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炊烟
- 寒门天子:开局灾年,我带着全村造反
- 三拳莽夫
- 2023字
- 2024-10-22 09:14:13
炊烟升起,赵牧艰难的勾了勾嘴角。
穿越过来已经四五天了,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到炊烟。
他走了几日,周围的人越来越少。
或许,他可以暂且在这里安定下来。
等养好了肚皮的伤,恢复好了身体,再去图谋未来。
唯一让他庆幸的,是前几日被人用石刀划过的地方,已经逐渐结痂好转,并没有发炎化脓的趋势。
只要填饱了肚子,身体总会逐渐恢复。
燃烧的树枝噼啪作响,赵牧感受到一丝难得的温暖。
目光侧了侧,所及之处江山辽落,居然有万里之势。
可惜这万里河山早已千疮百孔,枯树昏藤、黄沙漫卷,令人忍不住生出一种苍白而又悲凉的无力。
连续数年大灾,无数难民流离失所,路边随处可见躺倒的野尸与哭泣的孩童。
这一路上,许多人的眼睛都已经开始发黄。
易子而食,析骸而炊。
这样的场景,便是史书之中也不多见。
之所以如此,既有天灾,也有人祸。
天灾自然是那些水旱蝗灾,人祸则是那些贪官污吏,以及众多心思不纯者。
他从史书上看过,说是即便大灾之年,粮食也未必不够。
而是那些世家门阀和那些粮商,都把粮食藏了起来。
一方面,囤积居奇,将粮价推上天。
另一方面,只等饿死的人越来越多,无主的荒地也越来越多。
然后,这些荒地便都成了那些贵人的私产。
穿越到这样一个乱世,赵牧根本无力他想。
莫说未来,便是第二天能不能睁眼都是未知数。
回过头,放在瓦罐里熬煮的鱼汤已经开始沸腾,再等一会儿就可以吃了。
赵牧咽了口唾沫,不再去想那些遥远的事情,双眼死死地盯着瓦罐中的鱼汤。
待到鱼汤微微发白,赵牧便迫不及待的用路边捡来的一个破碗舀了一碗。
顾不得烫,赵牧胡乱的吹了吹便嘬了一口鱼汤。
虽然没放任何佐料,可赵牧却依旧觉得这鱼汤无比鲜美,简直比他前世吃过的所有山珍海味都要强上百倍。
与此同时,女人舀了一瓢河水过来,泼在燃烧的木柴上。
赵牧愣了一下,很快明白女人的意思。
他们走过来的这一路虽然鲜有人迹,可若是任凭炊烟烧下去,难免会引来其他难民。
如今大部分的难民都聚集在镐州城外,可在其他地方还是有人的。
炊烟飘的又高,很难不引人注意。
赵牧虽然身为穿越者,可经验终究还是浅了许多。
女人灭掉烟火,便一如之前那般走到一边默默地坐下。
只是,望着瓦罐中还在沸腾的鱼汤不断吞咽着口水。
赵牧看着女人,默默地叹了口气。
“你也喝吧。”
这是数日来,他第一次跟女人说话。
女人诧异的看了他一眼,赵牧指了指瓦罐,说道:“喝吧,这些够我们两人喝的。”
女人这次没有迟疑,马上过去给自己舀了一碗鱼汤。
随即,她便视若珍宝般的捧着鱼汤,小心翼翼的喝了起来。
由于这是几日来唯一的一次热餐,赵牧与女人十分贪婪的将瓦罐中的鱼汤全部喝完、鱼肉全部吃光。
吃饱喝足,赵牧感觉这具孱弱的身体终于热了起来。
连续几日生吃鱼肉,赵牧感觉自己的身体都是冷的。
若非腹部时不时传来的痛感,他都以为自己变成了行尸走肉。
而这碗鱼汤,让他有种终于活过来的感觉。
或者说,他还魂了。
看看旁边的河水,再看看远处的平原。
赵牧心中突然涌起杜子美的诗。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可惜现在不是夜晚,既没有星辰,更没有明月。
眼前只有一望无际的萧索。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罢了。
赵牧叹了口气,看向旁边的女人道:“我准备继续向前,你走不走?”
女人马上紧张的看向他,手中不自觉的抓了一下什么东西。
紧接着,女人的手缓缓松开,朝赵牧点了点头。
赵牧微微蹙了蹙眉,心道这人莫非是个哑巴?
不过也无所谓了,他询问对方也只是出于礼节性的询问。
他跟女人虽然互不相识,可连日来一起赶路,早已经习惯了不远处有对方存在。
若是女人不在,他反而会觉得空落落的少了什么。
如果路上真遇到什么麻烦,两人也可以互相照应,总比孤身一人要强些。
至于为什么还要继续赶路,赵牧则是出于安全考虑。
这几日的时间,他已经沿着旁边这条河走了起码一百多里。
但他却依旧觉得不够安全,不安全的原因则有很多。
吃人的饥民,喝血的土匪。
甚至,朝廷派来赈灾的官员!
赵牧记得前世看过的琅琊榜,里面曾有一段关于赈灾的小剧情。
沈追告诉靖王,以往太子和誉王都会将赈灾当做肥差。
朝廷拨下去的银子和钱粮,都会被两人以赈灾之名瓜分利益。
而那些灾民,则会被胡乱扣上一顶暴民的帽子,然后派兵铲除。
虽说琅琊榜只是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可真实的情况其实只会更惨。
眼下数万难民堆在镐州城外,可每日施的粥只够几百人勉强果腹。
朝廷若是真要赈灾,绝不会只弄这么点儿粮食。
很大的可能,便是朝廷赈灾的银子和粮食,都被太子和誉王那样的人早早瓜分了。
只要等到那些难民们忍无可忍发生暴动的时候,他们便迅速派兵镇压。
甚至是,难民们就算一直忍辱偷生,他们也会想方设法将难民逼到绝路。
然后,杀良冒功!
如此一来,那些官员们有了银钱,将军们得了战功,皇帝平息了天灾,自然一片皆大欢喜。
唯有百姓继续受苦受难。
因此,为了防止自己的头颅被人拿去冒功,赵牧只想离镐州越远越好。
或许他有些小人之心,可数万灾民堆积在镐州城下,官府却始终紧闭大门不闻不问,早晚都是要出大事的。
女人没想过这些,但她亲眼看到赵牧在河中捞了那么多鱼,便认定了赵牧与其他人不同。
要想活下去,她就只能跟着赵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