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古代的八卦故事2

[一条线]有没有关于王徽之王献之的小说啊?应该会很有趣

[一颗豆芽]写那句子至亲至疏夫妻的《八至》诗的才女李季兰是个风流道姑

[狮子]王献之看起来也很多情呢

[夏天]回复楼上:跟前妻可惜了

[松罗]回复楼上:他最后病重的时候说,此生最后悔的事情就是和郗道茂离婚

[松罗]杜甫写了十几首诗给李白,比如寂寞书斋里,终朝独尔思。比如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再比如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再比如南寻禹穴见李白,道甫问信今何如。

李白呢?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杜甫:???

[辣椒酱]回复楼上:杜甫不会爱上李白了吧?

[松岛才子]哈哈哈大诗人的爱

[松罗]回复楼上:粉丝嘛

[辣椒酱]李白名气应该比孟浩然大吧,他怎么那么喜欢孟浩然?

[松罗]回复楼上:现在看肯定是李白名气大,但是当时孟浩然成名是要比李白早的,两人都差十多岁了

[夏天]回复楼上:肯定啊,郗道茂是他表姐,他俩亲上加亲,估计从小也是那种青梅竹马情谊深厚吧,他俩婚后半年样子,王献之跟郗道茂的爹,俩亲家公就差不多时间一块死了,两人都悲痛死了,一起互相扶持互相安慰走出丧父阴影的,最后俩人又是被迫离婚,谁特么不意难平?

估计王献之跟公主结婚后,一直压着一口气呗,有传言夫妻感情不咋的,王献之甚至更宠桃叶。

就是可怜郗道茂了,后来离婚后郗郁郁寡欢,没有再嫁,三十多就死了。

[松罗]王献之连烧伤腿这样的事都干了,新安公主还是死活要嫁他,郗家后来势微了,王献之因为尚公主官运倒很好,郗家对他态度很差,虽然是亲戚但来往也稀少了。新安公主这种携家族权势横插一杠子的,世人也拿她没办法

[夏天]回复楼上:王献之后来因为腿伤的事儿没少吃苦,差不多真算残疾了。也亏的他能对自己下的了狠手。但当时皇帝就那个吊样子,他爹王羲之又就早死了,你要是不从估计得满门抄斩了啊。

公主确实够损的,但是这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啊,自己年轻时做了棒打鸳鸯,强扭的瓜不甜的事儿,后来自己女儿才貌双全却被皇帝强行嫁给自己的傻儿子太子,后来皇帝死了,白痴太子登记,她女儿做了皇后也不过活了29岁。

自己老公一辈子临终都在惦记前妻,四十多岁就挂了。

所以啊,人在做天在看。

[kiko]回复楼上:唐伯虎是真的很坎坷啊,好好的一个鲜衣怒马少年郎结果到后来过的连普通人都不如,甚至抑郁而终,当初看他的遭遇都差点看哭

[唐长老]我要留着慢慢看

[kiko]明朝嘉靖帝因为总是虐待(好像是因为修仙需要处女什么的)宫女然后某天睡觉差点被一群宫女掐死,领头的那个因为太紧张打了个死结所以他才没被掐死,后来皇后调查这件事说是某个宠妃做的,他一怒之下就赐死那个宠妃。但是后来又一直觉得这件事有疑点。那个宠妃已经宠冠六宫没必要杀自己,所以就渐渐疏远皇后。之后某天皇后宫中着火(后世很多人都说是他放的,因为皇后宫中着火这种事实在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不许人去救,就活生生看着皇后被烧死了。小时候看百家讲坛印象就很深感觉像连续剧,后来一直念念不忘,前些天在网上查资料查出来的,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徒生一种悲凉感,比什么人彘的都让我后怕

[松罗]回复楼上:壬寅宫变。嘉靖皇帝要用处子血炼丹

[管理员]唐代藩镇之乱想必大家都知道。

唐宪宗时期出了一位颇有才干的宰相武元衡,他支持皇帝削藩。然后某日上朝途中被刺客射灭灯笼刺杀身亡

[管理员]唐代的诗人宋之问羡慕张昌宗兄弟给武则天当面首,荣华富贵加官进爵。

他本人很有文采,长得很帅,就开始对武皇自荐枕席,还写诗一首表明心意。然后武皇就让人委婉地对他表达了“你有口臭“,这个意思。从那以后宋之问开始口喊某种香料上朝。

[松罗]回复楼上:宋之问人品极差,为了一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以土囊压杀侄子刘希夷。但他自荐面首也有两种说法,一说他自荐的其实是北门学士,不排除因为他人品不好,后人添油加醋。

[松罗]宋之问诌事张易之,坐贬泷州。后逃归,匿张仲之家。闻仲之谋杀武三思,乃告变,擢鸿胪簿,迁考功郎,复媚太平公主。以知举贿赂狼藉,下迁越州长史。睿宗立,以无悛悟之心,流钦州,御史劾奏赐死。人言刘希夷之报也。

