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受人欢迎的交际原则

第一章 赢得人心的社交形象——20几岁学会完美地展示自我

对年轻人来说,社会是一个高深的学府,这个学府不像学校,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年轻人以后的工作和事业、交往和生活。作为刚成人的年轻人,要想让以后的社交更加成熟,首先应该为自巳打造一个良好的社交形象。因为形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他人对我们印象的好坏,并会影响日后对方和我们的交往。

良好的形象助你赢得他人的好感

个人形象的好坏往往决定一个人社交的成功与否。20几岁的我们即将步入社会,甚至有的已经步入了社会,独立闯荡。要想让我们的社交有个好的开端,首先应该树立一个良好的个人形象。

我们中的很多人可能对此有疑问,个人形象真的有那么重要吗?想想那些和我们初次见面的人,他的形象会不会影响我们的判断?一个衣着得体、谈吐文雅的人和一个邋里邋遢、满嘴脏话的人,哪个更能唤起我们的好感?结论是毋庸置疑的。虽然人们经常说,人不可貌相,但是人与人在打交道时,尤其是初次见面时,只能从对方的外貌、打扮、谈吐上对其身份、职业进行大体的判断。

所以,要想让以后的人际交往更顺利,首先要塑造好自己的个人形象。良好的个人形象不仅仅是穿着的得体、打扮的适当等这些外在的方面,还包括我们内在的文化素养以及文雅的举止。因此,要想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我们需要做到内外兼修。那么,作为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应该如何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呢?

穿衣打扮要得体:20几岁的年轻人大部分还处在上学阶段,所以穿衣打扮要符合学生身份。穿衣要干净整洁,尺码合身,颜色风格相协调。身为在校学生,不能打扮得太过前卫,也不能太过随便,应该恰到好处。20几岁的少女参与社交活动时,应该适当地化妆,但是身为学生的少女,化妆时一定不能太过,略施粉黛的效果比浓妆艳抹更容易让人接受。进入职场后,很多公司要求女孩子必须化妆,化妆既是对自己形象的保持,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

言谈举止要大方:无论年轻人是身在学校还是社会,少不了要和别人打交道。不管是和什么样的人交往,最重要的就是举止大方。举止大方的人,别人才容易亲近你;举止大方的人,别人才愿意继续与你交往。一个人如果总是喜欢斤斤计较,总是喜欢占别人的小便宜,他的自私自利很容易伤害到其他人的利益。一个宽容大方的人很容易被人接纳,一个斤斤计较的人很容易被人排斥。基于这个道理,我们现在就应该树立起宽容大方的个人形象。

说话办事和自己的身份、地位相匹配:作为青年人的我们,应该有个和我们年龄相符的心理,所以无论说话、做事还是思考问题,都不能再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而是应该符合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太幼稚,显得做作;太成熟,显得老成。只有符合身份、地位的谈话、做事才能彰显个人的成熟和气度。也只有在这个基础上的人际交往,才会让别人觉得舒服,并有继续交往下去的愿望。

良好的个人形象,是我们青年人进入社会、和他人进行交往的前提,一个形象不好的人,不可能赢得他人的喜欢和支持,不可能建立起强大而结实的人脉网,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不是一件不屑一顾、不值得花费时间和精力的琐碎小事,而是一件关系到我们未来的大事。一个不经意的细节,可能会让我们功亏一篑;一句有失身份的话语,可能会伤害到别人。所以,虽然我们现在尚年轻,心理还不是很成熟,但是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同样是我们应该做的。良好的个人形象,不仅可以展现我们的个人魅力,还可以引领我们走向人生的辉煌。

如果现在的你,还不知道怎么打造适合自己的良好的个人形象,可以咨询老师,可以请教同学,可以询问父母。当找到自己应该塑造的良好形象时,再不断地努力,终有一天,你会以一个完美的个人形象出现在人生的舞台上,终会实现人生的飞跃,实现自我的价值。

诚实守信是广泛交友的通行证

一个人立身处世,首先应具有的品德就是诚实守信。古人很早以前就告诉我们人无信不立,年轻人在踏入社会以后,首先应该树立起诚实守信的形象。只有讲诚信,才能交到更多的朋友;也只有讲诚信,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诚信是我们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应当具备的品质。一个人是不是讲诚信与这个人的年龄、受教育程度无关,它直接反映出的是这个人的品德问题。古代的人们非常看重自己的诚信,我们熟知的那些经典语句就是最好的反映,“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民无信者,行不果”“民无信不立”等关于诚信的古代名言,就是当时有志之士严格要求自己讲诚信的准则。

