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面露微笑,露出一口有些残缺的牙齿:“是丹劲,不过是不完整的丹劲。换了我刚突破时,刚才的一掌,你已经死了。”
陈砚胸前筋骨微震,劲力勃发之间将刚才对拳中受的暗劲缓缓逼出体外,脚下不动如山,盯着眼前那如高山般俯视过来的小小身躯。
“横开三簧锁,身似火烧身。你的形意拳,练得入髓了,难得。”
老者点点头,语气中多了丝之前没有的赞赏和理所当然。
仿佛能从他口中说出夸奖的话,对于陈砚来说,是莫大的荣耀。
老者抬步走下台阶,“你叫陈砚?”
陈砚眼神微动,“你认识我?”
老者笑了笑,“龙门县练形意的人很少,若非小九之前提前过你,我也没想起来的。”
陈砚轻呼了一口气,想起伍琉璃之前的称呼,眼神微妙:“你是...阿善师?”
见老者点头,陈砚随即释然,他虽然没有见过白九出手,但也看得出他起码也是暗劲大成,甚至化劲的程度。
作为金楼名义上的领袖,若是背后有这样一尊大佛,能够在龙蛇混杂的龙门县稳稳立足,也说得过去了。
“我是跟着伍家的人过来的,无意冲撞善师。”陈砚看着面前的老者,微微欠身。
“无妨,难得这僻静的地方有人来。”阿善师温和的笑了笑,走下台阶,示意陈砚跟在他身后朝着前殿走去。
跟在身后的陈砚,视线盯着阿善师那有些肥胖的身躯,神情说不出的凝重。
【普通人类,被五羊真灵之一葱聋气息侵染,通灵,妖属,杀死可吸收异种寿元。】
他在白九口中听过这个世界的武道境界,练步练桩,初窥武道门槛。练皮练力,控制浑身肌肉,将浑身力量拧成一股,是为明劲。
练筋练血,进一步掌控身体,锁住血液中蕴含的元气,暗劲自通。
伐骨洗髓,锻骨初成,铜皮铁骨,悟透拳中真意,形气神合一。至此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的境界,称之为大拳师,开宗立派的宗师级人物。
陈砚得喰仙天赋,通过异种寿元推演武道,弥补自身不足,进步神速。
一举冲破炼骨炼皮两大关口,踏入比肩化劲宗师之境,即使放在这个年代,也是相当炸裂的年龄。
暗劲和化劲,虽然只是一步之差,但神意皆不用力,纯以神行。
拳经中云:炼形而能坚,炼精而能实,炼气而能壮,炼神而能飞。
武道之途,外有易骨易筋易髓,内有明劲暗劲化劲,然则固形体以为纵横之本,淬精神以为飞腾之基。
对于真正的武道宗师来说,踏入化劲,才是触摸到了武道另一领域的门槛。
人来到世界,先天的一口纯阳之炁变得驳杂不纯。
陈砚修炼形意拳法,与这个世界的拳法也有相似之处。明劲阶段是为转回纯阳,所谓六阳纯全刚劲之至。
明劲易骨,骨力一生,胆气粗豪,无所畏惧,神气自然与众不同。
暗劲再生,犹如大隐隐于朝,由阳转阴,暗劲易筋。筋力一生,触一发而动全身,方知崩拳真意,出拳似箭。
到了化劲一道,劲力入髓,修炼出一身灵劲,出拳变化随心知意,意到力生,已是初步摸到神炼的门槛。
世人皆以为武道修炼至宗师境界,就是尽头。殊不知,在传承久远的门派之内,宗师之上,尚有更高的境界,是为丹劲。
在白九口中,百年前武道没落,别说是丹劲,就连化劲的存在,也是少之又少,都是各门各派宿老级别的人物,藏于深山老林,不履尘世,少有人知。
到了这龙争虎斗的年代,各路豪雄纷争的年代,化劲宗师依然是凤毛麟角,更别说宗师之上的存在。
但稀少,并不代表不存在。
今天在这黄龙观中,陈砚就见到了传说中踏入丹劲,在凡俗世界,几乎可称之为人仙般的存在。
只是,在陈砚定下心神后,他看出眼前的阿善师,虽然浑身不漏,但交手的刹那,还是被他窥出几分,他修炼的丹劲似乎不太稳定。
按照传世极少的古籍中的只言片语的记载,完全踏入丹劲的人仙,杀他一个比肩化劲的存在,完全不用第二招。
王宗岳阴符枪谱中提到,炼到丹成九转后,心随枪手一起迷。
陈氏拳械谱内记载有桓侯张翼德四枪,注曰:丹回气海,震按,摄念归静。