[管理员]回复楼上:我觉得按照记载,他其他事情如果都是真的,那么自荐枕席的可信度也很大了。因为这人太无耻了

[小良]周穜,是大书法家米芾的挚友。米芾有洁癖,好美砚。有一次向周穜炫耀一方御赐的宝砚。周穜说,你把它天天供着,怎么不使用?米芾欲取清水来,就见周穜“啐!”,然后蘸着口水开始研墨。气的米芾大喊脏死啦,不要了!周穜还以为他开玩笑,但归还几次,米芾还是不要。

[松罗]回复楼上:米芾还会拜石头,这是个妙人,不过洁癖比起倪瓒他算好的,换成倪瓒,大概连他一起扔出去了

[松罗]两个吃货的撕逼

郑灵公是吃货,公子宋也是吃货。楚人送了一只大甲鱼给郑灵公,在当时是个稀罕物。公子宋正好在去见郑灵公的路上,食指动了动,他对别人说,我这个食指有异能,它动一动,就代表能尝到美味了。这话被郑灵公听到了,他也是促狭,甲鱼做好了,分食给大家时,偏不分给公子宋,不给就不给吧,他说你站在旁边看我吃。

公子宋不高兴了,食指强行在他的盘子里蘸了蘸,尝了尝味道,走了。

哇你抢我吃的,郑灵公气死了。

他俩这梁子结下了,回去都密谋要杀了对方,最后还是公子宋动作快了一点,于是郑灵公被杀。

因为一只甲鱼杀了郑灵公,公子宋算是捍卫了自己吃货的尊严吗?

[王思思]回复楼上:哈哈哈食指大动是这里来的吗

[松罗]回复楼上:哈哈哈对,还有染指的出处

[八个字八百万]我的妈,这个楼让我惊呆了,在办公室看的停不下来

[茉莉奶绿]不得不提教科书一般的装逼鼻祖谢安了当年打淝水之战的时候,他弟弟还有侄子领兵8w在前线作战,他在后方指挥,然后对家苻坚那边领100w+,东晋的大家都各种忐忑。军情来报的时候他正在家里跟人下棋,只见他拆开看了一眼,看不出是喜是忧,继续下棋,客人们坐不住了,忍不住问他,哥们淡定地来了句“小儿辈大破贼”。结果下完棋客人走后,回房的时候那个激动啊,各种狂喜,连木屐的齿磕绊坏了都没发觉,装逼界的扛把子了。

[有你就好]王安石的老婆真心实意要给王安石纳妾,王安石不要。我一直以为是夫人实在受不了常年不洗澡的王安石。

王安石的儿子有精神病,王安石在孙子死后,做主让儿子儿媳离婚了,还给儿媳找了个好人家

[油腻本腻]还有阅微草堂笔记里面写的一个故事我印象非常深刻

说是有个美少年,胆子特别大,然后有处地方老是闹鬼,这个美少年就说他不怕鬼,要去那里睡觉

晚上他在睡觉的时候,鬼真的来了,好像还是个男的

美少年胆子大啊,把鬼暴揍了一顿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他把鬼给日了

我实在是印象太深刻了,哈哈哈

[松罗]回复楼上:阅微草堂笔记好多这种的,我记得有个故事是说一个书生避雨,看到一对女鬼,是一户人家的妻妾,后来话锋一转,其实那对妻妾是宫里逃出来的太监,躲到这家,主人让他们装成女子避人耳目,然后三人就像夫妻一样生活了。

[松罗]谢安,字安石,和王安石名字一样,王安石晚年居宅附近有个谢公墩,王安石于是写了一首诗,

我名公字偶然同,

我屋公墩在眼中。

公去我来墩属我,

不应墩姓尚随公。

意思就是我们名字虽然相同,不过我如今来了,这个墩就跟我姓了。

对了司马相如这个名字是他自己起的,因为崇拜蔺相如,史记写其亲名之曰:犬子,也就是说,他本来叫司马小狗子。

[松罗]茶仙陆羽是个孤儿,僧人智积从水边捡来的,陆羽的名字常和美貌女道姑李冶联系在一起,有一说法是当时智积捡到陆羽后,将其托付于一位儒士抚养,这位儒士姓李,有个女儿叫季兰,于是陆羽随了她的名字起名叫了季疵,两人是打小就认识的,这个李季兰就是后来很有名的李冶。陆羽这两个字是后来再取的,根据易经卦象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所以叫陆羽,他和李冶故事版本很多,没法考证了,不过陆羽貌丑,而且结巴,据说李冶和陆羽周围的一圈朋友都谈过恋爱,就是绕过了他。

