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忙碌

第二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部队的装备。火器营的火枪火炮需还有其他的装备,需要大量的工匠来打造。如今熟悉火枪制造的就只有邢铁匠那些人,是远远不够的。

唐朝在工部和兵部聚集了大批手艺顶尖的工匠。秦川已经听既裴元介绍过相关的情况,开列了一个名单,列出所需要的工匠的类别和数量。至于如何把他们要出来,由程咬金和牛劲达去办。

这天早饭后秦川让二宝叫来了程三,这家伙对长安城的情况十分熟悉。秦川问他,这城中有没有手艺好的匠人。

程三对这个真的不太清楚,正在琢磨着程府中有谁可能知道这些事情,程处默和程处亮两兄弟过来了。

他们看到程三苦思冥想的样子,就问怎么回事。问明了缘由之后,程处亮笑道:“说起这个,我最清楚了。在这长安城里最好的磨镜匠人,不是那些打磨普通铜镜的,而是打首饰的。其中最好的在金玉楼。”

程处亮好交往。除了那些勋贵子弟,在三教九流都有朋友。他很有女人缘儿,曾经给人送过不少首饰。为了显示这些首饰的独特,他还亲自设计或者修改,让首饰匠人按照自己的要求打造。

秦川问道:“可以打磨水晶吗?”

程处亮说道:“没问题。”

他对程三说道:“你去找一趟樱娘,让她把那个水晶首饰盒拿过来让秦兄瞧瞧。”

樱娘是存储亮的小妾。

程三应了一声,一路小跑,不久以后就取来了一个首饰盒。首饰盒不大,直径不到两寸,是用水晶打造的,里面铺着红绒,装着一对精美的耳环。

秦川接过了首饰盒仔细地打量着,只见首饰盒所用的水晶纯净透明,看不到一丝杂质,表面打造得十分光滑,甚至还有浅浅的圆形弧度。首饰盒是用两块水晶打造的,盒子和盒盖配合得很好,合上以后几乎是严丝合缝,足见这打磨水晶的匠人手艺之高。

程处亮问道:“秦兄弟,你看这匠人的手艺如何?”

秦川点头说道:“不错,我需要的就是这样的手艺。”

程处默好奇地问道:“你想打磨什么?”

秦川吩咐二宝取来了一个放大镜,递给了程处默,说道:“我要打磨一些这样的镜片。”

秦川有这样一只放大镜,程处默是知道的,他以前也见过。他接过来看了看,说道:“你有这个不就行了。要那么多放大镜干什么?”

程处亮却是第一次看到,很好奇,接过来,举在眼前,透过放大镜往外看。他所看到的东西距离比较远,在焦距的范围内,也看不出什么名堂。

程处默说道:“这叫放大镜,你要这么看。”说完他又从程楚亮的手中拿了过来。他一时找不到适合放大看的东西,就打开了那只水晶首饰盒,取出一只耳环,放在几案上,然后把放大镜放到了耳环的上方,调整一下焦距,然后再次把放大镜递给了程处亮,说道:“你像我这么看。要是看得不清晰,就把位置来回动动。”

程处亮接过了放大镜,学程处默的样子观察那只耳环。开始的时候有些模糊,他向上下调了调,找到了焦距所在的位置,看到那只耳环一下子变大了好几倍。

他好奇地问道:“咦,这是怎么回事,这耳环怎么忽然变得这般大了?”

程处默说道:“所以这才叫放大镜呢。无论看什么东西都会比以前大上许多。”

程处亮觉得好玩,又举着放大镜去看其他的东西。玩了一会兴致稍减,问道:“这个又有什么用呢?”

说实在话,程处默也不太清楚这放大镜有什么用?除了看东西能放大一些,觉得好玩之外,看不出还有什么其他的用途。

秦川也不想跟他们解释那么多,说道:“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他对程处亮说道:“你跟那金玉楼的人熟不熟?能不能让他们帮助我磨一批水晶镜片。”

程处亮满不在乎地说道:“没问题,想要打磨什么样式的,把样式尺寸写下来。其他的事情都交给我好了。”

程处亮还真有这个能耐。因为金玉楼的东家就是他的一个死党。他本身又不缺钱,经常从金玉楼购买和加工一些首饰,也是金玉楼的大主顾之一。让他开口,金玉楼绝对会尽力而为。

秦川原本还想问,质量如此上好的水晶是不是不容易找到?想了想后,人家金玉楼既然经营着这类生意,自然有自己的进货渠道。他也就懒得为此事操心了。

秦川希望能够在自己离开长安之前,就打造出一批水晶镜片来。他马上就画出了图样,标注了尺寸和标准,标上所需要的数量。

秦川对程处亮说道:“这事情就拜托老弟你了。让他们加紧赶工,工钱可以多付给他们。所需的钱从我的账上出好了。”

秦川在程家酿酒和打造铁锅的生意,有自己的分红。他现在自己还没有安家,所有的钱都存在程府,随时可以支取。

程处亮一听就不高兴了,说道:“秦兄,你说的这叫什么话?这件事情你就交给我,我保证妥妥帖帖地给你做成。其他的事情就不用你操心了。”

