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李善长与宋慎正聊的火热,二管家马福火急火燎地跑了进来。
“你着急忙慌的,出了什么事?”
“相国,咱家陛下来登门贺寿来了。”
“啊?!”
李善长也邀请过老朱,但是老朱未给过李善长答复。
他以为陛下不愿意来,忙碌其他事请也就忘记了,结果朱元璋突然“突击”李府,让李善长有些措不及防。
“陛下,至!”
院内官员表情各异,有人高兴,有人蹙眉。
宋慎当时还疑惑,李百室一个寿宴便可惊动应天,让百官贺寿,为何不会惊动皇帝,老朱知道这事以后一点反应没有。
结果宋慎今日才知道,这老小子就是想着搞一波突然袭击。
不过另一方面,老朱这次能来,真心伪心不知,但真可谓是给足了李善长面子。
堂堂大明皇帝,亲自登门庆贺官员寿宴,可见其恩宠。
等老朱进入了大院内。
一声声“陛下万福”不分先后,一遍接着一遍响起。
“陛下来了,微臣怎能不迎!”
李善长急忙起身,佝偻的背仿佛一下子直了不少,但是手中的拐杖却肉眼可见的抖动。
朱元璋见到李善长模样,面无表情,替他整了整衣领。
“陛下……”
李善长有些受宠若惊。
“相国啊,朕看了看,此宴规模不小,搞的全城百姓人尽皆知。这次还是有些奢靡,咱是乞丐出身,白手起家,一路艰辛,建立这大明舒而不易,相国要奉行节俭之风,下次可不能再铺张浪费了。”
朱元璋简单“视察”了一遍,略带敲打地说道。
“唉,微臣知错了,有时人老就变得糊涂,对我大明节俭之风尚未做到亲自躬行,望陛下谢阙。”
“朕说这话,并非责骂,而是提醒,今日该过的寿宴还是要过的,切莫再谈这些了,李相国乃国之柱石,还要再辅佐朕三十年。”
“陛下言重了,老臣自感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待到天下一统后,老臣也该致仕了,回乡安享晚年。”
“相国莫要说这种话了,来,一起上座吧。”
李善长让出主座,朱元璋坐了上去。
“相国,何时开宴?”
“陛下莫急,正常流程下,开宴前应当以贺诗开场,老臣希望在场同僚,有人可以开这个头。”
“谁能写贺词?”
朱元璋询问,在场不少僚属沉默了,突然胡惟庸起身,沉吟说道:
“陛下,不如就让宋子畏来作词吧,宋慎乃宋濂长孙,工于文章,相信诗词也通晓一二。”
“好,宋慎当得起。”
“一人写多没意思,不如再寻一人?促个双星贺词。”
“胡惟庸,你来?”
朱元璋望了胡惟庸一眼。
“微臣不会贺诗,陛下还是找别人吧。”
“院内不知何人毛遂自荐?”
不少人一听打了退堂鼓。
主要还是皇帝在场,若是诗词做的不好,少不了被训斥。
“下官来!”
哦?
周围人都望向喊话那个方向,原来是穿着一身儒衣的陌生青年。
“你是何人?”
“在下翰林张以宁,见过陛下。”
“哦?你会写贺诗吗?”
“不敢自夸信手拈来,但也能够将心中所想跃然纸上。”
“那就来吧。你与宋慎小子各自作一首贺诗,庆贺李相国宴寿。”
张以宁非竹中高士,内心仍放心不下蒙元,但面对明盛元衰的浪潮,他也知道蒙元覆灭是迟早的事。
所以他从了好友宋濂,跋山涉水,从北向南逃入应天府。
“小张学士?”
宋慎有些惊讶。
按照原历史,今年九月大都陷落后,张以宁与和危素等人才被征至南京。
怎么张以宁三月就自己过来了?
宋慎将偏差归类为蝴蝶效应。
类似于《大明律》提前修订一样,一些历史人物也有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而提前登场。
“这人朕怎么没见过?”
朱元璋疑惑,他对张以宁很陌生。
“李公善举浑无数,年届五十知天命。阖郡亲朋共仰瞻,咸愿登堂申祝露。”
“不错,好诗!。”
张以宁这首贺诗,喜的李善长满脸称赞连连。
轮到宋慎时,宋慎还在研墨。
“朕期待子畏有何佳作。”
朱元璋端起酒杯,摇晃杯内的蒸馏酒。(元代蒸馏技术)
“老臣也静候子畏佳作。”
李善长抚胡笑道。
“呼……”
宋慎提笔,大笔一挥。
“想那舜年百十载入史笔,周文王皤翁白发,一生过活,九十尚有七,凡是天下贤能,皆有长寿之礼。”
宋慎停顿了一会儿,续笔再写。
“共献南山寿,同倾鞠雁杯。儿孙群绕膝,伉俪永齐眉。”
“此诗简洁明了,贺诗不需华丽辞藻,通俗易懂即可。”
前提一诗,后再做一词。
词曰:
“常想相国,当得起才猷当代,而不同经济文章。可为“名著玉堂称绣虎,功齐铜柱集飞鸿。”
“又有一身化育钧陶际之能,万姓生成指顾中。从此我神州大地多气象,惟凭百室望高嵩。”
“好!”
“好一个神州大地多气象,惟凭百室望高嵩!子畏之词,说到老夫心坎里了。”
而朱元璋和宋慎对视一眼,蓦然一笑。
“你二人皆有诗才,四月中的行春,朕也要听你们颂我大明。”
“陛下明见。”
双星贺诗,使寿宴气氛慢慢升了起来,众人喝酒,欢声雷动。
朱元璋也是豪饮酒量,八九杯下肚,一定点儿醉意都没有。
“大明才子归我朝,朝政也会因为新血液而万象更新,如此咱大明才能繁荣昌盛。”
“陛下此言,良苦用心,乃是肺腑之谈啊!”
李相国带头附和,其余人也跟着附和。
“今日张志道,宋子畏贺诗相国,赐镯镂一对,赏千钱!”
李府二管家马福传报。
“可是相国赏赐?”
宋慎询问马福。
“陛下还在呢,相国哪敢拿私羡馀剩赏赐,这是陛下赏给两位的!”
双星不止拼的是诗,还有飞黄腾达的机遇。
诗常有,机遇却可遇不可求。
好些李善长的门人都议论纷纷:
“那张以宁让相国高兴了,兴许相国就给他推荐个肥差。宋慎入了相国门下,这日后估计要更加受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