各家传承久远的拳法真传内,皆有成丹之法,只不过文字模糊,秘而不宣,不是真正的入室真传,即使得了拳谱,也是不知所云。
加上各朝各代动乱不休,很多成丹之法,到了现代,已经随着拳谱的失传而消失,也导致了武道的没落。
陈砚所修炼的传承蒲州的古法形意拳,传承并不完整,并没有成丹之法。
但他真正的武学底子,传承道家山术一支的武道,太乙五行擒扑,却记载着类似踏入丹劲,修炼四大炼的法门。
山术,本质上是通过某些特殊手段,包括食饵、筑基、玄典、拳法、符咒等方法,来不断修炼提升“肉体“和“精神“,最后达到超凡脱俗。
食饵,即是通过药材采集,炼制药和丹,通过补和炼的方式来提升肉体能量。
在太乙五行擒扑拳谱记载,在踏入化劲之后,需引先天纯阳之炁贯通阴蹻脉,穿缠九宫,安定五行,最后开启机关之窍,引仙之门。
可惜,山术的传承也残缺不全,饶是陈砚查阅了很多资料,对此依然没有什么头绪。
他也没想到,心血来潮的跟着伍家,竟然会碰到一位活着的抱丹强者。
心觉之力赋予他的超强感知,却让他隐隐察觉,眼前的阿善师,似乎和古籍中记载的抱丹境,不太一样。
【消耗异种寿元,推演易筋十二式】
【面对丹劲强者的无力感,让你发愤图强,开始研习起这门偶尔得到的,峨眉山西竺圣僧般剌密谛阅易筋经译释版本,修炼第二年,你已经将易筋十二式掌握纯熟,踏入小成境界】
【修炼第五年,十二式易筋招式你已经滚瓜烂熟,却依然只是小成境界,迟迟无法突破,这才有感炼筋境界果然比炼骨炼皮更加艰难】
【你没有放弃,修炼第十年,你终有所悟,开始舍弃其余招式,专心只研究第一式韦陀献杵,第十五年,在你不懈的努力下,你完全忘记了其余十一式,终于完美的解析出第一式的精髓】
【你照葫芦画瓢,花费四十年时间,终于在第五十五年将十二式所有精髓悟透,成功踏入大成境界】
【第五十六年,你修行再次陷入瓶颈,迟迟无法领悟易筋十二式的最终境界】
【为此你苦读佛经道经,试图在其中找出修行之秘,终于第六十三年时,你无意中看到一本先秦导引术修行之法,若有所悟】
【第六十四年,你开始遗忘所修行的十二式招式,第九十年,当你将十二式全部遗忘时,易筋十二式终于突破至圆满境界,炼筋大成。三炼大成,内壮神勇,外壮神力,骨中生神力,力能举鼎,手托城闸】
【受限于此方世界上限,无法推演下一境界,推演结束】
【可使用异种寿元五十六年】
推演结束,陈砚眼中闪过一丝惊讶,炼筋大成所耗费的异种寿元,远远大增。
四炼之法,炼肉、炼皮、炼筋、炼骨,可同时修行,但任何单一境界修炼至大成已是大拳师。
而再往上的二炼大成,修行时间比起单一的又是成倍增长。
修建通天之塔,最底层自然是最好修行,越是往上,难度就会越大,花费的时间也会越多。
即使在他原先的世界,二炼大成已是稀有,三炼更是凤毛麟角。
至于四炼大成,纵使名门大派,天赋异禀的真传弟子,也极罕见有人练出。
不等陈砚试图推演其余功法,前殿已到,伍家的人已经离去。
阿善师走到大殿前,点上一炷香供奉在神像前的香炉中,虔诚的拜了下去。
身穿僧袍的阿善师,对着道观的神灵叩拜,这诡异的一幕让陈砚有些不太理解。目光随着阿善师的叩拜,朝着上首的神像望去。
黄龙道观,供奉的神灵,不是陈砚熟悉的三清,而是个塑着金身,左手抱金身葫芦,右手拿赤玉舄的神灵。
供奉过神灵之后,阿善师起身看向陈砚,“看你骨龄不会超过二十五岁,拳法修炼入髓,堪称千里无一的武道天才了。我当年这个年纪,可是远不及你。”
陈砚说道:“闻道有先后,达者为师。”
不论眼前老者是何身份,身为武者,他已经走在了大多数人的前端,值得尊敬。
阿善师摆了摆手:“我不过是运气好罢了。不过话说回来,武道如人生,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看着陈砚若有所思的点头,阿善师依然用着一副很温和的语气,笑眯眯开口说道:“年轻人,你的手中,有着仙人的传承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