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苏合香丸

日子转瞬即逝,大祈的秋天不期而至。

金黄的银杏树在湛蓝的天空中随风摇曳,抬头看天,斑驳的光影从树叶缝隙中投射进院子。

京城青阳书画斋已经开业一月有余。

宛烟坐在院中,正在临摹温道衍名师的另一幅传世之作:“紫气东来”。

画中紫藤花枝繁叶茂,叶叶相连,一串串傲垂于枝头,灵鸟成双藏于其间。

宛烟凝神运笔,将鸟儿尖尖的小嘴细细勾勒,仿似叽叽喳喳叫嚷嬉闹,好不快活。

陆茗玉屏息走至宛烟身旁静静观瞧,好一幅平安喜乐的紫气东来图。

“干嘛?站我身后不说话。”宛烟放下画笔,伸伸胳膊。

“我是不敢打扰你,你都画了十多天了,我怕一个不小心,把你的画作毁于一旦。”

宛烟笑,“你在编排我,明知道我这已经是画了第三幅。”

陆茗玉微微涨红了脸,急声辩解:“我一直在前院忙着,可不是为了笑话你才过来的。”

宛烟这才注意到陆茗玉手里端着一个蓝莓色绸缎锦盒,“逗你呢,守着苗大哥在身边,脸皮还是这么薄。”

陆茗玉咬着下唇跺下脚,“还说我呢,在苏大人跟前,你还不是伶牙俐齿,好像换了一个人。”

宛烟垂眸,也不知怎么搞的,自从陵江府回来,她在大人面前娇羞是娇羞,已经不似以前那般胆小。

当和大人意见相左,她也能据理力争。

尤其大人时不时靠近她,趁她不备偷袭她,小姑娘都能怼着大人的脸把他推走。

大人啊,是越来越不正经。

陆茗玉拎拎锦盒,好奇地掂量掂量,道,“宛烟,这是武安侯夫人差人送来的,金秋第一份桂花糕。”

“我说呢,闻到一股好闻的桂花香。”

“武安侯府的小厮送过来的,我怕打扰你临摹,让他放下东西回去了。”

宛烟笑容挂在脸上,伸手接过食盒,“宋夫人是我的贵人,你知道吧,她介绍了那么多夫人给我,量身定制成衣让我多了不少进账,我一直想着,要怎么谢谢她?”

“那还不容易,多设计几套衣服?”

“宋夫人衣服够穿,就算她一年四季的衣服我包下都没问题,我是想着还有什么特别的心意呢?”

“这……,送礼物我最不擅长,当初我想送你个表达心意的礼物,想得头都秃了。”

宛烟哈哈笑,“你绣的香帕我很喜欢,一直带在身上。”

说着,宛烟将袖中的一方香帕掏出来。

水粉色荷花边,香帕质地柔软,一如宛烟秀美娇俏的面容。

陆茗玉很高兴,“论绣工,你比我好多了,不过你喜欢我很高兴。”

香帕掏出来的瞬间,一股白檀香冲入宛烟的鼻中。

她忽然想起昨晚她配制颜料时,从香料铺淘来的一块白檀。

“茗玉,你说我调制香丸送给武安侯夫人怎么样?”

“当然好了。”陆茗玉早就知道宛烟有制香的本领,她现在荷包里的香囊就是由宛烟亲手配制。

味道淡雅,清新如菊,陆茗玉十分喜欢。

“可是香丸不贵重,送给宋夫人会不会显得小气?”

“绝对不会。”陆茗玉打保票,“说心里话,武安侯夫人什么都不缺,缺的是心意和特别的东西,我听你说过宋夫人用香,你亲手制作的东西,味道那么别致,武安侯夫人肯定喜欢。”

“你说的对。”

宛烟来了兴致,“我昨日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尤其前几日淘到了几块白檀香,好物配贵人,就这么定了。”

陆茗玉很好奇,“宛烟,你的香料都是怎么做出来的?”

宛烟笑眼弯弯,“怎么说呀,工序很复杂,配料也多,一点点调制。”

“那你怎么知道用量多少,哪个配哪个?”

宛烟用香帕捂住嘴,她要如何告诉陆茗玉,她闻香天赋异禀,长了一副狗鼻子?

宛烟笑而不答,转移话题:“我想到了做什么,配制苏合香丸送给武安侯夫人。”

“苏合香丸?听着好高贵。”陆茗玉一脸羡慕。

“你知道你那个香囊为什么芳香淡雅却又持久吗?”

陆茗玉摇头。

“我在里面加了一点芸香草,虽不昂贵,味道却很特别,独属于你的香气,当初闻到这个味道,我就觉得适合你。”

陆茗玉觉得很神奇,“别说,我自己闻不到,苗大哥,街坊小姐妹都说我身上的味道好闻,宛烟,你有一双灵巧又神奇的手。”

“所以啊,不要听着这苏合香丸名字高贵,你的香味也独属于你,独一无二。”

陆茗玉绽放着笑容,表扬道,“你说你又会画画,又会调香,又会设计衣裳,还有什么不会?说吧,你赚了多少银子?”

