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驼峰山之战(八)
- 我在明末割韭菜:从割据四川开始
- 正心669
- 2979字
- 2023-11-29 16:23:39
就这样,他们一直慢慢腾腾地推进到了五十步的距离。这个距离弓箭已经不适合抛射,但是平射更加无法射中,所以石墙后面的土匪就有些沉不住气了,他们提前将石头滚了下来。
轰隆隆奔滚而下的石头看起来声势骇人,杜坤等长枪兵在队长的命令下,停止了搬抬,将三角形的轒辒车放在地上,盾牌兵和火铳兵也全都躲到了轒辒车的后面。
“嘭”的一声巨响,第一块滚石带着巨大的动能砸中了轒辒车,平放在地上的轒辒车猛的一抖,向后挪了两寸,轒辒车上的木屑、灰尘索索直下,呛的人直咳嗽。
杜坤扯了脖间的汗巾遮住口鼻,这才感觉稍稍好了一点。
后面的石块又接二连三不断地砸在轒辒车上,乒乒乓乓地响了成一串,杜坤在车内听着就像是天边滚过来一串炸雷。这些石块又顺着轒辒车的斜面滑了过去,刺耳的刮蹭声音让车内的杜坤一阵阵胆寒,十分担心轒辒车经不住石块的撞击被砸碎掉。
不过,这两个轒辒车虽然简陋,但却是用粗大的圆木制成,十分的结实,那些滚下来的石块只是在它们的表皮上留下伤痕,变得更加丑陋之外,并没有造成更大的伤害。
这拨石块滚过去之后,队长崔晓钟立刻便命令手下士兵开始前进,杜坤等人便又抬着轒辒车向前行进。
它们才走了大约十几步的距离,便又听到轰隆隆的滚石声音,立刻停止搬抬,静待滚石过去。
第二波滚石在轒辒车上又留下了一些可怖的疤痕,依旧没能将它砸坏,崔晓钟催着手下人抓紧前进。
待他们前进至距离石墙三十步远的时候,那些土匪终于按捺不住了,他们在一个小头目的指挥下,翻过石墙朝他们冲了过来。
杜坤等长枪兵在队长崔晓钟的命令下,已经停止搬抬轒辒车,从车内钻了出来。他刚一出来,就听见“呯呯”四声火铳响,原来是张三娃等火铳兵已经向冲过来的土匪开了枪。
对面土匪应声而倒,倒下去四个人。
火铳兵急忙返身向后退去,给火铳装填弹药,杜坤等人听见队长喝令布阵,连忙从同伴手里领了长枪,站在盾牌兵的后面,摆好了接战的阵形。
几息之间,杜坤就看见对面的土匪冲至二十步距离的地方。他虽然有过一次实战经历,但那次完全是碾压,与这次情形大为不同,这让他感觉颇为不安。
他心里有些焦躁,心道:盾牌兵怎么还不动手?虽然他熟悉训练内容,知道现在还不是最佳时机,但面对冲锋而来的土匪,心理上的压力,难免会影响到判断力。
两息之间,土匪已冲至十五步。
杜坤焦急难耐,为什么还不行动?按照标准的训练程序,现在盾牌兵应该行动了!他感觉嘴里发干,喉头发痒,双腿不由自主的发抖,心里更是紧张得直打鼓。
又过了两息,土匪已冲至十步的距离。杜坤连对面土匪的眉毛都能看得清楚,却还没听到队长下令盾牌兵行动,他本来心理素质就差,这会儿心里由急生恐,正要出声提醒,忽然听到队长崔晓钟一声大喝。
“掷矛!”
只听前排四个盾牌兵齐声暴喝一声:“虎!”
四杆标枪向土匪激射而去,瞬间又掠走四条生命,剩下的土匪见己方人数太少,不复初勇,开始争先恐后地向后逃去。
杜坤心里长舒了一口气,这才感到后背贴身穿的单衣被冷汗打湿。
崔晓钟抱着稳扎稳打的打算,也不让手下人追击,只又命人重新抬着轒辒车向前行进。于是,杜坤又开始干起了苦力的活计。
轒辒车很快就抵达石墙,杜坤在车内听见一阵“乒乒乓乓”敲击声,钻出来一看,原来是站在石墙上的土匪在疯狂地朝着轒辒车投掷石头。
他看见有同伴取了一丈五尺长的长枪,对着那些土匪戳去,那土匪被刺中之后,大叫着向后栽倒。
接连几个土匪被刺中之后,石墙上便没有土匪再敢站立了。
盾牌兵护着身后的同伴,迅速跑到道路中间,试图把塞填在两道石墙中间的木质拒马挪开。
土匪们自然极力阻止,杜坤便与其他长枪手用长枪隔着拒马向他们刺去。
双方为争夺拒马展开激战,不断有人倒在地上。
不过,因为官军的制式长枪长度较长,所以颇占便宜,土匪们使用的多是短兵,很难伤到官兵。但是他们占有地利,几个土匪用弓箭射击,对官兵夺取拒马还是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杜坤用长枪隔着拒马将一个土匪一下刺死,一瞥眼看见不远处一个土匪正朝他张弓搭箭,他急忙丢下长枪闪到石墙后面,羽箭“嗖”的一下射了过来,射中他身后的一个战友的肩窝,那战友痛的大叫了一声,险些没仰面栽倒。
即便他们都身穿鱼鳞甲,但仍挡不住弓箭近距离射击,那支羽箭没入肩窝一寸多深。后面的医护兵急忙将伤兵拖到轒辒车后面进行紧急救治。
“好险!”杜坤抹了一下额头上的冷汗,却看见队长崔晓钟瞪了他一眼,大声喊道:“盾牌兵注意防护!”
