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驾在江南来回转了月余,五月时,他们才回了京城。
康熙离家数月归来,追讨国库欠银的进度并不大,毕竟这段时间是太子监国,年轻的储君自然不如壮年的君王给人的威慑力大,更别说太子党本身也欠了不少。
国库的银子收不回来,工部就没法大批量制作水泥,这是朝廷目前最重要的事,大臣们每次朝会都要为了这事吵得不可开交。
就算如今康熙回来了,亲自坐镇朝堂,也压制不了像菜市场一样的人人哭穷的吵闹场面。
“皇上,老臣家中真的没有银子还啊...”
“...奴才家里老母病重...”
“王大人前日还去了酒楼呢!”
“那是因为我岳父一家来京城了,我总得好好招待吧。”
“国库无银,不如再收些税?”
“是啊,自有了番薯,百姓家里富裕多了,征税吧。”
“愚蠢!怎么能随意加税呢?”
......
吵!
好吵!
太吵了!
第一次上朝站班的弘煦只觉得脑子嗡嗡响,不仔细听都注意不到大臣们说了啥,耳边似有成千上万只苍蝇蚊子在聚会。
他苦着脸站的腿都快麻了才终于听到太监用尖细的声音宣布退朝。
可算结束了,真是受罪啊。
朝会是从天黑开到天明的,饥肠辘辘的弘煦正欲转身回阿哥所用膳呢,就被旁边的胤禩拽住了。
胤禩温润如玉的脸上满是不解,“弘煦这是要去哪儿啊,汗阿玛不是说让我们散朝后去乾清宫吗?”
弘煦:“多谢八叔提醒。”
乾清宫议事竟然叫上他,玛法不是说让他每天就站个班,其实没什么活儿嘛。
南巡归京后,他不用再去尚书房读书,又没有赚钱当官养家糊口的压力——他的爵位俸禄是不低的,原本日未出而学,过黄昏方息的生活一结束,弘煦突然变得清闲起来。
于是,无聊之下他天天去什刹海看他的未来王府,就算那块地目前只夯了地基,光秃秃的一片也消减不了他的热情。
什刹海周围住着不少达官显贵,他这些天都快认全了,因为人家下朝回家的时间正好是他逛完早市享受过热腾腾早点后溜达着消食到王府建设现场的时候。
这些官员里自然也有御史台的人,不管是为了弘煦身属太子党,还是单纯看他日子逍遥还日日往他们跟前凑而心里憋屈,总之,康熙收到的折子里多出一大摞弹劾弘煦的。
弹劾他的理由五花八门,奇奇怪怪的。
有说他经商、与民争利的,也有说他天天去什刹海是为了替父结党的,还有说他押妓的......
康熙烦不胜烦,本来每日的弹劾折子就有一摞胤礽专属的,现在又加了一摞弘煦的,他们可真是父子啊。
索性,他就下令让弘煦上朝站班了。
弘煦跟在胤禩身后进了乾清宫,进门先和长辈们见礼,然后便安静地站到胤礽身后。
康熙的表情不似在大殿上的严肃,换了常服的他显得平和了许多。
“该过来的都来了吧?”康熙轻轻一抬手吩咐几个小太监,“来人,把箱子抬上来给他们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