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应该都是第一次拍电影,也是第一次参加剧本围读吧?”演员到齐后,陈知远率先开口道。
他看着包括沈星怜在内,几个新人演员都显得有些紧张,觉得有必要先说明一下这个剧本围读究竟是怎么回事。
大家都不太清楚剧本围读的流程和难度,也不知道会不会有淘汰机制,毕竟现在片子还没开拍,换演员也就一句话的事。
众人听到陈知远的话,都默默点头。
“不用紧张啊,咱们这个剧本围读,就是一个熟悉和调整剧本的过程,没什么难度。”陈知远笑道。
剧本围读会,很多导演和剧组都会搞,内容大同小异,这是能最快让演员熟悉角色的方式之一。
具体来说,就是大家跟着剧本上,把自己的台词念一遍,对于自己这个角色和整个剧本情节的走向自然也就有了一个基本概念了。
这个过程中,还可以对台词的语序、用词等等细节部分进行调整。
编剧在写剧本的时候,可能会用到一些偏书面的字眼,实际作为台词的时候,说出来的效果比较别扭,这时就需要进行修改。
在此基础之上,念台词的时候还可以根据人物的感情带上语气,算是在不加动作,靠自己想象场景的情况下把整个剧本演一遍。
导演在这期间也可以和演员沟通表演方式和自己想要的效果,这样到了实际开拍的时候,会省事很多。
剧本围读进行了三天,陈知远不仅要求演员们在读剧本的时候要带着表演的状态,还让大家互相讨论人物的心理和情感,出现这种情感的内在原因是什么,甚至还留了作业,让每个人回去都要写人物小传,不限字数,但要交给自己检查。
三天下来,每个人都感觉很累,但同时收获也很多,他们用最快的速度从一个对怎么拍这部电影两眼一抹黑的状态,变得自信满满,觉得自己一定能演好这个角色。
11月16号,陈知远带着调教好的演员们和《万万》剧组的十几个人,跟剧组一起出发,从首都燕京飞往粤省YJ市。
是的,《万万》的拍摄已经全部完成了,甚至陈知远写的20集剧本都已经快要更新完了,刘鸿峰他们自己又增加了三集的内容,但拍摄速度就和以前的一周三到四集没法比,算上写剧本的时间,两周都搞不完一集。
他们这才明白,以前有现成剧本的日子有多么幸福。
眼见拍摄速度追不上更新速度,《万万》面临断更的危险,但大伙都有点割舍不下这个由他们自己一手打造的成功项目,撺掇着刘鸿峰去问问陈知远,有没有什么办法。
陈知远也没什么招,《万万》这种笑点密集的短剧,让他凭自己的本事来写剧本,倒也能写出来,但肯定也是满足不了周更的需求的。
他只是说,让大伙先来《那些年》的组里积累些经验,等到这边杀青,自然有后续的剧本给他们拍。
《报告老板》的剧本大纲他已经开始在写了,相信到时候,大家对新项目的兴趣足以掩盖《万万》系列停更的不舍。
人嘛,喜新厌旧也是常有的事,再好的小甜甜,也有变成牛夫人的一天。
于是《万万》整个剧组,包括周驰和张江叶两个演员,都加入到了《那些年》剧组当中,得亏陈知远提前跟许阳打了招呼,留了一些基础岗位的空缺,要不然怕是《那些年》还没开拍就要人员冗余了。
值得一提的是,小美的扮演者李梦并没有跟来。
随着《万万》的热度越来越高,参演人员的抖音号也被挖了出来,其中热关注度最高的就是这位李梦学姐,凭借高频率更新的自拍视频,超过了扮演王大锤的周驰。
也因此,私下里挖她的人不知道有多少,终于有一家MCN公司说动了她,在众人都不知道的时候,人家已经和这家公司签约了。
实际上,周驰、张江叶,甚至反串过一些角色的黄鸣飞,这些露过面,比较容易联系到的人,都被挖过。
只是周驰和张江叶拎得清,知道自己有今天的热度,全靠《万万没想到》这一部作品,他们俩人如果离开了《万万》剧组,出去接别的活,在演艺行业怕是寸步难行,和普通的素人没什么区别。
至于407四兄弟,就更不用说了,妥妥的陈知远铁杆支持者。
《万万》系列的广告费已经全部到账,总收益超过两千万,陈知远当即就打算按说好的比例给三个室友分钱,奈何三人好说歹说都不要。
三人一开始压根没想到《万万》的收益能多到这个地步,本来他们以为也就是万把块,对于现在还是学生的他们来说,不算少,但也算不上多,作为朋友们一起努力拍视频的回报,十分合适。
可一下子面对上百万的巨款,黄鸣飞和孔昌志难免有些惶恐,以各种借口推脱,主要还是觉得自己做出的贡献配不上这么多的回报。
刘鸿峰倒是还算淡定,但他也不想要钱。
亲眼见证了《万万》的成功之后,他对自己一开始的判断愈发自信,他想要的是和陈知远更深度的绑定。
于是陈知远无奈之下,只好转而说要给三人分配了股份,每人3%。
这黄鸣飞和孔昌志就更不能要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老陈这是马上要一飞冲天的节奏,这个时候拿了他公司的股份,才是真的拎不清自己几斤几两了。
他们三人做的工作可能是比组里其他人要更多一些,但要是不考虑和陈知远的这层关系,充其量也就是比其他人多点工资的水平。
更何况,陈知远这个公司,可不仅是《万万》这一个项目,这不,马上就要开始拍电影了,这3%的股份以后的预期收益,可比《万万》这边5%的分红要多到不知道那里去。
刘鸿峰倒是没太大所谓,他家里的公司在影视行业拥有可观的资源,他觉得这股份自己承受得起。但单从目前的贡献来说,他也没比另外两个室友多,老黄和大志都没要,就自己要了,影响团结。
最终,经过几人商量,得出了一个皆大欢喜的方案。
从知秋文化的股权中预留10%,作为激励池,等到三人主控的项目收益超过1000万,再从这10%的股权中进行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