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培养人才和他们打擂台
- 明初:带皇爷爷教训后世皇帝
- 玄心手背
- 2072字
- 2024-06-18 17:22:43
到时候要么让自己人去打,要么就将那些敌军赶过去,到最后统一收回来就是了。
朱元璋可没指望崇祯朝的那些王爷可以去冲锋陷阵。
三人商量的差不多了便各自回去休息了。
第二天一早,已经休息好的崇祯赶了过来。
他没有哪一个时刻有这么轻松,这就是有大人的底气。
朱元璋三人已经等在这里了,其余将领全都去做其他事情去了,今天是特意让他们见面。
“不肖子孙朱由检,拜见太祖,成祖,太孙殿下”
朱由检没有称呼朱雄英为曾祖父,而是以洪武朝的身份称呼他。
他虽然是下去休息,但也了解了不少,洪武建文两朝的将士对这个太孙可谓是十分狂热。
毕竟是仙人来的,想来历史上的记载有问题。
不知道太孙因为什么原因没有在历史上出现。
但他不在乎,只要能救大明就行了。
“呵,在其他人面前你称呼我为成祖我不挑你的理。
但是只有咱们在这儿你还称呼我为成祖是怎么回事儿?”
朱棣率先发话了,如果没有大侄子出现,他努力一辈子最想要的就是太宗。
“怎么?你都和咱一个辈分了,你还想要什么?要不咱这个太祖给你?”
朱元璋一脸不爽,这小子是得了便宜还卖乖。
大一统汉人王朝中,你去数一数,看有那些朝代有两个祖!
“嘿嘿,爹,儿臣不是那个意思,实在是嘉靖那所以太不干人事儿了。
儿臣好不容易拼出来的太宗就他弄没了”
朱棣蚌住了,这让他怎么回?
“而且算起来,你不造反的话,这还是人建文的,有你什么事儿?
你活生生让咱多活了四年,你还要不要点儿脸!
还有,这辈子太宗都是标儿的,你自己想其他的。
若是你称太宗或者做祖,咱扒了你的皮!”
朱元璋嘴巴没停,直直的向着朱棣说教,有种越说越生气的感觉。
朱棣闻言缩了缩头,不让用就不让用,这么凶干嘛。
但其他用可就不关我的事儿了,不让用还不让他们按照原本的叫法叫吗?
朱棣也没在提朱由检叫法上的事儿。
朱由检楞了楞,不就是个称呼吗?咋两位祖宗还吵吵起来了。
要不叫太宗?可太祖说了不让了啊!唉!愁死人,不管了,他们总不可能和自己这个子孙吧!
“小子,以后你就跟在你这不成器的祖宗身边吧!
好好学学帝王心术,看看你都干了些啥?
就算不会,那帝范不会看吗?真是蠢”
朱元璋转头对朱由检说教起来,老实说,以这小子的勤俭程度。
如果再会帝王心术,有大魄力,也未必不能重振大明。
看看咱,救不了就推翻重来嘛,真以为咱那洪武四大案只是砍人了吗?
那可是让咱肥了好几波!
朱由检跟着朱元璋口中的不成器祖宗一样缩了缩头,您说啥就是啥。
朱棣心里叫苦,教一个老大就让他头疼了,别说未来还要放老二老三出去,还有个孙子。
这回再加上这个子孙,怕是要累死。
不行就让老和尚去教老二老三算了。
“对了,让你身边那个给你送白帽子的和尚也过来。
他不是学的屠龙术嘛,让他将辅佐这小子把那个奴清屠了。
办不好咱宰了他!”
朱元璋恶狠狠地开口说到,关内的事情咱给你解决,关外的就留着让朱由检练手吧。
而且他就是看那和尚不爽,什么档次和咱一样?
屠龙都屠到他老朱家头上来了,要不是看他有用,早砍了!
朱棣苦笑,看来自己的愿望落空了,只能自己教了。
而且回去该怎么给老和尚提?
不过他心里还是有点开心的,老和尚死不了了。
“对于儒家,你们怎么看?”
虽然现在打算让全国都抢儒家的钱财,但其实他老早就看他们不爽了。
本来他就对儒家不感冒,对元朝廷称臣就算了,还看不起他朱元璋。
这些都是小事儿,他还要用到他们,儒家对于君主那一套还可以。
但自从知道看了明史后,看见那群不要脸的居然巴巴的去拜闯贼。
闯贼玩完儿后又去舔关外异族,后面更是对那小岛上的人也卑躬屈膝,他心里就更不爽了。
果然是世修降表,当真不要脸至极。
当然了,这里的明史就是朱雄英在网上下载的那份,他们自己要叫做明史的。
其实是一直到抗日的历史,所以朱元璋等人都知道。
他认为咱洪武朝暂时动不了你,咱可以在这里动你。
随后朱元璋提出了一个想法,既然汉武帝都可以搞个独尊儒术。
那可不可以自己培养点人才出来,反正他们现在有钱有人。
培养出来后让他们去打擂台,也不说非要将儒家打死。
最理想的情况就是打入儒家内部,作为帝王,他受够了一家独大。
他不想看到朝堂上都是儒家的人,历史已经给出了答案。
最好让他来主导再次修改儒家的理念,最起码的君子六艺得捡起来吧!
每次看到他们投降敌人,朱元璋就烦躁。
可后世没有皇帝了啊,那他也不可能放弃儒家。
“皇爷爷,孙儿也有这方面的想法。
咱们可以在这里兴办学院,建材和夫子都有。
大明想要发展,总不可能一直去后世薅羊毛吧!
咱们得自己建设基础,让咱们的人自己也可以做出来那些东西。
这里培养的人才可以直接输送到大明各朝,他们想打压都没办法”
这是朱雄英一直以来的想法,没找到机会和他们说。
正好这次提出来了,那就顺嘴的事儿。
直接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都搬过来,那不是直接起飞?
朱棣也赞同这个想法,上次老爹提醒过后他就遇到了。
那群读书人实在太过分了,欺负他朱棣没文化是吧。
当真给他提了个永乐的年号出来,他可是得到了老爹的认可的。
朱棣一直想找个机会弄他们一下,免得以为他好欺负。
还有高炽,他就怀疑历史上他的好大儿想迁都回应天是那群读书人怂恿的。
杀是暂时杀不了,但只要一想到日后,大明的百姓都知道不是非要学儒学的时候。
想到他们难看的脸色他就高兴。
干!就这么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