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一首孤勇者教做人
- 重生1982,我出娘胎就开始卷
- 蒙头努力的嘟嘟
- 2105字
- 2024-10-22 07:24:11
“孤勇者?你听过吗?”
“有这歌吗?”
“我听过那么多歌,也没听过有叫这个名字的呀?”
同学们议论纷纷,就连见多识广的评委老师也没听说过这样的歌名。
他们当然没听过,这可是三十年后的神曲,下到三岁,上到八十岁,几乎人人会唱。
就算不会唱的,也至少听过。
此曲一出,谁与争锋?
高磊既不会识谱,也不会什么唱歌技巧,八岁的身体,嗓音还带着奶气。
没有伴奏带,他就清唱。
刚唱两句,台下一阵哄笑,这唱的啥玩意儿啊?跟念书似的。
可是其中一名音乐专业的老师却蹙紧了眉头,认真的听着。
渐渐的,熟悉了麦克风,忘却了紧张,高磊的声音终于放开,唱到高潮处,底下的观众逐渐安静,凝神静听。
朗朗上口的旋律,像是激活了人们身体里的某种细胞,明明谁也没听过这首歌,却能跟着哼唱。
当歌词循环,台下竟然有人跟着大声的唱了出来。
跟唱的人越来越多,最后竟然成了大合唱!
当然,他们歌词唱错了。
可这完全不影响高磊自己的发挥,他想到了在上一世,无数个夜晚,孤身一人走街串巷。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风里,雨里,黑夜里,环境再恶劣,也阻挡不了他送外卖的决心。
男人的肩膀,一头挑家庭,一头挑事业,他必须挺直腰板,勇往直前。
心情通过歌曲传出,谁敢相信,他们竟然从一个八岁孩子的歌声里,听出了不屈和沧桑。
一位女性评委老师,掏出帕子擦了擦眼镜,泪眼涟涟。
等到高磊一曲唱完,台下的同学们还意犹未尽,反复哼唱着。
“这歌词真好!”
“旋律也好!”
“这么好的歌,原唱是谁啊,怎么没听过?”
……
舞台上,高磊拿着话筒站在灯光下,恍然若梦。
一时间,他有些分不清楚,曾经的那些过往,是真实的,还是说,只是他做的一个梦。
掌声后知后觉的响起,经久不息。
这样的场面,学校领导还从没见过。一脸慈祥的校长,笑着举起了分数牌,给了高磊一个九分。
虽然高磊并没有参赛,但评委们会心一笑,也都纷纷亮出了自己的分数。
九分,九分,九分!
剩下最后一位老师还没有打分,她将擦好的眼镜,认真的戴上,然后亲自走上台,从高磊手上拿过麦克风,单手扶着他的肩膀:
“歌唱,其实来自于远古时代,人类对于心情的表达。一首好的歌曲,是能够让人产生共鸣的。歌唱得好不好,不在于有如何高超的技巧,更多的,是能够直击人心。
我们高磊同学这首歌,从技巧方面来说,可能只能打五分,也许更低。但这首歌的表达,满分十分,我给十二分。
超乎我的想象!”
她弯腰饶有兴趣的看着高磊:
“能告诉我这首歌是谁写的吗?曲谱和歌词能够给我看看吗?”
这倒是把高磊问住了,他脸一红,恬不知耻的开口:
“这个没有曲谱,曲子是我做梦的时候得的,歌词是我随便填的。”
稚嫩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到会堂的各个角落,每个人的耳中,所有人都惊呆了。
也就是说,这首歌,是一个八岁孩子的原创吗?
不止是学生们惊得张大了嘴,就连老师们脸上,也都写满了不可思议。
这不是天才是什么?
做个梦,能做出这么好听的旋律来!
女教授怔怔的盯着高磊好一会儿,看着他越来越红的脸,终于笑了。
“有没有兴趣转到我们系来?只要你各项成绩达标,我保送你研究生!”
此话一出,校长都坐直了腰,这个承诺太重了吧?
不过转念一想,艺术是最需要天赋的。
有些人终其一生的努力,也赶不上人家偶得的一个灵感。
这就是人和人天然的差距。
高磊才八岁,如果他没有说谎,那这天赋的确很强,值得重点培养。
“哇!保送研究生啊!”
“研究生有工资拿的吧?”
“我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人家一首歌就可以了?”
“要不怎么叫‘天才’呢?”
……
没有人再记得什么剥削不剥削的事情,他们全都沉浸在对高磊的羡慕和崇拜之中。
舞台上,王如海站在一旁,像一根大白柱子,他所有的光芒和荣耀,都被无情的掩盖,没有人再多看他一眼。
“咯吱咯吱”是磨牙的声音。
身为运动员,王如海的胜负欲是很强的。此刻的他,明明赢了比赛,却仿佛输掉了所有。
不甘,愤恨,可也只能强装淡定,保持微笑。
电视台的摄影机在录像。
“谢谢老师!”
高磊宛如小学生般乖巧的答道:
“我喜欢音乐,但是我更想要完成我当前的专业。而且我已经积攒了差不多二十点学分,再考几次试,我的学分应该很快就能修满。”
“这才刚开学不久,你就有二十点的学分啦?”
女教授更加惊讶了,积累学分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肯定光靠天赋是不够的,还需要努力。
其他人都觉得不可思议,但高磊还嫌慢了。
他是读过一个大学的呀,如果不是考试有排期,他努把力,一个月内考完所有的科目,也不是不可能的。
“老师……还有其他同学等着比赛呢!”
“哦!对对对!咱们等比赛完再聊!”
女教授有些尴尬的走下台,坐回自己的座位上。罗浩和朱玲适时登台,将观众的注意力重新拉回到比赛上。
高磊刚走下台,便被周海涛一把拉到了边上:
“快,你刚才那首歌,教我一下!”
“啊?”
这回换高磊惊呆了:“你要临时换歌,而且还是临时学的?你确定?”
“确定,一定,以及肯定!”
罗浩认真又急迫:“王如海那小子太奸诈了,我要知道他拿过奖,这个赌我就不会接!快,教我那首歌!技巧上赢不了他,那借你的肩膀踩一下,应该还能有点儿希望。”
他的逻辑很简单,高磊唱得那么烂,老师们都称赞有加,他技巧上至少是比高磊强的,驾驭这首歌效果应该会更好。
评比歌唱得好坏,本来就是一个很主观的东西。
有高磊在那里打底,他只要比高磊唱得好,老师自然会给他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