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昊倒在地上,嘴角溢出鲜血,他难以置信地望着那个突然出现的人居然是蚩尤,眼中满是震惊与愤怒。
“你……你居然投靠了董卓!”秦昊艰难地开口,声音中充满了不甘。
蚩尤冷笑一声,手中的大刀滴着鲜血,他缓缓走到秦昊面前,居高临下地望着他:“投靠?秦家不过是我复仇路上的一块垫脚石罢了。
我蚩尤一生,只忠于自己,忠于张角大人!”
说着,他用力一脚踩在秦昊的胸口,秦昊只觉一阵剧痛袭来,几乎要昏厥过去。
“秦昊,你杀我教主,今日便是你的死期!”蚩尤怒喝一声,大刀高高举起,就要斩下。
“蚩尤且慢,饶他一命。”此时董卓出声阻止道。
毕竟秦昊是自己的的女婿,如果杀了他,自己女儿就要守寡了。
蚩尤的动作一顿,大刀在半空中凝滞,寒光闪烁,映照着秦昊苍白而绝望的脸庞。
他转头看向董卓,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与不甘,却仍恭敬地低下了头:“大人,此子乃是我的大敌,若不除之,恐后患无穷。”
董卓轻轻摆了摆手,脸上挂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蚩尤将军言之有理,但秦昊毕竟是吾之爱婿,吾怎能亲眼见他死于刀下?
再者说,吾亦有妙计,可令秦家俯首称臣,又何须急于一时?”
蚩尤闻言,眉头微皱,却也不敢违抗董卓之命,只得缓缓收起大刀,退到一旁。
他心中暗自思量,董卓此人狡猾多端,必有后手,自己且看他如何处置秦昊。
秦昊躺在地上,大口喘息着,胸口被蚩尤踩踏之处疼痛难忍,但他心中却升起了一丝希望。
董卓的阻止,或许是他的一线生机。
他勉强抬起头,目光复杂地望向董卓,既有恨意,又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感激。
董卓缓步走到秦昊面前,蹲下身子,目光深邃而复杂:“秦昊,吾知你心中恨吾入骨,但吾亦有自己的考量。
你若能归顺于吾,吾不仅既往不咎,还可许你高官厚禄,共享天下富贵。”
秦昊闻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眼中满是嘲讽:“董卓,你妄图以荣华富贵诱我背叛家族,背叛信仰,真是可笑至极!我秦昊宁死不屈,更不会与你这等奸佞之人为伍!”
董卓脸色一沉,眼中闪过一丝怒意,却仍保持着冷静与克制:“秦昊,你莫要敬酒不吃吃罚酒!吾之耐心有限,你若再执迷不悟,休怪吾不客气!”
秦昊闭目不语,神情坚毅,仿佛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董卓见状,心中暗自思量,秦昊此人性格刚烈,难以驯服,若强行逼迫,只怕适得其反。
不如暂且留他一命,日后再寻机会慢慢瓦解其意志。
于是,董卓站起身来,大手一挥:“走。”
董卓一声令下,随行的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将四周打扫干净,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只是空气中仍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提醒着人们这里刚刚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一旁的何进看到董卓拿着传国玉玺走了,心中不由得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他急忙上前几步,想要阻拦,却又顾忌董卓身边的蚩尤以及那些虎视眈眈的士兵,只得强压下心头的焦虑,神色复杂地望着董卓的背影。
“董卓此人野心勃勃,如今又得到传国玉玺,只怕是要更加肆无忌惮了。”何进心中暗道,眉头紧锁,目光中透露出几分忧虑。
此时,地上的秦昊缓缓睁开眼睛,望着董卓离去的方向,眼中满是恨意与不甘。
他挣扎着想要站起身来,却因伤势过重,只能无力地倒在地上。
“少主,你且莫要着急起身,让我们先为你疗伤。”一旁的侍从见状,连忙上前将他扶起,从怀中取出金疮药,小心翼翼地为他敷上。
秦昊咬紧牙关,强忍着疼痛,心中却仍在思量着如何应对眼前的困境。
他知道,董卓虽然暂时放过他,但绝不会善罢甘休,日后必有更猛烈的暴风雨袭来。
“我秦家‘世代忠良’,岂能与董卓这等奸佞之人为伍?我宁死不屈,也要保住秦家的清白与荣耀!”秦昊心中暗道,目光中透露出几分决绝。
与此同时,董卓带着传国玉玺回到府中,心中满是得意与狂妄。他高坐在大堂之上,把玩着手中的玉玺,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有了这传国玉玺,我董卓便可名正言顺地号令天下,谁还敢与我作对?”董卓心中暗道,目光中透露出几分狠厉与狂妄。
然而,他并不知道,一场更大的危机正在悄然逼近。
朝中大臣们得知董卓得到传国玉玺,纷纷心生不满与忧虑,暗中联络各方势力,准备共同对抗董卓的暴政。
而秦昊也在侍从的帮助下,艰难地回到了秦府。
他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心中思绪万千。
他知道,自己必须尽快养好伤势,才能有机会为秦家报仇雪恨。
“董卓,你等着,我秦昊绝不会善罢甘休!我定要让你为你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秦昊心中暗道,目光中透露出几分坚定与执着。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秦昊带着人马返回并州晋阳,积蓄力量。
他深知,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才能在将来的战斗中立于不败之地。
而董卓则沉浸在得到传国玉玺的喜悦之中,日益骄横跋扈,对朝中大臣的劝谏置若罔闻。
他大肆任用亲信,排除异己,使得朝廷上下人心惶惶,局势动荡不安。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场针对董卓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之中。
而此时,何进、何苗兄弟正召集自己的亲信在一间密室中低声商议。
烛光摇曳,映照着他们凝重而坚毅的脸庞。
“董卓此人,野心勃勃,如今又得到传国玉玺,其篡位之心已昭然若揭。”何进沉声道,目光中透露出几分决绝。
何苗点头附和:“兄长所言极是,我们必须尽快采取行动,否则一旦董卓势力坐大,再想扳倒他就难了。”
“可是,董卓身边有蚩尤这样的猛将,又有传国玉玺在手,我们该如何是好?”一位亲信忧虑地问道。
何进眉头紧锁,沉思片刻后,缓缓开口:“董卓虽然势大,但并非无懈可击。
我们可以联合朝中那些对董卓不满的大臣,共同商讨对策。
同时,也可以暗中联络地方势力,形成内外夹击之势。”
“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董卓的骄横跋扈,挑起朝臣和百姓对他的不满。
只要民心所向,我们就有机会扳倒董卓。”何苗补充道,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密室中的众人闻言,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他们深知,这是一场关乎国家命运的较量,必须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