,相传池中常有云气,有人看见黄龙出现,故称。飞霹雳:指池龙随雷飞起。这两句说玄宗曾命曹霸给照夜白画像,由于他的画逼真,所以感动龙池中的龙随着风雷而飞舞。[5]内府:皇室内库。殷(yān)红:中国传统色彩名称,指鲜红色还带着黑。玛瑙盘:用宝石制成的盘。婕妤:汉代设置的宫中女官名,帝王妃嫔的称号。才人:宫中女官,兼为嫔御。这两句说玄宗见照夜白的像画得逼真,命令把内府藏的玛瑙盘赏给曹霸,于是婕妤传达玄宗的命令,让才人去内府取盘。《百官志》载:“内官有婕妤九人,正三品;才人七人,正四品。”所以说“婕妤传诏才人索”。[6]轻纨细绮:精美的丝织品。[7]笔迹:指曹霸的画。始觉:这才觉得。屏障:用来遮蔽的东西,如屏风之类。这四句说,自从曹霸得到玄宗赏赐玛瑙盘,拜舞而归之后,许多皇戚权贵都争相请曹霸画画,以得到他的笔迹而感到荣幸。[8]拳毛(guā):唐太宗骏马名。郭家:指郭子仪。狮子花:代宗骏马名。吐蕃溃败,副元帅郭子仪收复京都长安之后,代宗还宫,将御马九花虬(即狮子花)和紫玉鞭辔赐给郭子仪。[9]二马:即拳毛和狮子花。识者:指有鉴赏画马能力的人。久叹嗟:长久地赞叹。[10]此:指拳毛和狮子花两匹骏马。缟素:白色画绢。漠漠:布列的样子。开风沙:形容画中的马驰骋迅疾。这两句说两匹战马分别参加过唐太宗开国和唐代宗平定吐蕃之乱的战争,都是以一敌万的骏马,曹霸将它们画在白绢上,展开一看,似见骏马在风沙中迅疾驰骋。[11]殊绝:异常绝妙。迥若:远远望去很像。动烟雪:指画中青马如烟,白马似雪。这两句说其余七匹骏马也画得异常绝妙,远远看去就像寒空中飘舞的烟雪。[12]霜蹄:指马蹄。长楸间:大道上。古人往往种楸树于道旁。森成列:森然排成行列,言马匹极多。[13]可怜:可爱。神骏:神奇雄骏。顾视清高:指马昂首的神情。气深稳:气势稳重。这两句写曹霸画的九匹马都竞相展现神奇英姿,一顾一视都显得清朗高健,又气势稳重。[14]支遁:东晋名僧,字道林,爱养马。这两句说苦心爱马的人是谁?前有古代的支遁,后有当朝的韦讽。韦讽爱马画,支遁爱真马,说明曹霸画的马与真马无异。[15]新丰宫:指华清宫。翠华:用翠鸟羽毛装饰的旗帜,帝王仪仗之一。这里指皇帝的车驾。[16]腾骧:跳跃奔驰。磊落:指马的仪容俊伟。筋骨:指筋骨硬挺。[17]献宝朝河宗:《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西征,河伯曾献宝献图,周穆王回来后即卒。这里指唐玄宗去世。无复句:汉武帝射蛟江中,这里指游幸。全句言唐玄宗不再游幸。[18]金粟堆:玄宗葬于今陕西蒲城县金粟山,号称泰陵。这里指玄宗陵墓。龙媒:龙的属类,此指骏马。《汉书·乐志》:“天马来兮,龙之媒。”后人称良马为龙媒。这两句是叹惜玄宗一死,龙媒骏马再也看不到了。

