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故事里的人物,首先要介绍的便是我自己——舒坦,倒不是因为我是故事的主人公,而是这里的故事都是由我整理下来的。虽然故事里的人和事都真实存在,但这些人和事又因太过琐碎和细小而无人问津,如果没人整理,我想这些人和事只能淹没在时间的长河中。
之所以用“整理”这个词,是因为有些故事发生在我出生之前,我是从家里人或者旁人那里听来,也有一些故事虽然真实发生,但时间、地点及人物我已记不太清,只能尝试着将故事和人物用点滴的细节串联起来,让故事看起来不那么突兀。
其实,我曾经很正经地和我妈(赵敏霞)说过,如果她闲来无聊时,可以试着回忆回忆她生活中有意义或者有意思的人和事,把它们记录下来。但是我妈觉得我在和她开玩笑,给了我一个白眼就转身去了厨房。结果,我妈成了我故事里的赵敏霞,我成了我故事里的舒坦。
我,舒坦,90后。听我妈说,我从小体质就不好,经常生病发烧,一发烧就翻白眼,据说有几次差点都不行了。但说来也怪,虽然我体质不好,但是从小又比较胖,在村子里从小就有了个“胖墩”的外号。
因为“胖墩”这个外号,导致小时候的我一度很是自卑。这个情况我没有和家里人说过,至于他们是不是知道我也不太清楚。不过好在我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很大原因是小学时我妈在学习上管得比较严,倒不是我有什么天赋),在学校里慢慢地找回了自信,当然有时候也有一些孩童的骄傲和自负。
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我的学习成绩一直比较稳定,中等偏上。高考的时候没考好,考了个不上不下的分数,又不想复读,所以高考报志愿时糊里糊涂地去了西安的一所大学读本科,后面又糊里糊涂地去BJ读了硕士。硕士毕业时,虽然不再糊里糊涂地找工作,但最终还是被命运开了一个玩笑,又糊里糊涂地成了一个“北漂”。
说自己糊涂,完全是因为小时候的自己属于所谓“听话、懂事”的“乖孩子”一类,事事都听家里安排。后面不再糊涂,更多是因为上了大学,接触了不同的人、事、物,慢慢形成了自己的“三观”,有了独立的思想和处事原则,不再以“家里人”的意志为转移。
当然,我所说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和深化,并不是一个时间点就完成了的,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毕竟整个人生都可以看成是自我的一场修炼,更何况我的人生,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应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有时总是自我感慨,自己的骨髓和血液里镌刻着家族的传统意识和思想,而独立人格的意识也在其中慢慢滋生,两者之间时不时地会冲撞出不和谐的火花。至于如何去处理这些不和谐的火花,有时也很是头疼,自己只能尽量去平衡。
总之,故事里的我是一个顽固的矛盾体,是一个既胆小又勇敢、既热情又冷淡、既感性又理性的人。或许,这也是故事外的那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