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进军虎牢关

刘备等冀州的事务安定后,便与李世民、曹操、孙坚、秦昊、公孙瓒以及归降的黄巢、王莽带着二十万人马向着虎牢关而去。

卢植带着袁绍、袁术、韩馥、张扬、王匡、张超以及归降的窦建德、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王世充驻守冀州各郡。

刘备一行,浩浩荡荡,旌旗蔽日,战鼓雷动,宛如一条巨龙蜿蜒于苍茫大地之上,誓要将虎牢关铸成铜墙铁壁,以抵御外敌之侵扰。

沿途百姓,闻讯纷纷出城相送,箪食壶浆,以表对英雄豪杰保家卫国之举的敬仰与支持。

李世民骑于马上,眉宇间透露出非凡的英气,他侧首对刘备道:“玄德兄,此番黄巾之乱,英雄辈出,定能共克时艰,使天下早日归于太平。”

刘备闻言,颔首微笑,眼中闪烁着坚定与希望的光芒:“世民贤弟所言极是,吾等虽出身各异,但皆怀有一颗为民请命之心,此行定能旗开得胜,护我汉室江山无恙。”

曹操立于一侧,手按剑柄,目光如炬,心中暗自盘算着未来的战略布局。

他虽与刘备、李世民政见时有不合,但在抵御外侮之事上,却能做到暂时搁置争议,共赴国难。

孙坚则是一身铁甲,英姿勃发,他朗声笑道:“吾等男儿,生于乱世,自当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此番虎牢关之战,吾愿为先锋,斩将夺旗,以壮军威!”

秦昊、公孙瓒等人亦是精神抖擞,各展英姿,彼此间或相视一笑,或低声交谈,皆是对即将到来的大战充满期待与信心。

而那些归降的黄巢、王莽等人,虽曾为敌,但此刻却同仇敌忾,誓要在这一战中证明自己的忠诚与价值。

与此同时,卢植在冀州,亦是调度有方,井井有条。

他深知冀州乃战略要地,不可有失,因此将袁绍、袁术等一众豪杰分派至各郡,以固防线。

袁绍、袁术兄弟二人,虽素有间隙,但在卢植的调度下,亦能暂时放下私怨,共同守护这片土地。

窦建德、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王世充等人,原为割据一方的黄巾军渠帅,如今归降大汉,亦是心怀天下,欲在这乱世之中寻得一条安身立命之道。

他们虽曾有过不少恶行,但在卢植的感化与约束下,亦是逐渐收敛锋芒,转而致力于保家卫国。

一时间,冀州大地,英雄辈出,豪杰并起,共同编织着一段段可歌可泣的英雄传奇。

而虎牢关外,战云密布,一场决定天下大势的决战,正悄然酝酿。

黄巾军大营,张角的帅帐。

此时张角正和项燕、蚩尤、朱元璋、赵匡胤、方腊、李密、李自成以及从冀州败回来的项羽商量如何攻破虎牢关。

帅帐之内,烛火摇曳,映照出张角那张布满皱纹、却仍不失坚毅的脸庞。

他目光深邃,仿佛能穿透重重迷雾,直视那遥不可及的虎牢关。

“诸位爱将,”张角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虎牢关乃中原门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刘备、李世民等虽为汉室之臣,却各怀异志,然此刻却能同仇敌忾,共抗我黄巾大军,此乃我辈之大敌也。”

项燕闻言,眉头紧锁,他深知虎牢关之险峻,更知刘备等人的不凡。

但他亦不甘示弱,挺身而出,朗声道:“大贤良师勿忧,吾等虽出身草莽,却亦能建功立业。

吾孙项羽虽败于冀州,然其勇猛无双,此番再战,定能一雪前耻。”

蚩尤亦是嘿嘿一笑,眼中闪烁着嗜血的光芒:“大贤良师,吾等黄巾军,向来以勇猛著称,岂会惧怕那些所谓的名门望族?

吾愿为先锋,直捣虎牢关,斩尽杀绝,以祭吾等战旗!”

朱元璋则显得更为沉稳,他轻轻抚着下巴上的短须,缓缓言道:“大贤良师,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吾等应先探清敌情,再行定夺。

且那虎牢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若强行攻关,只怕伤亡惨重。”

张角闻言,微微颔首,对朱元璋的谨慎表示赞赏。

他转而看向赵匡胤、方腊、李密、李自成等人,问道:“诸位可有良策?”

赵匡胤沉吟片刻,道:“吾观那虎牢关,虽地势险要,然其兵力分散,守备亦有所不足。

吾等可遣精兵,夜袭其关,或可一战而胜。”

方腊则冷哼一声,道:“赵匡胤此言差矣。

那虎牢关守将,岂是酒囊饭袋之辈?

若行夜袭之计,只怕正中其下怀。

吾等应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以堂堂正正之兵,破其乌龟壳!”