[简析]这是杜甫在韦讽家观曹霸画马图有感而作的诗。当时诗人正流寓蜀地,唐朝国势日衰,战乱纷纷,诗人有幸欣赏到曹霸的名画,“身历兴衰,感时抚事,唯其腹中有泪,是以言中有物”(浦起龙《读杜心解》),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一片苦心。全诗共分四部分:“国初”四句写曹霸画马而得名;“曾貌”八句追叙曹霸应诏画马而获得的殊荣;“昔日”十四句进入正题,描述曹霸的《九马图》;末八句抒发诗人观马而产生的感慨。本诗正面是咏曹霸的《九马图》,却从他画的“先帝照夜白”说起,为篇末悼念唐玄宗作伏笔。当介绍九马时,又先突出太宗、代宗的拳毛和狮子花,然后才说另七匹马,再将九匹合叙成九马图。至此,《九马图》吟咏结束,但诗人又突然将其与玄宗的“腾骧磊落三万匹”联系起来,从而由画马说到真马,又由真马联想到当年玄宗游幸的盛况,波澜起伏,极尽变幻,尤其最后两句,将国家的昔盛今衰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人读了不禁产生悲伤之感。关于此诗的结构,清人杨伦在《杜诗镜铨》中特别指出:“尤须玩其结构之妙,将江都王衬出曹霸,又将支遁衬出韦讽,便增两人多少身分。本画九马,先从照夜白说来,详其宠赐之出;本结九马,却想到三万匹去,不胜龙媒之悲,前后波澜亦阔。中叙九马,先将拳毛、狮子二马拈出另叙,次及七马,然后将九马并说,妙在一气浑雄,不了着迹,真属画工之笔。”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1]

杜甫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2]

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3]

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4]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5]

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薰殿。[6]

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7]

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8]

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9]

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10]

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11]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12]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13]

玉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14]

至尊含笑催赐金,圉人太仆皆惆怅。[15]

弟子韩幹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16]

幹唯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17]

将军画善盖有神,必逢佳士亦写真。[18]

即今飘泊干戈际,屡貌寻常行路人。[19]

途穷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20]

但看古来盛名下,终日坎壈缠其身。[21]

[注释][1]丹青:绘画用的颜料,后来借指绘画。引:乐府诗的一种。[2]魏武:魏武帝的省称,即曹操。庶:庶人,平民。清门:寒门。曹霸在玄宗天宝末年因罪被削籍为庶人,故称。[3]英雄割据:指曹操平定中原,建立三分割据的伟业。虽已矣: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了。文采风流:指曹操的文学才能。今尚存:指曹霸能继承祖先在文学艺术上的才华和造诣。这是对曹霸的赞扬。[4]书:书法。卫夫人:名铄,字茂漪,李矩之妻,工隶书,晋代著名女书法家,王羲之曾向她学习书法。但恨:只是遗憾。无过:不能超过。王右军:即王羲之。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故称。[5]这两句说曹霸专心绘画,不知老之将至,不贪图富贵名利。语出《论语·述而》:“不义而富者贵,于我如浮云。”[6]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常引见:经常由内臣带领去见皇帝。引见,专用于朝见皇帝。承恩:承蒙皇恩。南薰殿:长安南内兴庆宫的内殿。[7]凌烟功臣:唐太宗贞观年间,在凌烟阁给功臣24人画像。少颜色:指旧迹将灭,颜色暗淡。开生面:有了新面目、新形象。这两句说贞观年间在凌烟阁画的功臣像到开元时已颜色暗淡,玄宗命曹霸重画,使画像别开生面。[8]进贤冠:古代儒生戴的帽子,唐代成为文官礼帽。大羽箭:唐太宗特制的大竿长箭。前句写阁上文臣,下句写武将。[9]褒公:褒国公段志玄。鄂公:鄂国公尉迟敬德。两人都是武将。飒爽:英武飞动的样子。[10]先帝:指唐玄宗。玉花骢:唐玄宗所骑骏马名。如山:指画师像山一样多。貌:描绘,描摹。名词作动词。不同:和玉花骢的神态不一样。这句说许多画师给玄宗画玉花骢,但都画得不像。[11]赤墀:宫殿中红色台阶。迥:昂首卓立。闾阖:神话中的天门,这里代指宫门。生长风:形容玉花骢站立之处好像立刻起了风一样,形容马昂首挺立的英姿。[12]诏谓:皇帝下命令。将军:指曹霸。拂:打开,展开。绢素:画绢。意匠:用意如匠人的构思,故云。惨淡经营:苦心布局。这两句说皇帝下诏命曹霸给玉花璁绘画,曹霸独具匠心苦心构思。[13]斯须:一会儿。九重:天子有九门,即宫门九重,此泛指宫殿。真龙:骏马。一洗:一扫。这两句说曹霸画的神马一出,历代常见的马就好像不存在了,极言曹霸的画属于前所未有的杰作。[14]玉花:指画中的玉花骢。御榻:皇帝睡的床,这里指宫殿。榻上庭前:分别代指宫殿上画的玉花骢和台阶下真的玉花骢。屹相向:屹立相对。这两句说曹霸画的马和庭中的真马一模一样,难分真假。[15]至尊:皇帝。圉(yǔ)人:掌管养马的官。太仆:掌管皇帝车马的官。惆怅:这里是惊讶赞叹的意思。这句说掌管车马的官吏见画的马竟然比真马还要有神采,因此惊讶赞叹不已。[16]韩幹:当时有名的画家,善画马。入室:语出《论语·先进》:“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后来将得到老师真传称为“入室弟子”。穷殊相:穷尽各种形态。[17]骅骝:千里马名。这两句说韩幹画马只画其形而不能传其神,把马画得过于肥大,因而丧失了英气。[18]盖有神:大概有神相助。必:倘若。佳士:品行优良的人。写真:指替人画像。[19]飘泊干戈际:指在安史之乱中到处奔走,不得安定。这句说曹霸为了谋生,不得不为普通路人画像。[20]途穷:处境艰难。俗眼白:俗人的白眼相视。白眼,指不以正眼看人,是对人的轻视。[21]坎壈(lǎn):遭遇不顺,穷困失意。