现代社会同样要求人们讲诚信。诚信不仅是我们进入社会、造福国家的保障,也是我们广交好友的通行证。没有人喜欢自己的朋友是个不讲诚信、不守诺言的人。不讲诚信的人始终在围着自己的利益转,在他们的世界里,朋友同样是可以坑害的人。除了自己,其他人都是不能信的,时间一久,有谁愿意和这种时时想着算计他人的人交朋友呢?

诚信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它指导着我们的行为方向。它要求我们能够以知行合一的态度对待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所以我们一定要从小就养成诚实守信的好品质,督促自己做个诚实守信的人。

历史上的很多仁人志士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将诚实守信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他们也因此得到了朋友的赏识和称赞,这样的佳话至今流传不息。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许多人都喜欢和他交朋友,因为季布非常讲诚信,当时的社会上曾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后来,季布由于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季布旧日的朋友根本就不受重金所惑,他们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季布,使他免遭灾祸。在这帮朋友的帮助下,季布平安渡过了这一劫。

一个人诚实守信,自然就会有很多人愿意和他交往,也自然就会得道多助,能够得到大家的支持和爱护。相反,如果一个人整天就知道围着自己的利益转,经常贪图小便宜,时间一久,自然就会失信于人。长此以往,虽然他得到了很多的小实惠,但是他的名誉却因此而毁了。一旦失信于朋友,就算这个人再优秀,也不会再有人和他交往,因为他已经将自己最珍贵的品德丢失了。

年轻人正站在人生的岔路口上,如果让眼前的利益蒙蔽了双眼,就会做出错误的选择。很多年轻人在这个岔路口只看到了名利的辉煌,只看到了权力的耀眼,他们看不到自己以后的形单影只,看不到自己以后的人生凄凉。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朋友都不讲诚信,试想一下,他能对陌生人讲诚信?他能对只有一面之缘的人讲诚信?甚至是对和他有利益瓜葛的人讲诚信?这真的是天方夜谭。

朋友是一个人孤苦伶仃时的依靠,是一个人身处困难时的援助者,是一个人艰难打拼时的伙伴。朋友对自己的帮助,往往是不求回报的。我们年轻人现在正处在人生的关键时刻,此刻结交的朋友,往往是一辈子的朋友,因为彼此没有利益的干涉,没有权力的争夺,没有金钱的笼络,彼此之间的友谊是最纯洁、最纯真的,如果此时因为我们的不讲诚信,让朋友远离而去,等到我们备感孤独的时候,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诚实守信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是一个人广交好友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一个人以后能够幸福生活的根本保障。我们现在即将进入社会,未来的一切都等待着我们去开创,不管是工作也好,还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也罢,都是以诚信为基础的。没有诚信,不管拥有多么耀眼的成就,终会是海市蜃楼,只有诚实守信,我们才能一步步地走向成功。

举止得体让人乐于亲近

人的举止是一种无声语言,举止得体是一个人有涵养的直接彰显,同时也是让人接近的前提。

所谓举止得体就是人们在不同的场合下,语言、动作以至表情都恰如其分。具体地说,就是在某种特定的场合,和某个人说某件事,我们的语言最得体,我们的动作最恰当。说出的话、做出的动作、呈现的表情,既能合乎场合的需要,也能合乎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需要。

不管未来的我们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接触到什么样的人,我们举止的得体与否直接影响到对方是不是想和我们继续交往下去。举止的得体不仅可以反映出我们是不是注意自己的形象,也可以看出我们的礼仪是不是得体、到位。如何才能让我们的举止表现得更加得体呢?