程处亮说话时口气很大,人家的确有这个底气。长安城里的勋贵子弟多了去了,但是很多人家境也就一般,他们能够拿到的月例没有多少,甚至有不少人少得可怜。

程家财大气粗,程处亮花钱如流水,很大方,这也是他人缘好的重要原因之一。

秦川也不矫情,不再提给钱的事儿。程处亮人头熟路子野,对长安城的方方面面都很熟悉,很多事情找他办十分方便。秦川的确有很多事情需要他帮忙。

程处亮都应承了下来,不过这一次秦川跟他说好了,亲兄弟明算账,所需的费用由自己来出。

程处亮情商很高,知道秦川是高人弟子,也是个要面子的人,而且人家也不缺钱,因此他也不客气。

杨远道回到长安之后,又回到了太医院。

这一次他随军出征,在前线负责救治伤员,郦州行军道总官府给他上报了战功,从正八品提升到从七品,获得了相应的物质奖励,十分风光。

真正令他身价倍增的是他从秦川那里学来的新的医术,在处理外伤的方面成为太医院的顶梁柱。同僚们看他的眼光都变了,跟他说话时态度也客气了许多。

这天早晨,杨远道来到了太医院,还没有进自己的值房,同僚就告诉他,说太医院的院判叫他过去。

杨远道走进了院判的值房,看到了二宝。他心中一喜,猜想可能是秦川要找自己。自从回到长安之后,还没有见过师父秦川呢。

果然院判说道:“杨医师,泾阳县侯要找你过去说话。你这就过去吧。”

太医院伺候皇帝和宫中的嫔妃们,也会为一些朝中的勋贵大佬出诊,可以说接触的都是大人物。一个小小的泾阳县侯,他们还是不看在眼中的。

秦川在杨远道当值的时候,请杨远道过去,太医院完全可以不买他的账。可是院判马上答应了,甚至对前来传话的二宝这样一个下人都十分客气,可以说给足了秦川面子。

也难怪,太医院是伺候那些大人物的,因此都很有眼色。

秦川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泾阳县侯,可是却有着很大的名声。李靖、程咬金这样的军中大佬对他十分看重,连皇帝陛下也亲自召见过他。

这样的人物,是妥妥的朝中新贵。他还如此年轻,想必未来会前途无量。这样的人物,就算不去巴结也是万万不能得罪的。

院判笑着说道:“杨医师,你去了要尽心为秦爵爷办事儿,太医院的事情你不必挂心。”

他对二宝也十分亲切地说道:“回去后替我向秦爵爷问好。”

杨远道的心情十分舒畅。曾几何时,他在太医院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没有人把他当回事,因此才会把他弄到前线去,去给普通的士兵疗伤。

自从靠上了秦爵爷,一切都变了,觉得扬眉吐气,而且前程远大,无限光明。带着这种心情,他现在走路都是昂首挺胸的。

到了程府,见到了秦川之后,杨远道赶忙行礼问好。

秦川跟他寒暄了几句,问了问他在太医院的情况。

杨远道十分开心,说自己沾秦爵爷的光,如今在太医院地位有了极大的提升,然后他又说了一些感激的话。

秦川问道:“过一段日子我还要离开长安。这次出去的时间可能要长一些,少则半年。你愿不愿意跟我一起去?”

说实在话,这次去郦州前线,杨远道可是吃了不少苦,遭了不少罪。前线的生活条件实在是太艰苦了,他打心眼里是不愿意再去的。

不过他下决心牢牢抱住秦川这条大腿,这是他表忠心的最好机会,再吃一些苦绝对是值得的。

因此他毫不犹豫地说道:“师尊有任何吩咐,弟子都愿意。弟子无需准备,随时可以跟师尊离开长安。”

对于杨远道的态度,秦川还是满意的。他笑着说道:“也没有那么着急。你可以先跟家里打个招呼,把家里的事情安排好。在长安的这段日子,我还有事情要交给你去做。”

杨远道说道:“请师尊吩咐。”

秦川要求杨远道找一些有文化的年轻人当学徒,大概5~10人,这些人最好有一些医学知识。他告诉杨远道,可以答应这些人,会给他们一个很好的前程。这些人要本分可靠,至于他们是何出身来历,不必计较。关于人事调动的问题,自有人去办。

杨远道十分高兴,这可是卖人情的一个好机会。他相信自己推荐的人跟上秦爵爷,肯定会有好的前程。他们一定会感激自己的推荐。

他马上答应秦川,回去后就办这件事情。

杨远道办事十分尽心,他很快推荐来了10个有文化的年轻人。秦川亲自对这些人进行了面试,最终从其中定下了6个人。

秦川安排杨远道带着这6个人,在长安城里采购所需要的物资,10天后会有人安排他们离开长安城,护送他们前往要去的地方。具体的地方没有告诉他们,但是让他们转告家人:原有的薪俸照发,每月还会额外给他们的家人发放一笔生活费,直接派人送到他们的家里。

杨远道推荐来的这些年轻人血气方刚,期盼着能够建功立业的。这样的安排让他们有一种使命感,一个个热血沸腾,满口答应了下来。

这日傍晚,夕阳西下,晚霞满天,李世民的心情很好,再次来到了立政殿,跟长孙皇后和一双儿女共进晚膳。

在席间,李治问道:“父皇,那个秦川什么时候会来立政殿?”

他这话是替李丽质问的,他自己其实也想知道。他听说了秦川很多传说,秦川手上有很多新奇东西,他很想见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