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面等离子共振成像技术与应用
- 汪之又
- 883字
- 2024-10-28 18:34:12
1.2.1 棱镜耦合
由图1.2可知,通过增加光波沿金属-介质界面的波矢分量,可以实现光波对SPW的激发,较简单的方法是将光波射入具有高折射率的透明传输介质(通常为玻璃棱镜),并在该传输介质与其他物质的界面(金属层或介质缓冲层)进行反射,以增加沿金属-介质界面的波矢分量。然而,该波矢分量的增加改变了光波垂直于金属-介质界面的波矢分量,使光波在金属-介质界面形成了倏逝波并用于激发 SPW,使反射光强度大大减弱,由于这种现象只在全反射时才会发生,因此这种现象被称为衰减全反射,这就是棱镜耦合装置的工作原理。由于棱镜耦合装置的工作原理简单并易于实现,目前该装置已被广泛应用于实验研究和商业化产品中。
根据与棱镜接触物质的不同,棱镜耦合SPR装置可分为两类:Otto装置(介质的缓冲层通常为空气)和Kretschmann装置(金属),如图1.3所示。在Otto装置中,衰减全反射产生的倏逝波会透过缓冲层并激发金属-介质界面的SPW,以实现对SPR现象的激发。在该装置中,金属层厚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对 SPW 的激发没有影响,但是需要对缓冲层的厚度进行控制,一般为几百纳米或微米量级。如果缓冲层太厚,倏逝波将无法有效透过缓冲层激发 SPW;如果缓冲层太薄,虽然倏逝波可以较好地激发 SPW,但是棱镜会通过改变缓冲层的电磁场分布而影响SPW的电磁场分布和对介质变化检测的敏感度。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F38ED6/30939618204182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48469_12_1.jpg?sign=1739031251-Uh6ocPedvdyQucPcBjEPkUnIEUREFdS1-0-0c7c2b6fff1251523b026207f54f9ddc)
图1.3 棱镜耦合SPR装置
与Otto装置不同,在Kretschmann装置中,金属层和棱镜会直接接触,衰减全反射产生的倏逝波只需要透过金属层就可以激发SPW,其电磁场分布几乎不受棱镜的影响,不过对金属层的厚度变化比较敏感。由于这种装置原理更简单、更易制备,因此在基于棱镜耦合装置的SPR传感器中使用较广泛。
基于Kretschmann装置的棱镜耦合原理如下:设棱镜的折射率为n0,光波在棱镜内的入射角为θ0,衰减全反射产生的倏逝波沿金属-介质界面的波矢分量为kx=(ω/c)n0sinθ0(见图1.3)。图1.4所示为Kretschmann装置以空气作为介质时棱镜耦合SPR装置与SPW的色散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光波通过棱镜后,kx的增大使色散曲线的斜率降低并与SPW的色散曲线产生了交点,从而使光波激发SPW并产生SPR现象成为可能,此时的波矢匹配条件如下: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F38ED6/30939618204182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48469_12_2.jpg?sign=1739031251-91UvLlhybBhGqLLVJs2Tje6duVnG4Zrq-0-7e8274a4eebee12d6e63809fa63d0378)
式中,Re为复数的实部。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F38ED6/30939618204182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48469_12_3.jpg?sign=1739031251-LtDR9whHGVnQYLAAuZpseqSqEBglZRu4-0-d76db14767978f553b63db54d50db7cd)
图1.4 Kretschmann装置以空气作为介质时棱镜耦合SPR装置与SPW的色散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