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工具:情绪日记

情绪日记是情绪教练的一个基本工具,可以在本子上写,也可以在电脑上写。当我在教练有情绪困扰的客户时,都会教给他们情绪日记的写法。将心中的情绪诉诸文字的过程本身就很治愈,也是很好的梳理过程。写完之后,你会发现纷扰的内心平静了很多,也更知道下一步该如何做。

下面这个情绪日记的模板是我根据自我教练模型设计的。情绪日记总共分为五栏:第一栏是事件,第二栏是想法,第三栏是情绪、行为和结果,第四栏是新的想法,第五栏是新的情绪、行为和结果。

● 情绪日记的第一栏是事件,要写下发生了什么事情,尽可能客观、中立地描述,而不要加上自己的解读。

● 第二栏中,要写下你对事件的想法。要注意区分想法和情绪。

● 第三栏中,除了情绪,还可以写下你的行为和结果。

我们先来假设一个情景:你在路上走着,迎面走来了你的朋友小白,你兴奋地向她打招呼,可是她没有回应。你的情绪日记前三栏可以这样写:

在写情绪日记时,想法(T)这一栏,也就是第二栏,对情绪管理是最重要的。情绪日记对我们最大的帮助,就在于可以让我们静下心来评估想法的合理性。在这里我们需要用到积极的归因模式。

什么是积极的归因呢?

积极心理学认为,在我们对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进行解释时,可以有四个维度,分别是永久性、普遍性、可控性和个人化。比如,当坏事发生时,如果你对坏事的解释是暂时的特殊的可控的,并进行外部归因的话,你的解释风格就是积极的;反之,如果你对坏事的解释是永久的普遍的不可控的、并进行内部归因的话,你的解释风格就是消极的。下面这张图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对比理解。

图5 归因风格对照

回到刚才的例子,当小白没有和你打招呼时,你一开始的解释风格是消极的,你就会倾向于认为:

她今后还会这样忽视你(永久的);

她这样做没有什么特殊的原因(普遍的);

你不能做什么来改变她的态度(不可控);

你不是一个受欢迎的人(内部归因)。

也就是说,当意识到自己出现消极的想法时,你可以先评估一下这个想法是否合理,然后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用积极的解释风格来重新看待这件事。例如,你可以在“新的想法”一栏里写上:

我和小白认识好几年了,这是她第一次不和我打招呼(暂时的);

她那时候在和别人聊天,可能没有看到我(特殊的);

我可以改天约她吃饭,顺便问问她那天有没有看到我(可控的);

没有打招呼是她的原因,和我一点关系也没有(外部归因)。

在运用积极的解释风格后,你的难过和气恼可能就随之烟消云散啦!下面是加上第四、第五栏之后的情绪日记。


[1] 参见https://thelifecoachschool.com/self-coaching-model/,最后访问时间2021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