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红妆(8)

  • 撞妖记
  • 绾紫彤
  • 2110字
  • 2024-03-27 19:44:12

“我来!”柳韩山走到窗户一侧,一边观察,一边动手将窗户拉开。刚打开一条缝隙,黑蛇就迫不及待地往里头钻。

柳韩山见状,下意识去关窗户,哪只窗户正好夹住蛇脖子。黑蛇一边挣扎,一边张开嘴巴,用一双阴毒的眼睛看向柳韩山。

柳韩山吓得脊背发凉,推着窗户的手却未有松动。说时迟,那时快,南锦衣手起剑落,直接将蛇头砍了下来。

蛇头落地,竟朝着柳韩山的裤腿咬去。柳韩山抬脚一踢,蛇头撞到墙上,这才算是死透了。

窗外,失去蛇头的身子挣扎了一通,滚落房檐掉了下去。

院子里,老人与蛇怪都注意到了左上房的动静。蛇怪本想行动,听见老人轻咳,钻进草丛不见了。

老人将手中的灯笼提起,雨水落在灯笼上,灯笼被浇灭了。

左上房外,又有数条黑色循着血腥味儿而来,随着“扑通扑通”的声音,那些黑蛇全都掉在了地上。

南锦衣打开药箱,将一包药粉洒在窗户上。浓烈的雄黄味儿瞬间弥漫了整个房间。

蛇怕雄黄,盘踞在窗户外面的那些黑蛇立马消失了。柳柳韩山守着窗户等了一会儿,待听不见任何动静后才将窗户拉开一条缝隙。院子里黑漆漆的,包括老人居住的那间厢房。

“需要我把蛇头扔下去吗?”关窗时,看见南锦衣蹲在了蛇头跟前,柳韩山赶紧走了过来:“此蛇怪异,怕是有毒。”

“的确有毒。”南锦衣拔下簪子拨开蛇嘴:“我看过南陈各州府的府志、县志,京城附近地势平坦,距离最近的山脉也有一千余里。我们经过的那些地方算是丘陵,属于有人居住且可以耕种的地方,像这样的地方,是没有毒蛇的。”

“这毒蛇还分地方?”柳韩山蹲在一旁,看着地上的蛇头。

“自然是分地方的,我南陈境内共有毒蛇四十余种,大多分布在长江以南。南方潮湿闷热,密林多,适合蛇类以及各种毒物生长。北方干燥少雨,密林少,耕地多,人口密度大,即便曾经有毒蛇出没,也被捕杀殆尽。再者,有些蛇在数千年前可能是没毒的,吃多了毒物,便有了毒性。”

“这个我信,据说南疆有一种百毒虫,就是将一百种毒虫放在一起,任由它们厮杀,等到七七十九天以后,剩下的那条就是百毒虫。因此虫具有多种毒物的属性,被其咬伤后无法配置相应解药,中毒者必死无疑。”

“这黑蛇与那百毒虫有异曲同工之妙。”南锦衣从身上摸出一条手帕,用簪子将蛇头挑起,小心翼翼地包裹起来:“这黑蛇是被人驯养的,它的原身应该是一条普通的草蛇。”

“将普通的草蛇喂养成毒蛇,此人其心可诛!”柳韩山伸手:“我将这蛇头处理了,你安心睡吧,夜里我给你守着。”

“我没那么娇气。”南锦衣将蛇头放进窗户下面的那盆植物里:“还是你睡吧,我来守着。”

“你的肚子?”柳韩山看向她的小腹:“还疼吗?”

“不疼了。”南锦衣观察着面前的那株植物,蛇头刚放进去,立马被植物的根系吞没,随着蛇头消失,植物的叶片似乎更舒展了些。

“这是……”南锦衣盯着叶脉:“这不是一般的驱蛇草,是食人草,生于南疆的密林之中。没想到,它的幼年是这个模样的。”

“你见过成年的?”柳韩山好奇道:“关于这食人草的事情我也听说过。我们柳家在南疆那边也有生意。南疆多瘴气,尤其是阴雨天,瘴气弥漫,很容易使人迷路。柳家曾有几个伙计误入密林,待瘴气散去后,我们派人去寻找,在密林深处发现几只鞋子。”

“被食人草吃掉了?”南锦衣蹙眉:“据我了解,这食人草不挑食,怎会把鞋子遗落?”

“是跑掉的。”柳韩山回道:“发现鞋子的地方距离食人草不足五米,至于食人草的样子,伙计描述地并不清楚。有人说像荷花,有人说像马蹄,还有人说,像一只大的碗。这幼草,倒像是个豆荚子。

“这就是食人草的模样。”南锦衣道:“食人草会散发出一种特殊的臭味儿。有些人觉得难以忍受,有些人觉得像是臭鳜鱼,臭味儿里夹杂着一股腥气,还有人觉得那味道臭香臭香的。吸食过量,会产生幻觉,将食人草看成自己喜欢的模样。荷花、梅花,马蹄这些都是他们想象出来的样子,一旦靠近,便会被食人草生吞入腹,能逃离者,百人之中或有一人。”

“锦儿你——”

“七岁时,师傅带我入南疆,教我认识各种各样的毒虫毒草。我天赋不错,仅用了一年时间,就了然于心。出南疆前,师傅将我丢进瘴气里,我稀里糊涂进了密林,恰巧碰到了一株成熟期的食人草,差点丢了这条小命。”

“后来呢?”柳韩山心口一紧:“难怪你要躲着他,如此狠心的师傅,天下少有。

“养好伤后,我又一次进了密林,循着原来的路径,将那株食人草削成了碎片,连根拔除。”南锦衣弹了下食人草的叶片:“我好像知道那些人去了哪里。”

“锦儿的意思是——”柳韩山寻思着:“荒村的村民是被食人草给吃掉的?那些村子我们都看过了,并未发现食人草的痕迹。就算这草会伪装,那么大一棵,我看不见,你也看不见吗?”

“不是看不见,而是不在村子里。”南锦衣起身,在食人草与床铺之间布了一个结界:“村民是被蛇拽出去的,除了墙头上的那些痕迹外,余下的痕迹都被时间给淹没了。蛇是被食人草给吃掉的,食人草应该生长在那条被废弃的官道尽头,也就是那位老人家口中的乱葬岗。只有尸气聚集之地,才能养的住这般邪气的东西。”

第二天一早,柳韩山扶着南锦衣去给老人道别,老人并未出现,只是隔着窗户嘱咐了几句,将一个锦囊递了出来。老人再三交代,入京前,且不可将锦囊打开。至于入京后,可选视野开阔之地将锦囊焚毁。

如无必要,终此一生,切莫再返回。程家村也好,宁远官驿也罢,都不是活人该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