[简析]这首诗是杜甫在广德二年(764)于成都遇到曹霸时所作。此诗虽然也是赞扬曹霸,但主要是写他的一生,不同于上首写曹霸的画。全诗可分为五段:“将军”八句介绍曹霸的家世和他对绘画的酷爱;“开元”八句写曹霸善写真,曾奉诏画功臣像;“先帝”八句写曹霸奉诏画马;“玉花”八句写曹霸因画艺超群而获得无与伦比的赏赐;末八句则写曹霸晚年的遭遇,与第二、三、四段曹霸昔日的恩宠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曹霸晚年不幸的同情。由于此诗用语精炼,记叙、议论和抒情浑然融为一体,因此清人张惕庵对其评价甚高:“此太史公列传也。多少事实,多少议论,多少顿挫,俱在尺幅中。章法跌宕纵横,如神龙在霄,变化不可方物。”

寄韩谏议注[1]

杜甫

今我不乐思岳阳,身欲奋飞病在床。[2]

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3]

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4]

玉京群帝集北斗,或骑麒麟翳凤凰。[5]

芙蓉旌旗烟雾落,影动倒景摇潇湘。[6]

星宫之君醉琼浆,羽人稀少不在旁。[7]

似闻昨者赤松子,恐是汉代韩张良。[8]

昔随刘氏定长安,帷幄未改神惨伤。[9]

国家成败吾岂敢,色难腥腐餐枫香。[10]

周南留滞古所惜,南极老人应寿昌。[11]

美人胡为隔秋水,焉得置之贡玉堂?[12]

