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 大明:开局砸死朱由校
- 冬日里的暖阳哟
- 2091字
- 2025-01-21 23:49:29
张溥和韩怀安在头疼着,怎么样才能把钱谦益这个老狐狸给比下去时,他们心中的穷光蛋皇帝,却是在大把大把的搂银子。
“王老哥,行个方便,这次就多给兄弟我一些货,要不然回去兄弟我都要被手底下掌柜给抱怨死。”
京师北城的一个商铺里,来自浙江的豪商张福生,正一脸讨好的拿着几片金叶子,想要塞进了店铺掌柜的怀里。
“张老弟,就咱们这关系哪里用得着这个,不是为兄我不想去帮老弟多拿点货,实在是无能为力啊!
老弟你也是知道的,每批货在
还没有出来的时候,就早早的被预订一空,就算是为兄也没有办法帮你这个忙。”
这位王掌柜把金叶子推回去了以后,一脸为难的对着这个江南有名的大豪商说道。
“唉!王老哥的难处,小弟我自然是知道的,你看这样行不行,麻烦老哥给后面的东家说说。
往后每面镜子,小弟我都加价一钱银子,这样能不能每批货多匀三千块出来,要不然小弟几代人树立的招牌都保不住了。”
作为浙江那一块的地头蛇,家族中有着不少人在朝为官,张福生还真没如此低三下四过。
可现在形势比人强,整个大明两京十三省,甚至是那些擅长制作奇技淫巧事物的红毛蛮夷,都做不来如此光可鉴人的大块银镜。
此物刚一出现,就在京师引起了轰动,各地的豪商们哪能看不出来,这东西运回去后,就是一堆堆的银子。
按理说有这么一个聚宝盆,那些豪商背后的权贵们,定然会想办法掌控到自己手中。
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只要是打这买卖主意的人,不管是官位有多高,地位有多么显赫,都会被打断伸过去的爪子。
据可靠的小道消息,这买卖背后的东家,攀附上了皇帝,里面有将近一般的利润,都被送到了皇帝的内帑里。
若是以前的时候,这些朝臣还有权贵们,还可以用与民争利这样的借口,对皇帝进行施压。
不过现在菜市口的血迹,还没有彻底的干透,任谁都知道那位木匠皇帝已经疯了。
这时候想不开了去触霉头,那纯粹是老寿星上吊,不但这买卖没抢过来,说不好还会把一家老小的性命给搭上。
“老弟你这不是为难哥哥嘛!
若是每批货多给你了,其他地方的老伙计,说不好就要两手空空的回去。
所以这还真不是加钱的事,总不能让他们没有了活路,自己的地盘都被逐渐的蚕食干净吧!”
这个王掌柜听到张福生说每面镜子,他都愿意加价一钱白银,依旧是不肯松嘴答应。
“两钱银子,小弟我愿意多出两钱银子,而且这些银子,小弟我都会按照江南的粮价,把这些银子换成粮食运过来。”
张福生眼看不能让这个贪婪的家伙满意,只能是强忍着肉痛,继续往上加银子。
这个王掌柜的话,说的已经是很明白了,只要他不肯加价,别说是想要多拿货,搞不好自己的份额都会没。
那些南直隶的豪商,可都是一直在磨刀霍霍,准备把他们浙江的地盘给拿下。
谁让这是独家买卖呢?
就连一向喜欢捣鼓这些的红毛蛮夷们,在看到这样的镜面,都想要找机会分一杯羹。
要知道即便是已经开始文艺复兴,展示出来自己制造能力的红毛蛮夷们,都想把这镜面运回欧洲求发财。
他们那边虽说也有镜子,可因为制造技术被那些奸商所垄断,每一块镜子都能够被卖到天价。
而大明这边的镜子,虽说也不算便宜,可要是和那些意大利人卖的价钱相比,京师这边的可以说是良心到了极致。
那些红毛蛮夷都如此,大明王朝各地的豪商们,自然也是明白这玩意运回去了,能够给自己,给自己身后的家族带来什么好处。
而且除了让人眼馋,最容易挣大钱的玻璃镜外,这个店铺里面还有不少好东西。
像是那香气逼人的胰子,可以用来消毒的烈酒,更有让许多人都能为之疯狂的精盐。
这些突然出现的好东西,无论是哪一样运回都有暴利,所以即便是加价采购,依旧是有着天大的利润在等着自己。
“老弟你有这本事,那就早点说出来啊!
换成能把银子,统统按照江南的粮价,换成粮食的话,东家定然是一万个愿意。
如今因为天灾人祸不断,特别是北方的几省,粮食都快要做不到自给自足了。”
听到张福生说的条件,这个王掌柜顿时大方了起来。
现在大明的北方,粮价已经是疯涨了好几轮,如果没有大量的粮食运过来,这个现象只会是越玩越激烈。
若是在这么持续下去,说不好哪天皇帝的龙椅,都有可能被那些越来越强的反贼们给抢走。
“老哥你放心,只要是能够多给小弟一些货,粮食绝对少不了。”
虽说这么做,会影响朝野上下那些大人物的布局,但为了自己的利益,张福生也顾不上许多。
要是他不肯如此,南直隶的那些家伙定然会做出同样的选择,那到时候整个浙江买卖,就不一定还被他们张家一直掌控了。
随着这些新鲜事物,一车又一车,一船又一船的运往江南,大量的白银和粮食,也在源源不断的运到大明北方。
这时期的大明王朝,虽说是已经有了亡国之兆,但物资并不算是多匮乏。
缺少的只是流通,大部分的士绅们都喜欢藏银子,囤积粮食,资源没办法正常的流通。
可在这些新鲜事物的强烈冲击下,整个大明的商业环境,可以说是有了翻天覆地之变化。
而带来这一切的,自然是陈逸轩这个穿越者。
玻璃,香皂还有精盐,这些穿越者捞银子的手段,陈逸轩自然不可能放过。
只要这样继续发展下去,历史书上的明末资本主义萌芽,定然能在陈逸轩的细心外配下,生长出繁花硕果。
而且有了大量的钱粮,陈逸轩无论是做什么,心中都是拥有了足够的底气。
等到自己带来的新作物,在大明的土地上丰收以后,即便是小冰河时期的天灾,也无法阻止华夏民族征服世界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