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7.奸臣江充曾经也是受害者

在古代历史的长廊中,总是充斥着许多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甚至密谋局中局都随处可见。在汉武帝时期的巫蛊之祸这场闹剧中,无论当事人还是旁观者,都无法揣测下一步究竟会发生什么。身为这件事的始作俑者,江充将整个长安城搅得鸡犬不宁,搅乱了长安百姓的安居乐业,却为何还有人说他并非坏人。那江充到底是怎样的人呢?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位西汉历史上声名狼藉的奸臣江充,最初其实是一位受害者。

江充原名江齐,赵国邯郸人,通晓医术,有一个妹妹善于鼓琴歌舞,嫁给了赵国太子刘丹,江齐也因这一层关系得到赵太子刘丹的信任,成为他的随从。后来江齐又得到赵王刘彭祖的宠信,被奉为上宾。

赵王刘彭祖是汉武帝的七哥,刘彭祖并非善类,他在赵国境内几乎肆无忌惮,随心所欲。因此赵国百姓民不聊生,总有偷盗者和罪犯上天遁地,无法无天。上梁不正下梁歪,赵国太子刘丹更是无人管教,早就成了无恶不作的恶人。或许是刘丹做的坏事太多,不仅被赵王察觉,还引起众多大臣的注意,纷纷举报他。

刘丹于是怀疑江齐把自己的隐私告诉赵王,便心生怨恨,派官吏逮捕江齐。没有抓到,就把江齐的父亲和哥哥抓了起来,严刑审讯,而后斩首示众。走投无路的江齐只身逃往长安,把名字改为江充,向朝廷告发赵太子刘丹。这个赵太子的行为的确非常离谱,不仅与自己父亲的妃子有染,连自己的同父异母姐姐也不放过,还与豪强奸猾之徒勾结,狼狈为奸,在赵国无法无天。汉武帝看了奏书大怒,下令包围赵王宫,逮捕赵太子丹,押送至魏郡诏狱关押,与廷尉署联合审讯,按照汉朝法律,判处死刑。

赵王刘彭祖在儿子和权利之间,最终选择了儿子。他上书替太子辩解:“江充在赵国是逃犯,一向奸诈,以妖言蛊惑朝廷,想借皇上的手报个人私仇。江充心狠手辣,曾经发誓,做事就要做绝,以后即使被剁成肉泥也不后悔。我愿意与赵国武士一起,攻打匈奴,效命沙场,以赎免刘丹的死罪。”武帝没有答应,但最终还是免去了赵太子的死罪,只废除了他的太子之位。后世史学家推测江充或许正是在这个时候彻底走上黑化,背负着父兄之仇,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凶手逍遥法外,江充的内心逐渐被黑暗吞噬。感受过权力的无情后,江充决定不择手段,得到汉武帝的信任和权利。

因揭发赵太子,江充得到了晋见汉武帝的机会。为了充分利用这个机会,江充事先揣摩汉武帝的喜好,奏请穿戴平时的衣服、帽子来觐见皇帝,得到允许。武帝在上林苑的犬台宫召见了江充,只见他身穿织丝蝉衣,服饰有些妇人意味,丝帽上鸟羽作缨,走动时摇冠飞缨。加上江充长得高大伟岸,相貌俊美,一出场就成功地牢牢抓住了武帝的眼球。武帝颇为惊讶,对身边的人讲:“燕、赵果然有许多奇士。”,接着江充在武帝面前谈论天下政事,武帝听了很高兴。

江充自告奋勇,愿出使匈奴。武帝让江充先谈谈如何应对单于,江充答:“见机行事,以敌为师,不能预先设计好。”武帝任命江充为谒者,出使匈奴。没有人确切知道江充前往匈奴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只是江充最终安全回国,并圆满完成了他的使命。武帝任命江充为直指绣衣使者,这个职务的职责是督察京城地区的盗贼活动及权贵们的越礼过分行为,有些类似后来的锦衣卫。

绣衣使者的职位虽然不高,但其地位却非常特殊,足以令许多高级官员感到忌惮。当时有很多贵戚近臣生活奢靡,僭越制度,江充如实地举报弹劾他们,还奏请武帝没收这些人的车马,让他们在北军营待命,做好出征匈奴的准备。得到武帝的批准后,江充即刻发送公文给光禄勋中黄门,对那些该去北军营待命的近臣侍中,告知门卫,禁止无令就出入宫廷。于是贵戚子弟惶恐起来,都到皇帝那里叩头求饶,愿意交钱赎罪。武帝答应了他们的请求,令他们各自按俸禄地位到北军交罚金,一共上缴了数千万钱。武帝因此认为江充忠诚、能干、刚直不阿,执法不避权贵,做法也符合自己的想法,要知道当时汉武帝穷兵黩武可是很烧钱的,数千万钱可不是个小数目。江充因此赢得了汉武帝的信任。汉武帝自此对江充刮目相看,认为他确实是一位极具才能的人。

直到这个时候,江充作为绣衣使者在对付权贵时,秉公执法、毫不偏袒,这样一个人,我们很难将他定义为坏人,而像是一个铁面无私的清官。那他又是怎样黑化,最终成为巫蛊之祸的元凶呢,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