双方激战在一处,战斗态势胶着了大约有一盏茶的功夫,土匪这边被杀死了七八个人,官军虽然占着武器装备的优势,却仍然也有一死二伤。
土匪渐渐不敌,眼瞅着就要败退。,不曾想土匪暗中增派了几十个人来,突然搬开拒马,从石墙后面冲了出来。
“杀呀!”增援上来的土匪瞬间占据了人数优势,崔晓钟等人猝不及防,被对方的攻势压得步步后退,一边收缩了阵形顽强抵抗,一边打着旗语向后方要求增援。
几个拿着弓箭的土匪趁机爬上了石墙,居高临下向官军射击。此时,土匪两倍于己,在山道上围成一个半圆,将他们不断向后压制。
眼见得形势如此不妙,杜坤心生惧意,上下两排牙齿捉对儿打架,就算他要紧了牙关也止不住。不过,严苛的训练仍旧让他遵循条件反射,将手中长枪不停地向前捅刺。
忽然,他听见前面手持盾牌的伍长一声大叫,一支羽箭正中面门,仰面倒下。完整的阵形被击破了一个点,土匪们立刻就开始从这个点向内强行突入,己方的阵形眼看就要开始崩散。
面对即将面临的失败,杜坤只觉得双股战栗,身上已经开始筛糠一样地抖了起来。
正在这时,他旁边的一个长枪兵顶不住压力,喊了一声“妈呀”,扔下手中长枪,转身就向后逃去。
杜坤大恐,正要扔下长枪向后逃去,忽然小腿抽筋,钻心地疼痛,让他僵在那里动弹不得。其他也有不少士兵面色惊惶,那个逃跑的士兵对整个队伍的士气打击太大了。
崔晓钟眼看着自己的队伍要崩溃,急得目眦欲裂,大吼了一声:“顶住!”。
他抄起一面盾牌便冲到最前面,代替了那个阵亡的盾牌兵,豁出命去与对面的土匪战斗,哪怕身上接连被砍中两刀,也毫不退让,死死地顶在那里。
杜坤忽然听见有人在大喊:“保护队长!他要是死了,咱们全队都活不成!”
他一下子就听了出来,这是赵虎的声音。
这句话让他心里猛然一惊!
按照军律,在战斗中,如果由于士兵战斗不力,致使本伍或本队的长官失陷阵亡,那么,在战斗结束后,士兵若没有取得相应的功劳来赎罪,将会被处死,给失陷的本队长官赔命。
如果说前面那个伍长被暗箭射死,还算不上是手下士兵作战不力,那顶在战阵前面的崔晓钟若是战死,全队的士兵绝对要受到军律的惩罚。
听了赵虎的提醒,全队的士兵士气勉为一振,那些面色惊惶的士兵也都稳定了下来,就连杜坤也打消了逃跑的念头。
崔晓钟声嘶力竭地吼道:“弟兄们宁可战死了也不要当逃兵!战死了家人还有抚恤可拿,当了逃兵,回去不但会被砍头,家人也会被逐出小矛墩!”
赵虎也在后面喊道:“自己死了便死了,千万莫要连累家人!”
这些士兵绝大多数都有家人,听了这话果然都将生死置之度外。他们面上再无惊惶之色,取而代之的是视死如归的悲壮之色。
两个小队犹如磐石一般顶住了土匪的疯狂进攻,虽然不时有人受伤甚至倒下死去,但却没有一个人逃跑,依然坚守阵形同敌人拼死搏斗。
就在他们快要坚持不住的时候,山下两个增援的小队终于赶到了。
土匪们经历了惨烈的鏖战之后,早已失了锐气,现在又看到官军的援兵到了,全都失去了斗志,他们抵挡不住官军援军的锋锐攻势,只得丢盔卸甲地败退了回去。
至此,第一道石墙关隘终于被攻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