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两文钱!两文钱!

“两文钱!两文钱!”

“你这是什么?”

盐贩子扯了扯写着盐字的旗帜。

“两文钱!两文钱!”

“货呢?给我看看。”

从行装中取出一竹筒,上有木楔子敲死的封口,拔出来往手上一道,那盐白的像雪一般,比不少官盐都漂亮。

“两文钱!两文钱!”

“好小子!总算让我逮到你了!贩卖私盐是死罪!来人啊!”

一声吆喝,藏身在周围的捕快都冲了出来。

盐贩子也不急,将旗帜的另一面扯出来,上面赫然写着:隆武帝,不纳粮,不收盐税。

其下还有一个红色的印章。

“两文钱!两文钱!”

“你不止贩卖私盐!你还造谣生事!将此人拿下!”

虎虎生威的捕快一个一个去送人头。

他们也是没想到此人竟然还敢还手。

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六个。

就在所有冲上去的人都被放倒后,此次行动的总指挥,被褫夺爵位的郑鸿逵坐不住了,“好小子!会些拳脚啊!那就让我这个武进士会会你!”

躲闪腾挪,盐贩子躲过郑鸿逵的死手,将旗帜的一角扯开,将旗帜上的印章展示给郑鸿逵看。

郑鸿逵开始还没反应过来,但在对方连续躲过三次,给他看了三次后,他终于认出,那印章是陛下的私印!

“你是陛下的人!”

盐贩子掏兜,摸出一个腰牌,锦衣卫!

我去!大水冲了龙王庙啊!

锦衣卫将手中的令牌晃了晃就收了起来,对那个取走竹筒没给钱的家伙伸出手。

“两文钱,两文钱。”

那人也是一呆,快速摸遍全身,将整个钱袋子都双手奉上。

锦衣卫只取了两个铜板,就走了。

边走边叫卖。

只留下傻傻的郑鸿逵和傻傻的捕快们。

“侯爷,那真是锦衣卫?令牌怎么和记录中有些不一样?”

郑鸿逵也是心有余悸,他已经不是什么侯爷了,如今他顶着侯爷的名头不过是招摇撞骗。

“腰牌是不是真的本侯不知道,但陛下的私印肯定是真的。”

听得此话众人心中无不凛然。

“两文钱,两文钱。”

“两文钱,两文钱。”

如果说,之前,那句隆武帝不纳粮,不收盐税,还只是空话,但现在,只要两文钱就能买一大竹筒的盐,这和之前的价格相比,无异于白送。

陛下这是要搞啥子?

这么搞能行吗?

如果国家不纳粮,也不收盐税,那国家的财政该如何运转?

郑鸿逵不知,但郑鸿逵大受震撼。

犹豫再三,郑鸿逵决定尾随。

“两文钱!两文钱!”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每人只卖一筒,一路南行,直至出城。

“特使且慢!方不方便聊聊?”

锦衣卫畅饮了一大口水。

叫卖了一整日,此刻的他实在是懒得说话。

别人可能会被郑鸿逵唬住,但他们这些身兼火箭军的可不会。

此人竟然违背陛下圣旨,能活着都要感谢他有个好侄子。

从衣兜里取出细长的铁哨,哨声尖锐,传出数里。

郑鸿逵紧张了一下,开始不明其意。

直至听到马嘶。

锦衣卫利落的翻身上马,利落的绝尘而去。

被晾在原地的武进士,发现自己竟然被无视了。

“可恶啊!这些小辈!被陛下惯的一个个眼睛都长到透顶了!”

他那好侄子是,这些年轻的锦衣卫也是。

可恶!可恶至极!

青州府。

朱律健看着地图,静静等待着。

诛杀所有降清的官员,听起来很多,事实上也确实不少。

但要按城市算,其实也没多少。

第一时间举起反抗大旗的肯定不能算,那就只有后收复的几地、湘阴、岳阳、荆州、武昌、襄阳、南京、扬州、泗州等地。

嗯,就是这样,不多也不少。

与此同时,一起等待的还有清军。

驻扎在武昌和襄阳附近的清军都跃跃欲试,只待豪格那边传来大捷的消息,那其他几支军队便乘势大举南下。

“报!”

统管五路人马的中军帅帐内,多尔衮正襟危坐,有若盘山蛰伏的蛟龙。

“大捷?”

来报的满人不敢回话,只双手呈上军报。

多尔衮盯着军报的标识,那可不是大捷的标识。

眉心已经开始跳了,但御医叮嘱过他,他不能再动怒了,否则会步入范文程的后尘,被活活气死。

于是多尔衮嘴角一咧,不怒反喜,笑了出来。

认真阅览。

轻轻的展开,再轻轻的放下。

不生气,他一点都不生气。

豪格败了。

没有正面交锋。

拉过去的火炮还没摆好阵,就被敌方的火炮轰了。

离奇的是,根本看不到敌军火炮,只能分辨是从后方射来的。

豪格也算英勇,带骑兵向火炮发来的方向冲锋,想强取对方的火炮。

结果到最后死的只剩下他一人。

敌军可以将其歼灭,却没杀他,到最后,豪格都没看到敌人的火炮阵地。

军报上言,入目的是成片的土堆。

是人为的,垒的很高。

看过军报,多尔衮闭上了眼。

“看不到火炮,怎么会看不到呢?难不成火炮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多尔衮来到沙盘前,垒出高高的“土堆”,俯下身,盯着土堆看了良久,思考对方的火炮是如何打到他们的。

“真是往天上射的?”

也只有往天上射,再从天上掉下来,才能解释得通。

除了火炮,还有一点多尔衮想不通。

这明显是一次伏击。

可城里的守军却没趁机冲出来包饺子。

火器营的死伤惨重。

去冲敌军火炮阵地的骑兵近乎全歼。

可弓弩手和枪兵却是保留了下来。

这是为什么?

敌人怕人混在一起,误伤自己人?

可之后呢?

骑兵都被歼灭了。

炮火也停止了。

城里人为什么不发起冲锋?

“将军,只是一路没建功罢了,只要你一声令下,我大清的铁骑定将襄阳和武昌踏碎!”

多尔衮不答反问:“吴三桂还没回消息吗?”

如果能得吴三桂的助力,从西安发兵,那他就可以两面夹击,将襄阳先端了。

“还没,汉人都靠不住,咱……”

“报!平西王军报!”

来了!

多尔衮瞬间来了精神,“快取来!”