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四绝

年降雨量高于1214.3毫米,而年蒸发量为854.9毫米,低于降水量359.4毫米。

年平均日照为921.9小时,十月中旬至次年三月上旬为下雪期,下大雪时积雪厚度可达15厘米。

仙女山独特的喀斯特地貌特征,是由水、石灰岩和岩石裂缝三者相互作用形成的。

这种地质作用造就了仙女山丰富的悬崖峭壁、陡坡、峡谷等地形景观。

仙女山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降雨充沛,气候温和,为当地的植物提供了适宜的气候条件和充足的雨水,形成了以常绿阔叶林为主的植被类型。

这种植被类型不仅美化了环境,还养育了当地多样的动物种群,为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栖息场所。

仙女山海拔在1900米左右,冬季一月均温低于零摄氏度,为雪期提供了适宜的气温条件,雪期积雪厚度可达15厘米,形成了仙女山每年一度的“冰雪世界”。

这一独特的自然现象,形成其“四绝”——奇峰、林海、草场和雪原,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探访,成为了重庆乃至全国著名的旅游胜地。

乘坐的大巴沿着蜿蜒的盘山路缓缓上行,宁华他们终于抵达了如梦似幻的仙女山。

到达这里,仿佛置身于仙境,又仿佛走进了一幅天然的画卷。

无论是尽情玩乐,还是悠然览胜,仙女山都能让人饱餐秀色,回味无穷。

作为仙女山的“四绝”之一,这里的奇峰异石总是突兀而起,山势峻拔,充满着阳刚之气,透露出一种豪放不羁的气质。

如果说仙女山的广袤草原是一位心胸宽广、性情温柔的奇女子,那么这些奇峰便是气势雄奇、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更令人神往的是,这些奇峰往往都伴随着一段段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使得这些原本没有生命的冰冷山石,变得生动鲜活,仿佛有了灵魂,可亲可近。

而30多万亩的绿波浩淼的林海奇观,则是仙女山无限风光中的又一独特景观。

进入仙女山,映入眼帘的是林区公路以及公园大道两旁排列有序的柳杉和马尾松,它们挺拔伟岸,直指云霄。

更为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这里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拥有高等植物119科609种,野生动物涵盖5类25目58科共181种,其中包括国家一级、二级、三级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和野生动物。

这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使得仙女山成为了一个天然的动植物王国。

根据ZG植被区划,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具体位于三峡武陵山地、栲类、润楠林区,贵州山原、栲类、青冈林石灰岩植被区和川滇黔山丘、栲类、木荷林区的交汇地带。

公园内主要高等植物有119科609种,其中藓类1科1种,蕨类19科47种,裸子植物5科10种,被子植物94科551种。

按《ZG植物红皮书》统计,公园内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7种,其中Ⅰ级2种、Ⅱ级8种、Ⅲ级7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