首先,整洁讲卫生。不管是和什么样的人交往,我们首先要保证的是,面容整洁,头发整齐,牙齿洁净,口气清新,双手干净。所以,我们平时要养成勤洗手、勤剪指甲的习惯,衣服要干净整洁,勤洗澡、勤换衣服,避免身上有异味。

其次,动作要文明优雅。不要在人前做些不雅的动作,比如剔牙齿、抠鼻孔、挖耳屎、修指甲,甚至是搓泥垢,这些都是应该避开他人的行为,在人前做这样的动作,既不雅观,也不尊重对方;我们在说话的时候,应该注意不要让自己唾沫横飞,要和倾听者保持一定的距离;咳嗽或者打喷嚏的时候应该用手掩住自己的口鼻,不要喷在别人的身上;和人交谈的时候,不要吃有刺激味儿的食物,如葱、蒜、韭菜等。

外表整洁文明、动作文明优雅,仅仅是举止得体的一个小方面,得体的举止,更需要友善的言行、优雅的风度以及文明的语言,而这些都是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甚至是一个个表情中所体现出来的。所以,为了让我们的举止更加得体,我们就应该从细节做起,只要自己的态度正确,就算再琐碎的事情,一样可以体现出我们的修养和气度。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见到一些这样的人,他们动作粗鲁、态度生硬、语言狂放,总是以一副唯我独尊的态度对待身边的人,这样的人只知道自我满足,不会顾及其他人的感受,所以这样的人很容易得罪他身边的人,即使是对朋友也依然我行我素。这些人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举止,就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尊重他人,不知道顾及别人的感受,不知道该如何和别人更好地相处。他们没有朋友很正常,客户离去很自然,因为所有的举止都在向对方传递这样一个信息:这个人是没有修养的。试想,还有谁愿意和这样的人交往?

相比起这些举止不得体的人来说,有修养的、举止文明的人就是比较智慧的人了,他们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一个表情都会泄露自己心里的秘密,这样的人在和别人相处的时候,总会让人有种如沐春风的感觉。他们和蔼的态度,优雅的举止,总会让人心旷神怡。他们不会因为自己的地位、身份比朋友优越,就表现得咄咄逼人;不会因为自己的富有、名气就表现得高高在上。他们不会向别人炫耀自己,在生活中总是表现得非常谦虚谨慎,他们总是通过自己的行为而不是言语来表现内在的品行。所以,和这样的人交往,他们不会让你感受到身份卑微、地位低下,不会让你感受到拘谨不自在。正是因为得体的举止,所以,他们的人缘特别好。

年轻人刚刚进入社会,有很多的东西是要学习的,如果我们举止不得体,很容易被人拒之门外。文明得体的举止,不仅仅是我们展现自己形象和修养的一种方式,也是让别人接纳我们的最优渠道。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用文明得体的举止为自己树立好形象。

幽默风趣让你成为焦点

幽默风趣的人,往往能博得众人的欣赏和喜欢,因为他的幽默风趣很容易让人消除陌生感,消除彼此之间的隔阂。20几岁的年轻人,同样应该让自己具有一定的幽默感,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成为受别人欢迎的人。

幽默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中逐渐培养出来的。一个不懂幽默的人,往往会被人认为是单调、乏味、非常严肃、不好接近的;而一个懂得幽默的人,不管在什么场合,总能活跃气氛,让人们在哈哈一笑中愉快地进行沟通。

幽默风趣,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幽默具有感染力,它能融洽人们之间的关系,活跃社交气氛,利于人们之间的交流。一句幽默的话,一个风趣的小故事,往往能让疲劳的人笑逐颜开。

幽默不仅可以活跃气氛,幽默还能将教育、批评、不满包含其中,既能向对方提出不满,表达自己的意见,又能善意地批评对方,避免让对方尴尬。

一个顾客在饭店吃饭的时候,将米饭里面的沙子一个个堆在了桌子上,服务员很尴尬地问道:“净是沙子,是吗?”顾客说道:“不,也有米饭。”“也有米饭”既很直观地表示了顾客的不满,也对饭店的不周提出了批评。

幽默风趣还能用来自嘲。在一些正式的场合,经常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状况,直接承认自己的错误,很容易让当事人陷入尴尬的场面,而使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往往能让当事人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摆脱尴尬的处境。

一个节目主持人在上台的时候,突然跌倒了,所有的观众都在注视着她,只见她慢慢地爬起来,笑着对观众说道:“观众的热情实在是太高了,我情不自禁地为你们跌倒了。”一句话,令场下观众的掌声如潮水般响起。人们佩服主持人的聪明机智,更佩服她自嘲的勇气。

既然幽默风趣具有如此多的作用,那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该怎样让自己变得幽默风趣呢?

