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匮乏的物资
- 末世天灾:从打造避难所开始
- 夏天的葡萄
- 2090字
- 2024-09-24 10:45:22
稍作检查,苏武小心翼翼的将升级后的三条机械臂,都安装到一具靠在墙角的机器人身上。
那具机器人。
没有头部,只有金属支架和钢板简单拼凑起来的躯干和双腿。
说是机器人。实际上,就是一个做工粗劣的模型。
在装上三条沉甸甸的机械臂之后。
更是显得微微颤颤。看起来,好像只需要稍微用手指戳一戳,就能把它放倒。
“将就着用吧。”
发现机器人没有散架。苏武其实已经挺满意了。毕竟为了省钱,而且市面上已经买不到类似的东西。这个模型,还是他前几天,一点一点用手工搓出来的东西。
质量上根本不用抱什么期待。
【假冒伪劣的工程机器人。】
【契合度:40%。】
【评价:这是一台无法移动的仿真模型,虽然拥有合格的机械臂,但是仍然无法承担任何工程作业。】
【升级方向:通用轻型工程机器人(15生存点)。】
契合度40%,按照百分比来算,距离合格都还相当遥远。
不过凡事都要对比。在安装上三条升级后的机械臂之前,它的契合度可是只有1%,相差了整整40倍。升级所需要的生存点,更是达到了可望而不可及的三位数。
现在降低到了仅仅只需要15生存点,就能升级的层次。已经极其了不起。
也充分说明,苏武先升级三条机械臂,优先堆高契合度的这一条路线相当正确。
只是。
15生存点对于苏武来说,也还是有点儿高。
稍微凝神,苏武将注意力集中到契合度那一行。
面板上立刻跳出更加详细的信息。
显示缺少100千克材料。
这是一件小事。怀揣着几百万预算,收了半个月破烂的苏武,最不缺的就是各种常见的原材料了。
出门在院子里挑挑拣拣了一阵。
苏武拖着一推车的废旧钢筋和电线,外加几块电子板,堆在了机器人旁边。
这一次再看,契合度上升到了55%。
升级所需的生存点,则降低了3点。
苏武知道,这是他目前能够节省下来的极限。于是不再犹豫,正式对着机器人进行升级。
光华过后。
堆在地上的材料和模型全部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一台身高约两米,浑身由银白色金属覆盖,拥有三支精密的机械臂,充满了科技美感的工程机器人。
“就地取材,制作一颗M3型号螺丝。”
苏武尝试着下达了一个命令。
面前的工程机器人,滴的一声作为响应。使用机械臂上的高频震荡切割刀,将落在不远处的废弃角铁切下一小块。然后万能巧手拾起切下来的废铁,利用磁力将其悬浮于半空,再用另一条机械臂上的高能熔炼激光发射器,发射出一道深红的光束照射在上边,对其进行精雕细琢。
十几秒后,一颗标准的螺丝逐渐成型。
看着工程机器人行云流水般的操作,苏武略微点头。
相当的满意。
不考虑效率和材料质量的话。
以这台工程机器人的表现,基本可以制造出大部分的工业零件,并对其完成焊接组装的工作。
等同于兼具了机床和组装车间的功能。
“以后就解放了。”
“再也不用我自己亲自动手。”
回想起前几天手搓机器人模型的经历,苏武直到现在都还隐隐感到手指有些疼痛。对于一个不擅长手工的人来说。哪怕是拼装一具简陋的机器人模型,也是一项万分艰巨的工程。
同样的事,苏武实在不想再经历第二次。
测试了工程机器人的功能符合预期。
苏武兴冲冲的打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从中调出一张早就准备好的钻井机和地热发电机的设计图。
这是他接下来需要制造的设备。
真正动工建设避难所。
首先需要的前置条件,就是拥有充足而又稳定的电力。
在这方面,指望外界并不太靠谱。
早在半个月前。
联邦政府就对民用和商用电进行了严格限制。民用电限量供应,每户每个月的份额,都不够一台空调敞开用。商用电虽然不限量,可是电价却提升了十倍。对使用资格也有极高的要求。以苏武目前的条件,基本没可能申请成功。
而自己发电的话。
成本最低的是柴油发动电机。
可柴油和汽油,现在同样也是管制物品。
私人不能单独购买。即使开车过去加油,同一辆车,同一张驾驶证,非报备人员一个月最多也只能加满两次。
这么点分量,连保证正常出行都困难。更不用提用来发电了。
而风力水力,还有太阳能,要么投资巨大,要么发电量有限。
并且在末世的环境下,都不怎么稳定。
算来算去。
苏武发现,最后也就一款地热发电机,最为符合要求。
可还是那句话。
现在物资管制。
像是地热发电机这种相对高端的设备,有钱也别想买到。
钻井机倒是可以买。但是价格却比平常暴涨上百倍。把苏武手中剩下的钱全加起来,都不够一个零头。
唯一可行的办法。
只有自己制造。
这也是苏武折腾了这么久,直到现在才开始动工的原因所在。
没有一台能够替代机床和加工设备的工程机器人,一切都只是妄想。
把设计图传输给工程机器人。
打发它去院子里工作。
苏武调整了一个舒服的姿势靠到椅背上,看着笔记本电脑屏幕上,由工程机器人传输过来的,正在赶往目的地...正在切割材料...的进度条,心中升起了一股难言的舒畅和轻快。
自从半个月前从末世生存系统那里,得知不久后就要面临末日的消息。
天知道他是如何一步步走到现在的。
一边怀着惶恐不安的心情,一边不停的筛选合适的避难所地址。为建造避难所收集材料,打通关系。
每一分每一秒都过的无比煎熬。
生怕因为自己在某个环节出错,导致浪费太多的时间,最后功亏一篑。
而现在。
这种紧迫感,终于随着第一台全自动工程机器人的出现,直接烟消云散。
工程机器人的专业能力和效率,可不是他一个普通人能够比拟。
哪怕是在深夜睡觉的时间。
机器人也能够不眠不休的稳定工作。
完全不用担心中间过程中会出什么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