宛烟心底满足,眉眼如画。

说起银子,现在可以说是衣食无忧,不光养大人,苏府上下现在的日子是蒸蒸日上。

“只是距离我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现在书画斋已经正常运营,我和柳芽有计划把锦华绣坊开到京城来。”

宛烟懊恼地用手指做出数银子的手势,“可是这个,还远远不够。”

陆茗玉满目羡慕,“宛烟,你小小的人蕴含着大大的能量,当初我们被困在地窖时,我就知道你与众不同,将来你们的绣坊开过来,我可要做绣娘。”

“以你的绣工,绝对数一数二。”

两个小姑娘在畅想美好未来,小石头从月亮门探出头。

“姐姐,前院来个客人,我应付不来,姐姐快来。”

宛烟和陆茗玉对视一眼,快步迎过去。

京城青阳书画斋选址平安巷,门面不大,典雅清致。

书画斋座北朝南,窗户望出去是文德私塾青灰砖瓦肃穆的石头墙。

宛烟的眼光没有错。

自从书画斋开业,这里成了小学子们课余必进的场所,不管买不买东西,走进这里,满目书画和油墨香让人情不自禁沉浸在舒适中。

此刻,私塾里传来朗朗的背书声,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手捏香帕站在宛烟临摹的一副画卷前左右端详。

听到脚步声,小姑娘抬头。

上身着蓝袖染织花锦,下身是浅紫白绫缂丝长裙,精致的云鬓里插着翠芙蓉银簪,腰上挂了个折枝花的香袋,若隐若无迁飘出一丝楠木香。

宛烟凝神,小姑娘这身行头值些银两,却都是过季的旧款。

就比如这染织花锦,两年前是京城非常流行的款式。

这次回到京城后,宛烟发现京城贵妇和大户人家的姑娘早已不穿这种衣裳。

小姑娘年纪不大,眼神犀利,看起来是喜好穿戴之人,但是这般过气打扮,宛烟猜不透她的身份。

“姑娘,有什么可以帮你?”

宛烟的声音婉转清脆,语调轻柔,如涓涓泉水般美妙,娇俏柔美的脸蛋,让画卷前的小姑娘眼前一亮。

“你是掌柜?”

陆茗玉走到小姑娘面前,伸手做了请的姿势,“这是我家掌柜,姑娘有什么需求尽管对我家掌柜说。”

宛烟点点头,“小女才疏学浅,虽不说精通所有名家画作,如果姑娘有需要,我们倒可以讨论一二,不知这位姑娘如何称呼?”

小姑娘笑了笑,“恕我不方便透漏名字,我想了解一下温道衍大画师的画作,你可以介绍一二吗?”

陆茗玉笑着推荐,“姑娘算是找对了人,别看我家掌柜年纪小,她最了解温大师,你看这边四幅画,无论背景还是画风,掌柜都会明明白白告诉姑娘。”

小姑娘略显急切和欣喜,“是吗?那太好了,说真的,我并不懂画,但是我想知道温大师都画了哪些画?”

宛烟一直在观察小姑娘,说话的时候,她双膝紧闭,半垂着眼眸,并不与人对视,一语毕,快速抬眼又马上垂眸。

这是大户人家丫鬟训练出来的结果。

小姑娘捏着香帕,却不似宛烟那般随着心情变换着动作。

她始终一个姿势维持不动,不管心情怎样,香帕握在手里,岿然不动。

宛烟上前一步,“姑娘是想送人还是独自欣赏?”

就凭小姑娘这身行头,宛烟也想做成这单生意。

“我……只想问问。”

“嗯,应该的,不管送人还是自己欣赏,首先要对温大师的画风有些了解。”

这让宛烟想起大人,他初到桐山府,便是买了她的临摹画作挂在书房,那副画如今还挂在大人的寝室中。

大人说,那是她们两个人的定情之作。

思绪飘远,被小姑娘一声轻笑拉回,“是啊,所以请掌柜简单向我介绍介绍,我时间不多,还请掌柜快速明了。”

“原来如此,温大师的画作早年奔放,擅长人物,晚年归隐山林,画风清心淡泊,偏向山水,人物形色各异,比如上河图,后期侧重自然,四季更迭,多有描绘。”

小姑娘点点头,不太满意,“是这样,我的意思不是这些,我想知道温大师都画了哪些画,你这里有吗?赝品也可以,我想知道他的画作都值多少银两。”

宛烟一怔,“姑娘是想知道温大师都画了什么?”

“对对对,最好他画的画我都看看。”

“这……恕小店店薄,温大师画作无数,我这书画斋只有几幅赝品。”

小姑娘面露失望,“说了这么多,还以为你能帮我,浪费我这么多时间,那好吧,我不打扰了。”

说完,慌慌张张打算离开,一瞥间,看见小石头拿着“紫气东来”图,一边吹着口哨,一边从后院走来。

小姑娘指着画作,露出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