首先应该博学多识,长期积累,并不断训练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幽默风趣的人,往往学识都比较渊博,他们可以从点扩展到面,可以从一个方面的知识联想到其他方面的知识。年轻人正处于学习的大好时光,应该做的就是多读书、读好书,让自己的知识面变得更加宽广。还可以多和别人沟通交流,一来可以互通信息,二来可以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幽默风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就的,它需要我们有持久的毅力和必胜的决心。

其次要多收集一些幽默的例子,勤于思考,让这些例子烂熟于心。有些年轻人也想幽默地表达某件事,但是因为自己知道的少,所以不知道如何幽默地表达。为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我们平时应多读些幽默故事,从这些幽默的故事中汲取精华,当量变达到质变时,自然就会出口成章,这就是所谓的厚积薄发。

再次要乐观豁达、心胸开阔、善解人意。幽默的人往往会用幽默的语言和人交流,就算是面对一些不满的事,也不会大发雷霆,因为这样既让别人下不来台,也让自己失态。他之所以能用幽默化解,就是因为他有一颗善解人意的心,能体谅到别人的难处;有豁达的心胸,能容人之过。

虽然幽默风趣的谈话,能显示人的乐观机智,但不是所有的幽默都能化解尴尬、消除双方之间的紧张气氛,如果故意用幽默为自己的错误狡辩,无疑是在火上浇油,很容易激化双方之间的矛盾。

一个顾客去饭店吃饭,在汤里面竟然发现了只苍蝇,于是他将服务员叫过来,问道:“这里面怎么会有苍蝇呢?”服务员故意装作听不懂的样子,说道:“我想它是在游泳呢。”服务员曲解了顾客的意思,让顾客非常恼怒。

所以,我们在使用幽默的时候,应该让自己的幽默高雅得体,态度谦虚和善,而不是故意曲解对方的意思,忽视对方所表达的意见和不满。

幽默风趣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是我们展示自己才华的一种方式。恰当使用幽默法则,发挥幽默的功效,我们就可成为别人注目的焦点。

主动热情易于和他人打成一片

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如果和一个主动热情的人交往,这个人很容易博得我们的好感,我们也很愿意和他交朋友;而一个冷冰冰的、待人冷漠的人,我们情愿将他拒之门外。因为人们之间的感情是相互的,别人用什么样的态度对我们,我们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回馈对方。

刚成年的年轻人,在和别人交往的时候,要想让自己尽快融入对方的圈子中,让对方尽快地接受我们,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主动热情地对待对方。主动热情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很大,很多人之所以待人冷漠,就是因为他对其他人、其他事不感兴趣,因为不感兴趣,所以对方说的话,就会从他的世界自动屏蔽,以致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在与他说话的时候,他却表现出一副似听非听的神情。最后的结果是我们说的话,他根本就没有听进去,我们所做的动作,他根本就没有看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在和别人交往的时候,如果不想出现这样的情况,就应该学会待人主动热情。

主动热情的前提是兴趣:我们要想让自己尽快和陌生人打成一片,最重要的是表露出自己对对方的兴趣。对方在充满热情地和我们谈话,我们却表现出一副爱听不听的样子,就是再有热情的人,看见我们这副表情,也会心生怒火,中止谈话,而且这是对对方的不尊重。假如对方说的话的确是我们不感兴趣的,为了让谈话继续,我们可以有礼貌地转移话题,但是转移话题的时候也要顾及对方的感受,我们可以谨慎地说:“说到这个问题,我想到了另外一个和此事有关联的问题,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既能转移话题,也能不伤对方的面子。

主动热情的保障是善解人意:我们要想热情主动地对待身边的人,首先应该有一颗善解人意的心,倾听别人的倾诉,在别人的倾诉中,说出自己的感受。有时候,认真的倾听也是一种积极的反馈,能让对方更有交谈下去的愿望。很多人喜欢向别人倾诉,目的往往很单纯,仅仅是宣泄那些积压在心底的事,让自己的感情有个发泄的地方。如果我们有颗善解人意的心,就会在听别人讲述的时候,能够理解他的感受,能感受得到他的内心。而如果我们不善解人意,对方刚刚开始讲述,就不断打断他,甚至在他讲述的过程中批评他的做法或者是言论,这样的反馈只能引发你们之间的争吵,怎么可能会让他继续谈下去?

