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不为利益改变,不为别人改变

改变。

我们为什么要改变呢?是保持现状让你觉得这样下去绝对不行,还是周围人的“我认为你应该怎么怎么样。”

前者和后者有个很明显的区别:前者是为了自己而改变,后者则可能是为了除自己以外的所有事物而“被迫”改变。

我愿你想做的任何事情都是你的主观意愿,都是你自己愿意做的事情。

身边有人正在减肥,靠着跑步与跳绳,已经减了十多斤有余,或许实际上会更多,我到底是不知道具体的数值,毕竟不熟,而我也不在乎,我只想说,虽然我也断断续续的尝试过减肥,但大多无疾而终,直到某一天彻底放弃,但这又不同于那种自暴自弃般性质的放弃,而是与之相对的,一种平和、坦然的放弃。

我问了问我自己,为什么要减肥,其实当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就感觉很可笑,因为我从来对此没有仔细想过,就匆匆,真的是匆匆的告诉自己要减肥,那么这种盲目的做事,近似于跟风的态度,是否正确呢?

同时,我又自己回答了我自己。啊,我竟已经寂寞到自问自答的地步了吗。我说我自己根本就不想减肥,其中一个理由就是:虽然我说是要减肥,也自大的向周围人无意间传达这个信息,但不论在人前还是人后,减肥早就不知道在不在我的想法之中,有那减肥的空闲,自己倒是更愿意用这时间玩手机,而不是做减肥这种不像是享受的事情。

事到如今,我当然理解那些说要减肥、想减肥和正在减肥的人,我还能理解那些放弃减肥的人,就我个人而言,减肥这个概念从打一开始就是为了别人的,而如今我放弃了减肥,决定顺其自然,却是切切实实的为了我自己。

为什么非要减肥呢?我该吃吃,该喝喝,有运动的心情的时候再做点自己喜欢的运动,何必在意其种类,运动时间的长短呢?说到底,活着本身就是一种运动,难道活着这项运动还不够消磨你的身心健康吗?这又等同于补课,补的更多却只不过是更加辛苦自己了,何必一定要做那些额外的事,吃一些已经实在吃不下的自助餐呢?

勉强自己做一些实在不想做的事情或者这种那种事情终究会伤害到自己,也有可能伤害到别人的,所以不逾矩的从心所欲就格外的春风得意,抚慰人心。

让我们再多询问自己一点:“什么是不为利益而改变”,我也这样问自己。

俗话说:“懂事的孩子没糖吃”,纵现一个人的发展史,儿童时期,我们还是小小的老子,我们的想法与做法都是那么多的直接,哪比得上长大后的弯弯绕绕,我们想吃什么就跟父母说,在不用懂事的年纪纵情的做自己。

可是长大的老子却烂漫山花有几时,我们竟不得不懂事,我们懂得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或者说隐藏我们自己,也许我们会因为家里的清白而说“我不用、我不感兴趣、我不喜欢。”也许我们也曾有过吞咽口水,紧盯某一处视线,想要又不要的担当。

诚然,这是大人们期盼的懂事的孩子,可是如果可以的话,小孩子就应当是小孩子,懂事可不是小孩应有的代名词,我希望你热烈,在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尽量满足你自己,以后的日子也不一定就有满足后的欣喜若狂了。

所以,我提出一个伪命题:不要为父母改变,至少不为家庭而改变。

有人说:“人生而孤独。”

对于此话的正确与否,就我自身的立场来说难以评判。

但从客观角度而言,如果真有客观的话,真正的孤独的人毕竟很少,大部分人还是想有陪伴的,那么就有陪伴的这点角度而言,我们该不该为了有陪伴而降低自己社交方面应有的原则和判断呢?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都说人穷志不穷,若是一味降低应有的准则,我们人身天地的规则将大厦之将倾,那么可能连虚伪的正义都不复存在了吧,那谎言就应该只是谎言,如果这样做了,便深陷谎言的沼泽,时不时被恍若鳄鱼的自尊心和骄傲咬掉其中一块血肉。

我大声的在此宣布:如果真的要如此,才能换取一个所谓的朋友,那我宁愿孤身自己一个人,而我也是身体力行,就这样做的。

所以,不为别人改变包括不为同学,朋友,兄弟姐妹等一大堆虽然称谓不同,相互关系却大致一样的生物而改变。

当然,肯定会出现我们想改变却改变不了的情况,也会出现我们不得不改变的无奈,对于这类情况的出现,我也只能无奈的说一句:接受它并继续想办法改变下一次与它的遇见。

最近25年到来,作为大学生,终于迎来久违的、长久的假期,不需要各种形式的抗议,不需要无语的期望或诅咒,一切都是顺其自然的好。

然而要回高中开一个会,各位当然知道开会的重要性是大还是小,况且毕业后不太想回学校的人又不是不合理的存在,更重要的是,这是假期,它订的时间还在八九点钟,这些都对我这个常熬夜,睡懒觉的宅男极其不友好,于是乎我进行抗议,做了请假之类的事情,不过没什么用罢了。

那么,若天上哭,地下闹,我立于天地之间,不争不抢,默不作声,即便结局似乎已经无法改变了,但我不曾改变,能做到这样就可以了。

虽然不得不做一些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但即便如此,也不能认输,大可以在心里使劲问候,事后悄悄的竖个友好手势,反正老子还是老子,拍起头,望着天,太阳还是那个太阳,我更庆幸,我还是我。

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势必会出现许多无奈,尽你的全力反抗它,即便是接受也尽量只是暂时性的。

改变,也许不需要改变,改变,也不能如此的为了利益和别人改变。

重要的是,不管发生什么事情,我还是我,你还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