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鲁昭公六年(公元前536年)十一月,齐景公访问了晋国。齐国和晋国的关系,在献给晋侯两位夫人后,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齐景公自从三年前燕简公投奔齐国后,一心想扶持燕简公,护送他回到燕国,将燕国纳入自己的同盟范围。这次到访晋国,主要想得到晋平公的允准,齐国将要北伐燕国。

晋平公派出晋卿范鞅(范献子)和士文伯来到黄河之滨迎接齐景公一行,并设享礼款待齐侯。齐国使团给晋国献上了大量的金玉珠宝和各种财货,晋国六卿都收到了齐国的厚礼,自然都帮着齐国说话。席间,晋平公允准了齐国北伐燕国之事。

十二月,齐景公亲自率军讨伐北燕,要护送燕简公回国复位。上大夫晏婴已经预测到了此行不会成功。十二月十八日,齐侯率军驻扎在燕国的虢城,燕国派人前来求和,给齐景公献上燕国美女作了国君夫人,还献上了大量燕国宝器,齐景公除了没能扶持燕简公复位外,觉得已经收获满满,于是班师回齐。

齐国与晋国加深了盟好关系,也开始谋求与鲁国改善关系。鲁襄公二十四年的时候,孟孝伯曾奉晋国命令侵入齐国,第二年齐卿崔武子率军伐鲁作为报复。鲁襄公二十七年时,齐国庆封曾访问鲁国,但两国并未正式和好。当年宋国的弥兵之会,约定各诸侯国息兵修好,尤其是后来齐国与晋国通婚,齐国与中原诸侯联盟的关系大为改善。

鲁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正月,应齐国的请求,鲁国与齐国正式讲和。鲁国在三月份派出了上卿兼司马、叔孙氏宗主叔孙昭子前往齐国临淄,与齐国会盟修好。叔孙昭子还前去拜见了齐景公的母亲穆孟姬,毕竟穆孟姬是叔孙侨如的女儿,两人论起亲来,齐景公的母亲穆孟姬应该是叔孙昭子的堂姐。

楚灵王作令尹的时候,曾打着楚王的旌旗去田猎。职掌田猎的楚国芋尹申无宇看到后,把楚王旌旗的飘带砍断了,他说:“一个国家有两位君王,这谁受得了?”楚灵王即位后,在郢都外新建了离宫章华台,同时接纳逃亡之人安置在里面。申无宇的守门人也逃到了章华之宫内,他来到章华台,要进去捉拿自己的看门人,负责守卫章华台的禁卫把他拦在了宫外,对他说:“在国君的宫内抓人,这罪过可就大了。”禁卫把申无宇带到了楚灵王面前,楚灵王正要喝酒,申无宇申诉道:“天子经营天下,诸侯治理封疆,这是古代的制度。边境之内,哪里不是国君的土地?吃着土地上长出的粮食,谁又不是国君的臣子?因此《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日有十时,人有十等。下等之人以此侍奉上等之人,上等之人以此祭祀神灵。马匹有养马的圉人,牛群有养牛的牧人,各有专司以应付所有事务。现在您的禁卫问下臣为何在王宫之内抓人?下臣启禀国君,臣的看门人逃到了章华之宫,臣不在这里抓他,又能去哪里抓到他呢?周文王定下法度说‘有逃亡的,要大搜捕。’因此得到天下。我们楚国的先君楚文王作‘仆区(窝藏)之法’,规定‘隐藏盗贼的赃物,与盗贼同罪。’因此能够开疆拓土,将楚国疆域北扩至汝水。如果按照那些禁卫官员的做法,那就没有地方去抓逃亡的奴隶了。奴隶逃亡就赦免他们,那就没有奴隶了。国家的事务就会有所缺失了!”楚灵王听后,赦免了申无宇,让他把看门人带走了。

楚灵王建成章华台后,希望和诸侯一起举行落成典礼,可是没有诸侯国的国君愿意前来参加。此时已升任楚国太宰的薳启强正想表现一下,他启奏楚灵王说:“臣能让鲁侯前来楚国朝见,一起参与章华台的落成典礼。”得到楚王允准后,他来到了鲁国,在大殿之上拜见了鲁国君臣,然后指出鲁成公二年(公元前589年)楚国令尹王子婴齐率楚军兵临鲁国蜀邑,鲁国请盟,以公室贵胄公衡为质于楚,但公衡在同年逃归鲁国。从那以后,贵国只有贵国先君襄公曾莅临楚国先君康王的葬礼。现在寡君翘首以盼,如果贵君能够移步屈尊,与寡君见面,使楚国得到贵君的恩惠福泽,以继续蜀邑的那场会盟,寡君将会得到恩惠,哪里还用再来一次蜀邑之盟?敝邑先君之鬼神也会嘉许。如果君王不能前来,下臣请问君王领兵出征日期,寡君将会带着进见的财货再到蜀邑去与君王相见。

鲁国君臣一听,这楚国太宰的外交辞令简直是太有水平了!明明是以出兵征伐鲁国作威胁,命鲁昭公赴楚进见,却说得言辞委婉、滴水不漏!季武子明白,这是楚王对鲁国派鲁卿叔弓(子叔敬子)去楚国朝见不满,因为鲁侯本人和鲁国执政季武子连续两年赴晋朝见,却只派出普通卿大夫朝觐楚国,楚国是来问罪的!如果国君再不去楚国朝觐,恐怕楚军真的会兵临城下了。他看看鲁昭公,意思是请国君自行定夺,最好还是去一趟。