主动热情的基础是礼貌:主动热情地对待身边的人,还要注意礼貌问题,一个讲礼貌的人,很容易让别人对他产生好感。我们礼貌地对待对方,对方肯定也会礼貌地对待我们。同时还要坦诚,有些人为了让对方尽早地接纳自己,经常表现得很虚伪,虚伪的客气、虚伪的风度,以换得对方的好感,这种虚伪的礼貌光环往往会在以后的交往中逐渐褪去,他总有一天会露出本来的面目。所以,不管时间、地点、场合,我们热情对待他人时,一定要坦诚。

主动热情的关键是微笑:主动热情的人,往往是经常面带笑容的人,这不是因为他们心里有什么值得高兴的事,而是因为他们不喜欢将自己内心的情绪表露在面孔上。其他人是无辜的,没必要和自己承担一样的情感,尤其是悲伤。对待他人,我们同样应该有此意识,要想主动热情地对待别人,我们就要学会笑脸迎人,如果整天黑着一张脸,有谁愿意和我们接近呢?

最后,我们应该注意的是,虽然主动热情是好事,但是凡事都有度,热情同样如此,热情过度,也会让别人难以接受。热情过度容易弄巧成拙,热情不够又容易让人感受不到我们的诚意。所以,待人热情时,一定要拿捏好尺度。

希望进入社会的年轻人,都能热情主动地和他人打成一片。

克服缺点才能更好地展示自我

每个人都希望在社交场合中,将自己完美的一面展示出来。但是在社交场合,经常会有些意外情况的发生让人猝不及防。发生的事情,或许正好触犯到自己的雷区,如果发作出来,肯定会让自己颜面扫地,也会让别人束手无策。20几岁的年轻人血气方刚,经常会意气用事,如果在社交场合任由自己感情用事,肯定会损毁自己的形象。在社交场合我们应该如何克服缺点,尽情展现完美的自我呢?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克服我们身上的一些缺点,以下这些方法或许会对我们有所帮助。

(1)加强自制力:一个自制力强的人,往往很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喜怒不形于色。要想提高我们的自制力,就应该在生活中加强锻炼。如强迫自己每天做一件不喜欢干的苦差事,选择什么样的苦差事无所谓,关键是培养自己坚持的毅力,只要自己能坚持下来,就达到了目的。

(2)加强思想修养:人的自制力往往取决于人的思想,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人的思想素质比较高,具有崇高的思想境界,就不会为那些繁琐的小事而大伤脑筋、大动干戈,也不会在社交场合失态。加强思想修养,要求我们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时时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如果自己心情好,烦心事自然不会影响到自己。

(3)加强文化修养:一般来说,一个人优点的多少,往往是和这个人的文化修养相关的。文化修养高,就能更全面地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对于自身的一些缺点也能更好地认识和改正。

(4)稳定情绪:在社交场合,如果突然发生了让我们难以接受的事,应该采用合理的方法宣泄我们的情绪,或者是转移注意力,或者是换个环境,总之将自己即将爆发的情绪通过更温和的方式发泄出去或者是稳定下来,而不是大吵大闹,让自己失态。

(5)时时保持冷静的头脑:遇到任何事情,我们首先应该做的是,让自己迅速冷静下来,开动自己的大脑,排除外界的一切干扰,不让冲动的情感影响到我们的判断,客观地分析问题,想出最有效的应对办法。

(6)强化实践锻炼:我们要想克服自己的缺点,不仅应该多学习文化知识,增强思想修养,还应该多参加一些实践锻炼。既用知识来充实和武装自己的头脑,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通过实践锻炼,培养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充实知识,丰富经验,同时也提高了面对突发情况时的机智应对力。

(7)增强意志力:对于自己性格中的缺点,我们应该清楚明了,并不断改正,将它变为我们性格中的优良品质,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任务,这需要我们有顽强的意志和坚持不懈的决心。对于认准的事,我们应该有种义无反顾的精神,想方设法通过努力将其实现。对于自己不能达到的目标不要太苛求,就算我们会经历一些小失败,也不要动摇,不要让别人的议论左右了我们的意志。

(8)要强化自己的积极思维:对某些事,我们应该有所预见,比如在社交场合经常会出现什么样的意外情况,自己可以演练一遍,做好最坏的打算,朝最好的方向努力。当这种情况或者是类似情况出现时,就能及时、果断、准确地想出应对方法。

上面的这些方法比较宽泛,因为每个人身上的缺点都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从以上方法中选出适合自己的方法加以使用。