[注释][1]韩谏议注:谏议,官名,即谏议大夫。韩注,生平不详。[2]岳阳:地名,今湖南岳阳县。奋飞:本自《诗经·邶风·柏舟》:“静言思之,不能奋飞。”这两句说,今天我心中愁闷,思念在岳阳的韩注,但是因卧病在床而不能去看望他。[3]美人:《楚辞》常用美人比喻君子,这里指韩注。娟娟:美好的样子。这句本自《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所以后人凡想念远方的人都用“隔秋水”以表达心意。濯足:语出《楚辞·渔父》:“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写渔父蔑世弃俗的清高情怀。洞庭:地名,在今湖南北部。八荒:八方荒远之地。这两句说韩注是品德美好的君子,情愿远离世俗隐居洞庭。[4]鸿飞冥冥:扬雄《法言·问明》:“鸿飞冥冥,弋人何篡焉?”鸿,比喻贤者;冥冥:指高远的天空,此指贤者远避祸端。雨(yù)霜:下霜。雨,作动词,降下。这两句写深秋景色,与前文“隔秋水”照应。[5]玉京:道教称天帝所居之处,这里指帝京。群帝:众天神,这里指当时的王公和群臣。北斗:星名,古人认为北斗七星是人君之像,号令之主。麒麟、凤凰:都是仙人的坐骑。翳:遮蔽,这里指骑于凤上,和前面“骑”相通。这两句说众神聚集在玉京的天帝周围,比喻群臣围绕在皇帝周围,有如登仙似的。这实际上是杜甫对群臣的讥讽和嘲笑。[6]芙蓉旌旗:指旌旗上有芙蓉(荷花)的纹彩。烟雾落:指旌旗在烟雾中起落。倒景:指玉京群仙在天宫中活动的影子所形成的倒景。摇:荡漾。潇湘:水名,在今湖南,潇水流入湘水,再注入洞庭湖。[7]星宫之君:仙人,这里指受恩宠的近臣。醉琼浆:酣饮美酒。羽人:穿着羽衣的仙人,即飞仙,此指韩注。这是说韩注已去位,皇帝身边没有贤臣。[8]赤松子:传说中仙人名。汉代韩张良:张良,原来是韩国贵族,被秦灭国之后,变姓埋名,辅汉高祖刘邦定天下,后传说从赤松子游。这里以张良身世隐指韩注,下两句相同。[9]定长安:张良辅刘邦定天下之后建都长安,暗指韩注也曾助肃宗平定长安。帷幄未改:指韩注运筹帷幄之谋仍在。帷幄,军帐;运筹帷幄,在后方决定作战策略。神惨伤:指肃宗死代宗立,谋略不被重用,因而内心忧伤。[10]成败吾岂敢:指韩注对国家安危不敢忘怀。色难:为难之色。腥腐:臭肉。餐执香:道家用枫香和丹药而服,故云。餐,吃。这两句说韩注虽不敢忘记国家安危,但厌恶浊世而思洁身引退。[11]周南留滞:指司马谈困居洛阳事。《史记·太史公自序》:“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指司马谈)留滞周南(洛阳),不得与从事。”本句即用此意。古所惜:为古人所可惜。南极老人:星名,又称老人星。据传此星天下太平才会出现,主管“寿昌”。应寿昌:希望天下太平,百姓寿昌。这里以司马谈和南极老人比喻韩注。这两句以司马谈困居洛阳比喻韩注困居岳阳,得不到皇帝的重用,实在非常可惜,韩注现在应该出来辅佐皇帝,使天下太平。[12]美人:指韩注。胡为:为什么。焉得:安得,怎么能。之:代指韩注。玉堂:宫殿,这里指朝廷。这两句说像韩注这样的贤才不应被秋水阻隔,而应在朝廷出谋划策。

[简析]此诗是大历二年(767)杜甫在夔州时所作。韩注在安史之乱时曾替皇室出力,随肃宗定长安立下大功,但是后来遭排挤而隐居岳阳。此时杜甫也因上疏救房琯,被贬官寓居西南,但仍关心时政。韩注与杜甫有旧谊,他的遭遇使诗人深感惋惜,因而诗人除了惋惜之外,更希望朝廷能重新起用韩注这样有才能的人,为国家的安定贡献力量。全诗巧用比喻,构思奇妙,写得宛如仙境,令人称叹。尤其结尾二句,在结构上与前面首尾相呼应,使诗的主题立刻突显,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深厚感情。

古柏行

杜甫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1]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2]