鲁昭公也听明白了楚国使臣、太宰薳启强的意思,他在访问了晋国后,觉得既然季氏不敢出访楚国,父君襄公曾亲赴楚国朝见,对楚国印象深刻,回到曲阜就在公宫之内仿建了楚宫,自己也应该去拜见一下楚君,拉近鲁国公室与楚国的关系,只是他有些担心,徐国国君曾因为母亲是吴国人,就被楚国扣押了,自己娶了吴国公室之女,会不会也被扣押在楚国回不来呀?他看得出来,季相这个老头子是想让自己跑一趟的,他才不顾寡人的安危呢!于是他嗫喏地问楚使:“不知楚国的蛐蛐罐儿怎样?蛐蛐儿能否与寡人的大将军一战?寡人的蛐蛐将军已经打败了吴国的蛐蛐儿呢!”

楚太宰薳启强一听就明白了,这位鲁侯在担心自己的夫人是吴国公室女而被扣留,因而才有此问。难怪鲁侯和季相去晋国朝见,却不敢到楚国进见,原来鲁侯因为夫人是吴国人而怕被扣押,季相因为先父曾说楚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而担心被扣在楚国!他躬身答道:“启禀国君,寡君新建离宫章华台,听闻贵国先君襄公欣赏楚国建筑风格而在公宫之内仿建了楚宫,因此欲请鲁侯前去一同参加落成典礼,寡君还专门为国君准备了上好的楚国蛐蛐罐儿,请国君带回鲁国,也准备好了和国君的蛐蛐儿大将军一战!”

昭公听楚使这样说,也就放心了。他心里盘算,鲁国追随晋国,楚王应该也不敢扣押自己,徐国本来就是楚国的从属国,楚王自然随心所欲扣留徐国国君,自己此行应当无碍,于是当场应允前往楚国访问。临行前,昭公梦见自己的父君襄公在出访楚国之前祭祀路神。他第二天召来鲁国职掌占卜的官员梓慎(春秋时期著名的阴阳家),让他为自己解梦。梓慎解说道:“国君终究还是去不了楚国的。先君襄公去楚国的时候,梦见周公祭祀路神然后出行。现在国君梦见先君襄公祭祀路神,而不是周公祭祀路神,国君还是不要前往楚国为好。”陪侍在旁的子服惠伯则说:“国君应该前往。先君襄公从没有去过楚国,所以周公祭祀路神以引导他。襄公去过楚国了,因此祭祀路神引导国君,国君应当去。”鲁国始封国君周公旦曾在周成王即位后,出征到过楚国,因此才出现在襄公的梦中。

昭公还是决定去楚国访问,不然有可能招致楚国前来讨伐。孟氏宗主、鲁卿兼司空孟僖子陪同前往,这位孟僖子虽然位列三桓之一,但疏于礼仪,途径郑国的时候,郑简公在都城新郑的师之梁(城门名称)门外慰劳鲁昭公,孟僖子手足无措,不能恰当地辅助礼仪;到达楚国郢都时,楚国在都城郊外慰劳鲁国使团,孟僖子还是不能妥当答礼。

楚灵王这次想让诸侯来共襄章华台落成盛世,但让他失望的是,除了鲁昭公,没有一家诸侯前来凑热闹。章华台华丽无比,劳民伤财,楚灵王的骄横奢侈可见一斑。鲁侯能来,还是多亏了太宰薳启强软硬兼施,鲁国担心受讨伐才成行的。因此,楚灵王对鲁昭公的到来很是欢喜,不仅赠送给了鲁侯大量财礼和楚国上等的蛐蛐罐儿,还在章华台设享礼款待鲁昭公,还安排了高大健壮、长有长须美髯的官员导引礼仪,辅佐宴会事务,并且还赠给鲁侯一张楚国宝弓,名叫大屈之弓。鲁昭公受宠若惊,收下了宝弓。享礼之后,楚灵王就后悔了,他对太宰薳启强说起了此事,说自己在享礼上喝多了才将大屈之弓送给了鲁侯,让善于辞令的薳启强想办法要回来。

太宰薳启强来到鲁昭公下榻的馆驿拜见鲁侯,鲁昭公对楚王的盛情款待表示了谢意,还特别感谢楚王赠与大屈之弓。薳启强听后下拜祝贺,昭公问:“太宰为何祝贺寡人?”薳启强说:“大屈之弓乃楚国宝物,齐、晋、越国都想得到此弓很久了,寡君都没有赠给他们,而是专门赠给了国君您。国君您可以用此弓防备抵御三个邻国齐、晋、越,谨慎地保有此物,臣岂敢不贺?”

鲁昭公一听,原来晋国、齐国、越国都想要此弓啊,齐、越倒无所谓,关键是晋国想要的宝物,鲁国岂敢占有?得罪了晋国可不是闹着玩的,于是将大屈之弓交还给了薳启强,辞谢说鲁国不敢夺人之美,寡人的德行配不上此等宝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