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摄政王位

王朝歌回来后,没几天便接到了命令,老皇帝忽然召集了大量的官员展开了一次会议,而大家你早就猜到了这次会议的目的。

王朝歌自然也在其中,王朝歌来到会议室,这里聚集了大量日月帝国的官员。

令王朝歌意外的是橘子居然也来了,上一次见到橘子的时候,橘子才只是一名中校级别的军官,没想到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橘子都已经晋升到了中将。

会议室内灯火通明,金碧辉煌,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张而凝重的氛围。

老皇帝端坐在高高的龙椅之上,面容虽已显老态,但眼神依旧锐利如刀,透出一股威严之气。

他的目光扫过会议室内众人,微微颔首,示意会议开始。

王朝歌的目光坚定,微微皱眉,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在他身旁,明德堂堂主镜红尘,身着一袭黑色长袍,他微微低着头,显得沉稳而内敛。

会议室内站满了帝国的官员。

火凤凰军总司令白依依坐在军方一侧,她身姿依旧是那么挺拔,显得英气逼人,眼神中透着一丝刚烈与果断。

她的妹妹,白然然坐在她身旁,面容柔和,眼神中透着一丝细腻与温和。

令崔明生在武官一侧,身着戎装,面容沉稳,眼神中透着一丝谨慎与稳重。

赵景松站在他身旁,面容年轻,眼神中透着一丝激情与活力。

白小飞在白依依旁边,眼神中透着一丝勇猛与果敢。

陈思明站在王朝歌一侧,面容忠诚,眼神中透着一丝可靠与坚定。

刘爱生站在武官一侧,面容沉稳,眼神中透着一丝内敛与沉稳。

傅鸿昌站在他身旁,面容苍老,眼神中透着一丝才干与经验。

老皇帝的声音在会议室之中回荡:“诸位爱卿,朕年事已高,身体每况愈下。”

“如今,朕决定从众多皇子中选出一位摄政王,以辅佐朝政。”

“太子徐天然与十九皇子徐子耀,皆是朕的得意之选。朕希望诸位爱卿能畅所欲言,为朕出谋划策。”

王朝歌率先说道:“陛下,太子殿下虽双腿残疾,但其权谋之术堪称一绝,且多年来一直辅佐陛下处理政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臣以为,太子殿下乃是摄政王的最佳人选。”

镜红尘也出列,微微一笑,拱手道:“陛下,臣亦赞同朝歌元帅之言,太子殿下在朝堂上的威望与影响力,无人能及,他善于平衡各方势力,能够确保帝国的稳定。而十九皇子徐子耀,虽在兵法上略有建树,但朝堂之事,非武力可解。臣以为,太子殿下更为合适。”

白依依也出列,拱手道:“陛下,臣亦支持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在朝堂上的表现,有目共睹。”

然而,支持十九皇子徐子耀的声音也随即响起。

武官一侧,首都警备军中将赵文博站起身,拱手道:“陛下,十九皇子徐子耀在兵法上天赋异禀,曾多次为帝国立下赫赫战功。他年轻有为,精力充沛,且深受军中将士的爱戴。臣以为,十九皇子乃是摄政王的不二人选。”

武官一侧,陆军少将赵铁柱拱手道:“陛下,臣在军中多年,深知十九皇子的才能。他治军有方,军纪严明,深受将士们的敬重。臣亦支持十九皇子。”

崔明生也道:“陛下,臣以为十九皇子徐子耀在兵法上天赋异禀,曾多次为帝国立下赫赫战功。他年轻有为,精力充沛,且深受军中将士的爱戴。臣亦支持十九皇子。”

此时,一直沉默的财政部大臣站起身道:“陛下,臣以为,太子殿下与十九皇子皆有各自的长处。但摄政王之位,需综合考虑朝堂与军方的平衡。太子殿下在朝堂上的威望与经验,无人能及;而十九皇子在军中的威望,亦不可小觑。臣以为,可否让两位皇子共同辅佐朝政,各司其职,以确保帝国的稳定与发展。”

此大臣的话音刚落,文官一侧的几位官员纷纷点头附和。

生产部大臣李清风起身拱手道:“陛下,臣亦赞同赵部长之言。太子殿下在朝堂上的威望与经验,无人能及;而十九皇子在军中的威望与战功,亦不可小觑。臣以为,可否让两位皇子共同辅佐朝政,各司其职,以确保帝国的稳定与发展。”

老皇帝见状,轻轻咳嗽了一声,大殿内顿时安静下来。他缓缓道:“诸位爱卿,太子与十九皇子皆有各自的长处。但朕今日召集此会,便是要选出一位最适合的摄政王。朕希望诸位爱卿能够抛开私心,以帝国的利益为重。”

此时,一直沉默的白然然出列,拱手道:“陛下,臣以为,太子殿下在朝堂上的威望与经验,无人能及。他善于平衡各方,能够确保帝国的稳定。而十九皇子徐子耀虽在兵法上略有建树,但朝堂之事,非武力可解。臣以为,太子殿下更为合适。”

白依依听到这里,微微点头,她知道妹妹说得有道理。她转身看向王朝歌,微微点头,表示支持。

崔明生听到这个提议,微微皱眉,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他转身看向赵景松,低声说道:“老赵,太子殿下在朝堂上的威望与经验,无人能及。而十九皇子在军中的威望亦不可小觑。自从景堂那件事之后,朝堂和我们军方之间就有些不对付,我们不妨支持十九皇子,让他来平衡朝堂与军方的关系。”

赵景松微微点头,他知道自己资历尚浅,难以掌控全局,不如支持十九皇子,让他来平衡朝堂与军方的关系。

白小飞听到这里,微微皱眉,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赵景松微微点头,他知道自己能力有限,不如支持太子殿下,让他来平衡朝堂与军方的关系。

刘爱生听到这里,微微皱眉,似乎在思考着什么。他转身看向傅鸿昌,低声说道:“老傅,我们不妨也支持太子殿下,让他来平衡朝堂与军方的关系。”

傅鸿昌微微点头,他知道自己年事已高,难以服众,不如支持太子殿下,让他来平衡朝堂与军方的关系。

老皇帝沉默片刻,最终开口道:“诸位爱卿,太子与十九皇子皆有各自的长处。但摄政王之位,只能有一人。朕思来想去,还是决定让太子徐天然担任摄政王。太子多年来在朝堂上的表现,有目共睹。他善于权衡各方利益,能够确保帝国的稳定。而十九皇子徐子耀,朕封他为将军,辅佐摄政王。如此,朝堂与军方皆可平衡。”

大殿内一片寂静,众人皆屏息凝神,等待着老皇帝的最终裁决。

王朝歌站起身,拱手道:“陛下英明!”

镜红尘也拱手道:“陛下圣明!”

其余的官员们也都拱了拱手以示尊敬,最终,摄政王之位还是落到了徐天然的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