[三天三夜]回复楼上:准确来讲,苏轼嫌弃王安石太激进,又觉得司马光太保守

[深意睦州]历史上以帅著称的潘安,一辈子只爱了杨氏一个,杨氏去世后他也没再娶,所以被称为潘杨之好。又帅又专情啊

[怦然心动]推荐看苏轼的日记。

比如苏轼喜欢韩愈,韩愈的字是“退之”。翻译过来就是苏轼:我真喜欢你韩退之,韩退之呀韩退之~

[松罗]回复楼上:苏轼说韩愈文起八代之衰

[怦然心动]回复楼上:相爱相杀

[松罗]回复楼上:不不不他是在夸韩愈,正是韩愈兴起的古文运动,以散文迭代了盛行的骈文,而骈文大多风花雪月无病呻吟

[怦然心动]回复楼上:这事怪我,我太没文化了。他对韩愈是真爱啊哈哈哈

[松罗]回复楼上:怪我只说了半句

[油腻本腻]我想起明朝有个美少年特聪明年纪轻轻就做官了然后因为长得漂亮在翰林院给同僚给群奸了他因为资历低也就忍了为了复仇还做了太监的儿子然后依靠太监的权势把那啥自己的人都杀了后来他官还做的特别大我忘了他的名字了有谁记得真不是小说里的情节

[松罗]回复楼上:冯铨

[油腻本腻]回复楼上:哇,知己啊哈哈哈哈。我对这种故事印象特别深,我真是一个恶趣味的人

[辣椒酱]度娘没说这件事,维基也没有

[松罗]回复楼上:明朝笔记先拨志始,翰林冯铨者,涿州人,年少而美,同馆颇狎之,左谕德缪昌期狎之尤甚。铨之父冯盛明为辽阳兵备,因边患望风南奔。铨求援於诸君子甚哀,而曲事昌期更至。昌期每侮之众人中,铨大不堪,以此怀恨欲报。

铨素与魏忠贤侄魏良卿善,至是致书良卿,极言外廷不足虑,因导之行廷杖以兴大狱,排陷众人,且又时时暗将廷事情密报忠贤,使为之备。

[油腻本腻]钱镠甚爱自己的王妃庄穆夫人吴氏,王妃每年春天必归临安,钱镠甚为想念。一年春天王妃未归,至春色将老,陌上花已发。钱镠写信说:“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以前读书读到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就在想这是谁写的然后百度了出处是钱镠写的他出生的时候因为太丑差点被他爹扔井里了我就在想可能是真的丑绝人寰了吧这么丑的人写出这么苏的情话怎么有点萌啊

[油腻本腻]回复楼上:后来冯铨是不是降清了,貌似老死了,儿子孙子一大堆

[松罗]回复楼上:你把关键词换成冯铨和缪昌期再试试

[乘风破浪]回复楼上:应该不是真的吧。再怎么样能进翰林院都不会公开发生这种事吧

[栗子蛋糕]元宵节,司马光的夫人要出门看花灯。

司马光:家里也有灯,何必到外面去看?

夫人:可是外面人多热闹,我想去看看。

司马光:看人,我难道不是人吗?我是鬼吗?

[乘风破浪]刚百度了下,也有不同说法,狎这个词也有讽刺侮辱的意思,而且首先,冯铨并非大家想象的手无缚鸡之力,只能任人辣手摧花。

冯铨本人善射。据说,清世祖还因冯铨善射,赏赐给他良马名弓。

拉弓也是个力气活,也就是说精于射箭的人总是有一定膂力,因而,大家不必担心冯铨的反抗能力。

其次,明律对强行爆菊犯要杖一百。翰林们爱惜皮肉,总不会想要挨一百杖吧?

补充一点,冯铨还有一个同衾之好,也就是后面的首辅周延儒。

(《明季北略》报道:涿州冯铨与延儒同年,年相若。初时有同衾之好,后结儿女亲。)

周延儒,冯铨以及缪昌期三人同年考中进士,周延儒是会元兼状元,冯铨和缪昌期都进入三甲,缪昌期名次排在冯铨前面。

冯铨考中进士那一年19虚岁,周延儒21虚岁,缪昌期52虚岁。

也就是说缪昌期跟冯铨是同科,资历也并不比他高,大家都是庶吉士。

而冯铨非常年轻,在明代,年轻进士前途远大,五十多才考上进士的基本上没什么前途了,因为明代是个非常喜欢神童的朝代。

有名的宰相首辅名人基本上都很年轻就考上进士了,比如张居正徐阶等等,而且基本上都是美男子。而状元周延儒跟冯铨关系很好,周延儒也是有名的美男子,倒没听说这事?

冯铨投靠阉党的主要原因是自己父亲沈阳兵备跟后金打仗败了逃跑,这是蛮严重的罪名,当时关于后金的事情没人愿意沾,所以他向翰林院诸人求帮忙,结果只是被缪昌期等人大庭广众之下侮辱嘲讽了一顿。

然后他父亲因为这事被罢官了,缪昌期也因此受牵连闲居在家,就怀恨在心投靠了魏忠贤,哭诉自己父亲是被东林党陷害的,然后就是后来那些事。

后面就基本上都是码住收藏,没有有用的新恢复了。

没想到古代有那么多有意思的事情,上学的时候奉行应试教育,不考的内容一概不教,这是错过了多少啊。

“‘松罗’真的太牛了,什么都懂,各朝各代何人何事还能引经据典,对了,天庭应该有收藏各朝各代书籍史料的地方吧,类似于图书馆。”颜括心里想道,并且打算明天问问班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