我们在生活中要想让自己表现得更加完美,就要找到自身的缺点,对症下药。如果对自己的缺点不是很明了,我们可以请教好友、老师或者是父母,让他们指出我们的不足。有时候他们提出的缺点往往是我们不曾发现的,他们的建议往往也是很有见地的。针对具体的缺点,再找出专门的应对策略,长时间坚持改正和完善,肯定会使我们在社交场合的表现更精彩。

和人交往,微笑先行

不管在什么场合,不管和什么人交往,一个人脸上的表情很容易影响到别人对他的印象。很多人不善于和别人打交道,总是以一副严肃的表情面对所有的人;在和人交往的时候,因为谨小慎微地行事,将自己的笑容丢到了九霄云外;还有很多人,不管心情如何,总是将自己的脸绷得紧紧的,将笑容紧紧地锁起来。他们不知道,微笑才是打开对方心门的钥匙。

年轻人已经开始和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如果我们总是一脸严肃地和别人打交道,虽然对方嘴上不说,但是心里肯定会不舒服:“我又不欠你什么东西,为什么总是摆出这样的一副表情给我看呢?”所以,为了让我们和别人的交往更愉快,为了让别人更愿意和我们进行接下来的交往,不要吝啬我们的微笑,从此刻开始,学会对他人绽放笑容。

微笑是社交场合最有吸引力和最富有价值的表情,恰如其分的微笑能消除人们之间的陌生感,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让彼此的约束感在微笑中消失。所以我们在和他人交往的时候,要想让交往更顺利,就应该注意让自己用微笑来面对所接触的人。

生活十之八九是不如意的,很多人经常在经历了不如意之后,忘记了微笑,面色深沉地向别人诉说着自己的不幸、悲伤。我们应该记住,自己不愉快,别人却没有义务为我们买单,尤其是和我们只有一面之缘的陌生人。因为我们不高兴,所以连带着别人也不高兴,这对对方来说,是不公平的。与其让别人跟着自己不高兴,为什么不将微笑送给对方呢?人们对情绪的感受能力是非常强的,即使一个陌生人的表情,往往也会牵动我们的神经。看见一个人微笑,我们也会不自主地还对方一个微笑;看见一个人哭泣,我们也会忍不住心情沉重,甚至会为自己的好心情而内疚。

为了不让自己的坏情绪影响到别人,为了不让自己的严肃吓到别人,我们在和他人交往的时候,最好的方式是让微笑为自己开道。不管对方是什么样的表情,向对方绽放出自己真诚的笑容,将快乐赠送给每个和我们接触的人。

时时微笑的人,是一个乐观的人,因为微笑,所以他总会在不如意中发现那些让他开心的事;因为微笑,所以他总会为自己找到值得快乐的理由。因为会微笑,所以他的人缘特别好。一个长相漂亮、面容冷漠的人,未必会让人喜欢,但是一个满脸真诚笑容的人,却不会有人拒绝。微笑具有亲和力,具有感染力,能让人们在冰冷中感受到丝丝的温暖。

我们在和他人交往的时候,不要因为工作的不如意,就让自己紧锁眉头;不要因为和他人相处的不愉快,就让自己叹气连连。越是这种表情,越容易让人将我们拒之门外。多向别人绽放我们的笑容,对我们不会有什么损失,但是对别人来说,意义可能就很重大。孤独的人看见我们向他微笑,可能他会因此觉得自己并不孤单,至少他还能得到我们的微笑;失败的人看见我们向他微笑,可能他会因此觉得失败没有什么可怕的,只要他能够重新开始,成功总会到来。

很多悲观的人,会在我们的微笑中,看见美好生活的阳光;很多消极的人,会在我们的微笑中,看见未来努力的方向。不管生活多么坎坷、崎岖,不管未来的路途多么难走,不要放弃,只要我们还有微笑的能力,生活就有希望。不管我们遇到什么样的情况,都应该学会用微笑面对他人。

希望我们每个人,在和别人交往的时候,都能用微笑和别人打交道。让微笑成为我们给别人的最深印象,只要我们能将微笑带给别人,就算对方表面不会有所表示,但是他的心里肯定会放松下来,因为微笑已经让他放下了紧张的戒备。所以,我们应该记住,在和他人交往的时候,要想成功,请用微笑为我们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