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土豆当然不是论捆卖
- 大明:开局邀请朱元璋造反!
- 南翁客
- 2015字
- 2024-01-14 08:25:03
17个一捆,然后您老人家一捆一捆的卖?
捆绑销售是吧!
这要是换作普通商贩这么和他们说,三王早就拔刀砍人了。
但现在和他们说这话的是老爷子。
三王连忙摆手。
“不过分不过分,父皇英明!”
三王掏出银票,交到徐才的手里。
朱元璋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指着第二个碗。
“试试第二碗。”
第二个碗里,装的是一道菜。
同样是黄色的,只不过是丝状。
难道这也是玉米做的?
朱棣夹了一筷子,放进嘴里,顿时瞪大了眼睛。
鲜!
香!
朱棣看着碗有些发愣。
因为这口味明显和玉米不一样。
最重要的是这用的盐好像也不一样。
没有一般官盐的粗糙和苦涩。
果然,朱元璋让小太监们拿上了一个圆乎乎的东西。
“这个东西,叫土豆,亩产在三千五百斤左右。”
“土豆,一个四百两黄金,种植之法,六百两黄金。”
哐当。
朱棣手里的勺子都掉了。
三王此时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大冤种。
亩产三千五百斤!
父皇啊!
你有土豆这玩意儿,你为什么还要先把玉米给拿出来啊!
这不显得我们三个成了大冤种吗?
朱棣那个气啊!
长袖下的手都在发抖!
但气又有什么办法呢?
老爷子这就是故意的!
朱棣算是看出来了,老爷子最近肯定很缺钱,要不然不至于今天抽空逗他们玩儿。
“怎么样,你们有谁想要买土豆吗?”
朱元璋笑容满面,只是这笑容看得九个儿子心里直发怵。
朱棣一咬牙,站了出去。
没办法,这亩产三千五百斤太诱人了。
就算玉米吃了个哑巴亏,这个土豆他也必须得拿下!
“父皇,儿臣喜欢吃土豆,就是不知道这土豆……一捆是多少个?”
朱元璋摆手说道:“土豆怎么会论捆呢?老四,你一点常识也没有。”
朱棣松了一口气。
只要不是捆绑销售,他应该能买得起。
晋王和肃王犹豫片刻后,也站了出来。
“父皇,儿臣也愿意购买。”
朱元璋欣慰地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那就每人交四千六百两黄金上来吧。”
什么!
三王一副见了鬼的表情。
朱棣嘴角抽了抽,忍不住问道:“父皇,您不是说土豆不论捆卖吗?”
朱元璋一本正紧地说道:“是啊,土豆咱都是按筐卖。”
“一筐十个土豆,外加种植之法,收你们四千六百两黄金,咱没算错吧?”
见朱元璋看向自己,蒋瓛憋着笑,连忙躬身说道:“皇爷,您没算错。”
“是嘛。”
朱元璋一拍手:“还愣着干什么?交钱啊!”
得,又被老爷子坑了。
三王身上没带那么多银票,只能给老爷子打欠条,让下人赶紧回府去取。
看三人被连着坑了两把,其他六个兄弟笑得嘴都合不拢了。
朱樉打趣道:“老四啊老四,要说吃这方面我还真比不上你们。”
“为了两口吃的,你们这是豪掷千金啊,哈哈哈!”
朱棣心里冷笑。
莽夫。
别看他现在好像是亏了。
等他有了玉米和土豆,带回封地大量种植,边塞的粮食基本就能自给自足了。
边塞人人都能吃饱肚子,那他这个边塞王还不稳如泰山?
见朱樉这么嚣张,朱棣不动声色地回怼了一句。
“二哥,老爷子今天就是冲着我们来的,小心你的钱袋子啊。”
朱樉很是自信地说道:“你放心,我不馋嘴,老爷子今天就算把天上的仙桃拿出来,也休想从我兜里掏钱。”
朱樉话音刚落,校场上突然出现了一营士兵。
九王抬头看去,顿时皱起眉头来。
“那不是神机营吗?难不成老爷子又演练出什么新战法吗?”
九王心里正疑惑,朱元璋从蒋瓛手里接过遂火枪,笑着说道:“这是咱最近改良的一把火枪,叫作遂火枪。”
“今天叫你们来,就是想让你们看看这遂火枪好不好使。”
“蒋瓛,让他们开始演练吧。”
“是,皇爷。”
蒋瓛走到校阅台前,做了个手势。
神机营的统领纷纷下令。
“第一列,瞄准目标,放!”
砰砰砰!
“第二列,瞄准目标,放!”
砰砰砰!
随着一连串的火枪声响起,朱樉脸色大变,直接站了起来!
其他八王也坐不住了,纷纷站到校阅台的边缘。
他们都是带兵的,自然一眼就看出了燧发枪的厉害之处!
朱棣更是震惊地无以复加。
“这燧发枪,竟然不需要火绳!”
“你们快看了,射击间隔也变得更短了!”
“你们再看这射程,好像远了很多啊!”
等到神机营试射结束,九王立马转身,呼啦全在朱元璋的面前跪下了!
“父皇,儿臣愿意重金购买燧发枪!”
“父皇,边塞北元屡屡进犯我大明,有此燧发枪,儿臣便能扬我大明国威啊!”
见自己的九个儿子都这么识货,朱元璋笑容灿烂无比。
“你们都是咱的儿子,也是大明的塞王,既然你们想要,咱自然不能不给。”
“这样吧,一把燧发枪,一千两黄金。”
“按箱卖,一箱一百把。”
嘶!
听朱元璋这么说,九王全都倒吸一口凉气。
一千两一把,一箱一百把?
也就是说他们如果想买燧发枪,就得拿出十万两黄金?
而且这还不是燧发枪的图纸,只是燧发枪!
他们如果要买回去让铁匠复刻、仿造,这又是一大笔开支!
老爷子这也太狠了啊!
朱棣想要讨价还价。
“父皇,儿臣囊中羞……”
朱棣话还没有说完,朱樉直接大手一挥。
“买!”
“父皇稍等,儿臣这就让人把十万两黄金送来!”
朱元璋笑着点了点头。
嘴里说着好,眼底却闪过一丝寒芒。
这九个儿子,看来比自己想象中还有有钱啊。
朱棣看了眼充大款的朱樉,心里已经骂开了。
真是个不过脑子的莽夫!
生怕老爹不知道你在封地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吗!
但朱樉都表态了,老爷子对价格又不可能松口。
无奈之下,朱棣和其他几王也只能硬着头皮往外掏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