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田亩

在大会上,王庸又详细讲述了自己的这个新卫所制度的具体细节,村民们也相继提了很多问题,王庸也都做出了解答。

村民们对于这个政策,不能说有所顾虑,只能说远超预期

在他们的想象中,大唐的田亩制度,无非就是分上几十亩薄田,他们每年交几成的租子,然后还要服徭役,估计到自己手里,也就勉强剩一年糊口的粮食。

但是总比现在完全当奴隶的好。

吐蕃统治时期,他们这些部落奴隶,无论养多少只羊,收获多少粮食,都是要全部上交吐蕃贵族的。一天能吃多少,完全是看这些吐蕃人愿意给他们剩多少。

如今这50亩出产的粮食无论产出多少,是可以全部归自己的!甚至不用纳粮和徭役,而这些都是村民之前无法想象的美好未来。

至于王庸这个改良版的卫所制度下,田地都是卫所集体所有的,自己只能长租,还有公田需要他们一起耕种这些事,相比于之前当奴隶的日子,那完全是无所谓啊。

更何况,田地归了卫所集体所有,制度上就不能买卖,豪强就无法兼并这些土地。他们想要贿赂卫所上层也没用,因为在王庸制定的卫所制下,田册和账目全部都是公开的,每个村民都能监督。只要有谁要抢他们的土地,王庸都说了,就拿起武器干他!

这是明朝卫所都无法做到的魄力。

王庸在昨天开大会的时候承诺,以后无论谁当这个卫所卫正,田册账目都必须公开,而且每年秋收后,都要向全体军户,就卫所具体的情况做出公示。租田多少亩,公田多少亩,开荒多少亩,收粮多少石。而这一切,其实村子里所有人都是参与的。若有任何人有疑问,都可以提出异议。若得不到合理解释。任何村民都可以向沙州州衙告状。

所以有政策,有监督,有上访渠道。

想要作假,暂时不可能。未来有一定空间,但是不大。

而且最主要的是,王庸如今直辖赤心卫,他作为赤心营将头的权力是无限的。想要且有能力在赤心卫搞事的,只能有王庸自己。

就像明朝卫所制度,没有上层官员军将的腐败和监管的失控,卫所制度是很难糜烂成那样子的。

这一个白纸黑字写在制度里的承诺,自然让许多村民都吃了一颗定心丸。他们不管以后王庸提出的新卫所制度会变成什么样子。但是至少目前,这些村民发现不了一点问题。

至于有些人会问,你们拿了这些田,可就要上阵杀敌了啊!而且一辈子都是军户,不能转户。

这纯粹是何不食肉糜了。在村民眼中,能这样就不错了

他们所在的阿古萨部落,以前就是吐蕃的军部落,就要经常被拉去当填战壕的奴隶兵,还在乎这?

更何况,他们如今是为了保护自己的田地,保护自己的家园而战斗。他们不战斗,要是吐蕃人又回来了,自己刚到手的好日子就没了。为何不战斗?

大唐以武立国,直到五代,依旧民风彪悍。唐朝百姓可从来不怕从军,甚至是可以用“人怀怒心,如报私仇”来形容。

经过信息量巨大的村民大会,估计村民们一晚上兴奋的睡不着觉了,几乎每家人都在家里讨论着未来的日子。他们如今从部落奴隶,复为大唐百姓,尤其是即将要到手的50亩田产,一想到所有人都很激动。

当大会散去,几乎家家都过来给王庸寒暄,这些村民都有点害羞,说不出什么五花八门的感谢言语。只能过来对着王庸和王庸的母亲康九娘说:“二庸子,好样的!九娘啊!有这样的儿子,你以后要享福了啊!”

“二庸子,记得常来我家吃饭啊。九娘你也是啊。”

王庸笑的回应大家,亲切的仿佛都是一家人。可是康九娘却只是挤出笑容以对,总感觉心里有了心事。这一切王庸都瞥到了,只能长叹一口气。

人群终于散去,大家各自回家。

村民兴奋的睡不着,但是王庸却很疲惫,这几天下来可以说是强撑着身体了。

但是王庸仍旧无法休息,因为政策已经通知下去了,第二天肯定就要开始实行了。王庸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王庸叫上了如今已经是赤心卫的卫正康太清,还有几个张家护卫,一起去了自己家。

母亲康九娘,此时一言不发,只是默默的走在队伍的最前面。王庸看不到她此刻的表情是什么样子,只能看到略显佝偻的身躯。

而自己的妹妹王清一直牵着自己的手,王庸问道:“康太公,咱们赤心村现在具体有多少户,有多少男丁?”

康太公此时拄着拐杖,边走边捋胡须说:“咱们赤心村算是个大村,当时吐蕃人为了方便管理,把很多其他村的人赶到了我们村,编为一个部落。如果按照我大唐的户口制度来算。我们村应算是有31户,112口。其中男丁35人。咱们这次其实就是派出去了20户的男丁去运粮,留了11户,看守部落。”

听到这里,王庸粗略一算,确实有点震惊。这相当于人均户口只有3.6人,要知道,古代一般一户是平均5人以上的。盛唐时期可以到7人。

并且根据这个数据来看,按照后世来算,村里劳动力人口估计得有60%以上,而且肯定不止。而今天王庸又看到了很多小孩,估计村里应该平均寿命不是很高,老人也不多。

王庸继续摸底的问道:“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有多少?”

