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发兵入川

在林知雪和杨玉伺候下,朱慈烺很快便穿戴整齐,整个人看起来非常光彩照人。

他扫了林知雪一眼道,“马上找一套新衣服给贤妃,不要再穿这套官服了,换完后陪朕去接见百官。”

“是!”

册封皇妃是计划外的事情,谁都没有备用的衣服,最后杨玉实在没办法,只好派小玉带几名太监去布庄直接现买一套。

等忙活完,已经是辰时末刻左右,所有准备工作都已经完成。

“起驾!”

随着杨玉一声长喝,朱慈烺登基后的第一次春节大礼正式开始!

秭归城被临时设为御营,司礼监在县衙大堂设了御座和案几,大堂两边摆设了乐队和锦衣卫仪仗队,宫殿东西两边设置了朋扇,四名手持鸣鞭的太监站在大门两旁面南而立。

大堂里官员分两列站立着,此刻听到鼓声响起,所有人连忙停止交谈,整理衣冠规规矩矩地站好。

三通鼓响过后,在锦衣卫簇拥下,朱慈烺携一名美丽脱俗的少女向县衙大堂款款走去。

在这之前,杨玉已经向所有人宣读了册封诏书,百官都知道,这位美艳女子就是皇帝新册立的贤妃娘娘。

朱慈烺径直坐于主位之上,林知雪静静地站在一旁,杨玉面朝百官干咳一声说,“百官行庆贺礼!”

话音刚落,所有人都取出早就准备好的贺表,统一由司礼监太监汇总交给朱慈烺。

这些贺表都是随行的文武百官献给他的元旦贺词,朱慈烺随意翻了一下便放在一边。他知道,古代正月初一不叫春节,而是叫元旦。

杨玉按照惯例,从贺表中选了一份最厚的出来,这是黄得功代表随行百官所做的贺词。

“臣西路军镇大将军黄得功,会同西征随行侍驾文武官员顿首上言。伏以德统乾元,首正六龙之位,建用皇极,宏开五福之先。恭惟陛下率育苍生,诞膺景命,寰区和协,声教覃敷。”

“四海一而万国来王,川岳灵而俊乂斯出。太平有象,历服无疆。臣等恭遇圣朝,欣逢元旦,伏愿玉烛长调,庆皇熙于九牧,金瓯永固,登仁寿于万年。臣等无任瞻天仰圣欢忭之至,谨奉表称贺以闻。臣等顿首再拜!”

朱慈烺听完,看了百官一眼说道。

“今天是神武元年的元旦佳节,惟愿天下太平,民安乐业,光复河山,边尘永息。”

这时,在黄得功领衔下,所有人一齐跪拜大喊:

“臣等恭祝吾皇福祚绵长,隆万年之泰运,皇图巩固,跻百代之昌期!繁祉绵绵,视日升月恒而并久,纯禧永永,与乾元坤厚而俱长!万岁万岁万万岁!”

“看茶。”

朱慈烺摆了摆手,很快,数十名宫娥端着茶水进来,给所有官员都递了一杯热茶。

“秭归种茶历史悠久,从唐代开始,秭归茶叶一直被列入贡品,青口茶更是其中的佳品,南宋诗人陆游在暮次秭归一诗中便对秭归茶叶的大为盛赞。”

一边听着皇帝讲解,一边品尝秭归贡茶,所有人都沉浸在这难得的片刻安宁中。

等所有人喝完,朱慈烺也放下手中茶杯,目光忽然变得深邃起来。

“朕决意正式进攻四川,各军镇即刻准备粮草器械,着手入川事宜。”

不少人还没从茶香中缓过劲来,猛的一听这消息都如遭雷击。

所有人都没料到,皇帝会突然在元旦这一天宣布入川。

但他们转念一想很快就明白了,皇帝是为了最大限度的保密,即便有人想向张献忠通风报信,这点时间也来不及。

“黄得功,本次西征,所有兵力和装备粮草清点清楚没有?”

昨天除夕宴会时,朱慈烺就私下嘱咐黄得功,让他清点人员物资,虽然没有正式任命,但黄得功已经是实际上的兵马大元帅了。

“启禀陛下,经末将清点,秭归共有十万五千大军,施州有郑成功部四万人,夔州有秦若微部和李元胤部一万人,荆门有吴煌的中武卫部五千人,此外,武昌还驻守着中武卫部剩下的五千人,大军合计十六万人!”

“从南京发来的三万石粮食和三万件棉衣已经到了,加上从西贼手中缴获的物资,我们现在共有战马十七万匹,战船七十二艘,牛骡十五万头,粮食十六万石,番薯五万石,草料三十三万石,足够大军至少食用两个月。”

“从南京运来的火炮也陆续到达,加上各军镇原有的数量,可用于野战的红夷大炮有一百二十门,其中改良后的新式红夷大炮已接近一半比例。另外还有佛郎机炮两千门,虎蹲炮三千六百门,火药十五万斤,有接近三成都是新式火炮和新式炮弹,皆可随时装车起运!”

虽然明军各式火炮加起来有数万门之多,但很多都是质量堪忧容易炸膛的老旧物品,特别是那些小型火炮,杀伤力十分有限。

萨尔浒之战,清军歼灭明军车兵营的一场战斗中,明军置有大炮一百门,小炮一千门,但只打死了两名清兵,另外轻伤数人,这威力可以说是惨不忍睹。

携带那么多没有任何杀伤力的小型老旧火炮,不但费时费力,还浪费火药,朱慈烺在离京时就打定主意,宁缺毋滥,把有限的人力财力都向高质量的火炮倾斜,让汤若望率领工匠卯足劲改良,边打边改,边改边打!

听完黄得功的奏报,朱慈烺满意的点点头。

“朕决定兵分三路入川,由朕亲率西路军镇和水师军镇九万五千人为中路,沿长江进入四川,郑成功部为南路,沿石柱,遵义,永宁抵进川南,前威卫总兵邓林祖率部一万人为北路,刘文秀协助,具体进川路线朕过后再给你们下密旨。”

“大军西征后,由诸葛晋明率一万五千人驻守荆门,负责督办湖广所有军政要务,防范李自成和西贼袭扰后方。各军镇即刻回去准备,中路和南路于三天后卯时初刻出发,北路大军于今晚申时末刻出发!”

“臣等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