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3]

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4]

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宫。[5]

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户牖空。[6]

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7]

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8]

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丘山重。[9]

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剪伐谁能送。[10]

苦心岂免容蝼蚊,香叶终经宿鸾凤。[11]

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12]

[注释][1]孔明庙:指夔州的诸葛亮庙。诸葛亮,字孔明,辅佐刘备建立蜀国,封武乡侯,简称武侯。柯:树枝。这句形容柏树的古老。[2]霜皮溜雨:指树皮白色而润泽,雨落到上面就滑走了。围:一抱为一围。黛:青黑色。参天:高悬或高耸于天。这两句形容古柏的高大。[3]君臣:指刘备和诸葛亮。与时际会:与时遇合,显赫于世。这两句说诸葛亮辅佐刘备建立蜀国,人民立庙怀念他,连庙前的柏树也得到爱护。[4]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在今四川巫山县。雪山:在今四川松潘县南,为岷山主峰,终年积雪,故名。这里指岷山。雪山在夔州之西,巫峡在夔州之东。这两句说东面巫山云来而古柏之气与它相接,西面雪山月出而古柏之寒与它相通。极力形容古柏的高大,近接东面的巫峡,远通西面的雪山。[5]忆昨:回忆以前。杜甫去年离成都来夔州,故云。锦亭:成都有锦江,杜甫住在成都草堂时,曾在江上建亭,故名锦亭。先主:指刘备。閟(bì)宫:祠庙。成都刘备庙和诸葛亮庙连在一起,先主庙西院武侯庙,故云“同閟宫”。閟,深闭;宫,庙。[6]崔嵬:高大的样子。郊原:城郊的原野。古:古韵,古致。窈窕:幽深的样子。丹青:指武侯庙内的漆绘。户牖空:指庙内空虚。牖,窗户。以上四句是因夔州武侯庙前的古柏而联想到成都武侯庙前的古柏,下面又回到夔州武侯庙前的古柏。[7]落落:卓立不群的样子。盘踞:形容古柏如龙盘虎踞。虽得地:虽然得到庙前之地。冥冥:高空。孤高:独特地高,与前面“参天二千尺”照应。这两句说夔州庙前的古柏虽龙盘虎踞,但它在高山之上,故经常受到烈风的吹刮。[8]扶持:救护。原因:原来是因为。造化:天地。这两句说夔州古柏之所以不被烈风吹倒,正是因为得到神灵的救护,它的正直参天也正是自然造化之功。[9]倾:倒塌。隋代王通《文中子·事君篇》载:“大厦之倾,非一木所支也。”这句反用其意,说像古柏这样的大木可以支撑大厦不倒。万牛回首:这是说古柏重如丘山,万牛也拉它不动而回头观望。[10]不露文章:指古柏不显露文采,比喻古柏不同流俗,不以花叶之美自炫。“未辞”句含意是,古柏虽然向来“为人爱惜”而不被砍伐,但它本身却希望能为人所用而不辞砍伐之苦,今后谁能重视它把它选去做廊庙的栋梁呢?[11]苦心:柏心味苦,故云。容:藏。香叶:柏叶气香,故云。宿:居住。这两句说,柏树心虽苦,仍不免受到蚂蚁的蛀蚀;而柏叶气香,最终能得到凤凰的喜爱。[12]幽人:幽居之人,指隐士。这两句说志士幽人都不要怨恨,因为“材大难用”自古如此。

[简析]这首诗作于大历元年(766),当时杜甫正在夔州。全诗可以分为三段:前八句歌咏夔州古柏;中间八句先咏成都武侯祠前的古怕,以为陪衬,再回到夔州古柏上来;末八句借夔州古怕的“材大难用”来抒发诗人内心的感慨。此诗虽咏古柏,实际上也是诗人对自己及其他怀才不遇的幽人志士遭遇的慨叹,诗人是以古柏喻人,借此表达对朝廷不重用贤才的不满和愤懑。全诗借物抒情,寓意深远,具有极高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