李密与李自成二人,亦是各抒己见,一时之间,帅帐内议论纷纷,各持己见。

张角静静地听着,心中暗自盘算。

他深知,此战关乎黄巾军的未来,更关乎他心中那宏伟的志向。

他缓缓站起身来,目光如炬,扫视着帐内的众人,沉声道:“诸位所言,皆有其理。

然吾等身为黄巾军,自当以天下苍生为念,以推翻暴政为己任。

此番虎牢关之战,吾等既要勇猛无畏,更要智勇双全。

吾意已决,先遣项羽、项燕二将,率精兵五千,夜袭虎牢关,试探其虚实。

再遣蚩尤、朱元璋二将,各领兵马一万,分兵两路,从两翼包抄,以分散其兵力。

吾则亲率大军,坐镇中军,待时机成熟,再行总攻。

诸位以为如何?”

帅帐内,众人闻言,皆是一凛,对张角的决策表示敬佩。

他们深知,此战关乎黄巾军的生死存亡,更关乎他们心中的那份信仰与追求。

于是,纷纷站起身来,拱手领命,誓要在这一战中,为黄巾军书写下一段不朽的传奇。

而虎牢关外,大战一触即发,一场决定天下大势的决战,正悄然拉开序幕。

月黑风高之夜,项羽与项燕率领着五千精兵,如鬼魅般悄无声息地接近了虎牢关。

关墙上,火把稀疏,守军似乎正沉浸在梦乡之中,对即将到来的危机毫无察觉。

然而,就在项羽等人即将发起进攻之际,一声嘹亮的号角声骤然响起,打破了夜的寂静。

原来,刘虞等人早已料到黄巾军可能会有夜袭之举,在贾诩的建议下,布下天罗地网,只等敌人自投罗网。

“项羽,你已经中计了,还不快点投降?”刑天在关上大声质问道。

项羽闻言,怒目圆睁,虎须根根竖起,他仰天大笑,声震四野:“刑天,你休要张狂!我项羽何曾怕过?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言罢,他挥手示意,五千精兵如潮水般向虎牢关涌去,箭矢如雨,划破夜空,直奔关墙之上。

然而,关墙上的守军却并未慌乱,他们依照事先的部署,迅速以盾牌护住要害,同时,滚木礌石从城墙上倾泻而下,伴随着守军的呐喊声,形成了一道道难以逾越的屏障。

项羽见状,心中暗自惊异,他没想到虎牢关的守备竟如此严密。

但他并未退缩,反而更加激起了他的斗志。

他挥舞着手中的霸王戟,亲自冲在最前,枪尖所过之处,无坚不摧,守军的防线在他的猛攻下,渐渐出现了裂痕。

然而,就在项羽即将突破防线之际,一阵急促的鼓声从关内响起,紧接着,一支由精锐骑兵组成的部队从侧翼杀出,直奔项羽而来。

为首一人,身披银甲,手持长戟,正是丁原麾下的大将吕布。

虎牢关下,喊杀声震天动地,火光冲天,双方士卒舍生忘死,展开了激烈的厮杀。

而张角所率的大军,则在远处观望着这场战斗,他深知,此战的结果,将直接决定黄巾军的未来。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黄巾军的攻势渐渐被遏制,伤亡不断增加。张角见状,眉头紧锁,他知道,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于是,他果断下令,让项羽带着人马撤退。

项羽虽心有不甘,但军令如山,不得不从。

他怒喝一声,挥戟劈开一条血路,率领残部且战且退,终于摆脱了敌军的纠缠,撤回了本阵。

张角见项羽归来,心中虽有失望,但更多的是对这位猛将的疼惜。

他深知,此战非项羽之过,实乃敌人狡猾,早有准备。

“项羽将军辛苦了,此战虽未能建功,但你的勇猛,本帅尽收眼底。

待到时机成熟,我们再行进攻,定能一雪前耻!”张角语重心长地说道。

项羽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单膝跪地,拱手道:“多谢大贤良师体谅,末将定当誓死效力,以报大贤良师知遇之恩!”

张角微微点头,转而看向其他将领,道:“诸位,此战虽未能如愿,但亦让我们看清了敌人的实力。

接下来,我们需更加谨慎,步步为营,以智取胜。”

蚩尤闻言,嘿嘿一笑,道:“大贤良师放心,吾等黄巾军,向来不怕硬仗。

只要大贤良师一声令下,吾等定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朱元璋则显得更加沉稳,他道:“大贤良师,此战之后,我们需更加深入地了解敌人,找到他们的弱点,再行进攻。

同时,也要加强我们的防御,以防敌人趁虚而入。

加上现在已经十一月份了,天气已经转冷,再打去恐怕大军会损失惨重。”

张角听罢朱元璋之言,微微颔首,眼中闪烁着赞许的光芒。

他深知,在这乱世之中,不仅要勇猛无畏,更要懂得审时度势,以智取胜。

“国端所言极是,”张角缓缓说道,“我们既要敢于亮剑,更要善于藏锋。

此战之后,当加强情报收集,洞悉敌人的一举一动。

同时,也要加强军纪,提升士气,确保大军在严冬中依然能保持战斗力。

明年与汉军决一死战。”

“诺。”众将纷纷躬身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