康太清熟稔的说:“加老夫,一共三人,老夫67岁,村西口王大娘,62岁。你李叔的父亲,刚刚60岁。至于其他人,基本在60岁左右的时候,都会被吐蕃人找各种理由杀了。村口的王大娘算是幸运的,给阿古萨部落的部落使当过贴身奴婢,算是有点情义,也就没杀。”

王庸此时好奇的看着康太清:“那您老是怎么躲过吐蕃人的屠刀的呢?”

康太清风轻云淡的说:“因为我有价值,他们总需要一些当地得高望重之人管理这些小部落。老夫很幸运,这几十年间,至少没出什么差错。他们也懒得杀了老夫换一个人管,所以老夫就活到了现在。假如40多年前,他们随手指定的头人不是老夫,那老夫应该是活不到现在了。呵呵。”

听到这里,王庸诧异的看着康太清,总感觉有一股说不上来的诡异。这老头看起来应该没表面的这么简单。

王庸接着问道:“那赤心村如今的田地有多少亩?您老清楚吗?”

康太清想了想,啧了一声说道:“应该……有个2000来亩吧。我们也再没认真算过,之前都是阿古萨部落的部落使的土地,老朽在刺史府打听到,那个部落使已经跑去瓜州了。估计应该是没法向我们讨要了。哈哈。”

“2000多亩……”王庸顿时汗流浃背,心里大骂:这帮狗娘养的吐蕃人,真不是东西。竟然就给自己剩了这么点地!

早知道,他在路上看赤心卫历年文书时,光是赤心村登记在册的土地就有4200亩!

王庸提出卫所制后,张议潮就把赤心卫五村的田亩地契都给了过来。由于赤心卫已经远离了沙州城,所以豪强在赤心卫这里是没有土地的。张议潮也就没有什么顾虑,大手一挥,就把所有土地户口,连带一切文书地契都打包给了王庸。

回来的路上,王庸就坐在板车上,翻阅这些文书。但是遗憾的是,这些文书大多都是天宝年间的,最新的一份也是天宝八年,就是公元749年的文书。

这一年均田制、府兵制、租庸调制,让唐朝强盛的这三大制度,已经彻底崩坏。而且从这些文书上看,赤心村当时人口已经非常爆炸了。一个村就有52户,312人。

但是王庸却发现一点问题。

虽然登记在册的田亩有近4200亩,但是对照实际按照均田制分出去的只有区区1621亩,一半都没有,那么亏空出来的这2579亩土地,应该就是被私人兼并了的土地了。

这样折算下来,每户估计只能平均分到30亩左右。这还是每户,不是每个男丁。30亩土地,算上租庸调,根本很难养活一家人。

王庸只能苦笑感慨,所谓的开元盛世,不过就是一场虚妄而已。而且这可是唐朝官府的文书,居然明目张胆的记录着土地上的出入,而没人去查去管。估计这些兼并的土地,沙州官府里人人有份了。

按照这天宝年间的文书,整个赤心村应当是有4200亩的良田。如今到了王庸手里,只剩下了2000多亩,王庸笑的更苦了。

王庸是打算每一个成年男丁都分50亩地,然后让他们独立成户的。因为自己问了一圈人,大家都说四五十亩地,就能完全养活一家人。王庸就打算往足里给,每个男丁50亩,这样虽然公田少了。但是无所谓,前期还是先更快的恢复生产力最重要。

按照这个想法实施,那如今就需要1750亩。

王庸瞬间就尴尬了,脸上虽然笑容依旧,但是汗流浃背。这样算来,这第一次分田,就直接把这2000亩地的八成给分没了。

王庸直呼失算了啊!

回来途中想着,就算吐蕃人再怎么折腾,每人分50亩,应该还能剩下不少公田。

结果现在可好了,吐蕃人直接折腾没了一大半土地。公田估计就没有多少了。

王庸知道也是自己的问题,自己确实失误了,不应该过分相信那几十年前的文书和自己的凭空臆测,自己学习的方法论,真是学到自己这个狗肚子里去了。

也是自己这两天太顺了,有点飘了。什么都在想当然。

此时回想,王庸也觉得其实自己改良的卫所制度依旧有一些问题和漏洞需要完善。但是当时急于向张议潮证明自己的想法,导致拿出了一个半成品。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的三大优良作风。

自己以后还是应该多多调查,多多思考以后再做决定。

毛爷爷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王庸需要弥补自己的问题。

虽然自己感觉身体已经很疲惫了,想睡个一整天懒觉再说。但是王庸还是心里下定决心,明天早上早起,带着人先至少把赤心村的土地清查一下再说。

此时的王庸,在批判完自己后,还是觉得气不过,只能心里默念:都是那帮吐蕃人瞎折腾。下次一定要抓住几个吐蕃贵族,把他们吊路灯,不对,唐朝没有路灯,那就吊城门。多么好的田地啊,居然给搞成这样,太浪费了!你知道后世的中国人有多热爱种地吗?自己哪怕去了非洲维和,都在营地里种地,真是暴殄天物!

正当王庸一路想着这些有的没的时,却发现了一件让自己同样心凉的事情。那就是自己家……真是一言难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